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描写菖蒲的美文(100句)

2023-01-21 16:41:0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描写菖蒲的词句

1、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2、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

3、君能来作栖霞侣,与君同入丹玄乡。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宋)苏轼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4、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5、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6、然而,喜欢不代表可以养好,要想养好菖蒲并非易事,尤其是夏天高温高湿,而菖蒲喜欢温暖凉爽的环境,因而对喜欢菖蒲的花友来说,夏天是最难养护的季节,不少花友的菖蒲在夏天烂根黄叶,严重甚至溃烂死亡,经常让人扼腕叹息。

7、当然,不仅苏轼先生对于菖蒲投入较多的文人气息,也有许多文人墨客对菖蒲注入自身的感情,留下许多菖蒲诗词。例如:《楚辞》中描写到“荪桡兮兰旌”、“荪壁兮紫坛”、“荪何以兮愁苦”、“荪独宜兮为民正”、“愿荪美之可完”等,其中所大量吟咏的“荪”就是菖蒲。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说:“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等等。

8、过于水湿。菖蒲喜水,然而夏天高温高湿,对于盆栽菖蒲来说,讲究“润”,而不是长期潮湿,在高温情况下,透气性差,根系呼吸受阻,因而菖蒲会出现休眠,此时如果水分偏多,就会使得细胞壁长期扩张而死亡,也就是所谓的烂根。对于水培来说,若不经常换水,造成死水,温度过高,就会滋生病菌,同样会烂根。再加上自来水经过处理,和河水泉水自然不同,不要说栽培,就是在炎夏放几天都会有异味,还说栽培花草?

9、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

10、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

11、车前子、王大濛、王方、王洪永、王慧

12、蒲还可以入酒,“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本草纲目》中说菖蒲,“其益智宽胸,去湿解毒,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13、彩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14、深谷猿声半夜风。金简事移松阁迥,彩云影散阆山空。

15、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16、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意谓每个季节万物都欣欣向荣,百花吐艳,竞相放。明•梁辰鱼《垸纱记•打围》:“兰舟渡,万紫千红,闹花枝浪蝶狂蜂。”

17、陶庵张宗子还选用羊肚石种菖蒲,曾有“美目深藏,桃核缝中寻芥子;劲髭直出,羊肚石上种菖蒲”的妙联。

18、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19、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

20、比如苏轼在长诗《取弹子涡石养石菖蒲》序中,就提到自己到蓬莱阁下寻找奇石“弹子涡”,用来滋养菖蒲。苏轼提到的这种石头,产自海边悬崖下,历经海浪冲击,温润玉立,造型多变,圆熟可爱,因此采集数百枚,置之盆盎中,栽植菖蒲,久之菖蒲盘根错节,和石头纠结在一起,成为一体,情趣妙生,以至于苏轼赞美“倘有蟠桃生,旦暮犹可待。”。

二、描写菖蒲的美文

1、潘天寿先生对菖蒲也青睐有加,翻看他的画集,自然也少不了菖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更多的还出现在为一些画作做点缀,尤其是描写雁荡山水、山花的时候,溪流岸边、巨石之上必是蒲草丛生。雷婆头峰寿者遒劲的笔墨或是苍古的指墨,都是菖蒲形象的完美表现。画于1962年的《记写少年时故乡山村中所见》中,竹、石、菖蒲赫然其上,可见家乡的菖蒲始终留在他的记忆深处

2、邱志杰:《剧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

4、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5、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6、“荃”,即“菖蒲”,古用以比喻君主,这里面指楚王。

7、《本经逢原》: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取辛温利窍之力。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凡阳亢阴虚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其助阳之力可知。

8、菖蒲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菖蒲种类繁多,就我国而言就有7种和2变种,最早是作为防疫驱邪、益寿延年的仙草,人们在端午时节悬挂菖蒲、饮菖蒲酒来祛避邪疫。据《神农本草》记载:“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汉代有诗赞菖蒲“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节。仙人劝我餐,令人好颜色。”,说明古人认为菖蒲有益寿延年之功效。

