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七步诗的作者是什么时期什么国诗人(100句)

2023-01-06 14:08:5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七步诗的作者

1、《聆听经典》(朗诵录音带)也非等闲之物,乃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重点音像出版项目。它也主张七步诗有六句,但个别诗句与《世说新语》有出入。这出入之处为:它说“漉豉以为汁”而《世说新语》说是“漉菽以为汁”;它说“本是同根生”而《世说新语》说是“本自同根生”。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对这三方资料的看法是:应以《世说新语》的为准,且已经出书的《世说新语》版本可信度大些,因网上一些资料的可信度往往比书本的逊色。

4、曹植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5、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6、A、高适B、岑参C、王昌龄

7、七步诗作者: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丕逼他弟弟曹植必须在七步内做成的诗,不然就要杀头,这首七步诗的寓意鲜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8、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79回:“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我和你是兄弟,就以这个为题,不许犯兄弟二字。”

10、江总书记同志最早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

11、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登高》C、《蜀相》

12、《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诗,全文如下: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兄长曹丕,“同根生”指的是曹植与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亲兄弟的手足之情,“相煎”指的是自相残杀

13、曹植略加思索,大笔一挥,写下了《登台赋》,把曹操夸得都不好意思了。自此,曹操更加器重曹植,还有意将自己打下的江山传给他。

14、11我国最早设立行省机构是在什么朝代?

15、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1)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2)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16、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17、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18、遗传编译与物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是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封陈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龊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

二、七步诗的作者是什么时期什么国诗人

1、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2、诗人不光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在政治上也有非常高远的理想和抱负,只可惜错生帝王家。他的哥哥曹丕称帝后,他在政治上的生命已基本结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诗人用文学证明了人生的另一种价值,只是这种代价非常人能理解。诗人终其一生,留下了许多足以彪炳千秋的绝世佳作。关于他的诗文,逍遥子为大家整理了几句,我们不妨一起欣赏一下。

3、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成豆,把他的哥哥曹丕比喻成萁用以指责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达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七步诗汉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5、A、阴山B、边关C、燕山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况且,再看看刘义庆其人其事,足可以增进对其著作的可信度。他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而由他组织参与此书的编撰人员“有著名文学家袁淑、鲍照、何长瑜、陆展”等,皆非等闲之辈。这本“轶事小说……主要掇拾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见《百科辞典》),以记言记事为主。鲁迅评之为“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魁奇”。(见《中国小说史略》第7篇)

9、七步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控诉反映了政治内容,成为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10、不过,才华横溢的曹植狂放不羁,谁都不放在眼里,他尤其喜欢喝酒,而且每次都喝得烂醉。

11、经典名片《绿野仙踪》1939年出品,该片是一部什么样的名片?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3、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14、⊙(编制)事业单位招4928人

15、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等到“()”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17、|音乐舞蹈朗诵|散文诗歌小说|

18、译文: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20、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三、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谁

1、其“漉豉以为汁”与“漉菽以为汁”:

2、美钞正面右侧的徽记和号码是什么颜色的?

3、《七步诗》的真伪存在很大争议。余秋雨认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宫殿上做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况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么笨。余秋雨认为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是曹植的手笔,但创作时的戏剧场面,大约就是后人虚构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罗贯中伪作,不是七步诗的原文。

4、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7、“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上两句是()。

8、曹丕听完这诗,仿佛听见了豆子的哭泣,刹那间心软了。

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最新)全国招警3000人

11、下面哪首诗是王安石的作品?()

12、曹植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写下了《七步诗》,用这首诗控诉哥哥曹丕对自己的追害。

13、就是哭泣的意思《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14、一天,曹丕将弟弟曹植召进宫中,故意刁难他,让他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不完成,就要以欺君之罪将他处死。

15、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七步诗作者: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尝:尝试。持:用来。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lù):过滤。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泣:小声哭泣。何:何必。七步诗

16、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17、三步,他定了定神,思路瞬间被打通了。

18、为了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一般实行什么政策?

19、曹植倒吸了一口冷气,但是君无戏言,他只能照办。

20、《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是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封陈王。

四、七步诗的作者是谁?

1、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2、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3、《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4、A、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

5、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8、⊙(重点)2017年5月时事政治汇总

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宁夏)今年面试怎么考?

11、(作者)曹植(朝代)三国·魏

1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与“()”同样是反映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引用《蚕妇》诗句)

1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出自()这首诗。

1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6、清朝学者王士祯认为,自汉魏以来,两千多年间诞生的所有诗人中,能配得上“仙才”这个称号的,也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

17、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8、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19、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成(豆),把他的哥哥(曹丕)比喻成(萁)用以指责(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达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20、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五、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告诉人们什么的道理

1、吟完这首诗,曹植眼含热泪看着曹丕:

2、有一次,曹操检查曹植的家庭作业。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后非常惊讶,不敢相信他小小年纪就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反复问曹植有没有找人代笔。

3、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他写道:“哥哥呀,我与你就好比这豆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急追地煎熬我,置我于死地呢?”

5、A、春色B、梨花C、雪景

6、(解析)A。A项分别是曹操和曹植,二者是父子关系。B项分别的杜甫和杜牧,杜甫生活在盛唐转中唐的时期,杜牧生活在唐晚期。C项分别是苏轼和苏辙,二者是兄弟关系。D项分布是晏几道和李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于是他指着这幅画说:“就以这幅画为题吧,诗中不许犯: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字样。”

9、曹操还有一个更有成就的身份,就是著名的教育家。如果电视台要举办一个“我的优秀老父亲”评选活动,曹操肯定当选。

10、“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昌龄发出了“()”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1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2、A、天地B、天下C、天涯

13、古希腊代表性的喜剧作家是?

14、☑回复“成语”:收录超过40000多个成语,包含了中小学语文大纲、描写景物、动物、天气、名人、数字等成语分类。

1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16、|绘画书法摄影|戏曲曲艺电影|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9、四步,五步,六步,七步。

20、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