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用兴的诗句(100句)
一、诗经中带兴字的诗句
1、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2、(设计意图)通过内容概括、画面描绘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增进学生思维碰撞,整合信息,体会诗歌描绘出的画面美感。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画面中的特例,引导学生体会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3、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天天盼望返故乡,眼看一年又过完。
4、《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5、⑶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师:这首诗里的时间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7、(13)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8、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9、教师语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哪位同学能就自己的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诗经》?
10、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忧心如焚似火烧,饥渴交加泪汪汪。
11、起兴主要有两种效用。其一提出中心,奠定全文的基调。其二“引起”读者“兴趣”。
12、⑼栲(kǎo):树名,山樗(chū),俗称鸭椿(chūn)。
1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14、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论语》中所谓“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5、《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6、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桃夭》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17、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体味语言之美。随文理解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适当关注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现象。
18、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19、教师引导:可引导学生将诗歌内容概括为“雎鸠和鸣、少女采荇、君子寤寐思服、君子淑女琴瑟和谐”等画面,并对其展开描述。
20、师:在我们中国的文学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四字现象”。比如我们想说,往窗外望去下起了雨,外面一片黑漆漆,用四个字来说,我们就可以说——
二、诗经中用兴的诗句
1、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现在你们不读她的书了,这个作家很有名,张老师小时候,在座的很多老师小时候都读过她的小说,她专写爱情小说,她的名字叫琼瑶,琼瑶这个名字从哪里来?
3、(4)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跻(jī):登,上升。
6、选择鲁赞·攀水思乐攀水,薄采其头,乐攀二字结构简单,画笔少,看起来清晰,给女孩带来清爽清洁的气质,产生了文艺清新的风格。诗句中乐指兴高采烈,水名,带着柔和的气质攀登,组合指女生性格宁静,生活愉快。
7、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8、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9、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10、宋代朱熹《诗集传》:“兴也。此亦燕飨通用之乐。故其辞曰:南山则有台矣,北山则有莱矣,乐只君子,则邦家之基矣;乐只君子,则万寿无期矣。所以道达主人尊宾之意,美其德而祝其寿也。”
11、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D)
13、jūjiūyǎotiáohǎoqiúwùmèisùhuíChíxìng
14、⑷邦家:国家。基:根本。
15、诗的第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16、《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
17、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18、(1)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19、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20、师:你看《诗经》多厉害!大科学家用它来取名字,大诗人照搬诗句,从里面抄,《诗经》影响大吧?
三、带有兴字的古诗词
1、默读诗歌,概括内容、画面。
2、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3、(11)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4、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5、《诗经》中的比:《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8、通过景、人、情三者关系的分析,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诗歌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的情感。
9、小组讨论、交流、记录。
10、选择小雅采绿终于采蓝,不收获,采蓝在诗句中表示,在美丽的天气中采摘辽蓝这种古代女性采摘植物的景色,唯美憧憬,女孩以采蓝为名,古风诗意。蓝字是一个有清新感的字,加上整个名字的文艺。
11、《瘦金千字文》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最著名的一套瘦金体书法作品。这套《千字文》纵6厘米,横8厘米,每行十字,每页四行,共计二十五页,其封面为楷书“千字文”、加上落款一页及郭沫若题首一页,共计二十八页。是宋徽宗在1104年所作,其所用的纸张为宫廷专供,呈淡黄色,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书法的落款为“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赐童贯”,不难看出,这套“千字文”是宋徽宗赐给北宋权宦童贯的。元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袁桷曾赞“瘦金体”笔法飞动,有凌云步虚之意。在这册“千字文”中,这种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用笔瘦劲、挺拔、舒展、遒丽,横划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灵动娟丽,有欢畅流利之感。
12、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1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诗经·国风》中的“民间”恋歌和氏族贵族们的某些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及其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无衣》《木瓜》《采薇》《蒹葭》《黍离》,虽然这些诗篇中所咏叹、感喟、哀伤的具体事件或内容已很难知晓,但它们所传递出来的那种或喜悦或沉痛的真挚情感和塑造出来的生动真实的艺术形象,那种一唱三叹回环复沓的语言形式和委婉而悠长的深厚意味,体现了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至今仍然那么感人。张老师精选《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带领学生走进了古人的情感世界,短短一节课时间,学生体悟到了亘古不变的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
14、明确:一个反复出现的“从”字,既体现了诗歌主人公反复寻觅,不肯歇止的执着,也体现出主人公依从自己的内心,跟从伊人的决心。
15、师:它用了反复的手法。
16、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17、秀秀書院雅士:壯女方方瀹茶
18、《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19、抓住了《诗经》的本质,以情感人。
20、师: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她的名字是从《诗经》里来的。所以你看,科学家起名字是从《诗经》里起的,是这样吧?我们再来看——
四、带有兴字的诗词
1、《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2、师:比如我们说,屏显:
3、《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
4、师:他为什么给那个人那么贵重的东西?你猜这俩人是什么关系?
