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gt9600以后型号(gt960怎么样)

2024-04-14 19:49:3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gts9600
  2. gt9600 gt630
  3. gt9600dnf
  4. gt-9600
  5. gt9600 gt240
  6. gt960mx
  7. gt9660
  8. gt9600 gt610
  9. gt960怎么样

gts9600

CPU天梯图上,以G620性能为100%作为标准,i7 4790K性能为385%,i5 9600k性能为485%。不过测试中考虑到i7 4790K为4核8线程、i5 9600k为6核6线程。结论:换也可、不换也可推荐:要么不换,要么有钱的话换i7 9700K(性能指标620%)

gt9600 gt630

说到显卡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目前独显市场只有N卡和A卡可选,着实少点新意。然而在不算遥远的年代,显卡市场风云迭起,有着太多的值得回味的故事了,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显卡发展历程之旅吧!

2D统治的年代:

在个人电脑刚面世的年代,DOS系统对显示性能要求极低,用途主要是文字数据处理,并没有显卡什么事。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286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在PC上设计图形软件甚至一些游戏,对显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示标准也从MDA—CGA—EGA,显示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这个阶段的显卡还是主板合成的,并没有独立显卡的概念。

直到VGA标准出现,显卡从主板上分离开来,VGA(VideoGraphicArray)即显示绘图阵列,它的数字模式可以达到720x400色,绘图模式则可以达到640x480x16色,以及320x200x256色,最高可以同时显示256种色彩。

这个时代,真正迎来了第一个小BOSS——Trident8900/9000显卡,它既是ISA/16色显卡的代名词,也是3D显卡的真·鼻祖,第一次使显卡独立于电脑,而不再是集成的一块芯片,为以后独立显卡的巨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在那个2D统治的年代,ATI和老黄还只是个毛头小子,业界真正的巨人是Trident和S3。前面已经说过Trident了,下面我们看看比Trident更强的巨人S3吧!

S3是从89年就开始造显卡的老品牌了,在2D画质领域造诣无人能及,盛极一时的Trident也无奈败下阵来。S3最经典的产品当属S3 Trio64V+,有着高速的2D性能和强大的VCD软解实力,能够支持1024×768的分辨率,并且在低分辨率下支持最高32Bit真彩色,而且性价比也较高,相信很多朋友现在想起都津津有味。

S3在95年推出的ViRGE,2D性能依然顶级,然而新加入3D性能落后,虽然不算是失败的产品,但被后来3Dfx推出的产品吊打,只能接受被市场淘汰的命运。面对3D时代,S3并没有抓住机会,推出的Savage系列由于驱动问题使得S3产品使用体验大打折扣,也就被后来的3Dfx、老黄迎头赶上,逐渐走向衰落。

2D卡时代还有Matrox这样的优质品牌,几乎不授权别人生产自己的芯片,拥有最佳的2D性能,远超其他民用级,不过3D性能并不出色,当时3DMark2000的最后一项环境凹凸贴图也只有Matrox的显卡能跑。

Matrox显卡是好,不过功能过于专业,而且价格高昂,面对3Dfx、老黄性价比极高的产品,也无奈饮恨。

在76年~95年这个漫长而沉闷2D时代,显示技术发展缓慢,厂商把单个功能精炼到极致,就能获得巨大成功,而95年之后,3D显卡涌现,对性能与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厂商也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跟上市场脚步,而跟不上节奏的昔日霸主S3也只落得被收购的命运。

3D时代开幕

1995年游戏刚刚步入3D时代,大量的3D游戏的出现,CPU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3D画面的追求,人们迫切需要专门用于3D画面计算的独立显卡,这样的大环境下成就了一家公司,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没错,就是3Dfx。

94年成立的3Dfx在当时还是一个小公司,不过定位明确,很快就推出了业界的第一块真正意义的3D图形加速卡:Voodoo。在摩托英豪、Quake2、Doom等经典游戏中,Voodoo在速度以及色彩方面的表现都让喜欢游戏的用户为之疯狂,Voodoo几乎是玩家们唯一的选择,3Dfx的专用Glide引擎接口统治了整个3D世界。

Voodoo2为3Dfx最为成功的产品,自带8Mb/12MbEDO显存,PCI接口,卡上有双芯片,可以做到单周期多纹理运算,性能远超同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Voodoo2依然为纯3D加速卡,不具备2D显示功能,采用子卡形式,配合主卡的2D显示使用,于是有了Voodoo2+ S3Trio64V+的黄金搭配,当年有这样爽玩大菠萝的朋友吗?

