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诗句及它的诗意(100句)
一、关于竹子作用的诗句
1、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2、《咏院中丛竹》唐代:吕太一
3、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4、叶嘉莹在文章里,有意解释新旧诗人的困惑。她认为,杜甫的《秋兴八首》的一个特色就是句法的颠倒,“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她解释了颠倒的妙处。“形象的跳接是可以的,语法的颠倒也是可以的”,所写的内容表达得好坏不取决于形式,而是感情是否真挚。
5、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6、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7、1976年3月,52岁的叶嘉莹在美国东部参加亚洲学会。她收到大女儿和女婿车祸去世的消息,立即飞往多伦多。回到温哥华后,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接连数十天闭门不出。
8、细细品味最后一句,诗人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措语委婉,然而感情充沛。它极力刻画竹子的愁惨容颜:烟雾缭绕,面目难辨,就像是伤心的女子掩面而泣。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露水,不时地向下滴落,这与因伤心而垂泪的女子的形象是何其的相似。
9、看竹叶虽然很多,但每一片的朝向和动势都不尽相同,虽有交叠,但点到为止,全无纠缠,不像藤蔓;而竹节的贵在坚韧,再瘦的竹子,都有清风傲骨的感觉。
10、叶嘉莹写竖排繁体的板书,一边说一边写,速度很快。因为经常写板书,粉笔灰使她的手指总是皴裂。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上总贴有胶布。
11、竹子全身上下都是宝,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植物。它的生命力顽强,外型美观,生长速度非常快但是在竹子幼小的时候竹子靠坚强的意志里在土里生成,准备一次性的冲出坚硬的地面。我喜欢竹子的美观的外型,更钦佩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和它那飞快的生长速度。
12、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13、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14、顾随说诗的主要作用,是在于让人感动。叶嘉莹在国外的课堂上,也常常给学生用英文“care”,她说要有一颗关怀的人,对人、事、物,对大自然的关怀。
15、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6、很多人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弱德之美”。
17、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18、相传纸没有发明的时候,人们把竹子砍断削成长条写字,称作竹简。而还有一种叫“竹报”,这是旧时家信的别称,古时,向家中寄此信也被称为“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19、竹竿也不是粗细均匀,竹节刻画较为写实
20、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二、关于竹子的诗句及它的诗意
1、书画中的竹子,是用墨色的浓淡,竹叶的布局和情态以及竹枝的交错,来表现立体感和层次感。
2、表现勃勃生机和昂扬的气概
3、开学在即,这份"收心秘籍"请收好!
4、丈夫性情变得更加暴戾。晚上,她梦见过自己和两个女儿被丈夫打,陷入遍体鳞伤的弥留境地,梦到母亲要接自己回家,困在一片芦苇荡里找不到路。
5、咏竹(傅庞如)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6、顾随讲课,她埋头一字不落地记笔记。听了6年课,她记下8大本笔记,此后的50余年,她在台湾、美国、加拿大漂泊,只有这些笔记她随身携带。顾随当年评改的习作旧稿、信件、赠诗,都被叶嘉莹作为书法装裱起来,带在身边。
7、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
8、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9、每天集中发送!!请注意查收噢!
