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洞庭湖的诗句(100句)
一、洞庭湖的诗句
1、《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2、当古人背扛肩挑把你筑得高高总祈愿你能镇住苍龙镇住惊涛可你总是一味地一味地好逸恶劳与头顶的流云耳鬓厮磨与脚下的波涛打情骂俏你哪曾管过苍生的死活黎民的哀号也不曾镇住肆虐的洪涝凶残的狂飙
3、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4、小朋友,快来找找洞庭湖在地图的哪儿?
5、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诗中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嗯?!这是课文吧?)
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8、第四句中,“遥看”二字一转折,诗人的视线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中抽出,以更广阔的视角看被山围在中间的洞庭,在皓月银辉之下,愈发显得山色青翠,山水浑然一体,远远看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11、文赋有《岳阳楼记》,诗词更是数不胜数,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几首写在洞庭湖和岳阳楼的经典唐诗,第一首便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肆水无羁举一柄石剑刺往江底轰然溅落长天那枚南湖晓月看满目火花四起浪平江已镇洒一湖碎碎的月的残屑随波千古星移
13、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14、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15、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16、※洞庭湖的碧波(外一首)※
17、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18、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19、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一起在诗人优美的诗句中去体会洞庭之美,感受不一样的湖光秋色。
20、《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二、赞美洞庭湖的诗句
1、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旷远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虽没有气吞山河的气魄,没有海纳百川的抱负,但是极富有浪漫的文采,那种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就表露无遗了。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拜见的古塔多与你同一个尊称一条江一个神明一目了然你与众不同一个辽阔的湖泊疆域与王国对等君独踞中央不戴相应的皇冠接受看似普通的册封我肃立你脚下举头一尊站立的神将天赋的权杖矗立于与日月同辉的银色广场四水一江从四荒八野而来聚首后滔滔向东
5、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6、历史上的洞庭湖曾经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因为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6000平方千米左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洞庭湖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为了加强洞庭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政策。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7、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8、这一天,刘禹锡出门游玩,一直玩到了晚上。天上的月亮明亮无比,湖面上波光粼粼,天地之间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这时候,一丝微风也没有,湖面安安静静,平平稳稳,没有一点儿波纹。
9、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极尽洞庭湖的动态之壮,而李白的“南湖秋水夜无烟”却写尽了洞庭湖的静态之美,让人望尘莫及。李白的另一首《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为同时期的作品,虽未直接描绘洞庭之景,但富有无穷的遐想空间。
10、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将画面集中在君山之上,月光之下,君山青翠、湖水清澈如同一个一盘,而君山就像一颗雕刻玲珑剔透的青螺,山水浑然一体,仿佛一间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想象奇特,别出心裁地把洞庭湖山水美景勾勒而出,一诗出便犹如画卷,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11、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12、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朦胧、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用词也极精到。
13、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的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是他的代表作。著有《刘梦得文集》。
14、唯有扎根灵魂的塔不可连根拔起
15、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16、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17、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18、诗人眼中的洞庭湖,就好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用来妆奁的铜镜,也好像是一件做工精美的极具艺术感的银盘,而被洞庭湖水环抱的君山,又像是一枚镶嵌在银盘中的青螺。
19、第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君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并且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因为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2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三、刘禹锡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1、(编者按)一览家乡斑斓色,诗人雅兴扑面来。最近,沅江作家协会诗歌创作部(筹)发起了“镇江塔”同题诗展示活动,得到作协会员们的积极响应,征集到一批质量上乘的诗作。为着力推进本土文学创作,打造环洞庭湖文化品牌,我们特将之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2、怎么样,同学们,国庆节有机会也去洞庭湖走一走,看看这无限美好的君山吧?
