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州的名句(100句)
一、关于扬州的优美句子
1、我们曾经读过许多关于扬州的诗句,这里有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姚合的“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对于满贮这些诗句的人来说,扬州确实如火般的热烈,像水似的温柔,有着海市蜃楼一样的辽阔美丽,但在朱自清的笔下,扬州不只是这些诗和远方,还有着引人入胜的市井味道。他在《说扬州》中写道,“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这个保你没错儿。北平寻常提到江苏菜,总想着是甜甜腻腻的”“倘若有相当的假期,邀上两三个人去寻幽访古倒有意思;自然,得带点花生米,五午牛肉、白酒”。
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4、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5、芒种时节,谁家的小桥流水,流出了点点芳菲,送走了春天,那一树繁华春红尽谢,已是红颜憔悴,初夏送一缕青烟上云阶,郊外纸鸢纷飞,那一支亭亭青莲,无声无息盛开不与春红竟风流,如今雨急风聚也无惧无畏。
6、《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7、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8、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9、向车站里的人问询,他们介绍我们一所新开的公园旅馆(不明,应在小秦淮河的公园桥附近)。我们乘车投奔这旅馆,果然看见一所新造房子,里面的家具和被褥都是新的。盥洗既毕,斟一杯茶,坐下来休息一下。定神一想:现在我身已在扬州,然而我在一路上所见和在旅馆中所感,全然没有一点古色;但觉这是一个精小的近代都市,清静整洁;男女老幼熙攘往来,怡然操作,悉如他处;其中并无李白、张祜、杜牧、郑板桥、金冬心之类的面影。旅馆的招待员介绍我们到富春去吃中饭。
10、山田种荒菜,水田种浮葑。
11、古代扬州作为一个风流之地,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唐朝大才子和诗人前往,他们在扬州不仅可以找到归属感,还可以流连于烟花柳巷,派遣心中淤积的不快。这里,最典型的要数以才华和风流而闻名的大诗人杜牧了。03从杜牧的几首扬州诗中体会一下古代扬州的魅力据史料记载,杜牧“性疏野放荡”,这个评价对一个文人来说真是有点不堪。比较文雅的解释就是说杜牧这个人,性格不受拘束甚至有一点野蛮。而“放荡”二字多与风流成性相匹配。得到这样一个评价,大概是因为他太留恋扬州的美景和那里的青楼佳人了。
1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3、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14、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15、超多关于这一节气的优美诗词、句子
16、芒种就像是生命力的象征
17、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18、《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9、例如我们会用“今朝有酒今朝醉”来劝慰心情不好的朋友;用“天涯何处无芳草”来劝慰失恋的朋友,有时还会用“回眸一笑百媚生”来夸赞朋友……不过,有时候也会因为应用诗句而尴尬的局面。
20、我走出门去送她,不料在门槛上绊了一下,跌了一交,猛然醒悟,原来身在旅馆里的簇新的床铺上簇新的被窝里!啊,原来是一个“扬州梦”!这梦比元人乔梦符的《扬州梦》和清人嵇留山的《扬州梦》有意思得多,不可以不记。
二、关于扬州的名句
1、每个节日都会有其固定的庆祝方式
2、它让百花凋零又让绿树葱茏
3、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4、这首诗是杜牧为扬州而写的,前两句诗是写景,说扬州是一个隐没于青山被绿色所环抱的城市,即使到了深秋,这个地方的花草树木依然不会凋敝,写出了扬州城的美丽。后两句中的“二十四桥”是扬州的一大盛景,说当明月映照在二十四桥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了那个曾经为教他吹箫的美人。诗人通过这样一首短诗,表达了自己对扬州美景与美色的怀念。
5、忆扬州唐徐凝萧娘脸下难盛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纵游淮南唐张祜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6、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7、杜牧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古人云人生乐事,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道出了唐朝诗人,留恋于扬州的一个真正原因。
8、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9、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一并传出。
10、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11、来源:中国福利会儿童教育电视制作中心
12、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13、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沿着运河来到扬州,将最美丽的诗句呈献给这座城,挥洒出穿越时空的经典。
14、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15、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16、芒种节气,吐露着大地的心事,响应着万物的成长。一年一度,年年岁岁,节气都迈着同样的步伐,却带着不同的心情,像报晓的雄鸡,像赴约的情人,如约而至。
17、1903年,“六岁那一年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后来又迎养先祖父和先祖母”。朱自清一家来到扬州城后,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在城北的天宁门街。到了1909年,由于房主变卖房产,朱自清一家搬到了弥陀巷中段西侧的一条小巷中。1913年,朱家从弥陀巷搬到了皮市街,在这里又住了两年左右。1915年,朱家搬到琼花观街。1917年冬天,父亲朱鸿钧丢了差事,祖母又因病去世。朱自清奔丧回家,后又回北京上学,朱鸿钧同行去南京谋事,但未能谋到事。1923年,朱家又搬到东关街路北的仁丰里;1930年春,又搬迁至安乐巷27号。这是朱家的最后一站,他们希望在这里能够平安快乐。
18、贫者自爲贫,贵者自爲贵。
19、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20、何因至怡悦,底事苦歔欷。
三、描写扬州的经典名句有那些?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把扬州的月色写到极致,无人能够超越。
2、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3、扬州的你我,一起来读读吧!