10、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确实无处可逃。1945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第八年。敌寇占领下的北平,人们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穿打补丁的旧衣裳。师生在课堂上用诗句相互慰勉。顾随在课堂上将雪莱《西风颂》里的诗句”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改写成中文诗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叶嘉莹模仿顾随的风格,用这两句诗写成了一阕《踏莎行》。
11、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12、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
13、“后来我谅解了他,是想到王安石的一首诗《拟寒山拾得》。”她记住的与原诗有出入,但她更喜欢自己记住的诗句:风吹瓦坠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14、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15、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1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7、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遇到这样一群人,你的师长!您陪我一程,我念您一生。
18、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19、表现气冲云霄的志气
20、2015年,迦陵学舍落成。叶嘉莹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分批运回国,大小不一的旧行李箱上贴着注明“资料”的纸条。
三、关于竹子的诗句
1、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3、“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及。”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
4、更因为它美好吉祥的寓意而畅销市场。
5、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咏竹(齐.谢眺)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咏竹(唐.张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6、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7、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时把竹皮的颜色和光泽清楚地显现出来。“楚辞”代指诗人创作的歌诗。
8、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9、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10、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11、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黄滔《题友人山居》
12、1990年,叶嘉莹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退休。她决定捐出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在南开大学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驼庵”是顾随的号,“永言”则从她已故的大女儿和女婿名字中各摘了一个字。
13、在钻研知识的道路上,难免遇到疑惑的地方,老师不能代替我们学习,却能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拨开云雾见青天,少走弯路。
14、欢宴良宵好月,佳入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予》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5、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6、叶嘉莹从不向旁人透露自己的不幸,外表平和。回忆起叶嘉莹,台湾诗人痖弦想起两件事:一件是在台北远东电影院看电影,他看见相隔不远的走廊上站着一位女子,身穿米黄色风衣,围着淡咖啡色丝巾,衣着合身,清雅脱俗,对周围乱糟糟的人群视而不见似的,如“空谷幽兰”,神情则“意暖神寒”。几十年后他才向叶嘉莹本人确认,那晚在电影院看见的女子就是她。
17、“我觉得她不是不敏感,她对诗词中那些幽微的情感体会得那么透彻,怎么会是不敏感呢?恰恰是古诗词救了她。古诗词给予她生命的精华,让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么高的层次。她的苦痛都被诗词溶解了。”在刘秉松看来,“人生最难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轻而化之。”
18、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19、李贺的这首咏竹诗,旨在表达自己心中郁积已久的哀怨之情。结合李贺的生平与人生际遇,可以看出,竹的形象就与诗人自己直接抒情的形象叠合起来,不再是独立自在的实体。这样写,是虚实结合的写法,虚与实之间并行不悖,读来让人无限感慨。
20、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四、描写竹子的诗句古诗,竹子的好处
1、有人喜欢那美丽的梅花,有人喜欢劲拔的松树,而我则喜欢"岁寒三友"中的竹!多少人把竹刻画,把竹赞美,把竹歌颂.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
2、“15字以上文章评论+资料套装编号+您的邮箱”
3、是老师,教会年幼的我们写名字,识文字;是老师,教导懵懂的我们敬父母,做好人。谢谢您,老师。
4、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5、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6、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7、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8、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9、然而诗人兴寄深微,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竹子上,避免直抒胸臆的口头对白,从而形成了诗人与竹子的心灵对白。
10、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1、窗外碧竹映斜阳,风拂枝叶影印墙。忽然一阵雨丝过,斑斑点点绿滴墒。立身黄土心向天,寒岩难阻志气坚。春雨之后谁能挡,耸入青云傲山川。
12、民间传说中西云山住有身长丈余的山魁,人遇染百病。一个叫李畋的人,为了避遇山鬼,早晚把竹子投入火中使之爆响,其声使山鬼害怕逃离,使大家都躲过了灾难。
13、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14、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15、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材,老师陪伴我们走过年年岁岁。当我们离开校园,才终于懂得了老师的严厉与温情。曾经那么“怕”他们,现在却那么“想”他们。
16、91岁时,她还在70平方米的住宅里给研究生上课。博士生、硕士生,加上来旁听的人,坐在塑料小矮凳上,每堂课有二三十人。后来,课程和讲座的视频被整理出来放到网上,她一下子成了讲诗词的“网红”。
17、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20、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五、竹子的有关诗句
1、薄袖欺寒脩竹暮。——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2、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3、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4、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5、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6、竹子凭借深厚的底蕴在玉界博得大家的喜爱
7、有的课程录像中能看到她轻微地咳嗽,但是她的语调没有降低或减慢。“如果用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讲课,就是,‘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8、“去加拿大不是我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结婚也不是。”叶嘉莹说,“但是我先生因为被关了那么多年,幸而放出来了,他离开了海军,没有找到工作。他不想在台湾待了,看到我有机会出去,就坚持让我把孩子先带出去,他也就能出去了。”
9、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10、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11、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12、“无数次,我埋怨过您,觉得您苛刻、不近人情,可我知道那些批评的背后,是您的用心良苦。惹您生气,让您失望,我也愧疚、懊恼;或许我不够努力,还不优秀,但我一直在努力,希望有天能让您觉得骄傲”。
13、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14、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15、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6、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7、席上看君,竹清松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8、在北大最大的阶梯教室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跑来听这位北美教授的课。她回忆叶先生讲《古诗十九首》,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看到了另外一个智慧的女性师者的美”。戴锦华说,“叶先生是我当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未来要做教师的重要和直接的推动力。”
19、民间传既中西云山住有身长丈余的山魁,人遇染百病。一个叫李畋的人,为了避遇山鬼,早晚把竹子投入火中使之爆响,其声使山鬼害怕逃离,使大家都躲过了灾难。
20、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