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杜甫最经典的诗词(100句)

2023-02-06 13:54:3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杜甫最经典的一首诗

1、两个黄丽鸣翠柳鸣是歌唱的意思。

2、如果说前面四句说的是用兵之道,那么这四句就是对皇帝穷兵黩武的讽刺。

3、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

4、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5、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代: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8、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9、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10、其实,他的妻子是不是在看月亮根本是不知道的。可能在看,也可能没看。不过通过他的想象,并写成了这首很好的诗,说明他们夫妻感情是不错的。而且,在那动荡不堪的岁月,夫妻不能一直在一起,其思念之情也理所当然。

11、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12、这首诗写于公元751年左右,当时安史之乱还未爆发,唐朝表面是一片歌舞升平。

1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4、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15、怎样赏析杜甫的《月夜》?

16、杀人应该也要有限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界。

17、第一句写时令和天气,岁暮,短景,天涯,霜雪,寒宵。223的间断是句子读来短促有力,几个加入形容词的特殊意象,营造出了整篇诗歌低沉而广阔的基调。

18、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19、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就是说,颔联虽是千古名句,但在诗中,它并不是诗是核心,而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脉)。这一联之所以能起到“过脉”的作用,是因为其在写景中含有对现实的隐喻,与第三联议论时事相扣合。

二、杜甫最经典的诗词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杜甫的十首最著名的诗是《江南逢李龟年》、《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绝句四首(其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春夜喜雨》、《春望》、《蜀相》、《望岳》。

3、庆幸我们所处的和平年代,不要因为战争颠沛流离,妻离子散,愿世界和平,愿每个人都能过上平安喜乐的生活。

4、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7、这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姿和气势,而且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9、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10、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1、杜甫最经典的一首诗,写出了古诗中最昂贵的家书,让人感慨万千!

12、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1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4、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1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17、杜甫是「诗史」之才,在叛乱平定四年以后,不得不在悲哀病痛中承认这个事实。

1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9、结语:纵观这一首诗,我们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气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借景抒情,情景结合,由远到近,感情由弱到强层层递进,让人引起共鸣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

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

1、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上句写锦江冬去春来,用“来”字,本来是平常用词,但后面接以“天地”,气象顿时宏阔,仿佛春色,是自天地四方汇聚而来。

4、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7、不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乌黑一片,深秋的天空总是这样低沉,好像到了晚上似的。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被子,又冷又硬,像铁板一样,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都蹬破了。屋子也十分简陋,一到雨天,屋顶就会漏雨,床边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上的雨水连绵不断,滴入我这破败不堪的茅屋。自从“安史之乱”到现在,我一直难以成眠,长夜漫漫,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如何能够安心睡到天亮?

8、但我觉得正是因为难,正是因为重要,所以杜甫才会提出“射人先射马”,这和“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9、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

10、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11、而且对于初学者,从朝代来说,肯定是唐诗比宋诗宋词好,因为唐朝是封建历史的上升期,文人自然有一种蓬勃和进取的精神,现在我们说“汉唐盛世”,就是因为它们有着蓬勃进取的生命力,整体的格调是昂扬的,特别有助于培养正确积极的三观。

1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13、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14、《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1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6、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17、这首诗的时空跨度很广,从雪霁寒宵到五更鼓角,从星河到洪波,从山川到人事,从现世到历史。气象恢宏,格律又严丝合缝,后人称其为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不是没有道理的。

18、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0、远望西郊,自己曾去过的武侯庙和白帝庙,曾经的英雄最终也都是黄土一抔,从长远的历史角度看人,人的努力,所有的人事都没有意义,都是可笑的。

四、杜甫最经典的12首诗

1、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这一名联的对仗,便极为精巧。

4、后四句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光是经常出现的意象,常常与怀乡思亲联系在一起。诗人遭逢离乱,此时又是清寒的月夜,当然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沉重的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自然也分外沉痛。

5、句中自对,也叫当句对,是格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和技巧。宋人洪迈《容斋续笔·诗文当句对》:“唐人诗文,或於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

6、赠李白 唐代: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7、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8、这是杜甫眼见战争给士兵百姓带来的苦难后,而发出的感慨。

9、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10、上句写锦江春色归来,隐喻唐代宗还朝,唐王朝回归正统。与第三联“北极朝廷”句扣合,朝廷不改,如锦江春色,万古常新。

1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2、这诗依稀可见他昔年豪兴。读杜甫的诗,想他一生的波折患难,我常忘记他也曾有少年逸兴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尊重杜甫的原因是,他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乱亦不易其心,贫亦不改其志。不管这朝廷如何对待,不管自身处境如何凄楚,他都未曾放在心上。

13、首联写诗人登楼纵目,见花近高楼,本是乐景,却更加伤心,因为他心中满怀着对艰难国势的担忧。

14、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15、此诗写作手法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首尾相应。开头第二句有“独看”,结尾第二句有“双照”,预示从悲至喜的美好结局,也预示人类追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16、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8、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19、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20、但我很喜欢。原文如下:

五、杜甫最经典的三首诗

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2、杜甫的最后一首诗是《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3、先是地名对,“锦江”对“玉垒”,地名相对本来就已经很工整了,然“锦”与“玉”,“江”与“垒”,字面亦对,这种地名天然成对,读起来非常美。能做到地名字面天然成对而成千古名句者,后来唯有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一联,但仍不及杜诗之工整。

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5、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6、杜甫本善骑射,也很爱马,有伯乐眼功,故所写多首咏马诗都极深刻,抒发寄托自己的志向和身世之慨。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是《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诗的前四句正面写马,用传神之笔描绘出一匹神清骨峻的名马,写得维妙逼真,别具神韵。诗的后四句则用虚写的手法,进一步颂赞良马的气概和品质,也借写胡马的精神气质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胸襟抱负。

7、在一些网友心中,中国古典诗歌不是写诗人的风花雪月闲情逸致,就是写女人的闺阁愁怨离情别恨。似乎除了这些内容,古人就没有其他什么值得写的东西了。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真的仅仅限于这些吗?

8、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9、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10、玄宗入蜀是因为不相信北方还有不跟随安史集团的势力,父子分道扬镳的背后,是玄宗悲观的南北朝构想。

11、诗的首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其中“纷纷”一词,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但在这里杜甫却将它用在那抽象的音乐上,在听觉和视觉上,有一种化无形为有形独特效果。在杜甫的描写下,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便久久萦绕在眼前,不曾散去。

12、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13、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14、而统帅整首作品的是想象手法,所有的一切都是想象岀来的。不论是鄜州看月的妻子,还是不谙世故的儿女,还是妻子在月下思念丈夫头发浸湿手足冰凉,还是团圆之后的欣喜之情,无一不是诗人的想象。

15、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6、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边地因战乱而少人行的凄惨悲凉景象。此情此景,任谁都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亲人朋友。这就为后四句‘忆舍弟’做了铺垫,造足了气氛。而且,这样孤独悲凉的情境更加增添了‘亲情’的珍贵。

17、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18、综合来看,这首词前两句实写音乐的具体形象,后两句虚写天上的仙乐,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可以说是将音乐的美妙从容到了极致。对于古诗词来说,对于现在来说,杜甫这样的诗句恐怕也只应天上有了,人间很难再有新的出现了。

19、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0、在许多人眼里,杜甫一向是沉郁顿挫、哀痛凄凉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