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描写菊花(100句)

2023-04-17 20:43:00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

1、黄巢这位能文能武的农民起义领袖对重阳也别有心情,所作之诗为《菊花》:“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亲密的称菊花为“我花”,赋予它傲骨凌霜的劲节品格;群英璀璨在长安,赋予它能驱使风刀霜剑摧枯拉朽的威力;满城都是菊花的王国,菊花的天下,是菊花的扬眉吐气、尽显风流的时代,菊花的战斗风姿,成了主宰天眉吐气、尽显风流的时代,菊花的战斗风姿,成了主宰天下的英雄形象。这是黄巢的重阳节,英雄傲骨凌霜。

2、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3、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4、读书和不读书的孩子,人生究竟差在哪?

5、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6、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7、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8、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9、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10、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11、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12、《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3、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这说明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14、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5、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16、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1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语淡至极,浑然天成,全篇极其亲切省净。写的是重阳节诗人到一位山村朋友家做客从来访到辞别的情景。在绿树合抱的恬静优美村庄中,主人杀鸡做米,在家中面对菜园场院,把酒畅饮谈论庄稼地里的农事。这些直率真诚的家常话让诗人愉快地度过了一个重阳节,并且商定明年重阳节还来“就菊花”。诗人还写出“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同样是在描述重阳时节,饮酒赏菊的活动。

18、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

19、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描写菊花

1、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

2、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5、到唐代流行甚广,被大量写进诗文中。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万楚的《茱萸女》也写道:“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妹。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裙。”宋代,插茱萸之俗不如以前盛行。宋代以后,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开始衰微,而直接作药用,在明清时,又用袋装茱萸以避毒害。如今,插茱萸的习俗已不传行。

6、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7、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8、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9、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10、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11、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12、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13、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14、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1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6、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17、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18、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19、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20、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三、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 三年级

1、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2、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3、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4、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5、采桑子 重阳毛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6、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7、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

8、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9、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10、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11、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12、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13、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14、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15、诗仙李白的重阳诗《九月十日即事》更是与众不同,其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这首诗道出了当时九月十日“小重阳”的风俗,而且借菊花喻黎民,重阳节登高本为消灾避祸,两遭重阳的菊花可谓同人民一样苦难深重了。诗人以菊喻百姓,深刻反映了民生之艰难。这是李白的重阳节,哀民生之多艰。

16、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17、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18、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19、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20、槁叶半轩慵更扫。凭阑岂是闲临眺。欲向南云新雁道。休草草。来时觅取伊消耗。

四、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

1、松径小山头,夕阳新酒楼。

2、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3、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5、《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6、重阳节的时代精神在如此众多的重阳诗中都提到登高、宴饮、赏菊、饮菊花酒等等活动,可见重阳节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节日。

7、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10、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11、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12、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13、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15、中小学必读名著听书合集

16、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7、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18、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19、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20、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五、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满庭芳

1、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2、今日重阳又虚度,渊明无酒对黄花。

3、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4、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5、毛泽东1929年写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词人一改以往“遇重阳叹别老”的悲秋情怀,以乐观的革命精神描写了重阳节战地景色,语言轻快,富有哲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的重阳节,格调与古人截然不同,重阳悲秋的意境已完全被欢快愉悦的节日喜庆所代替。这是毛泽东的重阳节,革命乐观情怀。

6、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7、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8、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9、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10、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11、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12、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13、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4、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15、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

16、农历九月为传统的重阳节。但对于马鞍山来说,这天并不仅仅意味着登高远眺。经国务院批准,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每年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期间,举办国际吟诗节;2005年起改名为中国诗歌节。此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每年的这天,来自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和国内各地的吟诵宾朋、诗人雅士、各界宾客,汇聚一堂,遵从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创新联谊旅游经贸的内容。

17、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18、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19、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20、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