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树的古诗100首(100句)
一、关于柳树的古诗20首
1、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
3、翻译: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4、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5、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6、关于杨柳的文学意象,要从“柳”字说起。柳”的意象: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南北朝·佚名《敕勒歌》
9、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10、(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咏柳》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11、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何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12、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由于韦庄从“六朝如梦”的感受里联想到严峻的现实危机,悲悼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灭亡之势已不可回,面对烟柳的生机勃勃、逢春必发景象,排遣无计中,才托辞他向,归于“台城柳”的“无情”吧。
15、早春二月风尚寒,挥舞青春笑相迎。
16、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7、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
18、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19、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20、咏柳作者: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二、关于柳树的古诗100首
1、——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
3、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4、吴国美女酒,殷勤劝客品尝。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2、——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13、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14、(赏析)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15、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6、——五代·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7、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18、——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9、(赏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20、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三、关于柳树的诗句古诗
1、细嫩红润的消瘦,斟满一杯黄藤酒,城中一片春色,宫墙中的柳树随风飘动着。
2、王维《鸟鸣涧》李商隐《锦瑟》崔护《题都城南庄》李白《古朗月行》陶渊明《饮酒》李商隐《乐游原》李贺《李凭箜篌引》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孟浩然《岁暮归南山》王涯《秋思赠远二首》杜牧《题齐安城楼》苏轼《题西林壁》王冕《题墨梅》李贺《浩歌》李贺《致酒行》汉乐府《长歌行》具体内容百度一下。。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6、译文: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是那台城的杨柳,依旧像清淡的烟雾一样笼罩着十里长堤。
7、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8、释义:杨柳围绕着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挡住了采莲的姑娘。
9、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0、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这是描绘柳树最经典的古诗词之一!附注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1、咏柳/柳枝词(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题柳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五月水边柳朝代:唐代作者:崔护原文: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12、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5、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7、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四首。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第十三首《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是出于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这感。
18、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9、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20、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四、关于柳树的古诗诗句
1、(赏析)“造物无言却有情”,作为造物者的天,本来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思维,诗人借助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人的情感活动和思维能力。
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
5、(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6、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7、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8、《陆太祝》中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写的就是以柳赠别之情。北朝乐府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写的也是以柳赠别之情。《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反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0、金陵年青朋友,都来为我送行,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4、持斧伐远扬,禾锄觇泉脉。
15、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16、春,美在绵绵春雨中的诗短情长;春,美在无处不在的尽情写意;春还藏着诗人们的万般情思。
17、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8、20首春雨诗词,一朝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19、谁家小女初长成,风姿绰约袅娉婷。
2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五、描写柳树的古诗十首
1、(作者)高鼎(朝代)清
2、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3、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4、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他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堪称愁景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5、但一些种也较耐旱和耐盐碱,在生态条件较恶劣的地方能够生长,在立地条件优越的平原沃野,生长更好。一般寿命为20~30年,少数种可达百年以上。一年中生长期较长,发芽早,落叶晚,南方个别种为常绿树。
6、释义: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扩展资料柳树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旱柳SalixmatsudanaKoidz、腺柳SalixchaenomeloidesKimura、垂柳SalixbabylonicaLinn.柳属多为灌木,稀乔木,无顶芽,合轴分枝,雄蕊数目较少,虫媒花等特征表明,较杨属与钻天柳属进化。
7、白扬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8、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
9、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0、——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11、(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戌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1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3、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4、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15、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16、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17、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18、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1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0、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