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描写柳树的诗(100句)
一、描写柳树的七绝
1、(赏析)诗句写暮色春色,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2、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3、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4、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
5、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6、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7、四载相陪依恋过,根深叶茂梦长萦。
8、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9、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方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
10、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1、韩梅:该诗意境深沉,古韵悠长。诗人或是假日闭户自修,榻上琴书代酒,窗外风雪酿诗。笔者认为,晋王康琚的《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宋陆游《寓叹》诗:“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也许搁此合适。
1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3、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14、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15、前两句写三郎(即唐明皇)打球,后两句是说为什么帝皇为什么会去打球,原因是一些谏臣已不在了(九龄已老韩休死)。先写结果,再揭原因。
16、风光只在阑干外,半属渔樵半属僧。
17、九州圆梦云霓待,正本清源百姓迎。世事三番惊破雾,沧桑五度看开晴。
18、(译)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院长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19、阿卫国:整诗合律,语言欢快,前两句对仗严整,万里、千村更显得大气磅礴,写出了新年胜景,天地同欢、山川比美,双节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但结句“雪烟凌”却又回到了大雪纷飞的寒冷景象,与第一句试牛耕的意象不符,同时,结句最好应是情感的延续,而不是继续回到景物的描写。
20、因为喜欢这里山和水的灵气,陈禾的“二灵山房”建的和云层一样高,风光就在二灵山房的栏杆外面,凭栏可以俯瞰此地的湖光山色。这片美景就这样一半归了山房里隐居的人,一半则归了山脚二灵寺的僧人。
二、王维描写柳树的诗
1、陈星2021年3月份诗稿小辑
2、这是一种对边塞之地的鸟瞰,也是一种概括,诗人描绘了一幅数千里广阔的地域画卷;这是一种对视死如归的壮志,也是一种咏唱,诗人歌咏了一种忠勇志士报效祖国的爱国悲情。
3、(赏析)沈谦在《填词杂说》中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6、一般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时苏轼与章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公元1081年初夏(史料记载为神宗元丰四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更为妥当,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
7、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机会接触到湘沅巴蜀的民歌民谣。《旧唐书》本传云"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辞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在唐代,如此认真地学习民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刘禹锡首屈一指。
8、语气的变化,则体现在第三句上,用“只在”,做强调,作转折。这里“只在”不是今天的“仅仅在”的意思,而是“就在”。古人类似第三句用只在例子也不少。
9、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10、(赏析)春天是万象更新,景色动人的季节,极易牵动人们最微妙、最深沉的感情,此次,诗人被春光唤起的,是人生至死不渝的乡情。
1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七绝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限韵嵌字九九消寒诗),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九画字,分嵌每首诗第一句尾,并押此字之韵,遇仄字可自选韵。
1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5、陈星‖24首知青题材诗词专辑
16、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17、那我个人是很喜欢岑参的诗,写得不仅有韵味,另外言短意长情感细腻,如果从表面上来看的话,这首诗好像很普通,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可是只要多读几遍,则是会发现这首诗写得很巧妙,无论是构思,还是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那份孤独,以及悲痛之苦,从开篇到结尾句句感人至深;可见当时诗人脑海里往事涌上心头,这也使得诗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千头万绪,为此在这首诗中,他看似信手拈来,可是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18、体现在这首诗上,它就是把柳汀最有特色的柳作为一个切入点,然后从这里的柳带到了柳汀的桥。并由此拔高了“柳”的情怀,把它从寄托离别之情中摆脱出来,赋予了它为关注民生的情怀。
19、阿卫国:“绵”字用的好,蕴含了春来万物萌生的韵味,绵山旷野,桃红柳绿,水映眉黛,作者白描手法运用老道,看似言轻,实含深情,整诗顺畅,由景到人,结句很好。但第二句修饰词与第一句结构相反,读起来有些绕口,如能改为“碧水红桃映柳柔”更好,这样,既同上句形成了对仗,读起来也顺口,第三句过于白话,弱化了整诗的意境。
20、再如柳永《雨霖铃》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描写柳树的七言绝句
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3、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垂柳依依杨柳垂金垂柳蓬茸柳絮似棉柳吐绿珠高大挺拔随风飘舞杨柳依依杨柳垂金杨柳摇曳柳条挂珠枝叶婆娑轻烟柳影杨柳吐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波粼粼、风平浪静、碧波荡漾、水趣盎然波光潋滟、清澈见底、悠悠烟水、碧波浩渺、琉璃千顷、溪流淙淙
4、(赏析)三月本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三十日又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诗人此刻把春天的离去精确到了最后一天,让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
5、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6、作品赏析:崔护存诗六首,皆是佳作,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这首《题都城南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作者也因此诗而赢得了千古不朽之诗名。
7、译文: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是乐游苑让人断肠的春天。为什么在今天这萧瑟的秋日,已经身披夕阳又要满带鸣蝉。
8、作品赏析:刘方平作为一个“隐者”,在唐朝诗人中虽然算不上一个“大家”,但也是一个“名者”,他写的《月夜(一作夜月)》、《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作品历来为世人所传诵,尤其这首《月夜》是为佳作。
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0、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11、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12、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悦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13、譬如唐代司空图的《偶题》
14、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于景,读来朗朗上口
1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6、关注斐之学堂,用斐之的幸福点亮您的生活,您将更幸福;用斐之的失败警醒自己,您将更成功;用斐之的视角面对人生,感受生命的同频共振;亦或完全与斐之对抗,在对立中锻造自己不屈的灵魂!
17、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
18、(赏析)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0、十 七绝 桃树
四、七言绝句咏柳的作者
1、翟红本:雪终归挡不住春的脚步。憾雪字孤平。
2、(赏析)诗人登超然台眺望曼城烟雨,触动了相思情,词中饱含着春未过而人将老的痛楚,强作“超然”以自我安慰。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4、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5、点击上方关注诗画天地视频号
6、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于写景中翻出一层引出哲理。这种结构方式在七绝哲理诗中尤多。
7、(赏析)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杜审言这首《渡湘江》有相当影响力,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8、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9、本平台纯公益性质,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所有来稿必须原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裁不限:散文,小说,新旧体诗歌,时评,摄影等均可。
10、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
11、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12、鹊返莺回扫腊风,团圆岁夜谢天衷。岸边杨柳萌新绿,枝上梅英笑靥红。
13、诗人以饱含的激情,铿锵的音调,悲壮的气节,耀眼的词语,把即将奔赴沙场杀敌的将士的报国热情和豪情壮志,通过一场酒筵、一种醉态抒写的活灵活现。
14、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15、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诗历来受世人赞颂,可谓是“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1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7、搜罗了50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18、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1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翻译:适逢谷雨节,满湖烟雾,杏花桃花也少了,翠绿的柳树垂下丝绦,小雀抱住丝绦轻轻自由地摇晃。向远望去,只见一只小舟横在一弯碧水上荡漾春潮。
五、关于柳树的诗句七言
1、《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在庐山时所作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把庐山瀑布的奇伟、雄奇、壮丽的景象抒写的具有朦胧之美,更显其雄壮之美,从而反映出了诗人隐居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5、(赏析)诗人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6、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由十字名词构成的意象,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
7、一彪风雨过春秋,诗满书行月满楼。
8、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9、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0、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11、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3、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14、(点击下面蓝字即可链接)
15、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16、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17、开春万里试牛耕,除夕千村挂彩灯。
18、(赏析)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
19、山村谷雨水清明,田野欢呼雀跃声。
20、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