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的古诗(100句)
一、关于菖蒲的诗句
1、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2、译文:蒲草的嫩芽香气附着再在竹叶上,大海山峰像翠玉一样的从笼子里出来。台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最繁华的地方,喧闹的鼓声在夕阳中传播。
3、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
4、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
5、鹧鸪天·袅袅香风响佩环
6、天南星科水生植物,叶片细长略硬,开黄色、紫色、粉色花朵,与鸢尾看起来蜜汁相似。端午节与艾草一起扎成束,悬于门口,用以辟邪除晦、驱虫防病。
7、另有唐菖蒲,属鸢尾科,与端午节的菖蒲不同,属观赏植物,常用于插花。
8、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方回《午节》
9、先人认为菖蒲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有防疫驱邪的功效,菖蒲根茎含有油脂,燃之有香气,因而每逢端午时分,人们在门窗上悬挂菖蒲、艾叶,饮用菖蒲酒,燃菖蒲艾叶以驱蚊灭虫、驱邪防疫,古老的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10、附石菖蒲谁手种,形模姿色妙难如。
11、薄暮欲归仍伫立,菖蒲风起水泱泱。——出自唐·李建勋《题魏坛二首》
12、绥索系时新睡起,榴花剪处要人扶。心情还似去年无。
13、母亲节征文,原创诗歌散文皆可,人气高的作品除了领取打赏稿外将另有奖励,欢迎来稿。
14、转身我便去非礼一下人生
15、百草烂死事潜萌,纤纤独与冰霜斗。
16、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出自唐·许景先《阳春怨》
17、土叶渐除青带冗,细茎初发绿毛鲜。
18、我来不见修真客,却得真如问远公。
19、如亲诗中仙,冷澹趣相得。
20、以上三篇和菖蒲有关的诗词,也从侧面表现出诗仙李白受道家思想影响巨大,作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描绘和渲染未来的世界。虽然现实的冷遇和命运的蹉跎,使得仕宦受阻,功业未立,然而却焕发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奇幻想象和精神寄托,以至于创作了大量的雄奇豪骏、飘逸浪漫的诗作,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幸事。
二、菖蒲的古诗
1、祈福菖蒲的生态、和谐、幸福之路
2、说到菖蒲,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懵
3、覆载岂不宏,愁人眼空幂。
4、觉来隐几日初午,碾就壑源分细乳。
5、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6、康庐入吾怀,十载驰梦魂。
7、端午日无念师二詹生吴生同集斋中偶看坡公汁
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出自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9、但在诗词界,写菖蒲的,根本数不完
10、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11、唯有沉湘哀郢泪,弥天梅雨却相同。
12、采得菖蒲未归去,满身烟雨立多时。
13、我曾经多么希望能够遇见你,但是不可以
14、虽然俗气未除,也要大家暖热。
15、岩泉潠洒著根纤,拳石相依自纠缠。土叶渐除青带冗,细茎初发绿毛鲜。一尘不许渭幽雅,百草谁能并洁娟。日课苍头注新汲,要移林壑在庭前。
16、碧涧潺潺佩玦锵,锦苔织翠护昌阳。
17、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18、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出自唐·贯休《江边祠》
19、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20、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三、关于菖蒲的诗句(57条诗句)
1、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2、自古及今,关于菖蒲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俯拾皆是,值此菖蒲生日之际,我们就撷取大诗人李白和菖蒲有关的几首诗词,略作赏析,看看诗仙是如何品评菖蒲的。
3、今天的粽子随着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也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粽子,例如北京的大粽子,喜欢以红枣豆沙为馅,广东的粽子个头小,但是品种多,鲜肉粽,豆沙粽,火腿粽,什锦粽·····各种花色的粽子,外形也很好,口味更是多样。福建的粽子,有甜有咸的,肉粽和甜粽子均分天下,还有人往里面加花生的。今天的粽子就像人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4、凤凰卫视播出石菖蒲煲汤▲