3、《题龙阳县青草湖》唐·唐温如
4、我们通过阅读古典诗词,很容易发现不同的诗人对于不同的景色是有着不同的感悟的。就像苏轼最喜欢在西湖边写景抒情,在杜甫的唐诗当中多有长江的意象一样,李白对于祖国的壮丽山河也有独特的思考和品鉴。
5、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6、此时,诗人的视线又从辽阔平远的湖面聚集到君山上。在皓月清辉的映射下,在洞庭湖水的环抱之中,远远望去,湖面澄澈明净,君山青翠欲滴。
7、高高的耸立只为抓住余晖的尾巴给这片人间留住更多的阳光风平浪静中思想如何力挽狂澜保渔船安康护苍生周全湖边的苇叶黄了又黄岁月轮转世事无常人间年年春在人生太过匆忙亘古的喟叹婉转悠长在塔顶回荡莫辜负风和日丽美好韶光
8、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9、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0、对一座塔的顶礼膜拜,以至有了哀悼的气息
11、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2、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13、国庆小长假就要到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旅游的高峰期,相信有不少同学也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游玩。古人虽不像我们今天一样有国庆小长假,但与我们相同的是,他们一样热爱美丽的山水风光。
14、诗人眼中的君山与洞庭湖,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相得益彰,就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只錾刻精美的泛着光华的白银盘里,十分惹人喜爱。
15、秋月当空,皎洁的月光将它的清辉洒在洞庭湖面,洞庭湖水愈加显得澄澈清净,洞庭湖中心的君山在月光的辉映下愈加显得青翠,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此时洞庭湖的月光、湖面、君山,三位一体,宛如一幅谐美的山水画。
16、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即湖面,湖面没有风,远看去犹如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镜未磨”三个字形象、贴切地表现了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如若是狂风呼啸的湖面,便没有了首句中“两相和”的意境了。
17、接下来的诗句就是李白的想象了。“耐可乘流直上天”,之前洞庭湖的湖面应该经常有烟雾笼罩,这点点的烟雾就是诗人展开合理想象的基础,但是人可看来可以凭借着烟雾直达天界,去实现天空当中的遨游。
18、比如他笔下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如他笔下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都是精彩之语。而李白来到了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更写出了水天一色的美景,让我们心生向往。
19、洞庭湖的名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历史上又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湖、太湖等称谓,历史上有不少诗人都写过关于洞庭湖的诗歌,如李白、孟浩然等。而这首《望洞庭》则是刘禹锡在赴任和州刺史时所作。
20、李白曾写过很多首关于洞庭湖的诗歌,其中以这两首最佳。第一首《游洞庭五首·其二》描绘的是月夜在洞庭湖泛舟的情景。这首诗描绘洞庭湖之景尽在首句:“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实则天然去雕饰,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上全然无白天的烟波瀚渺,无烟可见水面清澈,澄清如画,静无波澜。未写月色,但明镜一般的湖面已让人遐想到月色倒影,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尽在这七字之中!
四、洞庭湖的诗句刘禹锡
1、从大湖深处伸出一支硬笔写四季景色潮落潮涨写风云变幻旱涝洪荒写鸟舞长空鱼翔浅底写江湖魔怪黎民沧桑蘸湖光山色洞庭风水铺开八百里纸张酝酿百年只写一首主题诗——镇江塔,她在水的中央
2、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3、一身手工制作的衣裳从大清的秋天穿到今朝用一种孤独的姿势,在水里一站就是两百多年我不禁想问镇江塔,你站在那里干什么?谁会相信,你真的镇住了什么妖魔?——但是只要一想起你的名字,想起你的处境我就会心如止水你沐浴了日月精华的身躯即使在浊浪排空的暗夜也会散发出祥光照耀我今世来生的思想远离尘世的演嚣你选择了神灵该住的地方云卷云舒你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一护佑子民七级浮屠九重青天八百里沧海桑田我想,天地之间,再没有一种爱像镇江塔的情怀一样地久天长
4、风穿过塔门站到时间彼岸看见阴影的故乡和离离芳草中漂泊的历史一艘渔舟在此岸出没像一条流浪的鱼望向前方的烟波桨如黑色的鱼鳍把满湖的浪花拍遍塔如蓄势的盘古蔑视着苍茫的混沌沉默了万古的寂寞啊将在春天撕裂在淋漓的血色中等待新生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鄱阳湖)王勃(唐)《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宋)《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7、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的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打磨出的铜镜。
