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的名言名句(100句)
一、立德修身名言警句
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天下人共有的天下。
2、此句以草木为喻,一死一生皆在瞬息,应奋斗拼搏,绽放自己。试问谁人会以草木生死为念,都只不过是在期待花开而已。人若努力,绽花之时,必定观者如织。
3、他一生中不论如何繁忙,京城里读书修身治学为官,还是督军行船带兵打仗,总不忘记给兄弟子侄写信,讲求立志修身,探究学问做人,娓娓道来,总把金针度于人,以自己的精神成长的历程,为官做人的经验做例证,服人感人激励人。在《曾国藩全集·家书》所留下的1520封家信中,除了给祖父母、父母的几十封,绝大部分都是写给兄弟子侄辈的,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家族崛起的精神密码,一种绵延不断的独特文化传统。
4、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5、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6、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7、0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吕坤
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11、5月20日,初中部7位语文老师汇聚初中部四楼会议室,对72条格言警句进行最终评分。
12、学校全体师生积极投稿,在短短的十天内,就收到了全体师生近500条自己的人生感悟格言警句。
13、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能强加于人。
14、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15、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16、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帕利克
1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18、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19、做人必须要有宽和之气,居家不论贫贱或富贵,也都要有宽和之气。有这种气就像阳春三月的景象,万物都由此而生长,这就是《礼记》中所说的天地四时之盛气。如果向来都是苛刻严峻、繁杂琐碎,即使自己所坚持的不见得不对,也还是难免如同秋天的肃杀气象,万物也随之凋零败落。
20、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二、关于立德的名言名句
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3、刻石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为官廉洁才能树立威信。关键在“公”“廉”二字。
4、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6、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7、黄宇九一班张恒宇八三班周俊杰九四班阙戈八四班
8、生命的意义在于对人类所作贡献,而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虚度光阴,哎声叹气,行尸走肉,这样的人活着,他等于死了。珍惜青春,努力学习,让年华在奋斗中闪光,人生才灿烂辉煌!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1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12、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13、做人和做事即是分立的,也是统一的,究其根本,做事既做人。人和事可用形影来比喻,身正不怕影子斜,人和事的问题实质上归结于行的问题,故先做人后做事。
14、01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15、《开讲啦》百位嘉宾精彩语录合集,你喜欢吗?
16、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17、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18、舒梦园八二班赵丁力八三班朱芷姗七二班杨子聪八二班
1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20、出处:清代纪晓岚《纪晓岚家书》
三、有关修身立德的名言警句
1、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的高洁。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有保持自身洁白,不同流合污之意。但“出淤泥而不染”更强调出污泥之意,强调环境污染,更显示其品格难能可贵。
2、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学到的东西,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4、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5、将读书与感受巧妙结合,既说明了读书的态度,也诠释了读书的方法。
6、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7、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10、正如孔子所云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苦,“乐学”则乐。句子从正反面阐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告诫着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及态度去学习。
11、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13、好学而不贰。——《左传》
14、人生的付出就是这样,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更要看到希望。
15、读书不是枯燥乏味的,只是有些人在枯燥乏味的读书。
16、清夜内省,颇知自励。不敢丧心,不求满意,能甘淡泊,能忍闲气,九十年来于心无愧,可偕众而同欢,可含笑而长逝。——王象晋《辞世小言》
17、太上立德次立功,痴儿乃为功名悮。
18、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19、不能留言点赞就请点下在看
20、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四、立德修身的句子
1、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3、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6、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8、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9、自待与待人有异,处己不嫌其高,于人则不可自高。——《毓兰轩训语》
10、改革创新时,要抱着不能动摇的决心去推进,相信变则通。
11、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12、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3、百家姓——姓氏起源查询
14、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5、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6、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7、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1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0、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五、以德修身的名言警句
1、比喻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
2、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
3、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6、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8、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9、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0、巍峨的高台,是由一层层泥土夯筑起来的。
11、让人深有感触,用最平实的语言揭示出了现在学生读书的现状,见解独到,让人认识深刻。
1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3、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14、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15、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1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8、如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夜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患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它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1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