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文白鹭小练笔怎么写(100句)
一、白鹭小练笔说明文怎么写
1、本册阅读策略单元的识字写字教学,应有别于常规单元,以确保学习方法的整体性和流畅性。在本单元中,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正是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障碍,是本单元学生要自己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必停留太久,不要反复回读。在学生完成阅读方法的学习交流之后,再进行识字写字的学习。
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我安排学生以剧本的形式改写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和以前喜欢的课文,有些学生截取了《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猎人海力布》中海力布劝乡亲搬家片段。有些同学将课外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进行改写。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读写能力,还为以后学戏剧打好基础。
4、我家屋后是一片人工湖,那美丽的景色,常常吸引来几只美丽的白鹭。白鹭的头上戴着一顶"灰帽子"。
5、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比如,关于词语的练习活动,关注词语表达的情感色彩,但又不只是关注相关的语文知识,而是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词语、运用词语,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把握能力。
6、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7、9月29日—9月30日
8、白鹭全身乳白色,像纯牛奶的白,又似小雪花的白,白得那么纯粹,那么干净!一双深蓝色的眼睛就像两颗弹珠,喙仿佛是一个尖嘴钳,只要被它夹到的鱼根本别想跑。它的腿是黑色的,就像一根细小的木仗,脚趾是橙黄色的。
9、啊!白鹭,你们让我陶醉!啊!白鹭,你们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10、《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11、白鹤体长约130~140cm比白鹭大很多。苍鹭体长约是93cm,仍然比白鹭大一些。那么,朱鹭呢?比白鹭小?不!朱鹭体长67~79cm与白鹭比起来还是略微大了一点儿。看来啊,白鹭才是最精巧的那一个!
12、策略一:目标先行,确定核心学习任务
13、若拿白鹤与她它放在一起比,那白鹤就显得太大了;若拿苍鹭与它放在一起比,苍鹭还是显得大了一些;若再拿朱鹭与它放在一起比,白鹭就显得更加娇小可爱了。
14、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
15、第四单元为“热爱祖国”,安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和《木笛》等课文。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6、《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本课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
17、他的觅食地和栖息的地方是不同的,白鹭是涉禽,府南河两岸的滩涂地很少,基本上不合适白鹭觅食,白鹭一般会在水田,公园的湖泊,有的甚至飞到大约几公里或十几公里的农田。湖泊和沼泽地觅食。
18、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19、语文园地设置了以下栏目。“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大多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与读写例话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具体化,呈现期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掌握的方法、养成的习惯或形成的观念,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主动运用于今后的语文实践。
20、白鹭身体为乳白色,好似牛奶一般,一点杂质都没有。喙为黑色,比煤炭还要黑上几分,这种黑与白的对比,让它的喙显得格外美丽。两颗水灵灵的眼睛炯炯有神。它的腿也是黑色的,像竹杆一样纤细,脚趾为金黄色。这一身色素的搭配让白鹭看起来更加精巧动人。白鹭体长52一68cm,不像白鹤、朱鹭、苍鹭那样大。白鹤身长约有130一140cm,它实在太大了;苍鹭约有93cm左右,个头也挺大的;朱鹭虽然稍小一些,但是只要与白鹭一比,“小巧玲珑”一词就与它们无缘了。
二、五年级课文白鹭小练笔怎么写
1、评议式:郭沫若曾讲过白鹭是一首诗,的确如此,不管是它的颜色还是它的身段,无不透出诗的韵味
2、11月18日—11月22日
3、单元要素逐层渗透。
4、如果要把白鹤、苍鹭、朱鹭与白鹭媲美,那它们三个就差太远啦!因为白鹤的身材过于魁梧,苍鹭和朱鹭也稍微粗大了一些,而白鹭的身材却似一位美少女,一切都是那么适宜。
5、统编教材·课文中的20位名人故事(上册)
6、白鹭长着长长的两条腿,尖尖的嘴巴,脖子也有点儿长,全身都长着雪白的羽毛。当白鹭贴着水面飞的时候,水里的倒影都很美丽。在鱼塘边休息的白鹭,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站在水边欣赏自己的倒影,还有的在观察水面的动静。
7、中秋特辑:12首最著名的中秋诗词
8、本课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300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
9、9月16日—9月20日
10、(双福二小五八班蔡霖桥)
11、白鹭天生丽质。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伫立时,白鹭收敛羽翼,颈部或伸或缩,修长的腿轻松地支撑着雪白的身躯,俨然“雪衣公子立芳洲”。行走时,白鹭颈部收缩成S形,步履轻盈稳健,悠闲自在。
