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缓蚀阻垢剂型号(缓蚀阻垢剂型号有几种)

2024-04-14 18:52:5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缓蚀阻垢剂性质
  2. 缓蚀阻垢剂型号大全
  3. 缓蚀阻垢剂型号有哪些
  4. 缓蚀阻垢剂成分
  5. 缓蚀阻垢剂含量标准
  6. 缓蚀阻垢剂型号规格
  7. 缓蚀阻垢剂型号参数

缓蚀阻垢剂性质

缓蚀阻垢剂是一种水处理剂,用于防止水中的金属发生腐蚀,同时也能够抑制或减少水垢和沉淀的产生。下面是缓蚀阻垢剂应符合的标准:1.阻垢效果:缓蚀阻垢剂应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特别是在高硬度、高碳酸盐等复杂水质条件下,其阻垢效果应得到保证。2.缓蚀效果:缓蚀阻垢剂应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能够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膜层,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3.环境友好性:缓蚀阻垢剂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不会对人体和设备的健康造成危害。4.稳定性:缓蚀阻垢剂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阻垢缓蚀性能。5.溶解性:缓蚀阻垢剂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在加入水处理系统后能够快速完全溶解并分散,降低使用难度。6.使用方便性:缓蚀阻垢剂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方便性,如易于储存、运输和使用;不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污染或二次反应;可根据不同水质需求适量调整剂量。7.其他:缓蚀阻垢剂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如GB/T33565-2017、GB/T24903-2010等标准。同时,缓蚀阻垢剂的成分和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环境进行调整。

缓蚀阻垢剂型号大全

http://www.***.com/?ki=16956http://www.***.com/trade/601151http://scholar.***.cn/A-hgsk200507017.htmlhttp://tjhjc2009.***.com/athena/offerdetail/sale/tjhjc2009-1034286-416058801.html

缓蚀阻垢剂型号有哪些

展开全部H20p10三元15B5水60

缓蚀阻垢剂成分

缓蚀剂的作用与用途

1、BTA:

铜银缓蚀剂BTA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铜缓蚀剂BTA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2-4mg/L。BTA也可以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添加剂。

2、MBT:

铜缓蚀剂MBT可以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铜缓蚀剂。铜缓蚀剂MBT缓蚀作用主要依靠和金属铜表面上的活性铜原子或铜离子产生一种化学吸附作用;或进而发生螯合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致密而牢固的保护膜,使铜材设备得到良好的保护,使用量一般为4mg/L,MBT也可以用作增塑剂、酸性镀铜光度剂等使用。

3、TTA:

铜缓蚀剂TTA用醇或碱溶解后加入到循环水中,水中本品浓度为2—10mg/L,若水系统中的有色金属已严重腐蚀,可以按正常浓度5—10倍加入本品以使系统迅速钝化。

4、盐酸酸洗缓蚀剂

盐酸酸洗缓蚀剂应用的前提为清洗介质为盐酸、硫酸、氨基磺酸,清洗对象的基材为黑色金属。盐酸酸洗缓蚀剂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高中低压锅炉的酸洗,以及大型设备,管道的酸洗。酸液中腐蚀性能(加*量为1-3‰)

腐蚀速度≤1g/m2•h。

使用时将酸洗缓蚀剂按比例加入到稀释好的酸液中,开启循环泵循环清洗,清洗过程中补加酸液时按比例补加酸洗缓蚀剂.

