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婉约派代表词人(100句)

2023-04-29 20:10:0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婉约派

1、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2、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3、名句: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4、“词中李商隐”:吴文英

5、4:思念夫君的少妇—《醉花阴》

6、花间词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皇甫松;

7、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宋朝开派人物柳永,经秦观、李清照至鼎盛,所以宋词婉约派之祖应该是柳永!豪放派开派人物辛弃疾,至岳飞达鼎盛,所以宋词豪放派之祖应该是辛弃疾!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9、“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10、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11、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12、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13、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王世贞的《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14、李清照两宋之交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人称婉约派的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15、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16、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1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19、盖“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查礼《铜鼓堂词话》)。作家们把肺腑中的真情、悲愁与欢愉,通过抒情的婉约词,曲折细腻地透露出来,赢得古今无数读者的同情与共鸣。

20、婉约,是婉转含蓄之意。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婉转柔美的轨迹。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软媚”、“绸缪婉转”、曲折委婉”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二、婉约派代表词人

1、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2、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等。

3、后世评价:温飞卿词,精妙绝人。(刘熙载)

4、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5、我国词坛是一个群芳竞艳,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多彩多姿、千娇百媚的婉约词,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无限光彩,也为我国文学的发展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自唐五代以来,直至近代,婉约词继承民歌的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6、后世评价:(柳永词)高浑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郑文焯)

7、婉约派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内容侧重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谐语言圆润清丽种柔婉美婉约派代表物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著名词)等婉约派四旗帜四旗号闺语:李清照婉约派四旗帜四旗号别恨:晏殊婉约派四旗帜四旗号情:柳永婉约派四旗帜四旗号愁宗:李煜

8、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9、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0、婉约派只有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11、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

1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鸳。

14、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15、中国北宋词人。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

1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7、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词牌名,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为正体,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三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双调一百三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变体。

18、对词的分析,我们可以轻易看出李清照的惜花怜花之意,但也暗藏着李清照对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感叹。

19、婉约派创始人是李清照。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20、“月移花影约重来”这一句是说明月上移,花影摇动,到那时我们来幽会吧!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宝地,女主人公此语表现了其对未来的期待。

三、婉约派的正宗是谁

1、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李清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2、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3、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晏殊、柳永、秦观、欧阳修四个。婉约派指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婉约派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是宋代宋词流派之一。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6、名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7、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8、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晚唐五代时,中国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

9、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可见他的思想和性格。

10、婉约派的特点: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内容侧重于儿女情长,结构深思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11、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

12、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13、如明珠美玉,光艳照人。欧阳修是一位领袖儒林、肩负文统道统的中心人物。在他的诗文里,只能看到他严肃的卫道面孔,而他的抒情小词,却写得婉媚轻柔,情致缠绵。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工文章,精骑射,而小词却委婉传情,凄恻动人。

14、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15、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6、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又称柳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17、《西江月》: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扩展资料豪放派创始人是苏轼。豪放仅是作品风格,而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思想感情,初无两派之分。何况婉约,豪放不是对立面,尚有即不豪放,又不婉约者存在。

1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19、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20、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1、李清照的《漱玉集》:雨雪过后,东窗寻梅。你的脚步停留,何时晨鹰闻语。一叠回忆你的话中藏着回味,重温旧梦。过了几世不知不觉冬去春来,归来堂经年有几回春。

2、花间派的“艳”主要体现在辞藻的艳丽,往往通过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整个场景。语句描写的艳丽,造句非常的精美。

3、婉约派则是在花间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摆脱了花间派的“艳”,而变得更加雅致含蓄。语句则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的多。

4、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馀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故称“柳屯田”。

5、3:初嫁的新妇——《减字木兰花》

6、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7、宋词在风格上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等

8、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9、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12、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13、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现在已逐渐淡化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分发。

14、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又称柳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15、婉约派词人在表现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的同时,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于明言之意。将作者的内心所思所感带入词中,借用词中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16、豪放派的词和婉约派的词是指词的风格而言。豪放派的词人以苏轼、辛弃疾、王安石、张孝祥、刘克庄、刘辰翁等。婉约派的词人以柳永、张先、晏殊、周邦彦、李清照、晏几道、纳兰性德等。豪放词的代表作有: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婉约派词作实在太多了,我就举几例豪放派词人写的婉约词: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等,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念奴娇•野棠花落》等。

17、名句: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18、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所谓的“雅”,主要有两点含义,一是在内容上,写的是文人士大夫认为高雅的东西,写艳情时避免过分浅露或猥亵;二是语言上力求典雅,极少用通俗口语。

20、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五、婉约派的特点

1、婉约词以工感人。要求立意委婉、谋篇合理、句法完整、句式灵活等,对于谱格的要求也极其严格。

2、“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便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斟低唱。

3、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的作者,大胆坦率而又委婉曲折地写出“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表达了爱情永恒不变的心愿。冯延巳的《长命女》,写夫妻祝酒陈愿,地久天长,永不分离。韦庄的《思帝乡》“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4、在中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格局中,李清照可谓是幸运至极,她和赵明诚的结合可谓“有情人终成眷属”。相对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为李清照个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又一种良好的氛围环境。李清照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其自主、自强、自信的性格最终走向定型。爱情使得新婚燕尔的李清照文思泉涌,她在诗作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个新婚女子特有的真挚缠绵的柔情。如《减字木兰花》:作者以活泼、清新、浅俗的语言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姿容,反映了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

5、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以李清照、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为例。

7、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宋代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婉约派的“一代宗师”。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可以说,李清照是出生在一家学术、艺术空气都十分浓厚的家庭里。李清照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中,个人的心里历程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这表现在她的词作中,其前期的词风表现为清新明快、活泼婉媚、真挚缠绵的特点;而后期的词风则表为苍凉沉郁、凄咽悲楚、浓哀苦愁的特点。她将女性细腻、婉约的内心世界,用具体的文字表现出来,开辟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反映她处于不同人生时期不同经历的几首词:

9、豪放派代表人物有王安石、苏轼、苏辙等。豪放派的风格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10、后世评价: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王士禛)

11、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12、婉约派四大代表人物分别为“情长”公子柳永、“别恨”公子晏殊、“闺语”美眉李清照、“愁宗”公子李煜,他们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成就。他们的婉约之风就如同的他们的称号一样,代表着他们的特点。他们不同的婉约词风,我们读之,可以体会出不同的婉约情感,让人感慨不已。

1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4、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温庭筠、秦观等。婉约派的代表词有《戚氏》《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菩萨蛮》《蝶恋花》《永遇乐》《清平乐》《浮山堰赋》《单骑见虏赋》《鹊桥仙》《望海潮》《满庭芳》等。

15、“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扩展资料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16、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17、后世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

18、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19、后世评价: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陈廷焯)

20、婉约派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