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的下一句(100句)
一、从善如流的下一句
1、由权力决定谁是或谁不是专家,这就难以服人
2、后面半句最早出自于《左传》,后来苏轼觉得这句话不错,所以把两句话合在一起了。这句话所表达的寓意,在现代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後为熊毋康,毋康蚤死。熊渠卒,子熊挚红立。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熊延生熊勇。
4、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
5、年轻的时候,见到听不懂人话的人和不说人话的人,就会产生将它痛打一顿的冲动。那可能就是一种嫉恶如仇的情怀吧。为此努力炼气习拳多年,以备不时之需。年岁大后,这股冲动逐渐消失。但每当有诈力分子挨打的喜讯传来,还是情不自禁地幸灾乐祸,以之充当下酒菜。
6、天道需要由人贯彻于现实,圣君替天行道,就是以政治贯彻天道;天理需要由人昭彰于人间,君子替天传道,就是以言论昭彰天理。
7、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8、而今更多的是悲哀,为受害者悲,也为诈力分子哀。生命如此珍贵,何苦如此作践,自残自毁。诈力分子挨打是必然的,法律不打黑,难免被黑打,难逃种种人祸天灾的打击。
9、“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10、把从今天下午生的事情从头到尾回想了遍,最后现心魔是从看到众生苦乐相时出现的。当时心有所感,心里也突然有所悟,跟着心魔就来了,让他连一点准备都没有就被击倒在地。
11、是闻过则喜,勇于自我批评,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12、很喜欢一句话:你只管善良,其它交给上天。二十几年来,东海就是这么做的,只管说真话辟邪说,其它的一切包括贫富贵贱利害安危乃至生死,皆置之度外,皆交给上天。说真话、辟邪说,既是文化人最大的责任,也是文化人最大的善良。
13、后来,我「从善如流」地接受家师的安排,前往宜兴担任小学校长,使我在弱冠时就略谙校务行政;我「从善如流」地和同学们合办《怒涛》杂志(《霞光》半月刊),使我在年轻时就具备扎实的编务经验;我「从善如流」地跟随同道们来到南京重整寺院,复杂的环境使我由年少无知渐渐转为老成持重;我「从善如流」地直下承担,率领僧侣救护队,从烽火漫天的大陆来到春暖花开的台湾,使我得以有机会与宝岛居民共结法缘。
14、熊渠生子三年。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15、从善如流和归儒,最大的收获是人格的健康和成熟。
16、“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解释
17、依据儒家中道和王道原则,展开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政治观、历史观的精细阐发,架构未来中华宪政和新礼制,成就仁本主义体系。这是东海此生最大的善业和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我丝毫不担心“没世而名不称焉”,仅凭《仁本主义》一书,自信就足以走向历史殿堂的高处。
18、多年前,到西来寺弘法,一位小弟弟对我说:「师公!美国的新年好冷清,您过年和我们一起围炉好不好?」我听了以后,感慨系之,不但「从善如流」,连续三年在美国和当地徒众一起过年,而且嘱咐海外别分院的弟子们:新春期间,寺院道场一定要张灯结彩,举办活动,邀请信徒一起聚餐,好让大家每年都能度过一个温馨感人的中国新年,甚至每年春节,邀约小区美籍人士数千人联谊活动,几年实行下来,转信佛教的人士越加增多。
19、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歌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20、人与人相处,更多的是需要彼此之间的一份理解,一种信任。凡事多向积极的一面靠拢,你会感觉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对待别人多一份宽容,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人生会多一份惊喜在等着你的。
二、从善如流的下一句
1、原文: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
2、从小诗人到儒佛道爱好者,从小商人到自由派再到儒者,兴趣、爱好、思想不断变迁,但有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如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八个字。思想三变最后归儒,就是从善如流的结果。
3、等一曲完毕后,顾元叹才扭头看向路边那位低着头的流浪歌手。
4、何相忆起身后迟疑道:“你……你有什么事吗?”
