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叉型号(拨叉型号)
拨叉的尺寸
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空难事故十分惨痛。
事故航班由波音737-800执行,机龄6.7年。
三铝大夫查到,在2019年10月30日,也就是事故发生2年多前,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沈海军教授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评波音737NG飞机“拨叉”开裂”的文章,分析波音737NG飞机的“拨叉”开裂问题,并提醒中国民航的737NG机队提高风险意识。
=====以下是全文(未删改)=====
: 作者: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沈海军教授
: 发表时间:2019-10-3020:19
一、背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美国波音737MAX复飞时间还未确定之际,波音的另一款王牌产品——737NG飞机又出大状况了。
近日,有媒体爆出,波音737NG系列客机拨叉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裂缝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波音公司第一时间发出适航指令,命全球范围各民航公司的810架737NG客机接受检查。此轮检查发现,该型机群中共有38架出现了此类结构性裂缝,随后,至少有10余架该型号客机停飞。
波音737NG是737系列飞机的第3代机,也是737Max的上一代机型。目前,737Max已因两起恶性空难全面停飞。而此次波音737NG拨叉裂纹事件,无疑又令美国波音公司雪上加霜。
二、737NG都包括哪些飞机?
1993年11月,美国波音公司启动了新一代波音737项目,即737NG项目。737NG项目先后推出了600、700、800、900等四种型号,800型和900型为700型的加长版,600型为700型的缩短型。这几款飞机性能出色,技术领先,曾赢得了市场广泛青睐,被业界称为最畅销的民航客机。截止2001年底,上述737系列飞机已交付超过1000架。
因此,大家通常所说的737NG系列其实就指的是737-600、737-700、737-800和737-900型飞机。这些飞机中,737-700是基本型,也称作“73G”;缩短的737-600也被称作736;737-800和737-900则被分别称作738和739。739是737NG中机身长度最长的。当然,737NG除了有客机型外,还包括货机型等。
三、什么是“拨叉(picklefork)”?
笔者发现,不少媒体报道该事件时都声称:“拨叉是将飞机机身与机翼结构相连,并控制力量的一个部件……如果喷气式飞机的上的拨叉系统在飞行中失灵,将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这种报道既不严谨,也不专业;说白了对读者其实是一种误导。不光是老百姓,即使是专业人士看后,也会觉得云里雾里,拨叉”到底为东西?根本搞不懂。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科普下“拨叉”是何物。
图1显示了737NG飞机拨叉及其在飞机上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见,该部件位于机翼后梁(前梁)翼根和机身的对接处,属于机身翼身连接加强框底部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翼梁的部分气动载荷传递到机身。由于该部件下方分叉,呈现为叉状,故而得名。
(a)
(b)
图1737NG飞机的拨叉
