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刘的历史名人按朝代顺序(100句)
一、姓刘的历史名人
1、刘勰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2、光武帝刘秀,,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刘渊,
3、刘备(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4、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5、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6、公元前202年2月28日,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登基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7、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诗人,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今仅存《北芒客舍》诗一首。
8、刘皇后(后赵武帝石虎皇后。 等等吧。其他的,真的没啥更有名的了。
9、刘禹锡,唐代政治家、诗人,代表作《陋室铭》。
10、刘弗陵,汉昭帝,开启“昭宣之治”,不过当时主要是权臣霍光秉政。
11、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12、刘植,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13、刘义庆是这本书的编者,并不为作者。《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14、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15、此后,刘秀逐步扫平各方势力,最终统一中国。刘秀在位三十二年,社会逐渐从新朝末年的动荡中恢复,故称“光武中兴”。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逝世于雒阳。
16、历史名人刘邦:即汉高祖,西汉文学家刘向,
17、刘延东: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曾任国务委员。2013年3月16日任国务院副总理。
18、三国是紧接在汉朝之后的历史时期,所以三国时期有一些汉朝皇室的刘姓名人存在,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大家熟知的刘备、刘表、刘焉以及后期的刘禅等人。
19、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
20、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姓刘的历史名人按朝代顺序
1、宋真宗的皇后刘氏,名也不详。在真宗死后,辅助仁宗开创仁宗盛世。
2、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共创刘氏辉煌!
3、刘鹗:清代小说家,写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4、其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
5、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6、凤岗忠贤刘氏宗祠座落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的刘宅村,是闽省刘氏族人为纪念其入闽始祖刘存、司马参军刘贻孙而建的。为石敬塘后晋天福元年(936)初建,后历代有过多次重修,1990年由美东福建同乡会刘文善会长、旅台刘渭卿宗亲倡导,海内外刘氏族亲共同努力下,祠堂又重修整葺告峻。1994年10月22日,以马来西亚拿督刘会干率领的沙捞越刘氏公会寻根问祖恳亲团回乡见谒祖庙、祖墓,盛况空前。
7、《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把已往这一方面的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刘勰也很重视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在《通变》篇中,他根据扬雄关于“因”“革”的见解所提出的“通变”,即文学创作上继承和革新的关系。
8、何其芳 《毛泽东之歌》:“ 毛主席 说:‘ 刘三姐 反压迫,是革命的。’”
9、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汉成帝即位后,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治《春秋毂梁传》。著《九叹》等辞赋33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系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
10、中国历史辉煌灿烂,历史名人不计其数。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刘姓名人有着突出的影响力和贡献,以下是我心中的十大刘姓名人:
11、刘仁轨,唐朝宰相,唐初三朝元老。
12、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后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
13、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14、刘永福,清末黑旗军首领,抗法英雄。
15、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16、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书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该书共计三万七千余字,分十卷五十篇,书超前人,体大而虑周,风格迥异,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颇大。
17、汉文帝与宋仁宗、明仁宗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圣君。
18、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9、刘铭传,清末淮军将领,台湾首任巡抚。
20、支持刘家,敬请打赏!多少随心!
