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100句)

2023-01-05 14:55:4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1、每个人都有青衫与红袖的年代,有的人不免会多些留恋,有的人则心思平宁,看着青春与美好,回味与品尝。

2、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林清玄的《感性的蝴蝶》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哲学,都较为深奥,因此我看的懵懵懂懂,没能全部理解。不过其中一篇“猫头鹰人”意义较浅显,能看出一些感触来,它写到了人的相貌与人的性格。

3、(PS:本文获2019年全县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三等奖)

4、随着林清玄经历爱情绝望后度过的长时间的沮丧疲倦,行尸走肉;随着林清玄从矿坑灾变采访回来,痛惜生命脆弱与无助,坐在床上彻夜难眠的日子;又随着林清玄前往花店买一朵黄玫瑰。

5、在饶河街夜市,看到一只黄金鼠,全身长着拖地的长毛,背的部分是金黄色,尾端是银白色。它的长毛中分,一丝不乱,显然被仔细地梳理过。

6、买两种面包,偶有迟疑,竟然悟出了人生的真谛,非林清玄这样的大作家才能写出吧,我想。

7、这是林清玄最喜欢的一段话,这其中,也涵盖了他对青春的看法。

8、相信在这一寸时光里,他们都有各自的欢喜,因为重视着内在的修持而不执着外在的形象,得以始终保有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诚如书中所言“只如今于一一境法,都无爱染,亦莫依往知解,便是自由人。”而我还不自量力地在其后加一句:“便是欢喜人”。

9、是啊,轮回是一条河,流经童年,流过青春,历经岁月,历劫再生,我们都知道我还是我,但我已非我。

10、只要樱花花季开始,我就会坐上二个小时的赏樱公车上山,一路向上攀行,并记忆樱花的形影。现在比较常看的是秋天的芒花。对樱花,并没有那么痴迷了。

11、林清玄的一曲《生平一瓣香》,唱得很静,很悠远……回忆恍若在梦里的少年时代,偶然见于去国途中的相似月影和无边无际的水月镜花都涌泉似的填注,溢出了胸怀,搂也搂不住,只得让这些记忆的银辉肆意流淌在脚边,难道就当真能“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地忘却了或是沉寂下去了吗?——纵使你再是挑灯冥思,你也挑不起沉重的往昔,纵使你再是通达,你也有看不透的孽障。

12、一是平静。在每一寸时光里保持平静,感悟每一寸时光中的各种欢喜,而大师称之为“禅意”。

13、在田野里,花有雨水,露水,但是剪下来就很少有人注意了,再少有人给花的头浇水在田野里他们有雨水露水但是剪下来,就很少有人给它的头浇水了,原来人要活的抬头挺胸,需要更多的智慧,要常把干枯的头脑泡在冷静的智慧之水里。

14、人生本就不是冰冷机械的坐标轴,没有注定的轨迹和规则,那么,又何必永远望着一个原点?重要的是“那镜”是否清明,“那水”是否澄澈你的心,是否真诚!清明之镜和澄澈之水本就是永恒的事物,那么花与月虽有开谢升沉,那都是一种可贵的步迹!

15、到“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不得不作的选择。”由“选择”又引出了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买面包时的迟疑也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我们要买一条土司容易,但选择面包的馅儿就难;我们要生活很容易,但生活得有内容、有滋味就难。”

16、伴着那白昼的光,潜入书的夜晚温一壶月下酒,品着人间的辛辣。

17、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许是有流水的声音,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

18、他说:“人世里的波折其实也是和果树一样。有时候我们面临冬天的肃杀,却还要被剪去枝桠,甚至留下了心里的汁液。”人生的挫折困难终是会如期而至,我们会跌倒,会受伤,会绝望,但我们也终会在经历一次次“冬天”后渐渐成长。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满树繁叶,然后结出比剪枝以前更好的果实。相信吧,那些流过的泪,在下个春天来临时,会是最好的肥料。