5、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
6、甚至连皇帝也加入到赏玩行列,明宣宗曾御笔画过菖蒲,而有一幅描绘明宪宗宫廷消闲生活的《明宪宗御花园赏玩图》中,竟然足足有七盆菖蒲,可见皇帝也痴迷的很。
7、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出自唐·罗隐《仿玉台体》
8、侠客飞鹰古道傍,佳人卖笑垂杨里。
9、本是安期烧药处,今来改作坐禅宫。数僧梵响满楼月,
10、菖蒲的叶子纤细翠绿,姿态优雅,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所以说菖蒲具有文人气节,象征文人志士高洁的品质,寓意为不屈服于外界势力,有自己的坚持和操守。
11、一朝移香根,古瓷手亲植。
12、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13、茅檐月有千金税,稻饭年无一粒租。
14、一泓功借幽根润,六月能令凉意生。
15、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出自唐·李贺《梁公子》
16、先抽美草占年乐,盛取菖蒲益帝聪。
17、十年梦不到丘壑,清坐喜看寒瘦姿。
18、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
19、鹧鸪天·禁瘆馀寒酒半醒
20、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
四、菖蒲有关的诗
1、来剑池丹井,平分风月,
2、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出自唐·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3、人为物之灵,讵可乏真识。
4、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菖蒲(宋)陆游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5、菖蒲春天生青叶,长一二尺,叶子中间有脊,形状像剑一样,没有花与果实,根盘屈有节,形状如同马鞭大小,一根旁引三四根,旁根的节更密集。刚采的时候虚软,晒干后方坚实,折开后中间微红,嚼之辛香,滓比较少。人大多把其种子种在干燥沙石中,冬天移栽容易成活。根味辛,性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健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治胎漏,散痈肿。
6、手把菖蒲花,君王唤不来。——出自唐·曹邺《代班姬》
7、多年袖瓣心香,重新拈出为公寿。唤起老龙,如今正是,欠伸时候。弱语闻莺,轻阴转柳,弦薰未透。信江南,自有真孺未用,须待见、衮和绣。闻说锋车在道,更四辈、传宣来骤。蟠胸何限,天门夜对,春宫晨奏。梅子阴浓,菖蒲花老,枯槔闲後。但北关下泽,遗民社在,贺公归昼。
8、风流公子茝兰伴,憔悴骚人香草诗。
9、禁罥余寒酒半醒。蒲萄力软被愁侵。鲤鱼不寄江南信,绿尽菖蒲春水深。
10、只待天河水,犹嫌玉井冰。
11、“艾叶我知道,菖蒲是什么?”
12、瓦盆贮斗斛,何必问尺寻。
13、水龙吟·南风五月江波
14、原为水底石菖蒲,不教零落同百草。
15、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16、沁园春·梅笑东风
17、无数盆花争诉渴,老夫却要作闲人。
18、菖蒲未见花,莲子未见心。
19、到了宋朝,随着盆景之风的兴盛,盆栽菖蒲也走入了文人们的书斋,成为了文房清玩的一部分。
20、两耳炉焚柏子,一拳不养菖蒲。客至莫谈尘事,略寒温外跏趺。
五、写菖蒲的诗词
1、酒为濡吾唇,花以华我帻。
2、酸风吹雨不见人,一夜啼痕绣丛竹。
3、游人恋恋无穷已,踏遍江城春万里。
4、郑州市金水路25号(初中校区)
5、夫子许饷我,往督书已多。
6、醽醁新翻碧玉壶。水精钗袅绛纱符。吴姬亲手碎菖蒲。
7、云雾不复还。《菖蒲》年代: 宋 作者: 陆游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石菖蒲 曾几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贫居 张景脩茅檐月有千金税,稻饭年无一粒租。生事萧条人问我,水芭蕉与石菖蒲。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
9、展示她的激情,她那小小的心
10、早早地,约会一场映山红雨
1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2、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出自南宋·陆游《龙门洞》
13、汉家天子嵩山路,又见蒲仙相与语。
14、但也从来不会缺席这个节日
15、白云司发桂花丛,彩袖承亲碧海东。
16、物以类而聚,人于交贵择。
17、江浦晴云作水流,鸳鸯哺雏花满头。
18、朝代:宋代 作者:张景脩
19、人物本一体,清浊霄壤隔。
20、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赵师秀《示五峰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