消费者缓蚀剂的价格你可以咨询一些国内生产这些东西比较有名的厂家,比如山东鑫泰水处理。希望可以帮助打你。

缓蚀阻垢剂含量标准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名称:缓蚀阻垢剂  

俗名或商品名:缓蚀剂阻垢剂缓蚀阻垢剂 

英文名:Corrosionandscaleinhibitor

企业名称:广东桑海环保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广东省江门高新区金瓯路286号火炬大厦1005室

生产企业:颡海水处理剂(广东)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睦州镇新沙工业区海森工业园B栋

邮政编码:529000

E-mail:sh0750@163.com

企业传真号码:+86-750-3830207

企业应急号码:+86-013602799766

生效日期:2020年10月25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有机膦、聚羧酸、共聚物、稳定剂、活性剂、渗透剂、分散剂

CAS号:复合物 

执行标准:HG/T3657-2008、HG/T2430-2009

主要用途:对水中的碳酸钙、磷酸钙等均有很好的螯合分散作用,并且对碳钢(铜件,不锈钢件)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适用于普通水质作冷却介质的系统。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本品未列入《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中。

本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 

本品未列入《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2009版)中。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眼睛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吞食有害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不属于易燃危险品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属于易燃危险品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无意义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无意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物大量进入下水道。隔离泄漏污染区域,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工作服,耐腐蚀工作鞋,耐腐蚀手套等。粉体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液体用耐腐蚀容器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

一般作业防护服,戴合适的化学防护手套,避免吸入,避免眼睛和皮肤直接接触,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工作场所应有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裂受潮和造成损失。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保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应与强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区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意义 

中国MAC(mg/m3):未制定相关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相关标准 

TWA(mg/m3):未制定相关标准 

STEL(mg/m3):未制定相关标准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戴管理部门认可的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腐蚀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有效(固体)含量:≥28

pH(原液):2.0~4.5

密度(20℃g/cm3):≥1.10

膦酸盐(以PO43-计):≤4.0

正磷酸(以PO43-计):≤0.2

亚磷酸(以PO43-计):≤0.2

溶解性:易溶于水、醇等

水不溶物(%):≤0.3

保质期:一年

砷(As)含量mg/L≤:0.0001

锰(Mn)含量mg/L≤:0.0025

铅(Pb)含量mg/L≤:0.001

汞(Hg)含量mg/L≤:0.00001

六价铬(Cr6+)含量mg/L≤:0.0002

燃烧热: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无资料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碱类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730mg/kg(大鼠经口)。

刺激性: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性类别:一般货物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识:无资料

包装方法:聚乙烯桶装或聚乙烯袋装。应在包装上或随货同行的送货单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商标、等级、生产单位以及本标准编号。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包装

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洗或清扫。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法规:本品未列入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中。 

     本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 

     本品未列入《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2009版)中。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填写单位:广东桑海环保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填写时间:2020年10月25日 

免责说明:本信息的公开是基于我中心目前的知识水平及产品的有关资料编写。仅从安全要求的角度描述产品,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使用者有责任对说明书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其适用性,并对使用后果承担法律责任。需要时(如成分含量改变、行管部门要求、发现新危险性等),本说明书应进行修订。

缓蚀阻垢剂型号规格

缓蚀剂样品缓蚀剂分类

缓蚀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分类。

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介质中,可以防止或减缓金属腐蚀的一种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也称腐蚀抑制剂或阻蚀剂。

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显著。

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

缓蚀剂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缓蚀剂的保护效果通常用缓蚀效率或抑制效率I来表示:

式中V0为未加缓蚀剂时的金属腐蚀速率;V为加有缓蚀剂后的金属腐蚀速率。

缓蚀效率愈大,抑制腐蚀的效果愈好。

有时较低剂量的几种不同类缓蚀剂配合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缓蚀效果,这种作用称为协同效应;相反地,若不同类型缓蚀剂共同使用时反而降低各自的缓蚀效率,则称为拮抗效应。

缓蚀剂可按作用机理或保护被膜特性进行分类。

(1)根据产品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①无机缓蚀剂

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铬酸盐、亚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聚磷酸盐、锌盐等。

②有机缓蚀剂

有机缓蚀剂主要包括膦酸(盐)、膦羧酸、琉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磺化木质素等一些含氮氧化合物的杂环化合物。

③聚合物类缓蚀剂

聚合物类缓蚀剂只要包括聚乙烯类,POCA,聚天冬氨酸等一些低聚物的高分子化学物。

(2)根据缓蚀剂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分类,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