三、姓刘的历史名人研究报告
1、刘徽(约225~295),汉茁乡侯后裔,山东淄博人。三国时魏国数学家。刘徽思维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古代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为数学刻苦探求,矢志不移,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三国魏景元四年(263),注《九章算术》(九卷),后撰《重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唐初以后,《重差》更名为《海岛算经》。
2、刘因,字梦吉,元代理学家。
3、开国元勋、英烈类11名
4、后中法战争爆发,曾经指挥清军大败法军,后又任台湾第一巡抚,对发展台湾经济,巩固海防做出了重要贡献。
5、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6、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7、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建立者,汉光文帝。
8、刘勰:(约465—532)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9、出自士氏,周朝初年,周成王灭刘氏唐国,把唐遗族改封到杜原(今陕西西安市南杜陵)建杜国,最后一任国君杜伯周宣王时无罪被杀,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到晋国,隰叔子杜蒍在晋国任士师之职,后以官职为氏,称士氏。其孙晋国大夫士会因国内动乱出奔到秦国,士会后来又回到国内,但有儿子留在秦国,留在秦国的后裔恢复刘姓。
10、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hxliushi
11、刘仁赡,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大将,忠臣。
12、刘秀,汉世祖光武皇帝。
13、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14、此外,近代也有不少刘姓名人,比如刘少奇、刘伯承、刘亚楼等等举不胜举。刘姓名人遍布各个领域,刘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确实是不可小觑的。
15、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16、他要求作家要大胆的创新:“日新其业”,“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又强调任何“变”或创新都离不开“通”,即继承。
17、刘元梁:晋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贬为右淮尉,精通诗词,颇有文采,诗作众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残诗作有反昭新书等。
18、刘姓,汉朝国姓,中国曾经最具影响力的姓氏,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姓氏之世界第四大姓,人数极多、分布极广。世界人口在9000万人以上,中国人口在7000万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因政治原因在《百家姓》之中被排在第252位,实际上刘姓在宋朝为第三大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刘姓是第四大姓。
19、《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描述了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展示了“魏晋清谈”的风貌。
20、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四、姓刘的历史名人简写
1、刘裕的宋最接近北伐成功
2、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姓刘或赐姓刘。
3、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汉
4、你好,中国古代历史上姓刘的人太多了,这是因为刘姓是一个大姓,而且渊源流长。比如刘邦,刘备,刘伶。
5、刘伯温,即刘基,明初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6、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一位很有作为历史评价很高的刘姓名人,有“南朝第一帝”之美誉。
7、刘璋,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益州牧。
8、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国统一天下之前的35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秦时曾做过泗水亭长。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hxliushi
9、刘亚楼,开国上将,首任空军司令。
10、还有一种说法源于祁姓,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祁氏被封于刘国(前称定州唐县,今河北唐县),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尧是远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黄帝之子十二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尧为祁姓,其后子孙有一支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为刘氏,史称刘氏正宗,是为陕西刘氏。
11、刘义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12、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了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
13、刘伯承,重庆开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曾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和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开国元帅。1986年病逝。
14、刘贺,西汉废帝,原为昌邑王,在位27天被霍光废为海昏侯。
15、刘存厚,民国陆军上将,川系军阀。
16、刘鄩,五代十国后梁名将。
17、刘基,与李善长、徐达并称明初三杰,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也”。
18、四川大邑刘氏庄园,又称刘氏庄园博物馆,其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建于1958年10月,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前为川西大地主刘文彩私家宅院,现藏文物数万件,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
19、刘德华:著名香港歌星、影星。歌坛四大天王之一。
20、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五、姓“刘”的历史名人
1、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病已、刘骜、刘秀、刘玄、刘庄、刘盆子、刘协、刘备、刘表、刘璋、刘封、刘禅、刘渊、刘伶、刘曜、刘聪、刘勃勃、刘裕、刘义隆、刘义庆、刘子业、刘黑闼、刘武周、刘文静、刘禹锡、刘知远、刘隠、刘龑、刘鋹、刘崇、刘光世、刘秉忠、刘因、刘福通、刘伯温、刘宗敏、刘国钧、刘统勋、刘墉
2、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3、刘锜,南宋著名军事将领,抗金名将。
4、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时期,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
5、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6、所以像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甚至连那位累死在美人赵合德身上的汉成帝刘骜也算是历史名人,毕竟皇帝本身就是一种名气担当。
7、刘盆子,由新莽末年赤眉军所立,改元建世,因此被称为建世帝。
8、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竹枝词》二首之一。
9、▲开国15位中将以上级别的刘氏开国将军你可知
10、刘 备: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公园221年正式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
11、刘秀,汉世祖光武帝,东汉王朝建立者,史称“光武中兴”。
12、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号尔钝,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代政治家、军事家。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刘统勋官至宰相,为政40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13、汉光武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东汉建立者,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14、刘戡,国民党胡宗南部下军长,与西北我军作战时阵亡,追赠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5、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终年五十九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16、刘元梁,晋代南郡破城英雄,诗词很多。
17、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
18、刘焯:(公元544~610年)隋代天文学家。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
19、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20、刘元:元代杰出的雕塑大师,其雕塑作品使元代的雕塑艺术达到了峰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