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几首绝句诗(100句)
一、杜甫的诗绝句六首
1、杜甫家世非常显赫,他和诗人杜牧是同族,都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后人。他的祖父是初唐文人杜审言,父亲杜闲也曾经做官,所以杜甫少年时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杜甫都过着自由自在开心快乐的“富二代”生活,而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他目睹了很多民间疾苦,才逐渐开始把他的所见所闻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
2、⑿翡翠:鸟名。兰苕(tiáo):兰花和苕花。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3、唐朝诗人的三座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李白的诗飘逸潇洒,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杜甫则介于二者之间,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清人李重华曾评价杜甫诗“别开异径。独其情怀,最得诗人雅趣”。
4、整个成都城里大街小巷都会开满娇嫩的鲜花。
5、这首诗是杜甫流放四川时,看到白鹭在大江边生活,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的情景时的情景。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所以应为春天美景。
6、⑷前贤:指庾信。畏后生:即孔子说的“后生可畏”。后生,指“嗤点”庾信的人。但这里是讽刺话,意思是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生可畏”了。
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8、这三首诗的用意很明显:第一首说,观人必观其全,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第二首说,评价作家,不能脱离其时代的条件。第三首指出,作家的成就虽有大小高下之分,但各有特色,互不相掩。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给以评价,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向前人学习。
9、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0、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11、(年代):唐 (作者):贾岛
1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3、(年代):唐 (作者):杜甫
14、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5、⒁薄:小看,看不起,轻视。
16、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17、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18、(内容):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19、当时因为战乱,杜甫的几个弟弟分散在四处,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楼上响起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颔联点明了思念分散在四处的弟弟,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却偏说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突出了对故乡的怀念。颈联和尾联写明了因为战乱,不知兄弟的消息,充满了担忧与思念。
20、春天悄然而至,春天给人生命力,给人以希望。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古往今来人们几乎是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来赞美春天,来讴歌春天。那么在诗人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唐代诗人杜甫是如何来描写春天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杜甫有几首绝句诗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不薄今人爱古人”中的“今人”,指的是庾信、四杰等作家。杜甫之所以“爱古”而不“薄今”,是从“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发的。“为邻”,即引为同调之意。在杜甫看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清词丽句”不可废而不讲。更何况庾信、四杰除了“清词丽句”而外,尚有“凌云健笔”、“龙文虎脊”的一面,因此他主张兼收并蓄:力崇古调,兼取新声,古、今体诗并行不废。“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应当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
3、赏析:《春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描写的是暮春时的景象,后四句诗人表达的是对于春日的感怀之情。
4、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六首杜甫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5、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6、(美声诗词)21:李白《送友人》
7、以诗论诗的方式在后来的文学批评中使用较为广泛,但在当时,杜甫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开创性的。能够把这样严正的论述寄寓在诙谐幽默的笔调中,正好说明了杜甫是个十分有趣的人吧。
8、大诗人十分推崇庾信的文章诗作。
9、但他们的文章犹如能为君王驾车的千里马,简简单单就超过“你们”(后生们)
10、绝句又叫“截句”,是截取律诗中的四句而成。以“绝句”为题目的诗相当于无题诗。因为绝句只是说明了诗的体载。杜甫写过的诗应该不止三首都叫绝句,因为这些诗都短小易懂,内容一目了然,无须再加题目。
11、杜甫在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征兵,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杜甫用客观的角度,叙述了石壕吏抓人当兵这一事件,从头到尾,杜甫都没有发表看法,只是在记录老太太在说什么,故显得更加真实动人。在诗词的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精准客观的记录某一件事,这首诗像是一部纪录片,记录着一千多年前的一场悲剧,令人动容。
1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5、是怎样的缘分,让你我遇见。
16、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绝句三首杜甫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17、在古时候,战争时常发生,需要人当兵打仗,没有人去的话,官府就会抓兵,杜甫这首《兵车行》描绘了被征发的士卒与家人分别的场景。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8、7(题目):绝句六首
19、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骁腾:健步奔驰。
20、红湿处:一般解释是指带有雨水和红花的地方。
三、杜甫绝句四首全诗
1、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2、这首诗是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鸣叫;成排的白鹭飞上青天;西岭的雪峰像一幅画嵌在窗框里;门前停泊的是从东吴来的船。四句诗,描绘了四幅不同的画面,但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着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3、⒂必为邻:一定要引以为邻居,即不排斥的意思。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6、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