12、嘎羧告别村寨的场景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涌到打谷场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都泣不成声。嘎羧既感动又难过,泪水涌出来,它心里想:善良的村民们,谢谢你们,谢谢!当年我本来是应该战死在战场上的,是大家合力把我救了过来,并治好了我的伤,大家的恩情我无以为报了。二十多年了,大家对我这么好,不用干活搬东西,反而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要你们浪费了哪么多的粮食,我真的是有愧啊!现在我老了,要走啦!要和你们告别了,以后都永远分别了,你们的心意我会记得的,如果有来世,我会再回来你们身边,和大家在一起。这些东西还是留着大家自己用吧!但是,很不舍得就这样走,不舍得你们,我要围绕村子走上三圈,看看最后一眼。再见了,亲人们啊!。
13、统编教材·分级阅读书目
14、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蒋相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圆明园的毁灭》《猎人海力布》《鸟的天堂》,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留的课文本册教材中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
15、要强化习作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教科书对写后交流的提示,体现了书面表达的交际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对象意识,引导学生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感受习作的乐趣,体验与人进行书面交流的成就感,彰显在习作后交流中提升习作能力的理念,避免习作前的过度指导束缚学生的灵性。提倡从学生的习作成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习作的具体指导放在学生习作之后,引导学生作后充分交流,在与同伴、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读者反馈获知如何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得更具体。
16、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17、统编教(上册)“口语交际”大汇总及范文示例
18、古诗三首题临安邸、已亥杂诗少年中国说
19、11月11日—11月15日
20、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语文要素(习作要求)——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三、白鹭课文的小练笔怎么写
1、区内有各种鹭类2万多只。厦门有10类鹭类,占中国鹭科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白鹭属的5个种齐全,反映了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在鹭类资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10月8日—10月11日
3、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4、写作思路:具体详细的写出白鹭的外貌,写出白鹭的神态等等。
5、《牛郎织女一》要求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6、白鹭是中型涉禽,体长52~68厘米,比朱鹭和苍鹭要小。白鹭体型修版长,富有美感,其中细嘴权,脚较长,全身呈流线型结构。
7、《四季之美》要求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8、将郭沫若的散文《白鹭》这一课的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9、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着,草从土中探出头来,千万个小芽全从树干上“顶”了出来,河旁的芦苇丛中不时传来阵阵“啾一啾一啾一”的声响。
10、白鹭2到5自然段改成说明文示例:白鹭体型偏瘦,体长约60厘米,喙铁色,差不多有7~8厘米。脖颈纤细,脚青色,腿修长,羽毛像雪一样洁白,全身呈流线型结构。白鹭身段匀称,色素适宜。郭沫若曾经这样评价它的外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白鹭很是精巧,体型在60厘米~90厘米之间,跟其它鸟类相比,白鹤太生硬,粉红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与白鹭相比不仅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白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很是美丽。然而因为它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所以人们往往会忘却了它的美。
11、我们来到村口突然一道白光从我前面掠过,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白鹭啊!我看见田野里飞着许许多多这样的白鹭。妈妈赶紧拿出相机给他们来了个特写。
12、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13、请学会和孩子“海沃塔”有意识聊天
14、白鹭经常在水田里,用喙捉鱼吃,它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里,找准时机,突然一下用又长又尖的嘴把食物啄进嘴中,动作迅速敏捷。那细长的喙,又因铁色,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美感,再加上那青色的脚,雪白的羽毛,也不难理解人们为何会经常把白鹭看成一幅水墨画,素来得文人墨客的青睐。白鹭就是这么优美,这韵在骨子里的优雅,让人见之难忘!