9、纵然古人留下诸般关乎菖蒲的诗文词句,然而于我,心中最先跃然而出的,竟是秦少游的一句——那却并非高洁正直的赞颂,而是出自香艳之词《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负风流才子之名,秦观将那菖蒲茎叶馨香恬淡的气味,比作了美人散发出的缕缕清香。了却君王天下事,芙蓉帐暖度春宵,此际无论神明仙道,反而为菖蒲赋予了一点率真性情。

10、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11、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12、菖蒲的身影在传统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在古代石菖蒲起初是做为仙草灵药,西汉起在皇家园林广为种植,有史记载古人将菖蒲入药,与其他香料一起做成香囊佩戴。

13、诗人指出,雁荡山的石斛,配合昆山石,是绝配,雁荡山石斛根节致密,虬曲盘旋,清瘦矍铄,青翠茂密,昆山石一峰壁立,形状奇特,价值千金,凹陷的部位正好蓄水滋养菖蒲,真是精美的菖蒲奇石盆景,诗人看到后对其他所有的盆景都没兴趣,恨不得早就采撷而来,只可惜自己蓺养技术差,使得菖蒲日益憔悴。这首诗从诗词上来看意境平平,然而可以看得出诗人对菖蒲奇石的无比喜爱之情。

14、大师吴昌硕精品书画欣赏(视频)

15、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题画诗云:“玉碗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

16、唐菖蒲Gladiolusgandavensis

17、6我弯腰捡起一片躺在地上静静睡着的树叶,轻轻捧在手上仔细端详,仿佛手里捏着一段遥远的岁月,不,那是一段稍纵即逝的时间。

18、15想你的时候,时间,仿佛手心里的沙子。

19、菖蒲叶有清香,可以提取芳香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

20、石菖蒲既可观赏,同时也是中药里的上品。中医认为: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理气活血。可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三、赞美菖蒲的古文

1、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2、《大明》谓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皆指寒湿交互,汩没真阳者,菖蒲秉芳冽之正气,自能胜邪而行气定痛。后人霍香正气等方,以及脑麝等疫证诸丸散,皆即此例。然菖蒲虽温,辟恶可言,而温中尚嫌不足,其直中三阴之大痛吐泻,转筋冷汗,脉伏色青等症,亦非此所能独当大任。

3、第翻盆喷药。发现有不良情况,比如发现菖蒲黄叶现象严重,或者萎靡不振,排除以上因素,那可能是病菌滋生,根部有烂根,就要及时翻盆,可在阴凉的早晚时进行,查看根部,进行清水清洗,修剪烂根,用多菌灵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略微阴干,重新上盆。

4、菖蒲虽然只是一种小草,说好种,也难养,把菖蒲养的焦黄枯死的也大有人在,养蒲需有闲情与爱心。

5、妙道千村月,禅心一镜台;

6、今年的端午正赶上小飞生日,19年才有一次哦很难得,为了庆祝,今天下单备注“生日快乐”的,即可获赠自然收集物明信片一套~~~微博@野风集还在进行转发抽奖活动,喜欢什么产品就可以抽什么产品有喜欢的可以参加哦!

7、苏过(1072〜1123年),字叔党,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幼子,时称“小坡”。官至中山府通判。苏轼屡遭贬谪,过始终随侍左右。自号斜川居士。能文辞,善书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子。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点绛唇》

8、幽人躯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

9、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10、刹那间,几乎忍不住眼泪……我只是拼命呼吸著那属于重华的味道,那弥漫的佛手香,那勾勒了嵌春殿海市蜃楼的空气……

11、菖蒲作为文人的心爱之物,也是文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文人眼中,天下所有人都是好人,花草也能令他们产生美感,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文化心态,正是许多文人身处逆境时的重要精神支柱。