5、雎鸠()()窈窕()()好逑()()
6、(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7、师:这首诗都读过吧?很多人读《诗经》,这个几乎是第一首诗。下面我准备推荐两首诗。一首诗是追求美女的,还有一首特别伤感。我们先来看看追求美女的。
8、生:我发现每一小节第一句都是一样的。
9、茶人:壯族方方、寶雞萌萌
10、师:今年我们国家刚刚发生疫情的时候,跟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远在日本的海外侨胞、海外华人给我们寄来了很多物资,上面就有这两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然我们没有在一个地方,但是我们共同撑起一片蓝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怎能说没有衣服呢?我和你披着同样的战袍。特别感人。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11、谷雨至立夏前后迟熟种單樅開始採摘,有宋种八仙、玉兰香、夜来香、老仙翁等。此时间采摘的单丛大都香气高锐幽长、滋味浓醇,同样在毛茶制成后,经15天退火熟化,才能品尝出真正色、香、味及老丛山韵蜜味。
12、明确:诗歌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组描写采摘荇菜的句子句式很相似,每组句子只替换了很少的字。这种大多数句子相同,少数字词不同,叫重章叠句。
13、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14、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15、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16、一朵桃花,两种结果。
17、周代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18、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宛,仿佛,好像。
19、来源: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20、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他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五、兴在诗经中的意思
1、师:曹植还有一个哥哥叫曹丕,三个文学家,号称“三曹”。“三苏”你们知道是谁吗?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师:周树人的弟弟叫周作人,文章写得特别好。他们的弟弟叫周建人,是我国的生物学家。这三个家族特别厉害。来,我们来读读曹操的《短歌行》
4、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5、秀秀書院薛佩生先生瘦金書
6、联想。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7、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8、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9、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10、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11、师:你不了解她。不了解她是不对的。中国目前只有两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个是谁?
12、(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所学,引入诗歌的“大背景”,奠定学习全诗的感情基调。
13、在朗读中体会《蒹葭》一诗的重章叠句带来的音乐美感,感知诗歌描绘的画面,把握诗歌精妙的用词。
14、茶器:品茗杯、聞香杯、茶道組、滌方、茶巾等
15、先生講到這一指法的時候,一邊以太極之法示意。彈琴如太極,一定要“圓”,圓則暢通如意,圓則得心應手。拳法里有弓步、馬步、虛步、仆步…….琴亦如是,搯起,亦即是大指與名指重心的切換,此理既明,則此一指法掌握指日可待矣。陳陳姑娘《酒狂》一曲已經有模有樣,她自己在清光滿盈的琉璃室里一遍又一遍習練,以此等方式與古人合,與隱士合。
16、明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雎》一诗,就是这部作品集的第一篇。能在三百余篇中位列第它一定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又有“过人之处”,那么就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走进《诗经》的第一篇《关雎》。
17、体会诗歌音韵美及形式特点
18、师:一般朋友就这样吗?你给个木瓜,我就给个琼琚啊?
19、教师语言: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先自己思考回答,再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20、《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