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赞美西湖的古诗或俗语(100句)

2023-04-28 23:18:24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赞美西湖的古诗

1、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 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 小岛上天高淡远的号色。

2、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3、读完这首曲,就像是走完了西湖的四季,而意犹未尽。可见西湖之美在古代诗人散曲家的笔下,在未尽的言语中。更在读者的想象中。

4、范例:白云期、付云期。

5、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晚清重臣左宗棠。

8、“峰峦或再有飞秋,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张载阳,题于西湖灵隐寺。

9、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10、这是一首诗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林升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11、念奴娇 宋代:辛弃疾

12、析意:早晨,大阳刚刚升起,金光灿烂,照着晨风吹拂的湖波,闪起了星星样的金光,像似铺滿了金沙。傍晚,碧湖被夕阳的照射,成了通红通红的,像似披着红衣。湖边的翠柳和着轻风摆着舞姿非常欢乐,游人被这美丽的西湖景色所陶醉,高兴而自豪地吟诗扬情为乐度闲时光。谢谢楼主邀请,望友们指教。

13、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

14、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

15、这首七绝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清晨,诗人在西湖泛舟迎客。晨光中,西湖的晴日水光潋滟,美得刚刚好;傍晚时分,下起了细雨,西湖的雨天,山色空濛也是奇景。

16、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17、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18、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

19、“八百里江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明代才子徐渭。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二、赞美西湖的古诗或俗语

1、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生动,能够展现欢快洒脱的风貌,富有表现力。

2、吃完这顿清宴究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了,一曲离歌伴着一杯酒下肚。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4、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千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西湖留别(唐)白居易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6、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7、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

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9、此次演出的表演选手全都来自于各基层单位,朗诵作品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干部群众在助力“美丽西湖行动”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职工积极向上的形象和精神风貌。这8个围绕中心、主题突出、感染力强的优美节目,久久回荡在永谦剧场,朗诵出了片片的深情,朗诵出了幸福生活,朗诵出了更加灿烂的明天。

10、范例:胡清嘉、祝清嘉。

11、西湖本就是美的,如白居易、苏轼、范仲淹一般曾在杭州任职的文豪们因为喜爱杭州喜爱西湖,创作了一首又一首陈博绝丽的西湖诗词,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为西湖添上了一件绝美的文学外衣,使得这样美的西湖被更多人知晓。若追溯西湖长盛不衰的根源,是西湖本身的迷人风采,是明官的治理疏通,更是一首首诗词、一篇篇美文为西湖积累下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深厚文学底蕴的西湖,在今天显示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吸引八方游客一睹芳容。

1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3、范例:江疏影、兰疏影。

14、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南北长约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15、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16、出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7、这首诗的大意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西湖里面的水因为太阳的反光而波光粼粼非常漂亮,在下雨的时候,周围的小山被埋在这雾蒙蒙的细雨中,给人奇特的景象。如果是要把西湖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比作西施的话,不论是化浓妆还是淡妆都非常合适而美丽。

18、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19、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0、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三、古人赞美西湖的诗

1、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2、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

3、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4、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灵动,富有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姓氏与诗意契合,可以作为新奇大胆的选择。

5、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铃声答夜风,轮影落苍海。”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9、点评:从起名的经验来讲,洲望这种动名词倒置的形式,能给人留下更为丰富的联想空间,余韵悠长,耐人品味。名字既能够令我们身临其境,步入从宝石山上俯瞰西湖的壮阔美景,也可使我们燃起对未来崭新的希望……

10、《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11、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1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我接触的第一句描绘西湖,赞美西湖风光的诗句。在苏轼的诗里,是晴天抑或是雨天,西湖总是美的。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诗人苏轼与杭州有这么深的渊源。

13、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动者精神,是全区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美丽西湖行动”的中坚力量,是学习的榜样。

14、风入松 俞国宝 宋

15、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16、点评:声远二字意象开阔嘹亮,富有气魄,作为名字形式低调,气质悠扬,收放自如,令人心旷神怡。

1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18、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19、这次演出紧跟“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主题,积极响应了西湖区委、区政府“美丽西湖行动”的号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出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凝聚了职工的力量,努力实现了全域美丽的目标,歌颂出了在城中村改造、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项目中的美好瞬间,为构建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首善之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20、“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题于岳飞墓的这副对联,虽然作者不详,却流传甚广。

四、赞美西湖的古诗词名句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3、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4、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5、描写西湖的诗词,最有名的莫过于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对待这片自己亲手参与修治工程的西湖,苏轼当然是含有最深沉的情感。

6、点评:挽字意象生动自如,更添一分蔚然深秀的意境。“滕挽萝”与另一篇文章提到的“池挽亭”异曲同工,都是主谓宾架构、以人拟物的典范。

7、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8、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9、出处:沈周《保俶寺》:“故乡迢递独登塔,烟水长洲一望中。”

10、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下的白沙堤。

11、醉太平·西湖寻梦(清)王蕴章

12、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13、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又还怪、冰霜侧畔,蜂儿成簇。更把香来薰了月,却教影去斜侵竹。似神清、骨冷住西湖,何由俗。根老大,穿坤轴。枝夭袅,蟠龙斛。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一再人来风味恶,两三杯后花缘熟。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14、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15、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16、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17、出处:张矩《应天长·南屏晚钟》:“翠屏对晚,乌榜占堤,钟声又敛纯色。”

18、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代:陈德武

19、点评:列字自有雄州雾列、鳞次栉比的气势,搭配远字更显恢弘大气,能够展现昂扬乐观、豁达博雅的心境。再联想到北高峰的意境,更添一分高瞻远瞩的风采。

20、范例:韩争暖、燕争暖。

五、赞美诗西湖的诗句

1、到底是西湖的六月啊,山水风光与其它季节真是不一样。湖面上铺满了荷叶,青翠碧绿,一望无际,好像与蓝天连成一片。盛开的荷花,在早晨灿烂的阳光映照下,特别红艳明亮,美丽动人。

2、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3、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4、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5、范例:梅点枝、华点枝。

6、唐代即有如此说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要我说,西湖在哪儿,那儿就是天堂。

7、范例:林呼梦、云呼梦。

8、“人家篱落酒旗儿”一曲则写西湖冬日雪景。“雪压寒梅”是环境描写,“为西湖捻断髭”则是对诗人的动作描写。雪压梅树枝头,诗人本想吟诗来赞美西湖的雪景,因不知如何推敲差点捻断嘴边的胡须,想不出就又开始埋怨苏轼不写西湖雪景,但又觉得是因为西湖雪景美得难以用语言形容,所以才华横溢的苏轼和韩愈也难以找出合适的诗句来赞美。通过这一曲,我们领会到了西湖难以形容的冬季雪景之美,也看到了一个面对美景想吟诵却苦苦不能落笔的无奈的诗人形象。

9、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注:水仙王指水仙王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1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14、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1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16、范例:安涤烦、辛涤烦。

17、范例:鹿盟鸥、许盟鸥。

18、汉曹明善《喜春来》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19、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白居易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白居易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20、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