12、《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13、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14、宋代文学家舒岳祥在他一生的诗作中,留下了吟咏菖蒲的名作,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他对菖蒲发自内心的嗜爱。阆风先生平日对菖蒲的种植颇有心得,有着“菖蒲最难养,置而弗省则弗滋,勤勤拂拭则病矣,余性甚嗜之,往往不特人病苗,而苗亦病人矣”的感叹。他还专门写了一本类似于菖蒲种植技术的书,可惜由于兵乱,书已不可得。他亲手种植了一盆昆石菖蒲名品,闲暇时为菖蒲去除焦叶。他有一文集名为《荪墅集》,荪即是菖蒲的别称,可以想见篆畦园绿树成荫、繁花盛开、细柳掩映下一簇簇菖蒲生机盎然的样子。

15、注:石菖蒲微毒用量请斟酌

16、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17、从此,吴宇鸿便开始了他与菖蒲的缘分。

18、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种有端午气氛的植物——菖蒲。天冬在院子里种了菖蒲的时候,我才知道,和唐菖蒲(剑兰)原来完全不是一种植物,唐菖蒲是鸢尾科的,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并不会开艳丽的花朵。菖蒲的叶子细长似兰,很受文人墨客喜爱。

19、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20、在古代,文人们时常秉烛夜读,菖蒲同样可以为他们起到收烟护目的功效,而且折一段叶子闻闻香气,亦有提神清脑的作用。

四、有关于菖蒲的美好词句

1、把山野之气带回家......

2、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4、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菖蒲(宋)陆游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5、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之前的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必然走投无路。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没。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6、金冬心更是一位蒲痴,将书斋起名“九节菖蒲馆”。他笔下的菖蒲古拙苍茂,别有意趣。

7、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8、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9、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10、王诜,字晋卿,太原人。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为利州防御史。后因受苏轼牵连贬官,落驸马都尉。工书画,词亦清丽幽远。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忆故人》

11、然后是浇水,养护菖蒲的关键是水分供应,许多人的菖蒲都是在浇水环节不注意而夭折的。我们先谈误区,主要有三点:

12、岂谓盘盂小,而忘臭味长,

13、美撼凡尘意谓女子的姿容、美貌为世人所惊叹红飞翠舞意谓妇女们穿着色彩鲜丽的衣装,尽情嬉戏,热闹非凡。红、翠,指服装的色彩丰富。鲜眉亮眼意谓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漂亮。此特指女子。霞裙月帔意谓女子能把自己打扮得很美丽。原意为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吹气胜兰意谓女子呼出的气息之香胜于兰花。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14、许宏泉:《草木皆宾》,花城出版社,2020年版。

15、古人将生于水畔河浦之草笼统称作蒲草,蒲类之昌盛者,乃名作“菖蒲”。《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蒲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然而水畔繁茂昌盛之蒲草,原本种类颇多,因此古人所识菖蒲,亦有多种。汉武帝所求者,仙人言生于石上,实则乃山溪水畔石隙之中,世谓之“石菖蒲”,根茎具节,或曰九节为佳,或曰十二节为佳,乃诸般菖蒲之中最为人所看重者。——《孝经援神契》中有言:菖蒲益聪。生石碛者,祁寒盛暑,凝之以层冰,暴之以烈日,众卉枯萃方且郁然丛茂,是益服之却老;若生下湿之地,暑则根虚,秋则叶萎,与蒲柳何异,乌得益人哉?

16、10我只是要你知道,我只是要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天下,可以不要皇后,却不能没有长留!