19、投稿邮箱:hnxjz0554@1com

20、另外,林肯总统也说过,四十岁的人是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的。人出生的时候的相貌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是慢慢地,相貌就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变。从人的脸上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人品、性格,相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就如文章中说的,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脸上的每道横肉,都长得和他杀的动物一样。一个人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意念而起的。

二、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000字左右

1、他的散文总是给人以告诫、激励、安慰、启发。就像《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花的绽放来证明。此文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是腰缠万贯的人,而是一个以平常之心看世界的人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2、像我这种沉迷于言情小说无法自拔的人,先生的书是让我愿意在课间的闲隙里,不是撒着欢儿四处浪,而是沉下心来读一篇散文的。读他将自己的感悟借以自然界中的事物类比、用清浅的比喻娓娓道来;读他始终如朋友一样,轻叙着自己的经历,像春风一般抚慰着读者挣扎的心;读他每一个小故事,平淡的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对亲人、对朋友、对生活、对世间万物的爱——在那些忙碌俗套的生活里,先生用缓慢而细腻的情感,在山水明月与佛意参禅中勾勒出岁月静好的图景。

3、林清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细微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的哲思、对生命的感悟。那震撼人心的话语,将拨开我这迷茫的青年眼前的迷雾,指引着我继续奋斗,像百合花一样绽放。

4、二是珍惜,“昔人去时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来;今既不来昔不往,白云流水空徘徊。”人生在漫长的历史里只是一瞬,而还有谁还记得自己童年时的模样?古稀年后假如突然遇到了十岁时的自己,恐怕也只会错身而过了。

5、我读了《林清玄散文精选》,它,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淌过我的心间,心旷神怡;它,犹如一阵徐徐清风拂过我的心间,淡雅至极;它,又犹如一朵纯纯白花飘进我的心间,沁人心脾。

6、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流言闲语,有太多的抱怨和吐槽,请选择沉默吧,沉默才是最有力量的语言。面对误解,请选择沉默吧,清者自清;面对挫折,请选择沉默吧,去找寻解决方法;面对辱骂,请选择沉默吧,智者不争。

7、高2019届9班金凡靖

8、原来,先生的文字真的是不分境界的。我明白了很多:在生命的长河里,在坚硬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做一个内心柔软的人,用忘却功利与浮躁的温存,化解外在的坚硬和冰冷。

9、最后,再上升到人生的追求:“有的人只顾物质而不顾心灵;有的人为了强调心灵而鄙视物质;只有视野开阔的人,才知道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由此,深化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10、作者在文末说道,不管动物是贵是贱,但是我们人类要用一种善待他们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我们家养着一只小狗,我是从它一个月时开始养的,如今已经一岁了,我看着他长大,看着他生活的点点滴滴,看着他每天的一举一动,不管别人怎么看它,但我永远都不会烦他,恨他。在养宠物的同时,我培养了自己的善心,面对那些可怜的人们或者可怜的小动物都心怀悲伤,甚至还想凭一己之力来使他们走出贫困,走出困苦。

11、可我这个想法太天真了,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又何尝不行呢?

12、我第一次看恒河,是八岁的时候,母亲带我来看的,现在我八十岁了,眼前的恒河并没有什么改变,就像八岁和八十岁的我,还是同一个我,并无改变。但是,八岁和八十岁的我,外表却完全不同的,轮回也像如此,我们的心有一条恒河,永远也不会改变。

13、隐藏在我内心的,与樱花一样狂热的青春之力,似乎也随岁月而消磨了。

14、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散文是《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它写了一杯蜜茶中小蜜蜂们的所做,让我看到了蜜蜂的许多优点。

15、只是近期有些忙,去了遥远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又会传来音讯。

16、作家需要后天的努力,但更需要天生的才赋;而上天好像特别偏爱林清玄,他似乎就是为了文字而生的,有多少人羡慕他的才华。

17、生活的拷问,生命的思考

18、林清玄在散文精选中提到了他年轻时对樱花疯狂的痴迷,他说:

19、禅师的理想,正是把佛数的外在信仰彻底转为内在的修持。而林清玄也是如此,百丈神师九十三高龄还拿着锄头耕种,而他写作许多年,每天也还在稿纸中保持耕种。这并非土地中有什么玄旨,也不是稿纸上有什么弦音,只是在行动中更贴近自己的心。