阳极型缓蚀剂

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强氧化剂,如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亚盐、硼酸盐等。

它们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氧化膜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

这样就抑制了金属向水中溶解。

阳极反应被控制,阳极被钝化。

硅酸盐也可归到此类,它也是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目的的。

阳极型缓蚀剂要求有较高的浓度,以使全部阳极都被钝化,一旦剂量不足,将在未被钝化的部位造成点蚀。

②阴极型缓蚀剂

抑制电化学阴极反应的化学*剂,称为阴极型缓蚀剂。

锌的碳酸盐、磷酸盐和氢氧化物,钙的碳酸盐和磷酸盐为阴极型缓蚀剂。

阴极型缓蚀剂能与水中、与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反应,其反应产物在阴极沉积成膜,随着膜的增厚,阴极释放电子的反应被阻挡。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钙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是天然存在的,所以只需向水中加入可溶性锌盐或可溶性磷酸盐。

③混合型缓蚀剂

某些含氮、含硫或羟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机缓蚀剂,其分子中有两种性质相反的极性基团,能吸附在清洁的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它们既能在阳极成膜,也能在阴极成膜。

阻止水与水中溶解氧向金属表面的扩散,起了缓蚀作用,巯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十六烷胺等属于此类缓蚀剂。

(3)根据生成保护膜的类型分类除了中和性能的水处理剂,大部分水处理用的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是在与水接触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将金属和水隔离的金属保护膜,以达到缓蚀目的。

根据缓蚀剂形成的保护膜的类型,缓蚀剂可分为氧化膜型、沉积膜型和吸附膜型缓蚀剂。

①氧化膜型缓蚀剂

铬酸盐、亚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正磷酸盐、硼酸盐等均被看作氧化膜型缓蚀剂。

铬酸盐和亚盐都是强氧化剂,无需水中溶解氧的帮助即能与金属反应,在金属表面阳极区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其余的几种,或因本身氧化能力弱,或因本身并非氧化剂,都需要氧的帮助才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

由于这些氧化膜型缓蚀剂是通过阻抑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的,这些阳极缓蚀剂能在阳极与金属离子作用形成氧化物或氯氧化物。

沉积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以铬酸盐为例,它在阳极反应形成Cr(OH)3和Fe(OH)3,脱水后成为CrO3和Fe2O3的混合物(主要是γ-Fe2O3)在阳极构成保护膜。

因此有时又被称作阳极型缓蚀剂或危险型缓蚀剂,因为它们一旦剂量不足(单独缓蚀时,处理1L水,所需剂量往往高达几百、甚至过千毫克)就会造成点蚀,使本来不太严重的腐蚀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氯离子、高温及高的水流速都会破坏氧化膜,故在应用时,要根据工艺条件,适当改变缓蚀剂的浓度。

硅酸盐也可粗略地归到这一类里来,因为它主要也是通过阻抑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的。

但是,它不是通过与金属铁本身、而可能是由二氧化硅与铁的腐蚀产物相互作用,以吸附机制来成膜的。

②沉淀膜型缓蚀剂

锌的碳酸盐、磷酸盐和氢氧化物,钙的碳酸盐和磷酸盐是最常见的沉淀膜型缓蚀剂。

由于它们系由锌、钙阳离子与碳酸根、磷酸根和氢氧根阴离子在水中、于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反应而沉积成膜,所以又被称作阴极型缓蚀剂。

阴极缓蚀剂能与水中有关离子反应,反应产物在阴极沉积成膜;以锌盐为例,它在阴极部位产生Zn(OH)2沉淀,起保护膜的作用。

锌盐与其他缓蚀剂复合使用可起增效作用,在有正磷酸盐存在时,则有Zn3(PO4)2或(Zn,Fe)3(PO4)2沉淀出来并紧紧粘附于金属表面,缓蚀效果更好。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钙离子、碳酸根和氢氧根在水中是天然地存在的,一般只需向水中加入可溶性锌盐(例如:锌、硫酸锌或氯化锌,锌离子)或可溶性磷酸盐(例如:正磷酸钠或可水解为正磷酸钠的聚合磷酸钠,磷酸根),因此,通常就把这些可溶性锌盐和可溶性磷酸盐叫作沉积膜型缓蚀剂或阴极型缓蚀剂。

