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初一十五念的佛经(100句)

2023-01-15 18:33:05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佛教初一十五的说说

1、从这个角度来看初十五的斋戒,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些古代的高僧大德,会说这时候吃素斋戒有更大的功德。而寺庙里选择这个日子诵戒讲戒,的确也是因为人们在月亮潮汐最大值的影响下,最容易犯戒!

2、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3、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4、其一:初一十五为佛教十斋,农历每月初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5、寺庙也选择在这些日子诵戒讲戒,也是因为人们在月亮潮汐最大值的影响下,最容易犯戒!

6、而是一种宽容。厚道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修养。厚道不是愚蠢,而是一种美德。厚道的人,心

7、佛教及道教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宇宙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人体内的阴阳变化。人的身体是个“小宇宙”,要保持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必须做到与宇宙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

8、佛家香品的种类十分丰富

9、梁武帝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重要人物,此前的佛教徒,即便是释迦佛祖在世的印度,也是允许修行人食用“五净肉”的。自梁武帝以后,素食便一举成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一大标志。因此,要说从古至今最自觉、最彻底、最无私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素食主义道路的群众,当公推南北朝以后的中国佛教徒。

10、选的日子是月初和月中,从初一到以示礼佛之初心到月圆都不变。也可以把这两天看作是佛教信徒的礼拜日,或者古时候的休假日,耕劳半月抽出一点时间休息一下,顺便礼佛祷告。

11、那“八关斋戒”。这个“斋”也是指的过午不食,是佛陀专门为在家居士制定的戒律,因为在家人事务繁忙,又想修行佛法,佛陀就制定了这么一条戒律,可以一天一受,既不影响生活,又能体验出家人的生活。

12、初一和十五对于佛教的特殊意义:

13、烧香对于佛教的特殊意义:

14、这也是为什么高僧大德强调,初一十五吃素斋戒有更大功德的意义所在。

15、保佑我一帆风道顺生意兴隆家中所有眷属心想专事成六时吉祥!

16、“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

17、至于为什么要烧香是有说法的,烧香在佛教中意义有四种。

18、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19、我之前喜欢吃素,不知道为啥现在超级爱吃肉 ,没事,想吃啥吃啥。

20、不是贪心不贪心问题的,选择蛋好主要,哪怕你2C如果选择了不中那一场一样错的,所以有时候选择好主要,呵呵。

二、初一十五念的佛经

1、而到了初一新月之日,人们的情绪则普遍比平日更低落,抑郁症患者会增多,自杀率也会增加,一些有精神性疾病的人会比平日更难于自我控制。

2、佛教中有说法“万佛一炉”,所以也不必拿着香到处敬拜,只要你诚心拜佛,清净平和,那么佛祖一定会感受到你的诚意。

3、每当十五月圆之日,人们的情绪普遍会比平日更易激动,社会的犯罪率会陡增,车祸的发生率也大大高于平日;

4、而是一种宽容。厚道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修养。厚道不是愚蠢,而是一种美德。厚道的人,心思简单,善良真诚,言而有信,重情重义,不喜欢玩心机,不喜欢占便宜。厚道的人,老实本分,却不笨,他们嘴上不说,心里明白,知道钱财不如人品重要,明白利益没有情义值钱。厚道的人,心不恶毒,对人真诚,实实在在,不给欺骗。不会甜言蜜语糊弄人,不会赔尽笑脸讨好谁。实话实说不玩虚的,真心实意不玩假的。厚道的人,有良心,有善心,有真心,不会为了钱财违背良心,不会因为受伤改变善心,不会为了利益欺骗真心,坦坦荡荡,本本分分!厚道的人,对朋友重情重义,对伴侣绝对忠诚,对父母一定孝顺。把人品看得最重,把真心放在首位。与厚道的人相处,轻松,不用谨言慎行,察言观色。

5、佛教是缘起于天竺的一个宗教,现在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自从东汉年间自从西域传入我国,逐渐本土化,成为全民信仰,慢慢的与道教、儒教三教合一。这期间是逐渐汉化、逐渐改变的过程。

6、每一天我们都可以烧香拜佛,只不过为了方便普通百姓,所以就约定俗成在初一和十五烧香。烧香的关键在于要有一颗虔诚、慈悲和恭敬的心,谨记烧香的四个意义,才能达到礼佛的目的。

7、白菜鸡蛋虾皮素馅包子好吃,喜欢吃素的试一下。吃饭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8、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发信号,净空法师说就是“发短信”!也表示你有信心。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另外,上香既是供养佛菩萨,也同时供养了六道中其他众生。其中鬼道众生有一类是以香为食物的,上香也是供养他们,鬼道众生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一个月,初十五上的香对他们来说等于是中午饭和晚饭.