15、(双福二小五八班杨若萱)
16、写字教学,应在指导学生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基础上,还要求行款整齐,书写美观,并且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鼓励学生勤于练字。可以举办与书写有关的活动,比如硬笔、毛笔的书法展,让学生展示自己书写作品,在活动中感受汉字书写之美,进一步激发书写的兴趣。
17、《诗经》早就有“振鹭于飞”的诗句。我国传统花鸟画中的“鹭莲图”,常被人们作为赠品,寄寓“一路(鹭)连(莲)升”的美好愿望。生活中,人们还喜欢借白鹭为各种事物命名。单以地名为例,福建、浙江、江苏、贵州、新疆等省份都有取名为“白鹭岛”、“白鹭洲”的生态旅游景点。
18、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三多桥村,有全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
19、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0、《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到的第一篇正式的说明文体文章。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一些具体的知识;第二部分讲了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四、小练笔把白鹭改写成说明文
1、(双福二小五八班丁槿)
2、这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几个场景,表达父亲了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激之情。
3、“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
4、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册教科书配有多种辅助教材。除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配有写字教材、教学挂图、投影片、录音带、CD、同步阅读《水墨菱塘》、《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同步解析与测评》、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等,供教师和学生选用。
5、中秋、国庆:“双节”自选作业菜单
6、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7、高年级依然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8、《搭石》要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9、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
10、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1、《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述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完美的境界”。
12、本课写一位将军到小岛上的所见所闻,让我们体会守岛部队在艰苦的条件下驻守海岛,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怀。
13、“教学资源”,主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参考资料,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其中有的内容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有的内容只供教师阅读,不必告诉学生。
14、着眼于习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就是习作单元的向心力,它使得习作单元的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个部分凝聚起来,成为一张环环相扣的网,互为依存,互为关联,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切不可将习作单元教成一般的阅读单元,而要教出习作单元特殊的习作味来。
15、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16、1月13日—1月17日
17、《太阳》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18、阅读教学,要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是体现本单元的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的特殊性,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学习内容;三是落实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完成本学段每篇课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每篇课文的课后题确定教学内容。
19、《圆明园的毁灭》要求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全文语言精练、有种清新淡雅之美,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作家对白鹭的喜爱与惊叹之情,隐潜在字里行间,这样的感情流露才是自然的、真挚的。
五、《白鹭》小练笔
1、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关爱,如,激发对花鸟的热爱,热爱祖国,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有的专题是从态度的角度提出的,如,我爱阅读,书山有路勤为径,这组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不仅如此,本册内容还加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选录,如学习民间故事等。
3、(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4、12月9日—12月13日
5、在《松鼠》一文中,作者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性格、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性,写出了松鼠的漂亮、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课后让同学们根据《松鼠》一文改写第一单元的散文《白鹭》。体会一下说明文与散文之间的不同。
6、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7、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8、本课是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以及后来的遭遇。牛郎和织女婚后有着短暂的幸福生活,接着他们就面临被拆散的命运,但是两人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最后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的真挚感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9、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10、白鹭体长大约52~68厘米,在同类鸟中显得十分小巧。如果把白鹤比作一个西瓜的话,那白鹭就是一个娇小可爱的苹果,白鹤实在太大了。如果把苍鹭比作一个哈密瓜,那白鹭就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水蜜桃,苍鹭也大了一些。即使是粉红的朱鹭,也稍微大了一些。比来比去还是白鹭看着最顺眼啊!
11、白鹭2~5段改写说明文示例:白鹭是一种飞鸟,体型偏瘦,体长约60厘米,喙铁色,差不多有7~8厘米。脖颈纤细,脚青色,腿修长,羽毛像雪一样洁白,全身呈流线型结构。白鹭身段匀称,色素适宜。郭沫若曾经这样评价它的外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白鹭的精巧让其他白鹭属的鸟类相形见绌。白鹤与它相比太大太生硬,粉红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还精巧些。然而,与白鹭相比,不仅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均不能与白鹭相媲美。
12、这自然也是郭沫若的自我写照。因为,他在革命的激流漩涡中,却永葆白鹭的一身清白,更有处之泰然的风采。
13、“实验学校”“实验团队”“种子教师”名单
14、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15、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伫立时,白鹭收敛羽翼,颈部或伸或缩,修长的腿轻松地支撑着雪白的身躯,俨然“雪衣公子立芳洲”。行走时,白鹭颈部收缩成两脚向后伸直,缓缓地鼓动宽大的翅膀,直冲云天,却又从容不迫。
16、统编教材“创意读写”:6个教师群+1个家长群
17、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18、《落花生》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19、明确了单元的编排体例和学习目标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学习活动。通过活动话的设计,将学习目标转化成一个个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达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一篇习作“介绍一件事物。”
20、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