这样,可溶性磷酸盐(包括聚合磷酸盐)就既是氧化膜型缓蚀剂,又是沉积膜型缓蚀剂。

另外,一些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磷酸(盐)、有机磷酸酯和有机磷羧酸,也可归到这类缓蚀剂中,大约与其最终能水解为正磷酸盐不无关系。

由于沉淀型缓蚀膜没有和金属表面直接结合,而且是多孔的,往往出现在金属表面附着不好的现象,缓蚀效果不如氧化型膜。

③吸附膜型缓蚀剂

吸附膜型缓蚀剂多为有机缓蚀剂,它们具有极性基因,可被金属的表面电荷吸附,在整个阳极和阴极区域形成一层单分子膜,从而阻止或减缓相应电化学的反应。

如某些含氮、含硫或含羟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有两种性质相反的基团;亲水基和亲油基。

这些化合物的分子以亲水基(例如,氨基)吸附于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憎水膜,保护金属表面不受水腐蚀。

牛脂胺、十六烷胺和十八烷胺等这些被称作“膜胺”的胺类,就是水处理中常见的吸附膜型缓蚀剂。

巯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和甲基苯并三唑这些唑类,是有色金属(尤其是铜)的理想缓蚀剂。

它们虽然与铜金属本身作用成膜,但与上述典型的氧化膜型缓蚀剂不同,不是通过氧化,而是通过与金属表面的铜离子形成络合物,以化学吸附成膜的。

当金属表面为清洁或活性状态时,此类缓蚀剂能形成缓蚀效果令人满意的吸附膜。

但如果金属表面有腐蚀产物或有垢沉积的情况下,就很难形成效果良好的缓蚀膜,此时可适当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以帮助此类缓蚀剂成膜。

由于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在于成膜,故迅速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密而实的膜,乃获得缓蚀成功之关键。

为了迅速,水中缓蚀剂的浓度应该足够高,等膜形成后,再降至只对膜的破损起修补作用的浓度;为了密实,金属表面应十分清洁,为此,成膜前对金属表面进行化学清洗除油、除污和除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上述各类缓蚀剂,除中和胺与膜胺主要用于锅炉凝水处理、硅酸盐用于饮用水处理外,其他各类则常用于冷却水处理。

若单就对碳钢的缓蚀效果而言,铬酸盐,尤其是配合以聚磷酸盐和锌盐的铬酸盐,至今仍然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缓蚀剂中最为理想者。

美国在相当程度上仍在应用着它。

应用时,一般将水的pH值控制为微酸性,以阻抑致垢盐结垢。

但铬酸盐(六价的)有毒,虽然它对循环冷却水中的菌、藻等有害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为(聚)磷酸盐所取代。

这标志着循环冷却水碱性处理时代的开始。

这一概念就是对水的pH值不再着意控制,而是听其自然。

水中致垢盐的结垢问题则依靠有机磷酸(盐)和聚丙烯酸(盐)等这些高效阻垢剂、分散剂来解决。

但是,磷酸盐是水中微生物的营养源,它的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结果,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污染。

于是,在不允许使用铬酸盐和(聚)磷酸盐的地方,其他几类缓蚀剂得到了应用机会。

但是,钼酸盐等应用成本高;亚盐不宜作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缓蚀剂,除非有杀生剂有效在控制住能使它分解失效的微生物;硅酸盐缓蚀效果差(由于成膜时间长,有时,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较完整的膜,需2~3个星期),而且,一旦有垢产生,就很难去掉;锌盐中的锌与铬一样,也是重金属,也对水体中的生物造成威胁。

