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全集(100句)
一、李清照词
1、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3、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4、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5、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6、西格福斯·达达松诗4首
7、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8、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0、译: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11、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12、⑨烟锁秦楼——是说自己妆楼独居。锁,表示隔绝的意思。秦楼,即凤台,相传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和她的爱人萧史飞昇以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凤楼无限事。”
13、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
14、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15、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16、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7、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18、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
19、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20、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二、李清照词全集
1、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鬼神磨山崖。
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3、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5、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6、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人生以如此,何必归故家?
8、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9、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10、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11、落日镕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3)?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5)?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l0),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知簾儿底下,听人笑语。
12、金猊香炉里烟息香冷,床上的锦被翻卷红浪,起床后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华贵的镜匣落满灰尘,日.上三竿高照帘钩。生怕离别时伤心苦痛,多少心事想倾诉又没有开口。近来身体日渐消瘦,并不是因为喝酒太多,也不是因为悲秋。算了罢,算了罢,这一次离别,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难将他挽留。想他如武陵人那样远去,我只能幽居妆楼。只有那楼前的流水,会可怜我整天凭栏注目凝眸。在凭栏远眺的地方,从今而后又添一段新愁。
13、译: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14、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15、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16、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17、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18、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19、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20、(6)香车宝马——华美的车马。
三、李清照词《醉花阴》
1、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2、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3、④雁过也三句——是说雁儿飞过的时候,正好讬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信寄给谁想想只有“伤心”。再一看,这雁儿原是替她带过书信的“旧时相识”,这就使她更加难受了。雁足传书的典故《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书。”
4、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5、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6、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得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7、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造语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8、③宝奁——华贵的梳妆镜匣。
9、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10、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1、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
12、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3、《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
14、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
15、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16、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1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1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0、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
四、李清照词《如梦令》
1、霍华德·奈莫洛夫诗12首
2、(丨)镕金——形容落日灿烂的颜色。宋人多以镕金形容映照在水里的落日,如廖世美《好事近》词:“落日水镕金”辛弃疾《西江月》词:“一川落日镕金。”
3、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4、尼扎尔·格巴尼诗65首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①。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廚②。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③,有暗香盈袖④。莫道不消魂⑤,簾捲西风⑥,人比黄花瘦⑦!
6、《李清照词传》介绍了一代“婉约词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作者文笔优美,将李清照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相夫治学的少妇时代、颠沛流离的老年时代都作出描述,中间穿插了她在不同时期的词作,词人形象跃然纸上。
7、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8、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
9、译: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0、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1、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12、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13、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14、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15、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
16、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7、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8、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19、纵观李清照所作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擅长借助曰常生活细节,传递出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20、张端义《贵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念京、洛旧事。晚年赋《永遇乐》词。”这首词主要是抒发她饱经忧患后不安定的心情和自甘寂寞的消沉思想。词中追怀“中州盛日”的元宵节景象,也适当地表现出作者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南游词人往往通过写汴京灯节的盛况以寄托自己的爱国思想。)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说:“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见《须溪河:遇永乐》题序)可见其强烈的感染力。通篇把今昔不同的情景构成鲜明的对照,又把一些寻常用语组织入词,格外显得生动。
五、李清照词《月满西楼》
1、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2、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使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从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渴望国家统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有着具大的作用和影响。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
6、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8、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9、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
10、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11、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12、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13、康斯坦丁·卡瓦菲诗6首
14、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1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6、庭院一层层的有好多层,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思念让容色憔悴,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才能相聚,向阳的梅枝也到了发芽的时节。
17、罗伯特·潘·沃伦诗14首
18、(2)暮云合壁——暮云连成一片如白玉相合。
19、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20、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