9、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10、所以刘禹锡如何巧妙地避开前人用过的体裁和语言,如何别出心裁地展现洞庭湖的风光,就很考验诗人的才情展现和艺术体现了。
11、诗中前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写澄彻空明的洞庭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表现出千里洞庭湖在月光下水天一色,风平浪静的朦胧之美。
12、最后一首极美的洞庭湖诗作是诗豪刘禹锡的《望洞庭》:
13、镇江塔高山一样神峻这是祖先造的七级浮屠风和水选择了方向镇江塔,我唤作宝塔灵性的资江水拥神入怀两百年的水草,千千柔荑缀满故事依然浅笑不语行船至水中央见宝塔,他有点古旧决战豳风激流一个姿势就要保持四个季节镇江塔,是否泊满流水的忧伤他的石头为何来到风口浪尖水中站久了,是否凶险风说:石头坚硬水说:暮色降临也不朽
14、诗人用其丰富的想象,将秋月之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尤其“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湖中的青山比喻成青螺,把湖面比喻成银盘,一白一青,色彩梦幻。如此举重若轻,淡然雅致,这一绝妙雅致的比喻不仅体现了诗人无穷的想象与情思,也体现出了他旷达不凡的气度。
15、一座塔,倒塌了可以重建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7、翻译: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18、如此湖景名楼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洞庭湖畔岳阳楼上,自古最不缺的便是文人诗赋。最著名的便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那篇《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可谓极尽洞庭湖的壮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洞庭之壮观引入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一篇《岳阳楼记》足以撑起洞庭湖与岳阳楼千年美名。
19、云梦洞庭有莲花摇曳芦苇青青斗笠蓑衣渔翁小船轻行笑湖中的古塔象姜太公竖起的一根浮筒牵着渔线悠然百年不沉……
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读书节目主持人、阅读推广人贺超叔叔配音并推荐
五、描写或赞美洞庭湖的诗句
1、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就像白银打磨出来的盘子一样。
2、前有经典诗句,所以别出心裁地展现洞庭湖的风光,还真是需要匠心独运的,也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要写得别开生面是十分不易的。
3、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4、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5、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7、之一资江,那么野不得不伸出一个大姆指为她点赞娇羞的她立马柔成一片秋水之二你为游艇站成了风景也为风帆指明过方向渔火凭你依靠江水被你感化块块捐石在连绵的哭声里慈悲高垒三百岁的你专注地站成信仰若时光上溯我还会看见老祖母的老祖母的老祖母将血汗的铜钱一层一层地包裹又一层一层地打开
8、唯一一套与地图相结合的古诗词,带你去88个地方,拜访40位诗词名人,吟咏180首诗篇,聆听200段历史过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读书节目主持人、阅读推广人贺超叔叔配音并推荐。
9、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10、不知过了多少年巴陵城的坡度还是向洞庭湖倾斜候鸟的羽毛扇动老屋的灰尘吸允了滋润湖水的花絮人们倾注,求绝网放生挽留洞庭湖的碧波荡漾还没出生正在酝酿的青春洞庭南路的余辉未尽时刻衬托古董的效应古街,凭票入场大型载重车不许入内新人,凭票入场手握乾隆的手笔吕洞宾,凭票入场三醉岳阳人不识的风采新街,凭票入场朗吟飞过洞庭湖的神韵牵手慈氏塔贴近岳阳楼的心脏,心里的碧波正在荡漾
11、洞庭湖的潋滟的波澜和壮丽的景色、恢宏的气势与浪漫的柔情激发起诗人们的无限情思,他们抑或泛舟洞庭,抑或登上岳阳楼鸟瞰洞庭,抑或抒发他们的诗人情怀。
12、这座八方八角的七级浮屠啊你屹立中流两百多年多少妖魔鬼怪因为你的存在远远地驯伏于荒洲之中
13、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14、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15、他望到什么了呢?——洞庭湖的山水青翠无比,在月光的照射下,远处的青山,就好像一只青色的螺,静静地立在湖面。
16、赞赏是对写作的有力支持,谢谢!
17、翻译: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18、前两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开篇境界就极大,把洞庭湖写得极开朗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紧接着一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洞庭湖水丰厚的蓄积和湖波的澎湃动荡,仿佛整个岳阳城都匍匐在洞庭湖浩渺波涛之下,声势之壮大、气势之磅礴,如同从诗句中扑面而来,令人为之侧目!
19、低下头来。我惊讶于自己
20、滋养浩瀚的子民碧波唤醒禅心朝阳升起身形亦如锦鲤跃跃欲试似跃龙门之三洞庭牌电视机世界上只一台戏曲唱得生动极致的美只因他有一根好天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