因此,人们对含磷量较少的有机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而导致了“全有机”水处理剂的上市。

不过,迄今为止,在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上,还没有出现像过去由使用聚磷酸盐转为使用铬酸盐,或由使用铬酸盐复转为使用聚磷酸盐那样的突破性的进展。

用“全有机”缓蚀剂,水的腐蚀条件不能太苛刻,否则,必须以无机缓蚀剂予以补救。

(4)常见的缓蚀剂①铜银缓蚀剂苯骈三氮唑

BTA,

1,2,3bezotriazol.铜银缓蚀剂BTA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铜缓蚀剂BTA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与多种阻垢剂、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2-4mg/L。

BTA也可以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剂。

铜缓蚀剂巯基苯骈噻唑

MBT②

CAS

No.149-30-30别名:水溶性巯基苯骈噻唑铜缓蚀剂MBT可以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铜缓蚀剂。

铜缓蚀剂MBT缓蚀作用主要依靠和金属铜表面上的活性铜原子或铜离子产生一种化学吸附作用;或进而发生螯合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致密而牢固的保护膜,使铜材设备得到良好的保护,使用量一般为4mg/L,MBT也可以用作增塑剂、酸性镀铜光度剂等使用。

铜缓蚀剂MBT用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贮存于阴凉、干燥处,贮存期为六个月。

③铜缓蚀剂甲基苯骈三氮唑TTAMethybenzotriazole

(TTA)

CAS

No.29385-43-1

分子式:C7H7N3

相对分子质量:133.16铜缓蚀剂TTA可以作为有色金属铜和铜合金的缓蚀剂,对黑色金属也有缓蚀作用。

铜缓蚀剂TTA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水中有害介质的腐蚀。

铜缓蚀剂TTA成膜更均匀,和巯基苯骈噻唑

(MBT)复合使用效果更佳。

铜缓蚀剂TTA用醇或碱溶解后加入到循环水中,水中本品浓度为2—10mg/L,若水系统中的有色金属已严重腐蚀,可以按正常浓度5—10倍加入本品以使系统迅速钝化。

④盐酸酸洗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

for

hydrochloric

acid

Cleaning酸洗缓蚀剂为系列产品,属咪唑啉类。

在用盐酸清洗金属时,加入盐酸酸洗缓蚀剂,即可抑制盐酸对钢材的腐蚀。

盐酸酸洗缓蚀剂应用的前提为清洗介质为盐酸、硫酸、氨基磺酸,清洗对象的基材为黑色金属。

盐酸酸洗缓蚀剂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高中低压锅炉的酸洗,以及大型设备,管道的酸洗。

酸液中腐蚀性能(加*量为1-3‰)