由于销售极为火爆,3Dfx坐稳霸主宝座,也是由于太成功而变得盲目,推出的Voodoo3仅支持16bit和16MB显存,而且仅是将接口改为AGP2X(亦有PCI版本),不支持AGP2X的绝大多数特性,后续一些产品也无法力挽狂澜,最终走向败*。正如诺记固守塞班,3Dfx对Glide3D过度依赖而对D3D的消极支持,创新能力匮乏,最终在2000年被老黄以7000万美元现金收购,一代霸主就此陨落。

3D刚兴起的时代,也涌现了一批不错的厂商,例如SiS(XGI)。SiS和VIA一样是芯片组的制造商,但不同于VIA,SiS是有自己的图形芯片研发团队的。SIS的显卡虽说性能不是顶尖,但该有的都有,而且影音播放效果极其出色,可硬解DVD,而且售价低廉,当时国内**、学校采购的电脑主要都是使用SIS的显卡。

其实SIS凭着低廉的价格,不错的性能,发展良好很有机会在业界占一席之地的,然而当时A卡和N卡已经把持了市场,即使Xabre400能够击败MX440也无济于事,在Nvidia和ATI的高压之下,SIS渠道的推广举步维艰,被扼杀在摇篮之中,SIS真可谓生不逢时。

随着3D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显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3DLabs就是这样的公司,主要开发高端绘图芯片,有着Wildcat与Oxygen系列显卡代表作,而Permedia系列则是入门级专业卡相当不错的选择,对OpenGL的完美支持,性能强大,可惜Permedia3研发不顺,上市时间较晚,3D性能也不佳,同样是没火起来。

当年专业显卡市场3DLabs的产品几乎是唯一选择,然而面对讯息万变的世界,3DLabs还是落后了,对D3D技术重视不足和对OpenGL过度依赖,最终被老黄的Quadro干掉,于02年被创新科技收购,成为旗下子公司。

PowerVR这个词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对,你手上肾机用的就是它家的图形芯片。当年PowerVR也是有涉足桌面显卡市场的,比较有名的就是PCX2芯片,性能强大,支持D3D、OpengGL,SGL,然而由于驱动使兼容性较差,许多游戏运行有问题,加上对CPU要求较高,大大影响了销售,但即使如此,在Voodoo2上市前还是做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二。

后来PowerVR技术授权给了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于是PowerVRKyro诞生。Kyro2是PowerVR第三系列的产品,拥有强大的性能和便宜的价格,成为GeForce2的劲敌。

无论是多好的显卡,必须经过优化才能充分发挥性能,Kyro2也不例外,Kyro1/2的兼容性不太好,与某些游戏有冲突,容易引起渲染错误或性能下降。加上意法半导体作死一定只要大力神来生产显卡,使得售价高昂,而且销售渠道也不多,在老黄GeForce2MX的围剿下,只能接受失败的结果。

虽说桌面显卡市场失败了,但PowerVR聪明的转向了移动图形市场,避免了桌面图形市场的残酷竞争,同时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谈到显卡,又怎能少得我们的绝对霸主英特尔呢!大家对Intel显卡印象几乎都是核显和集显,然而Intel早些年还真是有生产过独显的。i740就是Intel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极大的推动了AGP标准的发展。

性能比 Voodoo1低,靠着Intel的地位和便宜的价格,一众厂商也很乐意推出有关i740的产品,一来二去Intel提高了在图形核心市场的占有率,后来,Intel将i740改进后集成在810芯片组(被称为i752)内,原本也有将i752独立生产为显卡的的想法,但后来并未正式生产。此后,Intel专注于整合显卡领域,再也没有推出过独立显卡,i740成了Intel独立显卡的绝唱。

Nvidia霸权之路

在2D转3D历程中,前面的一些厂商都做出了不少贡献,然而真正开创了3D显卡大时代还是要说我们的两弹元勋——黄仁勋,老黄为台裔美国人,黄总可谓显卡界的乔布斯,一般说到某产品,很少会有人去关注它们的老板,乔布斯和老黄一样都是例外,懂技术又懂销售和管理的黄总成就了Nvidia,而Nvidia的产品无处不彰显着黄总的特点,性格。

Nvidia成立初期发布的产品NV1、NV2显卡都失败了,当时穷得连工资也发不出,只好把员工都裁掉,只留下核心员工,一直忍辱负重埋头研发NV3,即Riva128,搭上微软的Direct3D,性能超越了3dfx的Voodoo和ATI的RagePro,虽说画质一般,但是凭着低廉的价格,在OEM市场着实火了一把,半年后,发布RIVA128ZX(小影霸),支援OpenGL,在雷神之锤中有不错的表现。

