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描写月亮的五言古诗(100句)
一、描写月亮的古诗五言四句八首
1、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多一个字都不一样,形式拉长,意义跟着变。古代长诗以讲故事见长,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篇幅自由舒展,描写细腻动人,叙述间发议论,抒情咏叹充分,但不易写景造境。长诗如长篇小说,难以驾驭。不如五言裁剪得宜,点到为止,计白当黑,韵味无穷。
2、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5、众所周知,磊磊的主业是读唐诗,读金庸,不过偶尔红杏出墙。
6、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7、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8、(唐诗三百首11)张九龄《望月怀远》
9、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10、这千古不易的江水与月亮,触动了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考,连通了人类社会的等待之情,故能千载之下,至今动人心弦。
11、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1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3、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14、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5、(唐诗三百首21)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17、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18、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19、虚无色可取,浩浩意难传。
20、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二、写一首描写月亮的五言古诗
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2、出自:唐代·李白《关山月》
3、五言绝句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
4、一顶万众瞩目的金冠被抛了出来:谁,是唐诗的第一名?
5、出自: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6、月亮的移动,夜晚的推进,月光洒在妻子的梳妆台上,玉户帘中,捣衣砧上,她顾影自怜,想赶走这月光,可这波粒二象,卷不去,拂还来,真正不能驱散的是心中的离愁。
7、(4)遍身:全身上下。罗绮(qǐ)者:指身穿绮罗的人。罗绮,纯丝织品,有花纹,此指丝绸做的衣服。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
8、李白可是诗歌江湖上巨人般的存在。他一出手,是不是可以宣布此战结束了?
9、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10、在这样宏阔的舞台上,游子思妇虽然戏份较重,但也不过是鸿篇巨制中的个别角色,如同芳甸、花林、白云、扁舟、妆镜台、捣衣砧、汀树等万物一样被笼罩沐浴在一片江天月色之中,浑然交融。
11、(4)“雁引”句:一作“雁别秋江去”。
12、看来,日月之争彻底胜负已分了?
13、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
14、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5、(2)春兴,春耕。这里指春游的兴致。《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闕,春兴寄东山。”
16、因为江,我们感受到“逝者如斯夫”的紧迫,
17、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18、乌鸦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写荒凉之景,表凄清之情;也指“小人、俗客、庸夫”。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9、它是输给了人心——前者是宏伟的豪言,后者却是心灵上柔软的一击。日间的浩荡气象,再写到极处,也终究没有月下的相思打动人。
20、(6)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三、描写月亮的古诗四句20首
1、残阳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2、可惜明月不懂饮酒乐趣,影子也徒然伴随我身边。
3、(2)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4、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5、有梁冬,即席挥毫大谈中秋匠心故事;
6、(词句注释)(1)茸茸:形容草又短又软又密。
7、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0、出自:唐代·李商隐《锦瑟》
11、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12、(赏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全诗没有正面描写楼高,而是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从俯视、遥望、纵观、感觉等不同角度形容楼之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洒。
13、———————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14、然而,到了中唐,一位少年侠客却斜刺里杀出,他叫做李贺。
15、《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三组用平韵,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16、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17、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18、(3)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描写点题,描写了月夜的环境,也点出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即一个有白雾的夜晚。白露在月亮清辉的照耀下越发显得清冷。“月是故乡明”,这一句不似写露那样客观描写景物,诗人在月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各地明月都是一样的,但是在诗人眼里,故乡的月亮分外的明亮,而且充满了肯定色彩。其实,这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表明诗人对家乡的分外怀念之情。这两句写得雄健有力。“月是”这一句自然引出了文章的主题,即诗人兄弟之情。
20、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四、描写月亮的古诗五言绝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教师妈妈太有才:只教一首“歌曲”,孩子天天背,生字量吓坏老师
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4、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站了出来,妩媚一笑:我来吧。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们。
5、“孤篇横绝”,是一座耀眼的金杯。但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7、小鲤鱼班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鲤鱼,正用他们饱满的情感、稚嫩的声音带我们领略古诗中那一蹴而就的美。
8、七言绝句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牧《泊秦淮》等。
9、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采桑子》
10、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11、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12、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13、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情笔生花,余音绕梁。
14、《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15、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16、十年后的高适出来时,就估计最后的最后有个家伙在等着出场。恩,学到一个套路。
17、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18、尾联两句不仅点明题旨,令人感到中秋明月,毫无欢乐意趣,反而令人感到一片惨淡;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想到的,这是诗人立意高明之处。
19、(7)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20、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五、描写月亮的古诗60首五言
1、《滕王阁》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颔联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现了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联;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2、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3、这算是广告界的供给侧改革吧
4、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天仙子》
5、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6、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7、《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8、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9、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10、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旅宿》
1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3、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把酒问月》
14、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15、(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16、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17、那么问题来了:水井坊里倒映的是太阳还是月亮?哪个更美?
1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9、月亮,对于我们来说,已远不止是一个遥远的、冰冷的天体,它早已经镌上了李白杜甫张九龄薛涛们的悲忧喜乐。
20、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