腐蚀速度≤1g/m2_h。

将酸洗缓蚀剂按比例加入到稀释好的酸液中,开启循环泵循环清洗,清洗过程中补加酸液时按比例补加酸洗缓蚀剂。

(5)关于缓蚀剂的文章酸洗缓蚀剂技术

·铜合金酸洗缓蚀剂技术

·盐酸酸洗缓蚀剂技术

·密闭系统缓蚀剂技术·柠檬酸酸洗缓蚀剂技术

·碳钢酸洗缓蚀剂技术

·季铵盐型酸化缓蚀剂技术

·不锈钢酸洗缓蚀剂技术·油田酸化缓蚀剂技术

·磷酸酯咪唑啉衍生物技术

·含硫油气管道缓蚀剂技术

·金属高温缓蚀剂技术·镁合金中性缓蚀剂技术

·黑色金属缓蚀剂技术

·铜合金碱性缓蚀剂技术

·铝合金碱性缓蚀剂技术·铝合金中性缓蚀剂技术

·输油管道酸化缓蚀剂技术

·钢铁中性缓蚀剂技术

·铝合金缓蚀剂技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技术

·加氢裂化高效缓蚀剂技术

·锅炉清洗用缓蚀剂技术

·循环水系统缓蚀剂技术·汽油加氢缓蚀剂技术

·锅炉脱氧缓蚀剂技术

·耐高温缓蚀剂技术

·铜合金缓蚀剂技术·多用酸洗缓蚀剂技术

·固体多用酸洗缓蚀剂技术

·输灰管道运行清洗缓蚀剂技术

·硫酸抑雾缓蚀剂技术·盐酸抑雾缓蚀剂技术

·冷冻盐水缓蚀剂技术

·闭路系统用缓蚀剂技术

·电厂专用阻垢缓蚀剂技术·中硬中碱水质阻垢缓蚀剂技术

·严重腐蚀型水质阻垢缓蚀剂技术

·严重结垢型水质阻垢缓蚀剂技术

·多功能酸洗系统缓蚀剂技术·锅炉缓蚀剂技术

·注塑机阻垢缓蚀剂技术

·锅炉除垢缓蚀剂技术

·软化水系统缓蚀剂技术·中低压锅炉阻垢缓蚀剂技术

·油田注水缓蚀剂技术

·天然气井缓蚀剂技术

·高温酸化缓蚀剂技术·全有机阻垢缓蚀剂技术

·防冻液用缓蚀剂技术

·空调缓蚀剂技术

·油溶性缓蚀剂技术·采暖水热网水阻垢缓蚀剂技术

·空调冷冻水缓蚀剂技术

·炼厂缓蚀剂(油溶)技术

·气相缓蚀剂技术·水处理阻垢缓蚀剂技术

·有机硅持久缓蚀剂技术

·油溶性高温缓蚀剂技术

·中和缓蚀剂技术·气相防锈缓蚀剂技术

·固体高温缓蚀剂技术

·防锈缓蚀剂技术

·金属缓蚀剂技术·有机磷缓蚀剂技术

·钢铁缓蚀剂技术

·电镀铬铅板缓蚀剂技术

·炼厂用高温缓蚀剂技术·炼油厂缓蚀剂技术

·中央空调水处理缓蚀剂技术

·矿产行业酸洗缓蚀剂技术

·热轧用酸洗缓蚀剂技术·电镀厂酸洗用高效缓蚀剂技术

·型材酸洗缓蚀剂技术

·金属建材酸洗缓蚀剂技术

·模具钢多用酸洗缓蚀剂技术·合金管酸洗缓蚀剂技术

·螺纹钢酸洗缓蚀剂技术

·镀锌行业用酸洗缓蚀剂技术

·角钢酸洗行业用缓蚀剂技术·圆钢酸洗用缓蚀剂技术

·冷扎行业用酸洗缓蚀剂技术

·设备酸洗用缓蚀剂技术

·冶金行业酸洗缓蚀剂技术·冶炼厂专用酸洗缓蚀剂技术

·机械酸洗缓蚀剂技术

·无缝管用酸洗缓蚀剂技术

·电厂低磷阻垢缓蚀剂技术

缓蚀剂的作用与用途1、BTA:铜银缓蚀剂BTA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铜缓蚀剂BTA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与多种阻垢剂、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2-4mg/L。

BTA也可以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剂。

2、MBT:铜缓蚀剂MBT可以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铜缓蚀剂。

铜缓蚀剂MBT缓蚀作用主要依靠和金属铜表面上的活性铜原子或铜离子产生一种化学吸附作用;或进而发生螯合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致密而牢固的保护膜,使铜材设备得到良好的保护,使用量一般为4mg/L,MBT也可以用作增塑剂、酸性镀铜光度剂等使用。

3、TTA:铜缓蚀剂TTA用醇或碱溶解后加入到循环水中,水中本品浓度为2—10mg/L,若水系统中的有色金属已严重腐蚀,可以按正常浓度5—10倍加入本品以使系统迅速钝化。