图2显示的是此次737NG拨叉开裂的部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裂纹出现在拨叉和机身侧板连接的紧固件孔边上。从受力的角度看,拨叉属于737NG飞机上的主承力部件,这种部件在飞机设计时常采用安全寿命设计,在使用周期中是不允许有裂纹出现的。其一旦开裂,有可能会给飞机带来不可预测,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图1(b)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该机型时对该部位所做的受力分析模型,足以见得该部位在飞机承力方面的重要性。
图2737NG拨叉开裂的部位
据悉,本次拨叉开裂维修起来极其困难,维修周期起码得耗时一个月以上,维修难度高,成本不菲。根据波音飞机的维修手册,该处裂纹长度若小于某门槛值时,维修可做“扩孔--冷挤压强化-更换大尺寸紧固件”处理。裂纹长度若大于门槛值时,则必须更换拨叉。从图1可以看出,拨叉处于737飞机的要害部位,部件尺寸大,承力状况严重、构型复杂。很显然,若要更换并非易事,这相当于给飞机做了一次“伤筋动骨”的“手术”。
四、中国民航机队,风险值得警惕
至2000年1月,波音737成为历史上第一种累计飞行超过1亿小时的飞机。应该讲,它的表现还是很抢眼的。
有意思的是,我国不少航企也为737NG飞机生产过很多零部件。譬如,737NG飞机的平尾是为上海飞机制造厂负责生产的,西安飞机制造厂生产垂直尾翼,沈阳飞机制造厂为波音生产机身尾部48段。然而,具体到“拨叉”组件,却并非中国制造,与国人无关。
现在,中国各大民航公司中已有大批737NG飞机在服役。譬如,2018年山东航空公司就曾引进过4架B-737NG飞机;这些飞机每日穿梭于厦门、杭州、太原、合肥、银川、贵阳等地的航线上。再譬如,采用波音飞机比重比较大的厦门航空公司、国航、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东方航空等,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波音737NG机型。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国内航空公司仍没有一家公开波音737NG机型的使用,以及检查飞机“拨叉”问题的情况。
在此,笔者友情提示,中国民航的737NG机队,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安全重于泰山”呀。
参考资料
1.沈海军科学网博客:评波音737NG飞机“拨叉”开裂(原创.时评.科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6-1204116.html
5. 航空用铝合金常见状态简析
拨叉831006零件图
6140上可老多拨叉了,您是要买拨叉还是要做什么啊
拔叉工作原理
拨叉没有统一的型号,只有图号。
如果是机床上的拨叉是用于变速的,主要用在操纵机构中。
拨叉是汽车变速箱上的部件,与变速手柄相连,位于手柄下端,拨动中间变速轮,使输入/输出转速比改变。
拨叉831005零件图
kst1001拨叉零件工艺过程设计和铣76.4叉口(kst1001-3)工序专用机床夹具你所说的KST1001是什么型号的机床我查补出来我这里有一个车床型号命名的简介...
拔叉的零件图
831008是做课程设计时候的一个图纸代号!并不是你所说的什么型号。
拨叉型号及图片
CAD做的这是汽车配件学习CAD零件制作就可以了
拔叉零件的作用
苦果(盐水果)造成的原因:
1. 模具损坏,有漏点
2. 模具变形、弯曲
3. 盐水漫过模具
4. 脱模水位过高,溢到模具内的果体表面
5. 二次脱模后的半成品果进行回收包装
6. 插扦工位位置不正确,导致插扦时果体冻结时间较长,果棍插入果体时将模具压到盐水液面以下,致使盐水进入模具内
7. 模具的质量过薄,插扦后导致模具向下变形,盐水进入模具
