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著名的诗是哪几首?(100句)
一、苏轼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3、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4、这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5、(鉴赏)苏轼一生聪明能干,才能卓越。由于他自持聪明过人,不肯逢迎权贵;他又擅长写作诗文,时常得罪显要,以至于一生困顿失意。这首“洗儿诗”,是苏轼藉对儿子的期盼,抒发自己满腔的激愤。
6、苏轼直率耿直,锋芒毕露,在朝堂之中得罪了不少人,于是“乌台诗案”爆发,一夕之间锒铛入狱。
7、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9、苏东坡最美的十首诗词其五:《满庭芳·归去来兮》
10、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1、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2、相传东坡居士曾经化用前人典故,言人生有十六件乐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1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4、原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15、当地人可能不认识它,而苏轼对这株幽居独处的海棠立刻产生一种特有的亲切之感,常常在花下小酌,賦有一批海棠诗,这只是其中一首。
16、可以说,沉稳老成的苏辙更像一个哥哥一般将苏轼照顾的井井有条。而苏轼的豁达乐观、率性直接或许也少不了弟弟苏辙在背后的陪伴支持。
17、这“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学士就有些痴了。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9、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20、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二、苏轼最著名的诗是哪几首?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2、赏析: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3、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4、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弟弟爱哥哥,哥哥当然也爱弟弟。苏轼对弟弟的爱光从诗作中便能感觉到,其中以子由(苏辙的字)为题的诗就有100多首。
7、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8、苏东坡最美的十首诗词其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9、10首最美春风诗词,秀丽江山,田园如画,送给温柔的你
10、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1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赠刘景文/冬景》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2、词中之帝李煜诗词全集: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句句写透人生的本质
13、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宋)苏轼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喜有贤主人,共此残烛光。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傍。
14、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5、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16、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1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8、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19、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20、(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苏轼的最好的诗
1、此诗却没有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怀。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3、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经到嘴边。——苏小妹讥笑苏轼长脸(相传苏小妹同其兄苏轼一样,擅诗喜联,开朗活泼,好开玩笑、斗嘴相讥。一日,苏轼吟出一联讥笑小妹凸额:脚跟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画常前。苏小妹一听,哥哥不像话,讽剌我脑门大。哼!你说我月脑门,我说你长脸,于是回敬上诗句。意思是说苏轼去年的一滴眼泪,到现在才流到嘴边,这脸也实在太长了。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5、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6、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行香子·述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8、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9、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10、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11、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12、释义: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13、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4、苏家两兄弟虽然是同一个爹妈生的,性格却截然不同。
15、苏东坡最美的十首诗词其六:《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16、苏轼在诗中一面称许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黄榜得中。全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17、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18、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19、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20、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四、苏轼最好的10首诗
1、年少轻狂?炫妻狂魔?这样的杜甫你认识吗?
2、城里人厌倦了高高的城墙,向往着郊外的景致,许多人家一大早就爬起来,闹腾腾地涌出城来踏青。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6、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7、“辙”是车轮印,车驶过后踩出来的印痕,与车有关,不论车好车坏,车翻车覆,印痕永远都在,车子本身不论祸福,都不会牵扯到印痕。因此,取名为“辙”,寓意是有存在感,但又处于福祸之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踏实稳重,平安顺遂。
8、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9、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10、下雨了,苏轼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1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12、“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
13、晚清第一奇女子,年仅17岁,以色计诱杀灭门仇人,留下传唱的名诗
14、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
1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6、辛弃疾最有气势的一首词,一开头便惊艳了世人,震古烁今
17、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18、“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
19、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20、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五、苏轼最好的词是哪一首
1、诗人以强烈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回忆并描述了眉山人踏青的热闹场面,抒发了对故乡及亲人的眷念之情。
2、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3、月光已经转过回廊,照不到海棠。
4、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评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5、春天的夜晚因短暂而更加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7、人生当学苏轼: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8、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9、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10、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
11、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
12、“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这首诗艺术上极有特色,春夜花月也能写得十分动人。
16、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17、人人皆恶岭南,只有苏轼高兴的说:让我天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一直做岭南人。
18、我担心夜深人静的时候,海棠也会孤单寂寞地睡去。
19、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20、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是苏轼的《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