4、盐酸酸洗缓蚀剂盐酸酸洗缓蚀剂应用的前提为清洗介质为盐酸、硫酸、氨基磺酸,清洗对象的基材为黑色金属。

盐酸酸洗缓蚀剂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高中低压锅炉的酸洗,以及大型设备,管道的酸洗。

酸液中腐蚀性能(加*量为1-3‰)

腐蚀速度≤1g/m2_h。

使用时将酸洗缓蚀剂按比例加入到稀释好的酸液中,开启循环泵循环清洗,清洗过程中补加酸液时按比例补加酸洗缓蚀剂.选择

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与它的使用浓度以及介质的pH值、温度、流速等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被保护的对象、环境条件严格选择。

缓蚀剂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关注,对缓蚀剂选择的注意力已转移到不含重金属的类型。

根据情况有时可选用特殊的缓蚀剂,例如气相缓蚀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展起来的,在金属器械装运、贮存时使用的缓蚀剂。

它们是有一定的挥发性,可以存在于金属表面的湿膜中,并具有强烈吸附性的物质,如亚二环己烷基铵,一般制成片剂或浸渍在包装纸上。

正文

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介质中,可以防止或减缓金属腐蚀的一种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也称腐蚀抑制剂或阻蚀剂。

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显著。

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

缓蚀剂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缓蚀剂的保护效果通常用缓蚀效率或抑制效率I来表示:

式中V0为未加缓蚀剂时的金属腐蚀速率;V为加有缓蚀剂后的金属腐蚀速率。

缓蚀效率愈大,抑制腐蚀的效果愈好。

有时较低剂量的几种不同类缓蚀剂配合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缓蚀效果,这种作用称为协同效应;相反地,若不同类型缓蚀剂共同使用时反而降低各自的缓蚀效率,则称为拮抗效应。

缓蚀剂可按作用机理或保护被膜特性进行分类。

按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分类

可将缓蚀剂分为三类:阳极型缓蚀剂

例如中性介质中用的铬酸盐、亚盐、苯甲酸盐等。

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势正移。

通常,阳极型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表面使其钝化,但是如果缓蚀剂用量不足,反而加剧部分金属的孔蚀,因此阳极型缓蚀剂又有“危险性缓蚀剂”之称。

非氧化型缓蚀剂(如苯甲酸钠等),只有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才有缓蚀作用,它的用量不足时,会引起一般的腐蚀。

阴极型缓蚀剂

例如酸式碳酸钙、聚磷盐、硫酸锌、砷离子、锑离子等,它们能增加阴极极化,使腐蚀电势负移。

通常,阴极型缓蚀剂的阳离子移向金属表面,通过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沉淀保护膜,抑制阴极过程速率(例如使氢的超电势大大增加),从而起缓蚀作用。

这类缓蚀剂在用量不足时不会加速腐蚀,故又有“安全缓蚀剂”之称。

混合型缓蚀剂

例如含氮、含硫和既含氮又含硫的有机化合物、生物碱等,它们对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同时起抑用。

这时腐蚀电势变化不大,但腐蚀电流却减少很多。

按缓蚀剂保护被膜特性分类

可将缓蚀剂分成三类。

氧化膜型缓蚀剂

这类缓蚀剂能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附着力强的氧化膜,当氧化膜达一定厚度以后(如50~100埃),氧化反应的速率减慢,金属钝化,腐蚀速率大大降低。

此类缓蚀剂是阳极型的,用量不足将会加速*部腐蚀速率,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沉淀膜型缓蚀剂

这类缓蚀剂(如硫酸锌、碳酸氢钙、聚磷酸钠)能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形成防腐蚀的沉淀膜。

