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赞美乐器演奏的好听的诗句(100句)

2023-01-27 18:31:5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形容乐器弹奏的诗句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2、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3、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4、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5、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6、“公主琵琶幽怨多”,公主,就是指和亲公主王昭君。其实她并未受封公主,这只是诗人对她的尊称与遥想罢了。

7、大弦嘈嘈如急雨说的是“琵琶”这种乐器,意思是琵琶声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这里的大弦指的是琵琶的“扫弦”指法,四根弦很快地弹下来,声音很响,很急促,听起来很有气势。

8、他怎忍心像轩辕黄帝那样,丢下群臣百姓独自一个人去升天成仙呢?

9、出自:唐代雍陶的《韦处士郊居》。

10、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11、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经典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请”,诗中还唯美地描绘了抱琴的样子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也用文字形象地表达了琵琶的声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2、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多用于军旅。其形制略近于甬钟,但比钟小。柄短而呈方形。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

1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14、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

15、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16、诗词在考试中多以对应题的形式出现,关于本首诗词,测测你了解多少?

17、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18、祭祀音乐会最先上场的是上面这件乐器,叫做鞉鼓。两个身材矫健的男子背对背跪地,歪着头,双手托起圆滚滚的青铜鼓。鼓身刻有神秘的兽面纹,鼓顶两只异兽相背而立,眼神凶猛逼真。

19、此句出自《废琴》,唐代诗人白居易乃常藉由琴象征淳朴之古风,抒发对也俗的感慨。这首诗开始四句说到以丝弦与桐木制成的琴,保存着古代的音声,淡而无味,不为今人所所赏。”于徽〃四句写古琴久被弃,以致玉徽暗淡,朱弦蒙尘,但音声如旧。末二句谓世人爱好筝笛,致使古古琴被厌弃。

20、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二、赞美乐器演奏的好听的诗句

1、君王实行无为而治,天下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2、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3、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

4、从来夏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

5、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7、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的显著进展,骨制品已大为减少。“笛”字初写作“篴”,但部首均从竹,说明二字产生的年代,笛子早已采用竹类来进行制作了。甚至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制造过骨笛。然而骨笛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绝迹。

8、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9、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诗中写道:

10、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1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2、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箜篌名曲代表有《高山流水》、《蕉窗夜雨》、《湘妃竹》、《清明上河图》、《孔雀东南飞》。

13、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14、“推手前”就是右手向前弹,“引手却”就是右手向后弹,“鼓”就是演奏的意思。

15、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16、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17、这首诗介绍了汉宫女子王昭君的传说:据说她因不肯重金贿赂画师毛延寿,所以未能进入汉元帝的后宫,后被千里迢迢送到匈奴和亲。昭君一去,终身未能重归中土,汉宫春于她已是隔生隔世的遥远。所以诗词总在借此而悲叹着昭君命运的不得自主,由此而悲叹着诗人个人遭际的不得明主。

18、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19、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20、近代二胡始于刘天华,而阿炳的一首二泉映月更是享誉世界,阿炳存世六首乐曲,编成一首青玉案来纪念。

三、乐器的古诗句

1、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2、铃是青铜乐器的原始形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多与马具、兵器伴随出土,可见早期当悬于车马或膝(古时无铃为旗,有铃为膝)。

3、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4、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5、周代青铜乐器,属打击乐器类,合瓦形结构,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区别于舞部上立有悬钮的钮钟而得名。

6、羯鼓处在都昙鼓、答腊鼓(都昙鼓,形状比腰鼓小。答腊鼓,指揩鼓)之下,在鸡娄鼓之上。羯鼓是用山桑木围成漆桶形状,下面用床架承放,用两只鼓槌敲击。羯鼓的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可以在战场上用于战鼓为战士搏击助威。同时也可在高楼上玩赏风景时演奏,时值明月清风,鼓声凌空可以传的很远,特性与其他乐器差异很大。

7、二泉明月霜满路,浪淘尽,双弦诉。

8、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A、d、e、a。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A-g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9、来自边疆的琵琶声催,曲尽欢歌,是战歌,亦是别歌。

10、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1、所以阮更具有中和性,它能铿锵而伴舞,能和弦而起歌,能铺陈而合奏,能富丽而独鸣。有时候,它的丰富和有力,像是西洋乐器中的钢琴,可以为整个乐队华丽铺底;有时候,阮就像是中国乐器里的吉他,尤其是中阮——背起一件乐器,能融春花秋月。

12、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13、来听纱窗侧阮声(诗说古乐·阮)

14、如宋代张鎡的《鹧鸪天·咏阮》就说:

15、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16、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17、投稿:付筱满和付筱满妈妈

18、镛,大钟谓之镛。——《说文》

19、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20、高堂一听风雪寒,坐客低回为凄怆。

四、有关于乐器的诗句

1、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2、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3、译文: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4、白居易《夜琴》: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5、正因为“琵琶”这个词所指的是演奏手法,所以,在秦汉至唐早期,一称“琵琶”,就不仅仅单指我们今天所专称的这种竖抱、木制、四弦、半梨形音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的乐器——而是如本系列介绍阮的文章所说,阮咸这种乐器,在那时就叫“秦琵琶”,当时,无论圆形音箱还是梨形音箱的、无论横弹还是竖弹的,只要是符合“批把”演奏手法的弹弦类乐器,就统称“琵琶”。

6、“香山居士”指的是谁?白居易

7、译文: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8、题解:古琴的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多鼓琴,所以留下非常多的诗词歌赋。白居易不一定是弹琴的高手,但绝对是写琴诗有的高手,这首《听幽兰》中,白居易知琴,知意,追求“身心俱静好

9、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10、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

11、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12、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13、清歌宛转,弹向指间依旧见;

14、和亲匈奴的十八年里,与昭君终身为伴在异域荒烟的,只有来自故乡的琵琶私语。

15、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16、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写的是哪种乐器?这是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今日先行公布的4月11日问题,答对即可获得一份180g饲料,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蚂蚁庄园小课堂4月11日答案吧!

1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8、笙既可以吹奏单旋律,也可以吹奏和弦,如同七色彩霞。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彩虹也是七色重叠,乐音也有七个,七种乐音对应七色彩霞,绝妙的比喻。

19、译文:在开国初年,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高人传授。他常常在荒山野岭,多次地弹奏,使飞鸟凄凉,使鹘鸟寒冷,一起应和着悲哀地鸣叫。后来(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独自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

20、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五、形容弹琴诗句

1、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2、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阮巷久芜沉,四弦有遗音。

4、(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卷

5、“嘒嘒管声,既和且平。”

6、题解:古人写诗喜欢比喻,在这首诗中一连串的比喻表现了李凭的音乐境界。高超的琴技、绚烂的乐音,这首乐曲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啊。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诗歌和箜篌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其实这就是古代版的乐评吧。

7、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8、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9、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知识学酷~

10、所以孟浩然的唐诗《凉州词》里说:

11、译文: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12、《琴歌》——(作者)李颀(朝代)唐

13、我国古代一种管乐器,也就是所谓的竹埙,是一种低音吹奏乐器。

14、余音缭绕: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15、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16、然而词里的最后一句也值得注意:“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这样的描述,分明是从大漠烟尘的塞外来到了细雨春风的江南。到底阮是和润耳语的恬静,还是嘹亮雄歌的豪情?

17、译文: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

18、胎仙脱骨字飞琼,换羽移宫学凤鸣。

19、而唐代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诗中的阮,正是把它比拟为君子相待的:

20、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