5、这位身材消瘦的流浪歌手此刻正坐在一张铺开的画报上,怀里抱着把吉他,正在低头找歌谱,而旁边的盒子里已经放了很多零钱。
6、从善如流下一句是疾恶如仇。该句出自《古今贤文》真理篇,“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7、“仇恨心、贪念、妄念、执念、怨念等都属于心魔。心魔可以一直存在、可以突然产生、可以隐匿、可以成长、可以吞噬人、也可以历练人……”回想灵柩九卷上关于心魔的描述,顾元叹脸上满是后怕。
8、好一会之后、他支撑着疲倦欲死的身体来到通道边,靠着墙壁慢慢蹲了下去。闭上眼,开始调理体内紊乱的十二经之海。
9、图说:澳洲政府于2001年捐赠29英亩土地做为南天大学校地,历经15年兴建完成。南天大学是大师创立之第四所大学,为华人在澳州创办的第一所大学。2015年佛光山提供
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出自《古今贤文》的真理篇,具体内容如下:
11、独善其身即“穷不失义”、“修身见于世”义,与孔子“守死善道”同义。只要没有权位推行王道,就是独善其身。道德上立人达人、文化上明道传道都可以纳入独善其身的范畴。
12、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翻译为:有德行的人应该领命行事,切忌自作主张。整首诗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这个句子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象传,分为大象、小象,大象是解释卦象立义的,小象是解释六爻辞的。这个句子,分别出自乾坤两卦的“大象”。
13、吴回生下陆终。陆终有六个儿子,都是母亲腹裂而生。长子叫昆吾,次子叫参胡,三子叫彭祖,四子叫会人,五子叫曹姓,六子叫季连,季连姓芈,是楚国王族的祖先。昆吾在夏商时曾经做侯伯,桀时被汤灭亡。彭祖在殷朝时曾经做侯伯,殷朝末年,彭祖被灭。季连生下了附沮,附沮生下了穴熊。他的后代中途衰落。有的在中原,有的在蛮夷,史书未能记载下他们的世系。
14、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原文:《古今贤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5、我「从善如流」,接受同道的邀请,来到偏僻的风城教导佛子,当年的学生们如圣印法师、修严法师等,而今都成为教界的长老大德,怎不令人欢喜?我「从善如流」,答应信徒的要求,前往湿冷的雨乡驻锡弘法,那时的青年们如心光、心平、慈嘉等,现在都成为佛门的龙象栋梁,怎不令人欣慰?因此,「从善如流」不但可以拓展我们的人际关系,更能使我们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
16、大半辈子,说过无数话,写过大量文章,应达千万字矣,出偏出错难免,但那是水平问题,是水平不够,未能不出错不逾矩,无碍于我的认真。文章一篇不敢苟,公开说话一言不敢苟。宁愿得罪人,宁愿自己受到各种伤害,也不敢说假话邪话。
17、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入流:像水从高处往下流那样,比喻迅速。疾:痛恨。恶:指坏人坏事。
18、西方社会学家认为,健康人格是指在世界上一些行为方式使人生气勃勃,并且还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这些行为方式就是健康人格的表现。其实,于人有利无害,这是君子人格的基础性要求,不足道也。君子人更将自强不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成人成物。
19、图说:佛光山开山时设计的蓝图,由苗栗谢润德先生所绘。1969年。佛光山提供
20、顾元叹感觉快要被这个声音给说服了,大道难测,人生百年匆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是错误的。
三、从善如流前面一句
1、图说:为了庆祝佛诞节,大师编写话剧〈莲花女的觉悟〉,由李新桃(左:慈庄法师)、张优理(右:慈惠法师)小姐演出。1958年。佛光山提供
2、当你觉得失去了全部,其实你还拥有很多。
3、在歌声中、顾元叹把暴走的真气全部捋顺,随后又拿出一瓶强效魔法药灌了下去,总算平稳度过大圆满之境后的第一次心魔来袭……
4、不管哪本书,读到最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一句浓缩的话,这些话足以在我们意志最薄弱的时候支撑起人生!
5、十五岁受具足戒时,我因燃烧戒疤而烧坏脑神经,记忆力大为退步,每次背书时,总是记得上一句,就忘了下一句,老师痛责之余,非打即骂,罚跪更是每日功课。老师无法可想,教我礼拜观世音菩萨,求聪明,拜智慧。我「从善如流」,每天半夜三更都到大殿祈求菩萨加被,果然两个月不到,不但记忆力恢复,而且领悟力比以前更好。
6、熊严于十年(前828),逝世。熊延有四个儿子,长子叫伯霜,二子叫仲雪,次子叫叔堪,小儿子叫季徇。熊严逝世。长子伯霜即位,这是熊霜。
7、十二岁披剃出家以后,师父志开上人命我进入栖霞律学院就读,当时我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一位,同学们都大我十岁以上,他们不是嫌我小,就是怕我跟不上,所以总是和我说:「你要用功一点啊!」有感于大家的好意,我「从善如流」,非常认真地顶戴奉行,加倍精进,终于渐入佳境。
8、“放下吧……大道坎坷……放下吧从善如流1314……世间繁华……”
9、韩星、倪超丨熊十力:以经学为基础的新儒家哲学建构——以《读经示要》为中心
10、论理毫不客气,论情自有分寸,会将思想理论与情感友谊适当区别开来。吾亲友中,有马列派,有耶教徒,有自由派。吾于自由主义有收有破,于耶教无收有破,于其它更是一破到底,毫不留情。然个人交往,仍以亲情友情为重,不因观点分歧而破坏或断绝情感。门内之治恩掩义,此之谓也。
11、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熊生熊胜。熊胜以弟熊杨为後。熊杨生熊渠。
12、才知道陛下不只赦免他,又能听取,惊喜过望,以至于感动得哭泣。为什么?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就是尧、舜、禹、汤的所努力而力行,秦、汉以来的没有皇帝做到而只有您。上联:齐威王纳谏从善如流,下联:周亚夫赏赐随乐评畅;解释:上联写齐威王对臣民言听继从,下联写周将军对随从下属封功佳赏;“从善如流”的下一句是疾恶如仇。
13、当你无助时,你可以哭,但哭过你必须要振作起来,绝地逢生并不罕见,何况不是绝境!
