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律诗(100句)
一、李清照七言律诗
1、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3、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4、《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5、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6、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7、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8、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0、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1、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1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BE(B项“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理解错误。颔联写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E项“至吴地烹鱼结”理解错误,作者还没有到达吴地,还在途中的船上。)
14、《七律·长征》·毛泽东
15、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16、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7、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1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9、本书蒐集20世纪以往柳宗元年谱,以长编方式整理研究。
20、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二、李清照的律诗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唐诗鼓吹笺注》称首联一雄壮一惨淡,后四句于衰飒中见其高雅自然,于感慨中见壮丽,是“唐人怀古之绝唱”。
4、E.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松江陌陌龙山兀,远望新绿近却无;只盼荒原春潮早,单等沃野嫩芽出;不想紫燕轩窗过,已觉柳丝黄叶凸;细看芍药拱土裂,待到明日写画图。{如果回答对您有用,请点击好评,祝您新年快乐!}
7、七言律诗其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8、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醾落尽,犹赖有梨花。
9、《秋兴八首》其诗风云际会、排山倒海之势跃然纸上,若论雄浑大气,愚以为无出其右者,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10、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11、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扬州。
12、C“短篱高树隔横塘”,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环境,暗示了探幽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
13、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劳急。
14、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
15、D.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末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题字。
16、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7、—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1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19、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20、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三、李清照的七言律诗
1、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2、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3、E.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4、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6、“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读者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
7、白居易最悲伤的一首诗,送给好友元稹
8、感悟:暮秋,夜有白霜,秋已尽,日犹长,不如醉去,东篱幽香。
9、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10、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11、点评:没理由,就是喜欢首联的沧桑感。“晴云杂雨云”也很妙。
1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4、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15、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16、这首诗被称为“古今第一律诗”,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苍茫的七言律诗。
17、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18、傅山的一生:萧然物外,自得天机
19、就凭这两首诗,李白妥妥地成了他的铁杆粉丝
20、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四、李清照七言律诗八十词
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诗格调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3、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4、至尊千万寿,行见百斯男。
5、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6、点评:把客人的到来写得清新明丽,把乡居生活写得恬淡诚朴的,舍杜甫其谁?这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让人陶醉。
7、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8、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9、E.诗人寄情山水,吟风咏月,虽然身在世外,心却不能同步,怀念故国江山的情愫,对异族统治者的鄙视,在不知不觉间就从诗文中显露出来。
10、点评:《独不见》是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刻画了一位对远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闺中贵妇形象。全诗辞藻典雅,华美艳丽,情景结合,意境鲜明,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
11、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12、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3、点评:《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杰作。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全诗感物伤怀,借深秋衰惨冷寂之景抒写人之暮年知交零落、漂泊无依、空怀抱负的悲凉心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14、羌笛幽怨可谁能理解战士的心?月色凄凉空照沙场战士的遗骨。中原大地古来战争不断地发生,而今只能让逆胡在此传子生孙?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今夜不知有多少人流泪望月轮!
15、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16、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17、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18、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1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2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五、李清照七言律诗豪迈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3、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4、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5、A.首句“长”字,提领全诗,既写巫峡之长,也写暮春之长。
6、(注)①方凤,浦江(今属浙江)人。宋亡不仕,隐居仙华山,人称岩南先生。常出游名山大川,访问宋朝遣老,每过破军蹶将之处,仰俯徘徊而不能自已,亡国之痛,溢于言表。
7、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8、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9、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上风高浪急,未必就最有险恶,只有人生道路才更为艰难。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13、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15、B.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时令。
16、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1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8、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这首诗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此诗四联全用对仗,而且全是工稳的对仗,这是古诗中少见的,他的律诗经常有八句全对的例子,而且诗义流畅通顺,毫无凝滞之感,这不是天才是什么?(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
19、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20、C.颔联写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秋风回来了,一年不见,秋风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此联正面点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