7、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8、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9、杜甫确实说对了,到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时那些抨击四杰的文人,他们的生平和诗作大多已经不可考,但“初唐四杰”的名字,依然是每一个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人,必须熟知的。
10、《六绝句》第一首论庾信。杜甫在《春日忆李白》里曾说,“清新庾开府”。此诗中指出庾信后期文章(兼指诗、赋),风格更加成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健笔凌云,纵横开阖,不仅以“清新”见长。唐代的“今人”,指手划脚,嗤笑指点庾信,适足以说明他们的无知。因而“前贤畏后生”,也只是讽刺的反话罢了。
11、绝句杜甫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12、《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大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14、第四首诗继续第三首诗意,对那些不负责任地胡乱糟蹋前贤现象的批评,指责这些人自己的作品不过是一些翡翠戏兰苕一般的货色,而没有掣鲸鱼于碧海那样的伟著。
15、其中的写颜色的词是:白。
16、中国古代10篇最美的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8、初唐四杰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汉魏六朝时期的风格,于是便成了这些人攻击的目标。有些人说四杰文风轻浮,有失文人风骨等。
19、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行“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友会,截止目前已建诗友会有:北京(吴铮),广西(李冰,黄绪明(副会长)),山东(许文丽),山西(段爱丽),安徽(李家灵),吉林(刘文辉),江西(付云帆),河南(宋高玉),陕西(田王宏),甘肃(郭昌宏)更新中……
20、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四、《绝句》杜甫的诗
1、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2、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3、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4、⒄未及前贤更勿疑:这句是说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
5、这首诗就是来反驳这种观点的,杜甫认为,初唐四杰四个人的文学造诣,在当时的时代已经算是登峰造极,而现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却来嘲笑他们轻薄。要知道,多少年之后,你们这些人已经灰飞烟灭时,四杰的名声依然会代代流传,万古流芳。
6、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绝句六首》其三: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扁舟轻袅缆,小径曲通村。
9、《六绝句》虽然主要是谈艺术方面的问题,但和杜甫总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诗中“窃攀屈宋”、“亲风雅”则是他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论诗的宗旨。这六首小诗,实质上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诗论的总纲;它所涉及的是关系到唐诗发展中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在这类小诗里发这样的大议论,是前所未有的。诗人通过各种事例来总结出一系列的要点,将严正的笔意寄寓在轻松幽默的笔调中,娓娓道来,庄谐杂出。李重华说杜甫七绝“别开异径”,正在于此。明白了这一点,这组诗之所以标为《戏为六绝句》,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
10、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1、出品单位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12、庾信(513—581),六朝时著名词赋家和诗人。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奉命出使西魏,期间梁亡,被迫强留在长安,其后在北朝的作品更为苍凉、沉雄,思想和艺术成就更高。文章:指庾信的全部作品。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意纵横: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
1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14、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15、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6、(美声诗词)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7、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18、《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0、《六绝句》虽主要谈艺术方面的问题,但和杜甫总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诗中“窃攀屈宋”、“亲风雅”则是其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论诗的宗旨。
五、杜甫绝句全部诗
1、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2、⒅递相祖述: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复先谁:不用分先后。
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5、(美声诗词)李白《渡荆门送别》
6、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7、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8、《绝句六首》其五: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9、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10、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11、第三首论初唐四杰。初唐诗文,尚未完全摆脱六朝藻绘余习。第二首中,“轻薄为文”,是时人讥哂“四杰”之辞。史炳《杜诗琐证》解此诗云:“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
12、我感伤国事,看到花开的美艳却忍不住流下眼泪。
13、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于此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14、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15、(内容):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16、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17、其中写颜色的词是:青、棕。
18、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19、今天我们选的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唐代文坛出现了一种风气,很多人开始否定汉魏六朝的文学,认为其靡丽华彩,丧失了诗歌的质朴,跟当时流行的崇尚朴实、追捧《诗经》《楚辞》的社会风向相悖。
20、译文: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