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100句)
一、咏史怀古类古诗20首
1、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3、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4、(诗词中国③群选刊)温馨家园读词
5、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着戎衣。
6、犹记蟠龙忠血碧,松涛阵阵动魂听。
7、B.《除夜作》首句的“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
8、(注释)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与他的《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
9、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比较阅读全集
10、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象征、衬托、比喻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11、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13、《道德经》这三句话,让你领悟天道、地道、人道的秘密
14、B.颔联是杜甫的自谦之语,写诗已不再琢磨,全是随意付与,春光明媚,花香鸟语,快乐异常。
15、本诗是杜甫在成都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咏史怀古诗,诗人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忠心报国的称颂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诗歌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章法严谨,雄浑悲壮,充分展示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16、诗词情感: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词在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李清照本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却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风格,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17、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18、骝马③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9、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20、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二、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
1、诗的颔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2、A.前诗中,首句雄起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3、观秦始皇兵马俑而叹文/一江春水秦俑雄师一望惊,犹闻鼓震马嘶鸣。欲图帝业千秋续,未料狼烟二世生。孔圣仁言苟无用,商君苛法岂常赢。而今唯有青青草,愁舞皇陵任客评。
4、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5、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
6、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炼字:“翩翩”写出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成鲜明的对比
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越过,飞过)
9、旧垒河西遗锈镞,似闻金鼓遏云呼。
10、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11、“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12、A.诗人虽然难以辨清野色,却能感受到掩映笼罩着楼台的野色很浓密。
13、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1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体现的画面。
15、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16、C.《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D.《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谒海瑞墓(1995年)
19、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20、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1、诗歌的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3、炼字:“空”字表达了鹤去楼空的无限感慨。
4、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6、代表作:刘禹锡的《乌衣巷》、《西塞山怀古》、杜牧的咏史绝句《题乌江亭》、《赤壁》
7、☞小学下册备课|☞初中下册备课|☞下册课文朗读
8、(注释)①铁瓮:即铁瓮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9、(注)①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与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为久驻之计。②一星飞堕:传说诸葛亮之死,夜有星赤色而芒角,自东北流向西南,投入其所居之营帐。③一曹三马:《晋书》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已,至昭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④草堂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居住,写下了吊诸葛亮的千古名篇《蜀相》。
10、宋代: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11、画面描述: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鸟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的塞外战争图。
12、岂知风雪南山下,别有当年射虎人。
13、(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4、炼字:全诗以一个“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15、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17、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尤似堕楼人。
18、(收藏)唐诗三百首全集朗读、注释、译文、赏析!
19、(2)《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形成对比,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以暗示、反衬昔日之繁华,从而见出昔盛今衰之感。
20、D.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四、咏史怀古诗分类
1、文库广开多领域,重收笔墨再从头。
2、你的名字里,藏着最美的诗词!你是哪一句?
3、沉沉钟响撼长崎,核爆惊天夺命时。
4、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5、今夜买舟河上宴,笛声激越鼓声迷。
6、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7、惊世风流过眼云,巴丘一冢葬钗裙。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10、小楼周刊(78):暮春同题
11、三公②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12、关于春天的100首诗词
13、D.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是说整首词中既有虎啸龙吟般激烈悲壮之情,又有涓涓细流般和缓之感。
14、C.野色虽美,但它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减少乃至消失,就像远行的帆船。
15、昔日敌人今日客,开关互市正繁忙。
16、D.两首诗都着笔于眼前,描绘出一幅宁静恬淡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风景画,笔调清新。
17、(收藏)安全东推选历代诗1200首集合帖
18、(注释)①高邮:江苏省地名。②清代陈廷棹评:“……除西湖老僧《点绛唇》外,鲜有佳者……其中一片化机,未可浅视。”③西湖长:掌管西湖的人。
19、请(点赞),点亮(在看),转发(分享)哟,教育路上,我们与您同行
20、费城独立宫(1993年)
五、咏史怀古的诗
1、虎狼敌国易良图,望见将军要引车。
2、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
5、十三遗甲誓兴兵,一战收明四十城。
6、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7、“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这两个“空”字分别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8、B.颔联诗人眼中地形似乎随波浪浮动,汉阳远山褪尽颜色而江水青绿。
9、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10、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1、清家多少阋墙事,冕毓终当血染成。
12、《出塞》是如何塑造英雄形象的?
13、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淡泊安闲”的心境的。
14、天色渐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江上烟雾笼罩的水波让人更生烦愁。
1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17、八年级语文上册29篇古诗文及译文
1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9、C.诗歌最后一句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一心向往悠闲,如溪水淡泊安宁,愿能在溪边垂钓中度过一生。
20、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