17、菖蒲的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长50~120cm,或更长,中部宽1~3cm,叶基部成鞘状,对这抱茎,中部以下渐尖,中助脉明显,两侧均隆起,每侧有3~5条平行脉;叶基部有膜质叶鞘,后脱落。花茎基生出,扁三棱形,长20~50cm,叶状佛焰苞长20~40cm。

18、水流石弹曲,林静鸟歌鸣。

19、挑灯闲对酒,深坐话如来。

20、不觉大笑呵呵,元来通身是手。

五、菖蒲的形容词

1、王大濛:《蒲草》,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年版。

2、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3、这首词以五月石榴花红艳欲燃、杨树雨中挺拔翠色满眼开篇,红绿色彩搭配亮丽,点明五月时节的典型物候。包括沐浴用的兰草,泡酒用的菖蒲,叶间的黄鹂,其在五月份成熟或者成长都可以看成是物候描写。

4、苏轼儒释道皆为精通,经常和佛教高僧探讨佛学佛理,这首绝句诙谐幽默,非常有趣。诗人看到常州报恩寺长老的清供非常钦羡,长老用碧玉红玛瑙之类的石头栽植石菖蒲,然后用清晨新汲取的井水浇灌菖蒲,不由得发出感叹,我知道对佛法僧的供养是无穷尽的,世上所有的宝贝都可以供奉,可是我要问一下长老禅师,您如此奢华有没有够啊?

5、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园。菖蒲(宋)姜夔岳麓溪毛秀,湘滨玉水香。

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7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7、晓鉴燕脂拂紫绵。未忄欠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8、11他爱这个人,真实地,没有回转余地地爱着他。爱到无法将这个字说出口,爱到令自己心生恐惧,幸福到害怕的地步,可还是忍不住爱他,爱到这样一个地步,仿佛手臂是为了拥抱他才存在,身体是为了贴近他才存在。

9、5佛手花极其难得,千年一生根,千年一成形,千年一长叶,千年一开花,千年一结果。

10、糯米香香传万里,思念深深万里传。红枣甜甜粽里裹,问候声声短信送。端午佳节已来临,阖家团聚笑声欢。愿你佳节心欢喜,健健康康庆团圆!

11、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无数盏彩灯远看宛如从天河里坠落的星星,近看则像悬在楼阁上的月亮。语出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银光相辉映,城河桥上打的铁锁也被镀亮。语出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12、蒲为清供,亦为文人菖,在读书之余,抬眼望见一丛青翠,或折一段叶子闻闻香气,亦有提神清脑的作。

13、菖蒲虽然只是一种小草,说好种,也难养,把菖蒲养死的也大有人在。种了好几年菖蒲的阿林最有心得,他说:“主要还是得摸清菖蒲秉性脾气,它喜阴,不要长时间晒太阳;它喜欢湿润,不要让它断水;它喜净,要保证水源的清洁干净和空气的流通。”

14、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15、五月初五端阳节,旧时荆楚之地民俗,踏青斗草,采艾叶扎作人形,悬于门户,以禳毒气,又以菖蒲酿酒,皆令虫豸邪秽不得张扬。——这菖蒲酒的酿造之法,据载需取菖蒲根茎,捣出汁液,和以五斗糯米,五斗炊饭,五斤酒曲,拌匀密封二十一日乃成。又因端午习俗,民间所创菖蒲饼,以菖蒲并山药、蜜水,和面蒸食,服之可压时气,又名菖蒲富贵饼,所谓“术荐神仙饼,菖蒲富贵花”是也。

16、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17、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8、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19、唐代以前众多吟咏菖蒲的诗词,诸如李白、杜甫、李贺、王昌龄、王建、卢纶、白居易、贯休、元稹等都有菖蒲诗词传世,大多为咏叹菖蒲的药用以及稀有,关于栽植的并不多。而和奇石结合在一起的,当属宋代大文豪苏轼,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赋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而且还擅长书法绘画,造诣高深,闲暇之余,栽植盆景花木,搜罗奇石怪木,用来栽培菖蒲,而关于菖蒲的诗词,竟多达十余首。

20、朱雅梅、朱雪华、吕雪峰、庞飞、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