8. 安装生产线的模具薄厚不一致导致果体的冻结情况不一致
9. 盐水液面高,漫过模具连接缝以上
10. 盐水的流量不均,导致两边冻结与中间冻结不一致,或是一侧与另一侧冻结的不一致
苦果(盐水果)的防范措施:
原因(1)的防范措施:
1. 加强模具的日常管理、保养工作,勤观察模具的情况
2. 发现模具有漏点及时更换,更换模具时,不允许使用利器,避免人为损坏模具
3. 注意更换模具时轻拿轻放
4. 模具更换后打冷,使用强光手电对模具进行检查
5. 加强更换模具后的第一批产品管控
6. 将废旧的模具与完好的模具区分码放并做标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7. 制定《模具管理与检查制度》
原因(2)的防范措施
1. 严禁踩踏模具,导致模具变形
2. 根据生产的产品,合理控制脱模水的温度,不易过低,以免将模具拔变形
各产品的合理脱模水温度,根据产品而定:冰棍脱模水温度10-15℃为宜;奶料13-17℃为宜;五环17-20℃为宜。同时观察拔模状态,拔模时模具不能向上变形或震动状态。
3. 插扦时,产品不宜冻结过硬,最好观察模具插扦时,模具不可变形弯曲,横向保持一致(平)
原因(3)的防范措施:
1. 向小车料斗内注入料液时,料液的液面要低于小车料斗边沿3cm,防止料液外溢沿模具接缝处进入盐水中,导致盐水沫,料车向模具内注料时,料液不宜注满模具,以免沿模具接缝处进入盐水中,导致盐水沫,达到生产工艺标准即可
2. 不定时检查模具,将损坏或变形的模具及时更换,防止料液进入盐水中,起盐水沫
3. 检查下料小车的密封机下料小车嘴子是否滴料,防止料液外溢沿模具接缝处进入盐水中,产生盐水沫
原因(4)的防范措施:
1. 观察溶霜情况,适当调整脱模水高度,调整脱模水位时,水位不可高于模具的接缝处
2. 要定时清理过滤网及脱模喷淋,防止个别处堵塞,造成*部水位高
原因(5)的防范措施:
1. 二次脱模后的半成品果禁止回收,凡盐水果禁止包装
原因(6)的防范措施:
1. 观察果的冻结情况,进行调整插扦工位的位置,使其调至适当的位置,插扦时模具没有向下变形,果棍插入果体中没有左右摆动,避免盐水进入模具内
原因(7)的防范措施:
1. 安装模具时,检查模具材质的薄厚度及厂家是否一致
2. 观察料液在模具内的冻结情况,正常生产时,发现同位置插扦时,个别模具插扦时向下弯曲导致模具压至盐水液面以下,要及时更换模具
原因(8)的防范措施:
1. 安装模具时,检查模具材质及厂家是否一致
原因(9)的防范措施:
1. 合理的调整盐水液面的高度,要使盐水液面的高度在模具接缝处以下,未拆卸模具时,不应看到盐水
原因(10)的防范措施:
1. 不定时的观察插扦的状态,发现问题,如发现两侧冻结明显好于中间要通知机房清理盐水过滤网,如发现一侧冻结效果明显好于另一侧,则是生产线不平,导致盐水流量不均,调平生产线
螺丝脱落的原因:
1. 各工位的螺丝紧固的不及时,发现不了已松动的螺丝
2. 老化的螺丝更换不及时,应付生产
3. 螺丝的质量
4. 生产现场遗留的螺丝
5. 拆卸设备后,螺丝的管控不严谨,导致遗失、不齐全
6. 对螺丝的关注度、管控意识的欠缺
螺丝的脱落防范措施:
1. 施行螺丝的紧固,管控岗位责任制,落实到岗到人,依据工作流程进行生产前、中、后的螺丝检查、紧固、管控
2. 加强生产现场遗留的螺丝及拆卸设备后的螺丝管控,发现有遗留、遗失的螺丝及时的进行生产设备螺丝检查,并将设备的螺丝进行安装紧固,将多余的螺丝进行处理收好
3. 通过班会灌输各岗位人员的螺丝管控意识,加深各岗位人员对螺丝关注度的重要性
4. 禁止各岗位人员携带螺丝到生产现场
5. 制定《生产设备螺丝管理与检查制度》
头发的原因:
1. 人员
2. 原辅材料
3. 工装携带
头发的防范措施:
1. 工服穿戴标准,头发不允许外露
2. 做好头发外露及携带的互检工作,离岗归岗的互检工作
3. 互检工装是否携带头发
4. 进入风淋间,要进行身体360°的旋转动作,更好吹掉工装外携带的头发及其他异物
5. 仔细、认真的检查生产前、生产中的原辅料是否携带头发,发现头发及时挑出