9、供养水果数量其实不是关键,放几个都好,但是要注意一下几个禁忌,比如石榴、樱桃类的水果不宜供养,道教的不能供李子。

10、佛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而人生就是这苦海。第一为什么说人生就是苦海,人间有七情六欲。仙人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不要小看这所谓的感情,这些是你在人间必须需要的东西。假如你没有亲情,友情,爱情的概念那么你就是个四大皆空的状态。第二在仙家看来凡人的七情六欲是用来受苦的,并非享受这份感情。而遁入空门便是舍弃这世间的林林总总。这是从遁入空门的角度来看人间就是苦海,或者说人生就是苦海。

11、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

12、如果在初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吃肉类、海鲜、荤类等酸性物质很难代谢出去,从而阻碍血液运行,损坏阳气。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也就是气的生成要靠血液来生的,所以吃荤食等食物,人体就会感觉沉重。

13、又,持斋之日有三斋日、六斋日、十斋日之分。相传此斋日有诸天神莅临考察,并记录吾人之非行。故必须斋戒清净,谨慎三业云云。

14、人体血液涌动的“潮汐”

15、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答案令人吃惊!

16、这时人的情绪会容易极端。

17、初一十五参与普佛行善,不仅是增添了自己福份,也是为家人祈福福份,造就自己的功德。今天就是十一月初一了,在这一天不要忘记多做善事:

18、意寓点燃戒定真香,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19、③、烧香对于佛教的特殊意义

20、而两旁的们可供香客们进出,进门需要注意,女迈右脚。男迈左脚。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这是对佛的不敬。进颠直接跨过就是。

三、佛教初一到十五的讲究

1、初一和十五对于佛教来说到底特殊在哪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提到《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经卷上云:“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2、上香每一天都可以,有的人做不到每天上香,就在十斋日上香也行,如果十斋日还做不到,那就初十五上香吧,这都是为了方便信众而说的法。关键是要有一颗真诚、慈悲、恭敬的心。

3、佛家认为香能沟通凡圣,是凡人与智慧相通相契的灵媒,香所散发的气味能安定人心,洗礼繁复,净化俗鄙。在修行时,佛教徒也多用香来辅助,香所带来的特殊气味令人内心平静,愉悦芬芳,有助于在念经修行的时候达到空灵、平静和超脱的境界。尤其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形成了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气息、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独特世界观的香文化,焚香和佛教的结合则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因缘。因此,焚香也就成了佛教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4、由于香的尊贵、神奇及其在佛教中的悠久传统,还有他为诸佛乐道的神圣,在今天的佛教之中几乎是无处不“香”了。

5、佛殿谓之“香殿”,厨房谓之“香厨”,而佛家寺院更是被尊称为“檀林”。

6、农历初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到最大值的时候,我们人体内部血液涌动的“潮汐”也达到了最大值,情绪就会陷入极端的状态中。“素食”在中国古代的含义并不等于“不吃肉”。汉语“素”字本义是指白色、干净和质朴。

7、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8、初十五都要集会一处,

9、也因月亮盈亏影响达到最大值。

10、⑦、农历初十五吃素大有深意

11、“赶十五不如赶初一”比喻做事情须抓紧,要赶早。出处:吴南生《革命母亲李梨英》:“分田是天大好事,‘赶十五不如赶初一’,好事要越快办越好。”

12、佛家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空净、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而且好香的气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与善的方向发展。好香如正气,若能亲近多闻,则大为受益。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

13、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14、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虔心向佛,下令天下僧尼不得杀生、吃荤,出家人只能吃素。这个法令在隋朝统一南北之后,演变成汉传佛教的禁令,由此演变出一系列的素食,来面向信佛的人飨用。

15、因此,每当朔望日(即初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到最大值的时候,我们人体内部血液涌动的“潮汐”也达到了最大值。

16、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烧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不必多烧。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17、这肯定是好的。佛教信众在中国宗教信仰所占比重颇高,初十五的烟火旺盛非同一般,让人仰慕。

18、同住的比丘们每月的初十五都要集会一处,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戒,以反省过去半月内的修行是否合乎戒律。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忏悔。而作为在家佛弟子的居士们,则在这样的日子里斋戒净心,吃素净食物。

19、每一天我们都可以烧香拜佛,只不过为了方便普通百姓,所以就约定俗成在初一和十五烧香。烧香的关键在于要有一颗虔诚、慈悲和恭敬的心,谨记烧香的四个意义,才能达到礼佛的目的。除了礼佛之外,烧香也有供养六道其他众生的作用,鬼道众生以香为食物,他们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一个月,因此在初一和十五烧香也是供奉午饭和晚饭。

20、这时候,人的血气要么最盛、要么最衰,总之,情绪就会陷入极端的状态中。

四、关于佛初一十五的说说

1、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2、我以前喜欢吃肉,但今天看到你我决定开始吃素,因为,你是我的菜。

3、按照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人不应该追求浓烈肥厚的饮食,“平易恬淡”才是养生的硬道理。随着佛教传入,南北朝有“菩萨皇帝”之称的梁武帝,使素食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鲜明特色。

4、初一和十五是佛教十斋日中的两天,十斋日即每月初初二十九和三十。龙树菩萨所造《大智度论》中说,每逢斋日恶鬼邪魔便兴风作浪,在斋日佛教徒应吃斋念佛,才可祛灾消难。因此,每逢十斋日,佛教徒便于此十日受持斋戒。而十斋日中初一和十五此两日均为四天王太子巡视凡间的日子,是日,天神按行人建,评善量恶,查量时间凡人罪恶深浅,增减凡人福禄寿命。在初一是日,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在十五是日,若念阿弥陀佛名号,则灭生死罪,得寂灭乐。因此十斋日潜心念佛,并对着佛菩萨诵读《地藏经》,不仅是增添了自己福份,也是为方圆之内的人祈福福份,造就自己的功德。

