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辛勤劳动的赞美古诗词(100句)
一、对辛勤劳动的赞美古诗
1、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2、华夏儿女是勤劳的民族,劳动让浩瀚的荒原变成千亩的良田,劳动让曾经的险滩恶水变成青山绿水,劳动让万丈高楼平地起,幸福的生活甜似蜜。我们爱劳动,劳动让我们更加健壮,劳动使我们懂得分享,劳动令我们对未来有无限向往。从钻木取火开始,劳动点燃永恒,从原始森林起步,让人类上升到文明的高度。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魅力盐池”全国楹联大赛,6月30日截稿
5、*中华楹联报2018年第六期二版
6、春日喜雨,万物复苏,令人眼明心亮。万草千花一饷开的描写夸张但形象。邻家鞭笋过墙来简直就是和谐社会的写照,不只鞭笋,隔墙的果树藤蔓,墙外结瓜的事常有。邻居会专门送过来,主人也会和邻人分享。
7、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8、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9、《秋浦歌》其十四——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赞美消防员七字古诗一——佚名八方入伍相结缘,森林消防立志坚。快步速速山岭进,火舞烈烈不等闲。赞美消防员七字古诗二——佚名一处有动全队牵,心藏苦累无怨言。有时熬到东升白,夜长辛劳着地眠。赞美消防员七字古诗三——佚名步踏千山夜无眠,消防兄弟立志坚。爬坡过岭脚骨软,一线降魔身也端。赞美消防员七字古诗四——佚名汗如雨下流满脸,火熏面部苦连年。队员不怕寒冬雪,相互关心比袄棉。赞美消防员七字古诗五——佚名警铃一响快步添,扑救火灾急向前。火舞烈烈猛如龙,队员步步敢应先。
1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12、避世嫌山浅,逢人说姓稀。
1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建议中老年人:少吃大鱼大肉,多吃下面“几样”,精力足还不显老
15、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16、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17、译文白天出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18、注释南山:指庐山。稀:稀少。兴:起床。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狭: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夕露:傍晚的露水。沾:(露水)打湿。足:值得。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违背。
19、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20、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古诗词
1、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3、注释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4、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5、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6、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7、译文: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8、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9、释义: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10、《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1、《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12、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13、酿王家法应如是,新拜云溪女醉侯。
14、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15、盛夏,天气又干又热,太阳光非常炽热,就像是燃烧的火焰。在这强烈的阳光烧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庄稼变成枯焦的样子。农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种植的庄稼将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以后没有粮食来养活一家人,况且,还有沉重的租税压在身上,怎么能够活下去呀?他们的心里焦急万分,就像是开水在煮。旧社会的农民生活这样痛苦,可是那些贵族豪门子弟,一点也不劳动。他们靠农民的血汗养肥自己。炎热的夏季,他们十分清闲自在,扇子摇摇,潇潇洒洒。这一首古代民歌,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生动恰切的对比,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16、《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8、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19、(作者)张继(朝代)唐
20、关于劳动的古诗有很多,最著名的一首就是《悯农》。
三、描写辛勤劳作的诗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这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2、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3、*中华楹联报2018年第六期四版
4、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5、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6、了解华夏文脉传承,获取最热门的文史知识,一手信息,尽在其中。
7、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蚕妇》(北宋)张俞
9、这首诗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艰辛劳作,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10、*《擂动九州》出版,受到楹联爱好者青睐!《擂动九州》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邮购热线15729028727
11、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2、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5、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6、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二)》,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首诗具体生动,字字如金,对后人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它警示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劳动得来的,千万不要浪费粮食。
17、译文: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18、译文: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19、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2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赞美辛勤劳动诗句
1、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
2、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3、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4、蜂唐代: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应进士试,七年不第。对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愤懑,这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铺垫。后两句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那些沉迷利禄之人,对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5、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6、(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7、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8、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
9、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10、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1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雨过一村桑柘烟,林梢日暮鸟声妍。
13、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5、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16、(作者)李白(朝代)唐
17、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18、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0、描写友情的古诗(八首)
五、赞美辛勤劳动的诗句有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3、2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4、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5、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6、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7、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8、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9、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10、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11、因为蚕未眠而担心,养过蚕的人才知道,蚕不眠就无法蜕皮长大,无法吐丝结茧,就像庄稼不能收获一样。农人相见当然谈农事。
12、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3、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4、白话释义: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
15、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16、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8、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19、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0、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