雷神之锤因为不采用GLIDE,3dfx的GLIDE优势不再,NVIDIA间接取得优势。由于RIVA128能良好支援OpenGL,在后来一众热门游戏中表现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消费者认同感大大上升。

由于NV3的成功,老黄在98年更有底气的推出自己的下一款产品——NV4,被称为“3dfx的终结者”。NV4也就是RivaTNT,相信大家都有印象,为当时速度最快的显示核心之一,越来越多厂商加入NVIDIA阵营。也在TNT时代,老黄意识到显卡驱动的重要性,专门为TNT编写全新的驱动程式,并命名为“雷管”(Detonator)。

随着“老黄定律”的应验,Nvidia推出了震惊全球的RivaTNT2,完秒Voodoo3及ATI的Rage128系列,在当年的显卡界所向披靡,RivaTNT2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NVIDIA学会了更好的规划产品线,在高中低端,面向多种不同的用户,TNT2芯片衍生出TNT2Vanta、TNT2M64、TNT2、TNT2Pro、TNT2Ultra等不同的型号产品,搭配不同显存的容量,产品线覆盖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当之无愧的一代神级显卡。

以上可称为3D加速卡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各家都有自己的3DAPI接口技术,比较多见的就是3dfx的Glide、微软的DirectX、OpenGL、PowerVR的PowerSGL、ATi的3DCIF等,而微软的DX7硬件T&L技术使得GPU诞生,从此告别3D加速卡时代,成就了GeForce256与ATIRadeon256的辉煌,3dfx彻底退场,也使微软的DX显示标准统治至今。

时间来到2000年,NVIDIA发布具有特殊的历史含义的Geforce2系列,其中最成功的显卡就是GeForce2MX,完美取代TNT2显卡,而GeForce2MX400几乎是每一位CS玩家的标配。

双雄争霸

从GeForce2系列开始,NVIDIA已经基本锁定胜*了,但我们的斗士ATI又一次顽强的站出来了,带来了划时代产品——Radeon,初代产品为Radeon256显卡,性能完全不落下风,随后进行了提频,改名叫Radeon7500,性能更是击败了Geforce2GTS,也就是从Radeon256开始,N卡和A卡真正成为了宿敌,它们的战斗历程代表了当代显卡发展史,延续至今。

在DX8时代,老黄推出GeForce3,而ATI则推出Radeon8500,如果说DX7时代A卡一直在追赶N卡,那么DX8则是A卡闪耀爆发的时代,Radeon8500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在规格上成为当时最强的产品,GeForce3也无法抗衡。然而规格上是强大,ATI的驱动还是拖了很大的后腿,在早前很多游戏并不能完美运行,总有些贴出错误问题出现。

Radeon8500的出现,使得A卡在高端市场领先了N卡,这下老黄坐不住了,于是在02年发布了DX8时代最强显卡——GeForce4Ti系列,其中最受大家喜欢的就是Ti4200,Nvidia历史最为厚道的产品,它是显卡历史上唯一以旗舰产品一半的售价却可以得到80%以上的顶级性能和100%规格的显卡,入手后玩家稍微再超频一下当即变为顶级旗舰卡,不得不说当年的硬件就是好玩,厂商总是会给人惊喜,不过直到现在,也不见老黄再送这种福利了。

当年提到GeForce4系列,怎少得国人心目中的真神卡GeForce4MX440呢,事实上GeForce4MX系列并不是GeForce4系列的,而是GeForce2Ti系列,运行速度虽然没差,最大的缺陷是不支持新的DX8特效。然而神卡MX440岂是浪得虚名,特效不支持不重要,搭配上神器“3DA”专治各种不服,通过软件模拟流畅运行生化危机4、无双3、鬼泣3,由MX440引发的神迹在广大囊中羞涩的屌丝中广为流传,纷纷加入神卡探索的队伍中来。

他们都笃信着这块02年的神卡能让他们畅玩07、08甚至是09年的主流大作,事实寂静岭4、极品飞车10、战争机器、刺客信条、孤岛危机等游戏神卡都是可以运行,只不过屏幕透出的抽象画面,让屌丝们猛然的清醒过来,是时候挥别这块屹立在自己老旧AGP插槽主板上的传奇了!