14、上下联基本对仗、平仄基本也合。
15、痛苦愈加强烈,“放下”的念头越来越盛。
16、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改正错误的时候,一点都不吝惜的话,那么在听从别人善言的时候,就会像流水流淌一样非常自然。这句话的前半句最早出自于《尚书》,
17、虽说我生性「从善如流」,但回忆年轻时,毕竟血气方刚,也有非常固执的一面,例如:对于建筑的外观设计、室内的装潢布置、活动的程序内容、事务的先后步骤等,既已订定,就不喜欢别人轻易更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越广,或许是受了西方民主观念的影响,我执日益淡薄,只要对方言之成理,大家没有异议,我就不予置评,自觉在「从善如流」的层次上更为进步;而佛光山的建筑式样、活动型式也因多样化而显得多采多姿;弟子们更因为和我在一起,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所以我所到之处,总是被一堆人簇拥而行。
18、人生在世,有两种事应该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二是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19、儒者,本名余樟法,男,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出版过旧诗、新诗十余册,学术著作有:《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大良知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儒家大智慧》(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东海先生丛书》(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仁本主义论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版)等。
20、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於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於郑。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立。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
四、什么从善如流的上一句
1、文化特务这个概念是我铸伟词。我说过,君子就是道德天子,享有仁义忠信之天爵;君子都是文化特务,负有替天传道之天责。特务者,经过特殊训练、承担特殊任务者也。学而时习之,文化训练也。是是非非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特殊任务也。天下最是最善最贤者,仁本主义也;最非最恶最不肖者,两极主义也。
2、独善其身与替天传道,相辅相成。
3、那些万恶的军阀是怎样办教育的
4、把身上浮灰掸了掸,走到之前趟过的地方把两本账本捡拾起来,慢慢朝前走去。
5、孟子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做不到遇弱则柔,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这一条可以设置为正人底线。守不住这条底线,就非正常,遑论学者,遑论儒生!
6、直到遇见了很多人,看到过很多事,才知道自己的那点忧伤多么微不足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过千疮百孔,从千疮百孔到平凡努力的精彩,这就是最好的了不起。改变世界不用大刀阔斧,一个个小碎步依然可以光芒万丈。
7、坐在地上的“何相忆”不知道,自己一歌救从善如流1314了一位会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就在她想着下一唱什么歌的时候,突然感觉眼前一黑,等抬起头后现,面前竟站了个西装笔挺的年轻人,正直直看着她。
8、良知一定乾坤定,我自光明我自神。
9、不解释的人生,才是真正强大的人生。
10、心魔这种东西就跟执念一样,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物品可能都会勾起无限遐想,继而引其他不可预料的事情出来。
11、《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古人云:“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信然。当年发下改良社会、道援中国的大愿,无论是开始信奉自由之道,还是后来信奉仁义之道,都得到体制内外、海内外不少老前辈不同程度的赞肯支持,主动护法,让我一路过关斩将,逢凶化吉,平平安安,直到今天。老前辈们已渐凋零,东海唯有更加勇猛精进,以报答他们的厚爱于万一。
12、二十七年(前764),若敖逝世,儿子熊坎即位,这就是霄敖。霄敖于六年(前758)逝世,儿子熊眴(xùn,殉)即位,这是蚡(fén,坟)冒。蚡冒十三年(前745),晋国开始动乱,因为曲沃的缘故。蚡冒于十七年(前741)逝世。蚡冒的弟弟熊通杀死蚡冒的儿子即位,这就是楚武王。
13、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14、美国史学家卡维特·罗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没有人因倒下而失败,除非他们一直倒下或消极。”这句话被称为罗伯特法则。我认为,把“希望”改为“人格”更准确。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人格。
15、我相信天命,相信因果的公道、天理的公道和天道的公平;我相信邪不胜大正,邪不害大正;我相信善恶自有报应,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我发自于良知的字字句句,都是人世间不可或缺的真言;我相信一切磨难都是天恩,为了让我更好地磨砺心性,彰明天性,授业解惑,成就生命的伟大和慧命的永恒。
16、可能导致您看不到凝听的文章