20、其实自上大学以来,我已经鲜少再去看林清玄先生的文章了,是那天突闻先生去世的消息,又想起了高中的时候捧着他的书研读散文的时光,才翻出已沾上些许尘埃的书,空闲时再读上一读。

三、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00字

1、从散文集里,在欢喜中,我读懂了两件事。

2、是因为年纪老了?或者因为生病了?或者,是走失了?亦或是,主人养腻了?这纯种、有着美丽白毛的波斯猫,竟被它的主人弃养,沦落成为街头流浪的野猫。当我思维的时候,白猫垃圾王子,迅速越过街道,消失在对街黑暗的`小巷之中。

3、徐志摩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梁实秋亦于《雅舍小品》中有言:“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来接你。”林清玄先生也曾言:“来则应,去则不留。”徐、梁、林三位文学大家思想有别,但无一不透露出的,是同一份洒脱,同一份淡然,这便是文人的风骨吧!一个人打呱呱落地起,就有了责任,也便有了压力,我们一步步成长,责任与压力随之越来越大,正是要有这种淡然的态度、这种“风骨”。十五六岁的年纪,我们年华正好,而“路漫漫其修远兮”,轻装上阵,哪怕只有风雨兼程,亦能付诸一笑。就像书中本如法师所言:“因缘就是如此。”

4、题扯在了一起,就有点不可思议,但正是这种“硬扯”却让读者震惊,不仅设置了悬念,也体现了短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

5、林清玄的散文总是清幽而大气,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像是无边的茫茫林海,散发着淡淡的沁人心脾的草香。他的口吻总是不容置疑,像一个来自林间的守林人,平静又深沉的叙着人间平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你,是我,也是他。他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6、(PS:本文获2019年全县中小学生阅读活动特等奖)

7、因为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同时也是珍惜了试吃野来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总使人间更有滋味,光阴中更有欢喜。

8、正在这样想,已经不知不觉走到夜市的尽头,看到有一堆垃圾,周围有两三只狗,四五只猫正在觅食垃圾里的食物。我在旁边仔细地观察着它们。狗是比较无觉的,对于我的注视浑然无知,或者说是懒得理睬。但敏感的猫很快就察觉到,警觉地抬起头来瞄我许久,发现我并没有要赶跑它们的意图,便继续埋首吃垃圾了。

9、这些让我想起了陶潜。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山林,后家遭火灾,只得每日“带月荷锄归”。然而,这一切都未曾动摇他忘情山水的初心,最终于山间野岭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田园诗作。当然了,这并不是要我们不思进取,不谙世事,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往今来,如姜子牙,如竹林七贤,如谢安,有淡雅之心亦成大事者多矣。他们有大才能,亦有大格局。

10、几天前看报纸,知道台北的宠物店无奇不有,鳄蜥与变色龙一只要价七千元以上。

11、其中有一只,外形特别美丽的,看了我一眼,立刻有些羞涩地跳下垃圾堆,它那跃下来时优雅与敏捷的动作似曾相识,呀!竟是我从前饲养过的那种白色长毛的波斯猫。

12、我喜欢林清玄的文字。清新淡雅,如初春刚抽芽的植物般鲜润;冲淡平和,如秋天澄明,寥廓的长空,飘逸出缕缕悠远而芬芳的情思。

13、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入怀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4、文集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百丈禅师九十三岁的时候,弟子怕他做工太累,藏起了他的锄头,结果,禅师绝食抗议,弟子不得不交还锄头。

15、我从小就怕昆虫,对蜜蜂也是没什么好感,顶多也就知道它们比较勤劳而已。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看到了它除了勤劳以外的很多优点:它们很专情,除了蜂王以外不听任何人的话,养蜂人抓到了蜂王就是抓住了整巢蜜蜂;它们不怕死,当外敌侵犯时,奋不顾身,总是冲在最前面,用唯一的螯刺攻击敌人,从而结束生命,明知会死,却不带丝毫犹豫;它们还很无私,为了酿蜜甚至减少了寿命,却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16、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在被造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在被误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觉之道。在被毁谤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爱之方。在被打击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愈之法。那是因为我深深地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17、释迦牟尼曾经对他的弟子说:

18、记得林语堂先生说过,论文字,最要知味。我觉得,我最喜欢的还是林清玄文字里透出的“味”,那种味,是淡淡的茶,是温润的玉,是清凉的光,是超凡脱俗的禅。

19、根据卖黄金鼠的小贩说,黄金鼠多是短毛的,原产于欧洲,性情乖顺,一般的黄金鼠是灰色或土色,他说:“从中古世纪以来,黄金鼠就是欧洲贵族的宠物,现在则是台北人最时髦的宠物。”

20、请轻轻地走路,用心地生活;有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要深刻的思想,温柔的慈悲。这些,都是人生的修行。

四、林清玄散文读后感600字

1、林清玄伯伯写的作品,有好笑的,生动的,感人的,每一个故事,都包含了一个大道理。《林清玄散文》使我百看不厌,我要多次去品味它,当然,我希望你们也喜欢上这本《林清玄散文》。

2、先生生前不久曾与人说近期有些忙,多想这句话没有日期、没有时效。

3、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七十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第二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八十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十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林清玄最近在大陆出版了新书《在云上》和前不久出版的《清音五弦》等,饱含着他对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玩味!。

4、是啊,不止我们的形貌在变,我们的衣服也在变,更深夜静之时,我们只能褪尽一切,才能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依然在时间的河畔漫步,年华却渐渐老去了。

5、他的文章精短而富有哲理,他的文笔温润且易懂;只要你静下心来细读他的文字,你就能被他文章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

6、然而,林清玄的淡,林清玄的禅,并非对社会的逃遁,对人生的冷淡,他只是更懂得用禅来提升境界,用禅来浸润心灵。他教会我们在浮华短暂的世界,如何去坚持一些更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教会我们如何对待外界无尽的诱惑,教会我们如何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的得与失,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悲苦沉重……

7、只是后来时间少了,更倾向于快节奏的、刺激性强的阅读,开始习惯和适应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也更喜欢看一本小说,一个完整的、逻辑性强的故事,所以喜欢上了东野圭吾的文字,看《解忧杂货店》、《白夜行》、《嫌疑人X的现身》,喜欢上跟着作者的思路从极不合理处看完整个极合理的故事,大概也是因为越来越喜欢黑夜。

8、文案:桃源一中1618班龙潭洋

9、初遇作家林清玄,是在一本破旧的杂志中的一篇散文《蚂蚁三昧》,主人公在佛菩萨面前上香膜拜时,看见一大队蚂蚁,从莲花台上,经佛趾,肚,胸,到佛头顶,此时生念,把蚂蚁扫落,以护佛庄严,刚要挥手之际,念想起佛经有云:佛与众生无既是如此,前念又落凡俗。

10、林清玄散文《黄金鼠》读后感

11、在书中,我仿佛品尝了红心番薯,我好像飞入芒花,我好像到了梦的远方,我好像看到了林清玄家中的那棵香椿树,银合欢翡翠莲雾,我又好像看到了从前那个白雪少年,我好像又看到了那一只凄惨命运的松鼠,我好像还看到了从前那一群躲着藏着,耍着脑筋都要看电影的少年们。

12、于是,我怀着敬仰的心拜读了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我是远远没有先生的境界的,也不是很了解佛理,但也依然可以从先生简明而深邃的文字间感受到心灵的洗礼。要我说,若是把世间文学作品凝聚于一幅画中——一幅绘尽了世间万物的画。那么先生的作品,定不是灯红酒绿的繁华市景,亦不是雄伟巍峨的奇山峻岭,波涛汹涌的碎空长河,而是深林古木下的一株小花、祠庙深院的木鱼与佛像,或是幽幽古谭里静静绽放的白莲……

13、“报岁兰又开了,时间真是快呀!”“如清风一样,匝地,有声。”“这样想来,生命的大风大雨,不都是我们的掌声吗?”心静了,静了,眼明了,明了。我看到校道旁纷纷起舞的草屑轻盈优雅的姿态,我看到古树下拥簇着的野花是那么柔美可爱,我看到微风中滑过的落叶留下的清爽与欢快……先生的文字,装饰了我的心,装饰了我眸中的世界!

