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完整版有多少篇(100句)
一、论语完整版
1、2三家者以《雍》彻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4、听读名著:孔子《论语》学而第一
5、试译:孔子赞叹《韶》乐:“美到极点!而且好到极至!”品赏《武》乐:“美到极点了!还没有好到极至。”
6、试译:孔子说:“多给我几年时间,最终能体会《易经》的真髓,就可以不犯大的过失。”
7、9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8、23子语(yù)鲁大太师乐(yuè),曰:“乐(yuè)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纵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试译:孔子说:“颜回能做到心中三个月不违背仁,其余弟子能一天做到一次,或者一个月做到一次就不错了。”
11、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12、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3、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4、子不语怪、力、乱、神。
15、试译:仲弓向老师请教子桑伯子的为人,孔子回答说:“这个人可以,简单。”仲弓问:“心中敬重人,办事简约些,这样领导百姓,不也可以吗?心中满不在乎,待人又简慢,岂不是太简单了?”孔子说:“冉雍说的对。”
16、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试译:孔子在匡地被围困,说道:“文王去世了,先人的文化遗产不在我们这里吗?假如老天要想灭掉这些文化,我们后来人就不会知道这些文化了。假如老天不想灭掉这些文化,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
20、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二、论语完整版有多少篇
1、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2、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4、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试译:孔子说:“大家觉得我有什么瞒着没教,是吧?对你们我没什么瞒的。我没有哪件事不跟你们在一起过,这就是我。”
8、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9、试译:和乡里人一起喝酒后,等拄拐杖的先出来,自己才出来。乡里人迎神驱鬼,自己就穿着朝服,站在东边台阶上。
10、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www.feiku.com这个网站上的小说比较全,不过没禁书,而且在这个网站上没有全本的,那在别的网站上就不用找了,这个网站手打最全!
1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4、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15、试译:颜渊、季路在一旁侍奉老师。孔子问:“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呢?”子路说:“愿意把车马、穿的衣服与朋友共享,用破旧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自己的好,不挂在嘴上;自己难受的,不麻烦别人。”子路对孔子说:“想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年老的,好好安顿他们;朋友,诚心结交他们;年小的,多多关怀他们。”
1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8、试译:子贡说:“老师平时的言谈举止,我们听得到看得到,老师谈人性和天道,我们听不到。”
19、试译:孔子对鲁国掌管音乐的太师讲解演奏的心法,说:“音乐演奏,是可以了然于胸的:起奏时主题集中,继而充分展开,纯正和谐,明朗晓畅,源源不绝,这样一气呵成。”
20、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三、论语完整版带拼音
1、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2、试译:孔子评价仲弓,说:“那杂毛牛的仔儿毛色纯红,两角整齐,虽然有人不想用它来祭祀,山神河神又岂能弃它不顾呢?”
3、试译:孔子说:“禘祭大礼,从开头献酒完毕后再往下,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试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胳膊一弯就是枕头,也乐在其中嘛!乱搞得来的富贵,我看都是浮云。”
7、试译: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人交往,相处越久,人家越敬重他。”
8、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9、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试译:孔子说:“有仁德的,就不会孤单,一定有相好。”
11、33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12、试译: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好人当道,他有个聪明样;国家坏人当道,他有股傻劲。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上,他的傻劲别人赶不上。”
1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4、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15、1子谓公冶长(cháng):“可妻(qì)也,虽在缧绁(léixìe)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qì)之。
16、试译:孔子说:“不到‘搜索枯肠而不得’,不要开导他;不到‘话到嘴边说不出’,不要启发他;举一个例子而他不能联想到别的情况,就不要再罗嗦。”
17、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8、汝州市有道实验学校“以孝治校”发展纪实
19、听读名著:孔子《论语》泰伯第八
20、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四、论语完整版拼音版
1、试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子最挂念的只有一件,就是希望父母身体好,不要得病。”
2、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
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6、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9、15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10、9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ǒu)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1、试译: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恭恭敬敬、忠诚老实而又努力工作,该怎么做呢?”孔子说:“你自己待人接物能庄重自持,老百姓就恭敬了;你自己能孝顺长辈、慈爱晚辈,老百姓就忠实了;你自己提拔好人、开导弱者,老百姓就卖力了。”
12、试译:孔子说:“三军可以失去大帅,个人不可以丧失意志。”
13、《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4、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5、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16、试译:孔子说:“教化人民,可以让他们跟好人学好样,不必让他们听多少道德说教。”
17、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铺染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18、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9、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0、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论语完整版多少字
1、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试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老师主动打听的,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才得以了解的。老师了解国情的办法,也许跟别人的办法不同吧?”
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4、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11、听读名著: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
12、试译:孟武伯问:“子路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派他去管兵赋。仁不仁呢,我不知道。”“那,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嘛,千户人家的大邑,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派他去主管。他仁不仁,不知道。”“公西赤怎么样?”“赤啊,系好腰带,站在朝廷,可以和外宾对话。仁不仁不知道。”
13、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4、子张又问:“崔子叛杀齐庄公之后,陈文子连四十匹马都不要了,赶紧离开齐国。跑到另一个国家看了看,就说:‘当政的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就离开了。又到一个国家,又说:‘当政的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陈文子这人怎么样?”孔子说:“清高啊!”子张问:“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仁体现在哪里?”
15、试译:出访时手执圭器,小心谨慎,像拿不住似的。向上献圭像作揖一样恭敬,献完下来时好像还在献圭似的。战战兢兢,步履细碎,足跟轻轻抬起,轻轻放下。献礼时,神色祥和。以私人身份和外国君臣相见,轻松愉快。
16、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7、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8、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19、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0、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