通过上文大家都明白,老黄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紧跟微软的DX标准,通过抢先发布支持新显示标准的产品来抢占市场,而接下来的这次失败,老黄也是栽在DX上面。

Geforce4Ti完美狙击了ATI,老黄也觉得ATI已经走投无路了,然而ATI仍留了一手,在Geforce4Ti发布完的短短4个月后,ATI突然宣布秘密开发已久代号R300的Radeon9700Pro,完美支持DirectX9.0,老黄深知大事不妙,因为GeForce4系列采用的依然是DX8架构。Radeon9700的完美表现,使得ATI在3D时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领先Nvidia。

由于ATI这一着实在太秒,老黄计划反击的GeForceFX5800也完全不是对手,R300核心系列无后顾之忧的推出了一大波产品,成为最长寿的显示芯片。

由于R300系列产品都只是流水线及显存支持部分有所修改,Radeon9500PRO核心非常接近Radeon9700,精明的玩家都学会了使用修改电阻,刷新显卡Firmware等软件修改方式和硬件修改方式将显卡被屏蔽掉的渲染管线打开,从而把显卡刷成Radeon9700Pro,甚至还能改造成FireGLZ1专业显卡,当年不少DIYer为之而疯狂,这也是DIY的乐趣所在。

由于改造事件严重冲击了ATI的高端市场,ATI不得不加快新产品的推出,用Radeon9600代替Radeon9500来挽回高端市场的损失。

在这个特别的时间点,我们又迎来一款在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究极神卡——Radeon9550,在ATI乃至显卡史上的绝对经典,中低端市场上的神话,ATI企业的顶峰,以后的产品就算再沿用“50”这个数字,也无法重现当年的盛景。

从规格上来说,Radeon9550只有4条流水线,其性能非常一般,优点就是价格低,真正创造9550神话的是它前无古人的超频性能和不可思行的性能提升幅度,核心默认250MHz频率的Radeon9550几乎每一块都能达到400MHz,幅度高达60%,而一些做工优秀的Radeon9550随意就能达到450MHz,部分体质较好的可以超过500MHz,达到了触碰旗舰卡边缘的实力。

区区一张Radeon9550,就能统治当年所有的主流显卡,达到非Radeon9550不买的境地,Radeon9550,成为了AGP显卡最后的疯狂,也代表着DIY产业的巅峰。

时间来到这里很多年轻朋友都开始数得出往后推出的产品了,紧跟微软DX系列的更新,2大厂商也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中间还夹杂着ATI被收购的事情,总体是互有攻守,其中有不少大家当年都是用过的经典产品,例如GeForce6800,6600GT,7600GT,7300GT,8800GTX,8600GT,X1950XTX,“马甲王”G92系列,HD4/5系列,GTX260+,HD6950等等。

新时代显卡换代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强,然而玩家热情似乎一直在下降,因为产业成熟,产品也只是在散热以及性能方面不断提高,再也看不到当年全民为某一产品疯狂的情景。

由于篇幅有限,先跟大家分享有点年代的显卡史,至于近年的显卡史由于AMD一直被吊打真是少点力,写出来像N卡软文那就尴尬了,期待明年的Vega能像当年Radeon9700一样天神下凡逆袭老黄吧。

gt9600dnf

9600GT显卡的性能相当于GT730D3版,属于低端入门显卡,但是这款显卡比较老,功耗较高。  显卡(英语:Videocard、Displaycard、Graphicscard、Videoadapter),是个人计算机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显示器,并向显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计算机主板的重要组件,是“人机”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内置的并行计算能力现阶段也用于深度学习等运算。显卡又称为显示卡(Videocard),是计算机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主流显卡的显示芯片主要由NVIDIA(英伟达)和AMD(超微半导体)两大厂商制造,通常将采用NVIDIA显示芯片的显卡称为N卡,而将采用AMD显示芯片的显卡称为A卡。

gt-9600

目前市场上还在售的NV显卡有三个系列,从旧到新:GF9000系列、GF200系列、GF400系列。GF9000系列出生于08年,代表型号有(从弱到强)9400GT、9500GT、9600GT、9800GT等等。GF200系列出生于09年,代表型号有(从弱到强)GT220、GT240、GTS250、GTX260、GTX280等等。GF400系列出生在今年,代表型号有(从弱到强)GTS450、GTX460、GTX480等等。