6. 规范员工生产中的个人行为,杜绝员工的一些不良行为及小动作
果棍绑纸的原因:
1. 上果棍时,取出的绑纸不完整,遗留在滑道内
防范措施:
1. 改变上果棍的方式,不撕果棍绑纸,确保果棍绑纸完整
2. 从材质上解决,或者像精加工车间使用袋装果棍
塑料的原因:
1. 果棍送至生产线时,果棍有塑料残渣
2. 辅料外包装袋,撕开的方法不正确,造成外包装袋掉渣
3. 机械手上做标记的塑料胶带脱落
4. 机械手落料处两侧滑道用塑料制品
5. 自流小车风料杆上缠塑料膜
塑料的防范措施:
1. 要求凡送至生产线的果棍,确保无塑料残留,确保果棍装盒后规范,无散落
2. 要求辅料工按标准化操作的方法撕辅料的外包装袋,确保外包装袋的完整
3. 改变损坏小带夹子的标识方式,用记号笔做标识
4. 完善设备,制作接油槽
5. 杜绝自流小车风料杆上缠塑料膜,做好交接班的检查工作
异物的原因:
1. 配料车间使用破损老化的管道垫,包括车间
2. 辅料中携带的异物,包括(葡萄干中携带树枝、塑料球、石子、铁丝、绳头、腐烂的葡萄干;果丹皮中的碎玻璃、玻璃球;果棍中的线绳;)
3. 香精壶的壶口内膜
异物的防范措施:
1. 要求配料车间及车间使用完好无损的管道垫
2. 加强提高辅料工的产品质量意识,及时将辅料中携带的异物挑出
3. 要求配料车间调香时处理好壶口的内膜,不允许残留(建议香精厂家使用内盖,如白酒)
金属的原因:
1. 人员佩戴金属首饰
2. 辅料中携带的金属
3. 切割菠萝碎米罐时,切割碎罐的残片
4. 人员操作时检查不仔细,导致产品中携带金属
金属的防范措施:
1. 加强人员管理,禁止佩戴一切首饰
2. 辅料工添加辅料时仔细检查辅料,产品必须经过金属检测仪检测,包括辅料
3. 规范切割菠萝米碎罐的方法,确保切割后菠萝米碎罐的完整无碎片掉落,建议厂家从包装上解决
蚊虫的原因:
1. 原辅材料中携带的蚊虫
2. 生产线残留发霉的料遭蚊虫侵袭
3. 生产线周围的死角处隐藏蚊虫,灭蝇灯*片更换不及时
4. 人员进出车间易携带,放进蚊虫
5. 车间各出口门的经常开放,导致蚊虫进入
防范措施:
1. 生产过程中及时将原辅材料中携带的蚊虫挑出
2. 加强生产线的卫生清理,确保设备的干净整洁
3. 周期性的进行生产线周围死角,能够隐藏蚊虫处的*物杀虫,及时更换灭蝇灯内的*贴
4. 管控人员进出车间频次,防止携带,放入蚊虫
5. 严控车间各出口门的开放,各门必须安装门帘
6. 车间内部悬挂灭蝇粘贴
7. 发现车间内有蚊虫及时的将其灭掉,人工杀虫
产品质量的原因:
1. 人员的产品质量意识淡薄,忽视产品质量管控,操作技能的欠缺
2. 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3. 自检工作不到位
4. 未按生产工艺标准进行生产
防范措施:
1. 提升人员的产品质量意识及产品质量管控,提高操作技能
2. 加强人员对设备工作原理的认知,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及时报修
3. 依据工作流程进行产品质量的自检工作
4. 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标准,进行标准化操作生产
造成感观不良的原因:
1. 颜色异常
2. 滋味异常
3. 涂挂巧克力脆皮不全,达不到生产工艺标准
4. 辅料添加未按生产工艺标准操作
5. 产品包装后不达标
6. 原材料的标准不达标
7. 产品变形、化果、脱模水温度掌控不当,导致产品滴料
防范措施:
1. 生产过程中,每次更换料罐后,观察料的颜色,出果后检查果体表面的颜色
2. 生产过程中,每放一罐料都要进行料液的品尝
3. 按生产工艺标准,掌控巧克力涂层的温度
4. 观察产品的涂料状态,表面无杂质
5. 检查缓化后的巧克力状态,有无杂质
6. 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巧克力涂挂设备的微调
7. 必须执行生产工艺标准,标准化操作添加辅料
8. 每15分钟检查包装质量
9. 加强操作工的个人技能