沉淀膜厚度一般都比钝化膜厚(约为几百至一千埃),膜的致密性和附着力均不如钝化膜,防腐效果也差。

此类缓蚀剂通常和去垢剂合并使用于中性水介质,以防止金属表面结垢。

吸附膜型缓蚀剂

这类缓蚀剂能吸附在金属表面,改变金属表面性质,从而抑止腐蚀。

它们一般是混合型有机化合物缓蚀剂,如胺类、硫醇、硫脲、吡啶衍生物、苯胺衍生物、环状亚胺等。

为了能形成良好的吸附膜,金属必须有洁净的表面,所以在酸性介质中往往比在中性介质中更多地采用这类缓蚀剂。

缓蚀剂的选择

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与它的使用浓度以及介质的pH值、温度、流速等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被保护的对象、环境条件严格选择。

缓蚀剂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关注,对缓蚀剂选择的注意力已转移到不含重金属的类型。

根据情况有时可选用特殊的缓蚀剂,例如气相缓蚀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展起来的,在金属器械装运、贮存时使用的缓蚀剂。

它们是有一定的挥发性,可以存在于金属表面的湿膜中,并具有强烈吸附性的物质,如亚二环己烷基铵,一般制成片剂或浸渍在包装纸上。

参考书目

郑家_编:《金属电化学和缓蚀剂保护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4。

配图缓蚀剂相关连接

缓蚀阻垢剂型号参数

铜缓蚀剂BTA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铜缓蚀剂BTA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良好,在循环水中用量为2-4mg/L。BTA也可以作为铜银的防变色剂、汽车冷却液、润滑油添加剂。

 铜缓蚀剂巯基苯骈噻唑(MBT)

铜缓蚀剂MBT可以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铜缓蚀剂。铜缓蚀剂MBT缓蚀作用主要依靠和金属铜表面上的活性铜原子或铜离子产生一种化学吸附作用;或进而发生螯合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致密而牢固的保护膜,使铜材设备得到良好的保护,使用量一般为4mg/L,MBT也可以用作增塑剂、酸性镀铜光度剂等使用。

 铜缓蚀剂甲基苯骈三氮唑(TTA)

铜缓蚀剂TTA可以作为有色金属铜和铜合金的缓蚀剂,对黑色金属也有缓蚀作用。铜缓蚀剂TTA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膜,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水中有害介质的腐蚀。铜缓蚀剂TTA成膜更均匀,和巯基苯骈噻唑(MBT)复合使用效果更佳。

 酸洗缓蚀剂

酸洗缓蚀剂为系列产品,属咪唑啉类。在用盐酸清洗金属时,加入盐酸酸洗缓蚀剂,即可抑制盐酸对钢材的腐蚀。盐酸酸洗缓蚀剂应用的前提为清洗介质为盐酸,清洗对象的基材为黑色金属。盐酸酸洗缓蚀剂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高中低压锅炉的酸洗,以及大型设备,管道的酸洗。

复合缓蚀剂

 TH-503型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

锅炉专用缓蚀阻垢剂TH-503是由有机磷酸和聚羧酸等高聚物组成的复合阻垢剂,具有很高的缓蚀和阻垢性能,其耐温性特别好,可有效地应用于低压锅炉的炉内水处理。

 TH-604型电厂专用缓蚀阻垢剂

缓蚀阻垢剂TH-604是由有机磷酸、聚羧酸、碳钢缓蚀剂及铜缓蚀剂复配而成的专用缓蚀阻垢剂,对水中的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等均有很好的螯合分散作用并且对碳钢、铜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TH-619B型缓蚀阻垢剂

缓蚀阻垢剂TH-619B主要由多种有机磷羧酸、聚羧酸、含磺酸盐共聚物、铜缓蚀剂、特殊界面活性剂等组成的复合缓蚀阻垢剂……

 TH-628型缓蚀阻垢剂

缓蚀阻垢剂TH-628由有机磷酸、聚羧酸、含磺酸盐共聚物、唑类等组成的复合缓蚀阻垢剂,对水中的碳酸钙、磷酸钙等均有很好的螯合分散作用,并且对碳钢、铜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TH-682型低硬度水缓蚀阻垢剂

缓蚀阻垢剂TH-682主要由特殊界面活性剂、高效分散剂、缓蚀剂等组成,适用于软化水等低硬度作冷却介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