gt9600 gt240

9600GT其实还不错了,很多吃显卡的游戏能够流畅运行的下限就是9600GT。价钱方面在599元(560就能搞定)的居多,它们多为2线通路品牌,有的人鸡蛋挑骨头说质量差,其实还可以的,除非RP不佳,遇到个缺陷。我身边很多同学用各个正品牌子二线96GT,天天游戏机,没有出毛病的都。XFX讯景9600GT(PV-T96G-YHL)是好,可是谁能拿899元买96GT呢。我用的是索泰N9600GT-1GD3680元,刚刚的,挺不错的。我下铺用的是昂达9600GT,注意参数,它有挺多版本的,要(512m256bitGD3核心频率650MHz显存频率1800MHz)这个,感觉还不错,而且可以超。还有就是我那个96GT搭的是1GB显存,玩了这么长时间游戏,感觉不能说没用,但在g94核心面前也没见比512的强,SO除非同样价钱,否则不值多花钱得买。另外如果你不是N卡的粉丝的话,HD4830其实更超值的,近期也降到了599。这个卡真得是值得考虑。祝你买到自己顺意的卡~

gt960mx

GT630参数跟GT440完全相同,是GT440的马甲。

而9600GT的换代产品是GT240,性能不如GT440,当然也不如GT630了。GT630比9600GT功耗更低,而且支持DX11。

gt9660

N卡命名规则调整过一次,所以9600GT、9800GT是老命名规则,而GTS250、GTX550是新命名规则。所以就显卡发布时间而言,前两款是老显卡,后两款是新显卡。但是老高端显卡综合性能不一定比新中低端显卡低。

GS是标准版或高清版

GT是加强版

GTS是加强版到超强版的过渡版本

GTX是指超强版

SE是指降级版。

数字的第一位是指整个系列比方说9800就是9000系列、GT240就是G200系列。

第二位则是产品的定位,1234是低端卡。5是低端向高端过渡。67是高端主流。89是旗舰级的了。以前第三位第四位都没有意义。不过现在第三位有的会加上一个5,比如GTX465,GTX285。则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改进的版本。

gt9600 gt610

哥们我只熟悉N卡我列举一些N卡从高到低的排序,按型号:GTX295.GTX285.GTX280.GTX275.GTX260.GTS250.9800GX2.9800GTX+.9800GT.9800GS.9600GT.9600GSO9500GT.9400GT.9300GS.9200GS.9100GS.8800U.8800GTX.8800GTS.8800GT.8800GS.8600GTS.8600GT8600GS.8500GT.8400GT.8400GS.7950X2.7900GTX.7900GT.7900GS.7800GTX.7800GT.7600GT.7600GS7300GT.7300GS.7300LE.7200GT.7100GS.6800GT.6600GT.6600LE,我只能说到6600系列,再老就不能打游戏了,A卡一直做不过N卡是事实,玩游戏我推荐你用N卡,这个绝对是本人凭自己了解的打出来的,绝对没有和我一样的这种!

gt960怎么样

GeForceMX4:

MX440-->MX4000还有Ti4200Ti4600等归类为geforceMX4系列

GeForceFX5系列5200560058005900等

接下来就是geforce6系列

6200640066006800使用GTGSGTS等等来区别性能(有相当多的型号,M或者GO是表示移动版,就是笔记本上的),6800Ultra最强,简称6800U

nVidia的显卡是以数字越大越好,还有就是100为结尾的是集成显卡,比如:6100为集成显卡

GeForce7系列,710073007600780079007950等等结尾依然是UltraGTXGTGS等

GeForce8系列8100840086008800等结尾沿用老的标准从高到低U-->GTX-->GT-->GS,至于其他一些命名,都是严重阉割的版本,不值一提

GeForce9系列,9100920093009400950096009800

开始使用新的后缀,GX2代替了原来的Ultra,依次是GX2--->GTX-->GT-->GS,GX2为双核心显卡,这里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9600GSO

9系列之后,NV开始使用全新命名规则,改用前缀命名,是以GTX,GTS,GT开头的

首先是GT100系列,这个系列的成员很少,我也不大了解,大概就是GT120GT130,是以移动版显卡为主

GT200系列,GT210GT220GT230GT240GTS250GTX260GTX265GTX270GTX275GTX280GTX285GTX290GTX295200系列有很多是9系列的马甲,就是相同的核心换了个名称就变成了全新的显卡

GT300系列,貌似又是一个笔记本系列,全系列型号很少,跟GT100差不多,GT320GT330GT340等都是200或者9系列的马甲

接着是GT400

GT415GT420GT430GT445GTS450GTX460GTX465GTX470GTX480GTX485

最后是NV的最新显卡系列GT500

命名跟GT400一样

最好的是GTX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