10. 将不合格产品及时挑出,依据不合格产品细则进行讲解,加强员工操作生产时的产品质量意识
11. 将不合格原材料,生产操作前及时挑出
12. 装果白盒子内不允许放裸果
13. 严格掌控脱模水的温度,及时的进行调整,达到脱模的最佳状态
后段的产品质量原因:
1. 人员:装箱工、码拍工、拉车工
2. 设备:支箱机、封箱机、外箱日期滚码机、称重仪
后段产品质量防范措施:
1. 装箱工:按标准化操作的装箱方法进行装箱,生产中检查包装的情况、质量、日期打印情况,包装时果是否损坏,及时将不合格品进行自检装箱,做好自检工作
2. 码拍工:按标准化操作方法进行操作码拍,码拍时产品轻拿轻放,检查外箱日期的打印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进行调整。码拍时将合格与不合格产品区分码放,检查封箱的质量是否达到工艺标准,及时通知拉车工将合格产品入库,确保入库及时性。
3. 拉车工:拉车时保持迅速稳定,缠顶胶带要缠紧,防止产品运输途中掉落,确保产品不能停留在现场时间过久,入库要及时
4. 做好生产前所属设备的自检工作,有异常及时报修
5. 进行设备的生产前调试运行,杜绝带病作业
6. 生产过程中,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达到确保产品质量的标准
设备部件脱落的原因:
1. 处理设备故障时不甚将设备部件脱落到产品中
2. 设备进行震动,导致部件脱落
防范措施:
1. 处理设备故障时,拆卸部件要将拆卸后的部件统一放到一处,然后进行清洗,盘点部件数量,发现部件缺失,及时现场找寻,同时上报班长,找寻不到及时的将该时间段产出的产品待检,由当班班长汇报主任处,组织人员进行金属检测的检测工作,确保无疑后方可入库,或者待检,待生产结束后再进行处理
2. 对凡生产运行产生震动的设备各部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及管控(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以免隐患存在,如有脱落,及时的进行寻找并上报,由领导安排组织人员进行金属检测
现生产添加辅料产品及特殊性产品多样化,生产前,生产中必须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金属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例如辅料产品:冷狗花生米、泡沫系列葡萄干、果然好吃的果丹皮
例如青春派披萨产品:花生碎、酥糖
1. 人工挑出异物及携带的金属(指各岗位人员)
2. 产品过金属检测仪检测
切果的原因:
1. 果棍过长,果位调节不当
2. 联机位置不对
3. 果在拔叉处跳果
4. 袋长与产品不符
5. 色标位置不对
6. 脱机生产
7. 偏心结构调节不当
8. 上、下封温度高
9. 毛刷过低
10. 输送机输送链条拔叉位置不对
11. 拔插变形
12. 拔叉型号不一致
13. 输送带与包装机速度不统一,偷停
切果的防范措施:
1. 加强提高包装机操作人员的技能
2. 做好充分的生产前准备
3. 不允许设备带病作业
4. 将果棍过长的产品及时挑出
5. 了解生产工艺
切果棍的原因:
1. 果棍长,超过45mm
2. 偏心结构调节不当
3. 输送机拔叉位置靠前
防范措施:
1. 将果棍过长的产品及时挑出
2. 检查输送机拔插位置
3. 根据制袋情况,调节偏心结构
空袋的原因:
1. 果棍过长挑出扔掉
2. 盐水果,冒料产品挑出扔掉
3. 带果完毕未及时关闭消料工位
4. 横送工填果不及时
5. 插扦位置不对,导致果棍漏拔
6. 机械手夹子严重老化
防范措施:
1. 做好充分的产前准备,确保下料生产后的产品是合格产品
2. 及时的调整插扦位置,确保插扦后的产品能够顺利拔果
3. 消料后及时关闭消料开关
4. 及时对机械手进行修复
串袋的原因:
1. 卷料轴横向有波动
2. 曲动离合未及时关闭
3. 电子眼与色标没对上