4、第二天下午,一行三人到达镇江。我们在镇江投宿,下午游览了焦山寺,认识了镇江的市容。下一天上午在江边搭轮船,渡江换乘公共汽车,不消两小时已经到达扬州。
5、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6、芒种的由来还有哪些故事呢?
7、唐朝,是扬州的历史地位最高的时候,其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和洛阳。那个时候,扬州是大唐唯一的一个不夜城,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了。更有外国派来的遣唐使者经常来往逗留于扬州,扬州还因此成为了那个时候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02古代扬州是江南经济最繁华、生活最奢靡的地方《太平广记》记载,唐代时期的扬州是“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明清时,大批商贾云集两淮盐区,形成了以陕、晋、徽商为主的商贾群体。因为大运河的交通枢纽地位,商人们聚集在扬州,使扬州成为了盐产聚集、散运之地,殷富甲于天下。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扬州的商业之繁华。
8、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9、1988年瘦西湖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0、《唐阙史》记载:“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终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唐代的扬州是当时著名的大城市,也是名副其实的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有“扬一益二”之称,令人神往。
11、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
12、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13、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可爱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徐凝这首诗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诗意的,而且是新奇的。这些数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论,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致使后世之人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
14、17《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5、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16、站在芒种的节气里,眼前清风拂动的绿柳,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演奏一曲芒种的节气歌,远处夕阳下归家的牧童,晚风中荷锄的农夫,正在描绘一幅盛世的和谐图。
17、"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18、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19、经典里的芒种,濡染墨香,千古风流;季节中的芒种,耕耘日子,收获光阴。
20、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四、赞美扬州的美句子
1、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2、《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其一》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西汉《佳人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4、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5、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6、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7、第二句“豆蔻梢头二月初”,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
8、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9、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10、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不少诗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说明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
11、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12、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13、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14、徐凝,唐朝著名诗人。与杜牧几乎同时代。在徐凝的生命中,白居易是重要的人物,似乎是因为两人诗文风格略近,也似乎是两人性情相投。据说白居易曾经因为徐凝的《庐山瀑布》诗句“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而惊呼“赛不得”。
15、过去的事情就像是画在沙地上的画,时间流逝,沙被风吹走,记忆模糊,最后化成茫茫的一片,再也无法分辨……这其实是人的自我保护功能,试想你能记住过去的每个细节,永志不忘,那么一生里最令你悲伤、疼痛、哀愁的画面就会不断的折磨你,你总也不能从过去的坏状态中走出来。——江南《龙族》
16、《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7、下一期我们将给大家带来诗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1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9、扬州的繁华,我们还可以从《鹿鼎记》中略窥一斑,是那个充满商贸气息的地方,青楼林立,红袖招招,脂粉浓郁,才孕育出了那个机灵鬼巧的传奇人物韦小宝。
20、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五、描写扬州美景的句子
1、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2、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
3、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4、开启充满希望的六月吧!
5、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益州)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的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
6、落日竹枝歌,犹是豳原颂。
7、《月》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8、鵙指伯劳鸟喜阴的它现身枝头,感阴而鸣
9、爱到分才显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即将分别,要说的话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毋忘我。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微笑,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10、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11、未嫌豚酒祝,自乐鸡黍供。
12、珞珈山下,东海之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俯首甘为儒子牛。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
1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14、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5、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16、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17、走在漫长的扬州道上,词人所见到的全部是长得旺盛而齐整的荠麦。而昔日那个晚唐诗人杜牧对扬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誉一去不复返。自金人入侵后,烧杀掳掠,扬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废池乔木”的了。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一个“厌”字,很恰当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朝廷的昏聩和胡人的罪恶。试想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
18、《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9、曾经有一个比较优美的句子迅速在网上走红,这个句子就是“春风十里不如你”,据说是出自于冯唐之诗,但归根结底,这其实是杜牧的诗句,冯唐也不过是化用而已,且看杜牧原诗《赠别二首·其一》:
20、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褶裙,白卉已随霜女妒,暗折双花借小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