17、当然,这是老枭特色,归儒以后,枭变木鸟,已有所纠偏改正,没有虎步,只有仁步。然对于一些放肆之徒,仍忍不住冷笑,老子在虎狼面前横虎步的时候,你小子还不知在哪个角落龟缩着呢。
18、从善如流没有上一句,从善如流是一个单独的成语。释义:形容能迅速而顺畅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译文:君子说: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非常适宜。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听从别人的意见。示例:从善如流是他的一贯作风,也是他能够做好工作的基础。
19、楚国的祖先出自颛顼帝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生下了称,称生下了卷章,卷章生下了重黎。重黎成为帝喾(kù,酷)高辛氏的火正,很有功绩,能使光照天下,帝喾赐予他祝融的称号。共工氏发动内乱,帝喾让重黎诛杀作乱者但未杀尽。帝喾就在庚寅那一天杀死了重黎,让他的弟弟吴回接替重黎,也去任火正之职,仍称之为祝融。
20、“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
五、从善如流的后面一句
1、周文王的时候,季连的后代有一支叫鬻熊。鬻熊如同儿子般侍奉文王,早死。他的儿子叫熊丽。熊丽生下了熊狂,熊狂生下了熊绎。
2、生平饱读经史,洞察人天,故能二十年如一日地超越现实、坚持理想而自得其乐。很多东西,世人求之唯恐不得,东海拒之唯恐不免。置身当下固然是人生大不幸,然不幸之中有大幸。大半辈子上求下索,出入中西,终于在孔孟和历代圣贤的指引下明心见道,找到了一条最好的人生正道和政治大道。
3、熊严十年,卒。有子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4、他不敢相信,传说中的心魔真的存在,而且威力是如此的恐怖。如果不是那歌声帮他平安度过这一劫,他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从善如流1314
5、初来台湾时,人地生疏,我四处行脚挂单,寺院叫我整理环境,我就「从善如流」,洒扫庭院,清理内外;寺众叫我专办饮食,我也「从善如流」,挑水担柴,买菜典座。住持叫我担任书记,我就「从善如流」,跟随翻译,处理公文;信徒要我讲解经义,我也「从善如流」,深入浅出,阐释佛法。我本来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乡下青年,由于我肯「从善如流」,满人所愿,因此无形中获得许多珍贵的友谊。
6、“从善如流”的下一句是施惠不倦。
7、就在顾元叹快要陷入昏迷的时候,通道远处飘来了一阵歌声。
8、改过不吝下一句是从善如流。
9、看到太阳出来,他们笑了
10、那个年代,有一种学历叫中师
11、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12、而且这种东西无迹可寻,每个人都不一样,自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13、对于群众的批评意见,领导干部应当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
14、三十多年前,曾听人说:「从大陆来的法师为什么都喜欢集中在台北,而不往美丽宝岛的中、南部发展呢?」我自忖所言甚是,遂「从善如流」,南下弘法,先建佛教堂、寿山寺,后开辟佛光山;十余年前,苗栗谢润德居士对我说:「大师,您为什么都在福建人的地方设立寺院,不到客家人的地方兴建道场呢?」我想想此话也对,便「从善如流」,在潮州、屏东、新竹、桃园等地成立别分院,以示我对所有族群一律平等。
15、从善如流改过不吝的下一句是从善如流,出自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宋神宗熙宁二年,朝廷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青苗、募役、均输、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继推出,欧阳修、司马光、韩琦、富弼等变法的反对派相继退隐。两年之后,目睹变法诸多不便的苏轼忧心忡忡地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逻辑。“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出于此。原文: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是在尧舜禹汤时代时十分努力去追求的,而到了秦汉之后却不再存在。
16、图说:佛光山抄经堂。佛光山提供
17、“少数服从多数”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遵循的一项准则,但这项准则并非永远正确,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这就需要决策者有足够的远见。现实生活中,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是非常必要的。
18、黑色连兜帽上衣,帽檐把脸给遮挡住了;泛白的牛仔裤,撑起的膝盖处有两个破洞;脚上穿着一双粉红色的球鞋,边缘位置已经磨破了。
19、形容能很快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到低处一样自然;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人一样。从善如流,嫉恶如仇。六年级下学期语文书练习4: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千秋岁北宋张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20、没有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烧炼,孙悟空就没有火眼金睛,没有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紫金铃等武器法宝。人世间的艰难险阻就是成就君子豪杰的八卦炉。自题绝句二首与同道们共勉。诗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