4. 色标质量差
5. 追踪参数不对
6. 追踪在手动位置上
7. 袋长设备不对
8. 光电开关老化或者损坏
9. 卷料刹车过紧或过松
防范措施:
1. 加强提高包装机操作人员技能
2. 做好充分的生产前准备
3. 不允许设备带病作业
4. 了解生产工艺
产品及料液有杂质的原因:
1. 料液自身有杂质
2. 下料小车未洗干净
3. 模具未洗干净
4. 原辅料有杂质
防范预案:
1. 做好生产前的清洗工作,确保下料小车及模具的干净
2. 检查料液情况,有杂质及时与配料车间沟通处理,加过滤网
日期不全、不清、不符、缺号、多号、打印错误、模糊的原因:
1. 无日期:未开启打码机
2. 打码机温度过低,导致无日期或日期模糊
3. 更换字粒更换错误,或多字粒或少字粒,上反字粒,甚至日期不符
4. 频繁使用同一墨轮
5. 更换字粒时,字粒高低不平,新旧不统一
6. 打码机故障未及时发现
7. 机手操作技能欠缺
8. 卷料有多余的边角斜料缠字轮
9. 号锤脱轨
防范措施:
1. 更换字粒要仔细认真,确保无误,字粒大小新旧要一致
2. 生产过程中进行定时的日期打印情况检查,每10分钟检查一次
3. 检查墨轮的情况
4. 检查是否有异物缠字粒,影响日期的打印
5. 加强机手的操作技能
漏气原因:
1. 上下封温度过高或过低
2. 纵封温度过高、过低
3. 偏心结构调节不当
4. 上、下封刀有损坏现象
5. 字粒高,将包装膜硌坏
6. 卷料质量有问题,有厚有薄
防范措施:
1. 做好生产前的充分准备,加热系统的仔细检查
2. 根据封合情况进行加热系统的微调
3. 根据包装膜质量进行加热系统的微调
4. 检查上、下封刀的情况
5. 发现因字粒原因硌坏包装膜及时更换字粒
烫抽烫坏原因:
1. 加热工位温度高
2. 卷料太薄
防范措施:
1. 根据实际情况对加热系统进行降温
2. 检查卷料的质量
3. 做好充分的产前准备工作
漏白边的原因:
1. 薄膜托辊不在正确位置
防范措施:
1. 调节薄膜托辊
果轻的原因:
1. 下料不足标准克重
2. 脱模水温度高
3. 换料时称量克重不及时
防范措施:
1. 确保下料的克重
2. 掌控脱模水温度情况,调节脱模水温度
3. 换料时及时的称量克重及生产过程中勤称果克重
果重的原因
1. 下料克重大,超过标准克重
2. 巧克力温度低,导致巧克力涂挂克重大,超过标准克重
3. 辅料添加不均,没有按生产工艺标准添加
4. 脱模水温度低
5. 换料时称量克重不及时
防范措施
1. 确保下料克重
2. 掌控巧克力涂层的温度,达到生产工艺标准
3. 按生产工艺标准添加辅料
4. 掌控脱模水温度情况,调节脱模水温度
5. 掌控换料时间,及时称量克重及生产过程中勤称果克重
6. 确保产品入库及时,大批量的超重产品由前段与后段共同进行自检查箱
副品产出的原因:
1. 果轻、不符合工艺标准、涂挂不全
防范措施:
1. 严格执行工艺标准,确保下料克重,避免果轻,符合生产工艺,确保涂挂完整
1. 提高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意识
2. 依据各工岗位的交接班流程做好交接班的检查工作
3. 依据生产工艺标准进行生产
4. 依据标准化操作标准及工作流程进行工作
5. 提高个人的操作技能,做好班前的准备工作,完成生产过程中的操作
6. 班前、班中、班后做好自检工作,提升个人的产品质量意识
7. 灌输各工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管控意识,做好各工岗位的产品质量互检工作,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负责
8. 灌输各工岗位人员的产品质量防范意识,努力确保产品质量
来源:食品论坛
知识多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但过去的未必适合现在,若您发现文中存在错误,请留言指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