5、如果改为吃素,则可使血液变清稀,使血液运行快。血液运行快就容易把血转化为气。气就容易充足,人体就更健康有活力,所以农历每月初一持斋吃素为好。

6、至元明清三代,素食的发展愈加繁荣,素菜在各种文献中的记载也非常丰富。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中国交通史》记载,明末高僧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曾带去了中国的素食烹饪制作技艺,其冠名为“净素烹饪”,把佛教高超的精神修养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之中。清末薛宝辰曾有素食专著《素食说略》,其中记述了200多种素食,其生动性和丰富性已大大超过了前代,真可谓是琳琅满目,洋洋大观。

7、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8、我们要了解初一和十五对于佛教来说到底特殊在哪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提到《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经卷上云:“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9、除了礼佛之外,烧香也有供养六道其他众生的作用,鬼道众生以香为食物,他们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一个月,因此在初一和十五烧香也是供奉午饭和晚饭。

10、不可以。否则就犯了邪淫。根据佛教戒律,对于在家弟子的性生活,规定了非人、非法、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七大方面的内容,你问的问题,属于非时,也就是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性生活,就是犯了邪淫,其中包括了夫妻在日升之后、日落之前也就是白天这一段时间内的性行为、每月的十斋日、每年的阴历一月、五月、九月、八王日、佛菩萨圣诞日、父母祭日、妻子产前、产后这些时间内,在上述时间内的性生活,都属于邪淫。所谓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三十等十日受持斋戒)是不可以过性生活的。

11、则应在这样的日子里斋戒净心,

12、愿你快乐,愿你幸福,愿你新的一年平安如意!

13、不仅是增添了自己福份,

14、每当朔望日(即农历初十五日),

15、①、佛教初修行的原因

16、愿我福禄多多,快乐多多,平安一生!

17、初一十五吃斋,像我这种喜欢吃素的,每次出去点都是荤素一个价,太亏了。

18、这时候吃素斋戒有更大的功德。

19、我曾为本地最有名的佛教寺院兴化寺主编的《徐州佛教》杂志写过文章,从而认识其编辑老师,碰到初十五上香高峰及其他重要佛教节日活动,他们要加班加点工作,拍照片,写动态。记录这些重要的佛教活动,心诚则灵嘛。

20、查量时间凡人罪恶深浅,

五、初一十五佛教说的话

1、佛教在“斋戒”问题上的态度,对中国的素食人群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传统寺院里,同住的比丘们每月的初十五都要集会一处,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戒,以反省过去半月内的修行是否合乎戒律。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忏悔。而作为在家佛弟子的居士们,则应在这样的日子里斋戒净心,自然就只能吃素净的食物了。

2、每月农历初一和对于佛教来说到底特殊在哪里?在《地藏经》中有:“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3、虔诚供奉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4、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5、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等中医古籍中,都记载有用蔬菜制作素食的饮食疗法。

6、“男怕初女怕十五”,是指每年阴历正月中的初一或而不是每个阴历月中的初一和初十五。初一和人体内的水分必然随着地球的潮水涨落的变化而变化。按照中医的说法:男人以气为主;女人以血为主。男女在生理特点有所不同。初男子在气的方面变化比较大;女子在血的方面变化比较大。这是人与自然场性的结合,而形成的变化规律,所以,“男怕初女怕十五”,是有科学道理的。

7、也是为方圆之内的人祈福福份,

8、于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9、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

10、②、初一和十五对于佛教的特殊意义

11、佛教的朔望斋戒(初一十五吃素),在今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的支持。按照潮汐理论,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力主要是施加于地球上的水体中的,它往往通过海洋潮汐的定期涨落体现出来。

12、大家都知道潮汐与太阳月亮是关系密切的,实际上人体也会如此;男的以气为主,所以初一时候气变化比较大,而女的以血为主,所以十五的时候女的变化较大;所以我们认为男怕初女怕十五;

13、“持斋”,也叫“持午”,就是持守过午不食的戒律,这是佛陀给出家弟子制定的戒律。

14、佛家认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

15、燃烧自身,普香十方,以监督无私奉献;

16、为佛菩萨供灯,是为了让佛菩萨给自己一个光明的启示。在佛教中,光明象征着智慧,用点亮的明灯为自己在婆娑世界做指引,用般若智慧指引你超脱轮回,去西方极乐国。很多时候都是用油灯来供佛,寓意自己要多奉献,利乐众生,点燃自己为他人方便。

17、在《地藏经》中有:“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18、香的文化源远流长:

19、对于佛教来说到底特殊在哪里?

20、进殿须知:如否有人注意到,一般的寺庙正殿都有两道门中间一道大门,两旁两道小门。而烧香拜佛进门也是有忌讳的,不是和尚尼姑最好不要走中间那道门,中间那道门被称为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