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爱国的诗句四句(100句)

2023-01-27 19:18: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爱国的四句诗

1、出处:(宋)范成大的《州桥》,诗人重踏故都,看到沦陷后的汴京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便通过对汴京父老急切地盼望宋王朝早日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的描写,表达了广大沦陷区的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对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统一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其感情何其浓烈;

2、(释义)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3、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6、第三首——夏完淳别云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红心,比喻忠心)照汗青(同汗竹,史册)。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杜牧《泊秦淮》释义: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9、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0、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

11、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当时社会背景的诗。

12、从 军 行 (选一)

1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从军行(选一)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选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29)|《诗经•卫风•氓》重点知识检测(第719期)

15、——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

16、《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17、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曲》,前两句是说边关的战事不断,守卫的士兵死了很多。后两句是感概国无良将,没人能结束这场战争。

1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2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二、爱国的诗句四句

1、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2、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

5、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6、年代:宋作者: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7、爱国的热血好男儿,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万一我在战斗中牺牲了,也不必用马皮把我的尸体包裹着回来。

8、了却君王天下事,()得生前身后名。

9、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10、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11、——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14、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15、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6、《出塞曲》(唐)王昌龄

17、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本为贵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18、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19、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抗元战争)寥落四周星(四周年)。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定上杀场,为国效力。

三、爱国的四句诗现代

1、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4、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

5、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6、《春望》中“,”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7、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28)|三首咏春诗重点知识检测(第712期)

8、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高考必背古诗文测试(27)|三首思乡诗重点知识检测(第705期)

11、(9)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2、陆游至死不忘恢复中原,即使在临死之前,他依然盼望着能收复故土。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13、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1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5、《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6、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17、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

20、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四、爱国的诗句

1、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这首诗是毛泽东最著名的代表作之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4、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花溅泪(流泪),恨别鸟惊心。

5、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6、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7、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8、出处:(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9、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10、(释义)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11、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在意境上更进一层,体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

14、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

15、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18、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20、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五、爱国的四句诗有哪些

1、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

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4、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

5、作者背景:文天祥(16-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6、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7、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9、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0、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梦中将士们欢欣鼓舞,饱餐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场面的句子是“,”。

1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4、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15、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16、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17、八百里分()下(),五十弦翻塞外声。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9、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2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