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形容音乐气势磅礴的词语(100句)

2023-06-01 15:52:5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气势磅礴的词语

1、年少气盛:汉语成语,形容年纪轻轻就有很大的傲气,不尊重长辈或者指年轻时不懂事,太血气方刚,做了不好的事,老时后悔。

2、这两个词语针对特定的自然风景可以使用,如:描写黄河壶口瀑布可用(气势磅礴);描写泰山、庐山等可用(高大雄伟)。

3、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4、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5、气势磅礴:形容气势极其宏壮雄伟;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

6、气势磅礴、风云变色、气吞山河、一泻千里、地动山摇、波澜壮阔、排山倒海、气贯长虹、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7、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天边的云霞将夜空凝结成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9、翻译:气势十分雄伟浩大。

10、在辽沈战役中,我军漫山遍野,~地扑向廖耀湘兵团。

11、气贯长虹(qìguànchánghóng)

1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为了抗议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我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了~的示威游行。形容气势大的:一泻千里、万马奔腾、咆哮而下、滔滔不绝、烟波浩渺、雷厉风行、气吞山河、扑天盖地、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排山倒海、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波涛汹涌一触即发剑拔弩张,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万马奔腾,地动山摇,万箭齐发,投鞭断流,风云变色,关于磅礴的词语: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气贯长虹、震天撼地等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5、《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16、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17、洪水~地向前涌了过来。

18、译文:长江豁然中间奔流,奔腾千里直泻江南。

19、(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20、气势恢宏气势宏伟气势如虹声势浩大气势汹汹万马奔腾,地动山摇,万箭齐发,投鞭断流,气吞虹霓气贯长虹气壮山河声势浩大

二、形容音乐气势磅礴的词语

1、气势磅礴、风云变色、气吞山河、地动山摇、波澜壮阔、一泻千里、气贯长虹、排山倒海、声势浩大、浩浩荡荡。

2、势如破竹(shìrúpòzhú):势:气势,威力。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3、(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4、三: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5、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6、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7、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8、白话文:“浩浩荡荡,宽阔得无边无际。”

9、比喻局势的变化巨大。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姚华《曲海一勺·述旨》:“及有非常之变,则纪律荡然,一时才俊,失所依据,斤斧自操,聪明所结,足使风云变色,河岳异彩。”

10、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11、气势汹汹: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ìshìxiōngxiōng,意思是因为某件事情严重违反个人意愿,或者压抑的感情得到爆发,指人对事或者人的不满情绪发泄的状态。

12、词题中的三门津,也就是黄河三门峡。此处有三门山,分别为神门、鬼门、人门,黄河流至三门,波涛湍急,凶险无比。元好问这首词就是描写险关的雄奇壮丽和黄河的气势磅礴,以此寄寓国家危难之际,男儿当力挽狂澜的壮志豪情!

13、(典故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14、气势磅礴、雕梁绣柱、高堂大厦、雄伟壮观、琼楼玉宇、富丽堂皇、层台累榭、丹楹刻桷、飞阁流丹、高耸入云。

15、例:“这幅泼墨山水画运笔豪放,气势磅礴。”

16、势不可挡( shì bù kě dǎng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17、出处:近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18、近义词:汪洋大海、万马奔腾、洋洋大观

19、造句:宽阔的大街平整乾净,宏伟的建筑群气势磅礴错落有致,引人注目。

20、可惜元好问生于金末乱世,一生坎坷无比,数次科举不中,国家腐朽不堪,在蒙古铁骑下被鲸吞蚕食。最后蒙古军一举灭金,而元好问也被俘虏囚禁。幸而耶律楚材为其奔波,才得以自由。

三、描写水气势磅礴的词语

1、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十四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2、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3、大张旗鼓( dà zhāng qí gǔ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4、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5、(释义):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6、例:这里的渠水很大,浇起来浩浩荡荡,所以从来不打畦,也没有垄沟

7、世间万物都有其各自的对立面,有“正派”就有“反派”;有“刚”就有“柔”。

8、人面兽心(è shēng è qì )

9、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1、(出自):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惊天动地

13、浩然正气: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

1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一作:向月)

15、(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16、气势极其凶猛的成语——盛气凌人、气势汹汹、气焰嚣张、其势汹汹、威风凛凛。

17、这首词上阕写景,开篇就极为雄壮,大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紧接着“长风”、“高浪”、“千仞险峻”、“潮水凶壮”,描绘三门峡之奇险壮阔,淋漓尽致。一句“直下洗尘寰”仿若有冲洗整个人间的豪壮气概!结尾则陡然勒住脱缰之马,收敛气势由动转静,稳如泰山。

18、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澜壮阔。”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泻千里

20、大张旗鼓(dàzhāngqígǔ):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四、气势磅礴的词语

1、翻译:正气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

2、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3、 (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4、反义词:风平浪静、零零星星

5、(成语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6、造句: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

7、形容气势强大的成语 :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气贯长虹、浩浩荡荡、气吞山河等。

8、白话释义: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9、qì shì xiōng xiōng

10、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11、(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1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浩浩荡荡

14、(近义词):气吞山河、气势磅礴

15、 (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16、译文: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17、近义词:大张旗鼓、气壮山河、汹涌澎湃

18、(出自):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斗争结盟友,殉难慷慨同。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

19、气势磅礴(qìshìpángbó)

20、(例句)他听了底下的人一说,不问青红皂白,就~地走了出来。

五、形容山气势磅礴的词语

1、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

2、(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3、大气磅礴,大气凛然大刀阔斧,大展宏图,,口若悬河,,千军万马,天下无双,,气冲霄汉,气贯长虹,,壮志凌云如虎添翼,如雷贯耳,如日中天,,运筹帷幄,,旷古绝伦,,纵横驰骋,,顶天立地,,居高临下,,骇人听闻,绝无仅有,,旁征博引,高谈阔论,高屋建瓴,,振聋发聩,横扫千军,

4、本刊接受原创稿件,不接受一稿多投

5、我国原子弹引爆成功,只见银光一闪,霎时~,声震寰宇。

6、(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7、明·施耐庵《水浒》:“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8、恶声恶气 (rén miàn shòu xīn)

9、出处:《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十四卷:“是气所磅礴。”

10、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11、气吞山河(qìtūnshānhé)

1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4、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1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16、 (出自):《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译文:玉的气质如白虹,就是天。)

17、势不可挡(shìbùkědǎng):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18、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19、气吞山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ìtūnshānhé,意思为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

20、这是汉高祖刘邦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一统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