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去夏至的诗句(100句)
一、夏至的诗句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3、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4、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5、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夏至避暑北池作者: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夏至日作作者:权德舆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8、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9、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10、夏至也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盛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
11、纳凉宋 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夏夜追凉宋 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夏日南亭怀辛大唐 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2、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13、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14、总有一份遇见,唯美了整个夏天
15、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16、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17、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18、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19、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20、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二、描写春去夏至的诗句
1、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2、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3、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4、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5、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6、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7、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常使居士釜,莫令铅汞分。
8、璿枢,借指北斗星,北斗就是日常我们所说的“天机”,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斗柄的方位变化也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9、夏历五月间(公历6月22日)的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是日,阳气最盛。过了这天,阴气便逐渐滋长,夜间渐长,白昼渐短,象征从夏至到冬至的阴期开始。夏至候应——“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是说夏至初至,阴气刚刚萌发,作为阳兽的鹿得阴气而生新角;又五天,蝉鸣大作;再五天,半夏这种喜阴的草药便滋长起来,这些候应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夏至后阴气滋长的过程。因为地代表阴,所以皇帝于阴期开始之日——“夏至”要率群臣到北郊祭地,祈求安度阴期。是日,民间有吃伏茶、祭田公田婆、拜秧田等习俗。
10、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11、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12、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13、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14、有关“夏至”的节气联造语自然,精巧别致,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夏至是诗人们争相咏吟的对象。值农历五月中,绿树荫浓,瓜果繁盛。
15、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16、于是我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
17、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18、天晴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19、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齿发将乡关越三千。
20、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三、芒种夏至的诗句
1、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
2、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齿发将乡关越三千。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4、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5、葛衣求体便,蔬食养心功。
6、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我的衣裳?
7、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
8、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9、昼雨聊城逢夏至,暮云江右忆侬家。
10、盛夏暑重。韦应物避暑仍不忘写诗,而且诗句中还颇有些社会关切:
11、兵法天下如是说《玉楼春•夏至物语》昼晷云天更漏迥,池草丰盛摇绿荇。野塘莲卧吐红冠,溪涧清凉听竹醒。夹道槿花筛荫影,蝶舞花间观蚱蜢。独吟耕父弄薰风,炎溽萦怀心淡静。
12、6月21日夏至,这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13、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14、夏至诗句有很多,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夏至避暑北池》、《夏至》、《夏至日作》、《和昌英叔夏至喜雨》等。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避暑北池》韦应物。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夏至》左河水。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夏至日作》权德舆。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和昌英叔夏至喜雨》杨万里。
15、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16、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17、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18、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19、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20、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四、夏至的诗句古诗大全
1、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有关“夏至”的节气联造语自然,精巧别致,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还有谜语,谜面是“夏至”?打一成语,谜底——地久天长。其实,“夏至”真与成语“杯弓蛇影”有缘。
2、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3、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4、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
5、夏至日作(唐)权德舆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6、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夏至日作(唐)权德舆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7、赏析:夏至是全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过了夏至,白昼一天天变短,夜晚一天天变长。诗人由此联想到长夜独坐的寂寞。
8、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9、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10、炒面炒面也是北京夏至节一般家庭喜爱制作的面条。炒法很多,辅料也很多,炒出的面条口味各异,鲜美异常,而制作也简便。将切好的面条与辅料、调料放在油锅里烹炒,适当加入水和昔油等调味,炒熟后外焦里嫩,香韧可口。还有一种与炒面相似的面食,叫炒疙瘩。是用硬白面做成色子块大小的面疙瘩,煮熟后捞出,再放在编炒的羊肉丁、黄瓜丁、青豆锅里一起烹炒(辅料随意更换)。
11、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12、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13、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14、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15、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16、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17、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18、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19、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20、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五、节气夏至的诗句
1、齿发将乡关越三千。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2、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
3、了解详情:40本79元!不可错过的意大利国宝级童书!
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庚申夏至日起武威至张掖
6、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7、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8、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9、明日“夏至节气”,在宁静的夏夜,静静地品味先贤的哲言,锻就一颗平静如水的心。渐觉窗前葱郁浓,移情别恋对山丛。望中难觅一丝红。开落无心千瓣蕊,去来随意一帘风。人生底事且从容。
10、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1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12、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13、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14、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15、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16、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17、范成大关于夏至的这首诗的赏析:
18、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19、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20、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