14、他曾养过一只唯一的松鼠,并亲手将其埋葬,唯独理葬不了的只有情感;他曾和故乡的小河以及两岸的生命保守着一个共同的秘密:他曾误将一张“白雪公主泡泡糖”的包装纸夹在汉语字典里,后来却无从回忆;他曾在农场里打工,期待着发芽的心情:他曾欲彻底分辨丝瓜和肉豆的茎叶,最后却明白了“无风絮自飞”……

15、甚至有人进口青蛙当宠物,小丑蛙一只2500元,绿树蛙700元,最普通的红肚青蛙,一只也要卖400元。我不能了解为什么有人要花昂贵的价钱养这些野生动物当宠物,是为了时髦、好奇或是无事可做呢?

16、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对一位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日日期待天上的彩虹,而是时时看见手上的彩虹与心里的彩虹。”言于心声,林清玄先生定是心中有爱,先生把一花一鸟,一草一木,皆装之于心中,故先生的心如彩虹般,明媚灿烂。我们生于凡世,皆为凡人,无法在物质上有神仙般的生活,挫折与失意也是生活的常客,可若心裹上了一抹彩虹,便看这世间也如彩虹般美妙,又怎么能说活得不如神仙呢?我们是林清玄先生口中的“活着的钻石”,连同初飞的雏鹰、攀缘的毛猴、穿梭的游鱼,都是一颗颗“活着的钻石”,若有着彩虹般的心灵,定是比钻石绚烂、珍贵无数。

17、当我们的内心容易变得忧伤,读林清玄的文字,总能给我们平息的力量。我们都是世俗中疲于奔命的现代人,许多淋漓的现实,往往令我们无奈。在越来越华丽的街头,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我们学会了在人与人交接的场合应付自如......我们身心俱惫,却不知何去何从。林清玄以他从容单纯的文字,以他高远的思想,在时间的暗流里为我们抚平流年的伤痕。

18、这是一本写给青春的散文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语句,有的,是林清玄对青春深切的怀念。

19、“屋里的小灯虽然熄灭了,但我不畏惧黑暗,因为,总有群星在天上。”如今我屋里的小灯时常亮着,先生却已经化作星辰,与群星一同在天上为迷惘的人照亮前路。

20、再温一壶酒,那又是一番新的故事。姊姊讲东坡诗,讲到“一蓑烟雨任平生”时,好像有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在江湖道,踽踽独行,身前身后都是烟雨,弥漫一条长路,连到远天去,为什么?为什么他什么都不要了呢?所以到后来才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伴着林清玄的长大,又知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不易达到,因为生命中真的是有不少不可逃的东西。后来再大些,又明白了情仿佛是一个大盆在善游的鱼也不能游出盆中,人纵使能相忘于江湖,情是比江湖更大的。

五、林清玄散文读后感300字

1、“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迟疑”引起作者的联想

2、随着黄玫瑰来体会着有情世界的一切展现,当我们有大觉的心,甚至体贴一朵黄玫瑰,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我们就会知道在最近最平凡的一切里就有最深最奇绝的睿智。

3、书中有一段话:我曾在一个开满风凰花的城市住了三年,今天看到一朵凤凰花开,好像唱着歌一样,使我的耳眼鼻身意都洋溢着少年时代的欢喜。”他还记着少年时代的欢喜呢,而我们——我们正处于少年时间。正感受着林清玄所谓的少年时代的欢喜,而我们则更应该珍视这份时光中的欢喜,在禅意中追求欢喜的时候,不要忘记追寻这份欢喜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也正是追寻时光中的欢喜。苏轼有云:

4、文章所展现的正是人生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又比如《桃花心木》。桃花心木需要一种本身的能力,而我们更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心。依赖别人,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我们则永远会有一颗依赖的心。

5、当我接过这本黄色封面的,不起眼的书时,觉得应该不怎么好看,随便翻几篇就可以了,但是当我翻到第一页时,就被里面的故事所牢牢吸引住了。

6、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它悄悄地拿走我们的青春,悄悄地促使我们成长,悄悄地在我们的脸上留下印迹。

7、《金色印象》一文,他将许多具有文化底蕴的事物收录于间,这里有一段:“我想,所有的果实都是美的,如果说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树的心,随便怎么摆,都是美的,如果一个人有果实,也是一样的。”

8、猫鼠原没有固定的价值,只是由于人的好恶而显出贵贱,当一只优雅的波斯猫在垃圾中寻找食物,它的内心是不是也有如是的感叹呢?

9、儿时初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只是觉得好。如今再次带着纸叶香气的书卷,清幽而大气的文段细看去我竟也能领略出几分道理来。

10、在人世里,我们重视一个人不也如此吗?往往重视的是附加在人身上的名利、权位,甚至衣服,只有一个人能看透外在的虚妄,进入内在的照见与品质,才是真正的智者呀!

11、合上书本,任文字洗涤心灵。

12、月影环而复长,生平一瓣香;浪影覆而返映,生平一瓣香。“在我们不可把捉的尘世的命运中,我们不要管无情的背弃,我们不要管苦痛的创伤,只有维持一瓣香,在长夜的孤灯下,可以从陋室里的胸中散发出来,也就够了。”

13、龙湖中学九(3)班李孟冉

14、“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生命中有很多事,你错过了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了一生。”他在《少年游》里如是说。年轻时能有怎样的豪情?年轻时何曾考虑过一生?年轻时从不吝啬时间,却不曾想过“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无奈。年轻时从不怜惜自己,凭着满腔沸腾的热血就足以闯荡一整个青春,我们放肆的笑过、哭过、痛过,却终也在跌跌撞撞中寻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15、只是再也回不到那些青涩着时常伤春悲秋无病呻吟的时候,渴望着从书中得到一些温柔的安慰,几许智慧的启发,以及俗世中的浪漫情怀“其实,大多时候,我们仍然无能为力,当人生这么艰难时,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路过的时候温柔一点”,然后开始学着温柔地生活。

16、 人生的步迹总是复杂而诡谲,友情、亲情与爱情,往往最是美好的东西,往往能伤人最深,回忆就像水月镜花一样,然而月黯花残之时,越是深一分的波光和镜影,就越是深一分的苍老和叹息。人们每当去国怀思,每当分离漂泊,总免不了心生苍凉,总会有不如归去的迫切的渴望,然而当我们回不去的时候,又何去何从? “可是重要的是一种回应”林清玄先生写道,“如果那镜是清明,花即使谢了,也曾清楚地映照过;如果那水是澄明,月即使沉落了,也曾明白地留下波光”,既然挑不起,何必要挑,既然看不穿,何必执迷,既然回不去,又何必非要有个原点?

17、小贩笑着说:“一只才1800元。”

18、常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林清玄的短散文《生命的馅》,既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又给学写散文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散文的模板!

19、听着那月下的喇叭响入我心,月光下老人两鬓的白在路光下反射成点点星光,那句想念故乡的话也在我的心中回荡,老人回忆着过往。那年农忙,他被车子载着,转向四方,那部车丢下了他的童年,他的大豆田,还有他老祖父终于休止的故事,他的眼泪落在车板上直到流干,他辗转到了海岛,天仍是蓝的,稻子从绿油油的茎中吐出他故乡嫩黄野花的金黄,他换上戎装,荷枪东奔西走,却不曾找到落脚的地方“俺以为这一回是真的,睁开眼睛还是假的”,失望落寞使他再也不敢想念故乡。老人的故乡,在酒杯中转来转去,他端起杯来一口仰尽一杯高粱。

20、今天我看了几篇林清玄的文章,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黄金鼠》,因为这篇散文写出了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