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雷达型号(部队雷达型号能在报道时用吗)
部队雷达型号规格
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即我们常说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配备的雷达,美国的F22(其雷达型号是AN/APG-77)、F35(其雷达型号是AN/APG-81)都装这种雷达,包括很多三代战机也都开始逐步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了。别的国家大多数也在往这方面努力。要解释的话太复杂,建议你百度一下“AESA“呵呵,解释得很详细~
部队雷达型号能在报道时用吗
首先,我不太清楚你说的师属雷达是什么意思,如果仅仅指陆军师装备的雷达,那么我们可以试着统计一下。
提到苏军摩步/坦克师的雷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炮团或者防空导弹团装备的各种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比如高炮团装备的c60式57毫米高炮,每团五个连,每个连一部火控雷达。摩步/坦克团防空连装备的zsu-23-4自行高炮配备有RPK-2对空雷达,每个团4辆自行高炮,相应一个师就有16部雷达,当然一般来说这个雷达并不单独统计到师雷达总数里。而防空导弹团则有根据防空导弹团不同有用于萨姆8防空导弹的两部P40“长轨迹”搜索雷达和一部PRV“薄皮”测高雷达或者用于萨姆6防空导弹团的两部P40“长轨迹”雷达,一部P15雷达,五个1s91制导雷达。
除此之外,当时装备有雷达的单位还有炮兵团的APCOM-2,MT-COH炮兵侦察雷达。独立战术火箭营的气象雷达。炮兵指挥侦察连有气象雷达,测向雷达。反坦克营的CHAP-6活动目标侦查雷达。根据师的种类不同,苏军师的雷达数量在27-31个之间。
部队雷达型号有哪些
是f221、超音速巡航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实际上是指飞机无需开加力而以较高的超音速巡航飞行的能力。在这一概念中,有两点必须明确:1)无加力;2)较高超音速,所以米格25不是这种性能的持有者。F35不能达到这两点要求(本来JSF对音速机动能力就不太要求),而F22可以达到,这也是第四代战斗机的重要评价标准。2、加速/爬升性能。F22的发动机推力大而阻力小,在考虑飞机重量因素后,其单位重量剩余功率(其绝对值等于同等状态下飞机的爬升率)相当惊人,因此按照“能量机动理论”,F22的机动性(在大多数飞行包线内)远远超过任何现役战斗机。而F35,特别是海军型和短距离起降型,由于有“死重”(舰载设备和升力发动机),远不能达到这一点,况且比较起来,F35发动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3、超音速盘旋能力。超音速机动性能是F-22的设计重点之一,也是该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的“代差”标志之一。除了前述超巡、超音速加速/爬升性能外,超音速状态下的盘旋能力也有明显提高。有资料称,该机在M1.7时稳定盘旋过载可达6.5G。F35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要这样,因此这个性能几乎不可能达到。4、一个是高端,一个是低端。f22是高端最后,F35是一种近年以国际合作的方式运作的,一开始就把“低成本”放在首位研制的机型,其航电系统可能强于十几年前研制的F22,但综合性能和成本上,F22远远高出F35。F22不出口而F35却是一种“国际战斗机”,鼓励出口,而且鼓励多国联合研制装备,这无形中大大降低了成本F-22和F-35区别很多,有性能和外表的区别,总的来说F-35就是F-22的的简化版。性能上,F-22是一种空优型战斗机,几乎没有对地攻击能力,或者说很弱,而F-35主要支援部队抢滩登陆,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空战能力不如F-22,且F-35重量轻,能垂直/短距起降,而F-22不能。F22和F35的区别主要就是这些。隐身能力强,都是双垂尾和中单翼,两侧中下部进气,方形进气口,且都属于4代战机。以下有些两型机的资料,对比一下吧!F22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将取代现役的F-15战斗机,成为美国空军21世纪初的主力战斗机。1986年开始研制,1991年8月正式命名为F-22,绰号“猛禽”。1997年9月首飞,1999年中期开始批量生产。美国国防部已定购339架,单机价格约为2亿美元,该机采用外倾式双垂尾常规布*,隐型外型设计、超音速波阻技术、大迎角气动设计和非定常前体涡控技术,在结构上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具有隐身性和超机动性双优品质。装有两台普惠公司F119-PW-100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155.6千牛,推重比大于10。机长19.06米,机高5.03米,翼展13.57米,最大起飞重量27215公斤,最大速度2.1马赫,实用升限15240米,最大航程4830公里,作战半径1800公里。装有一部AN/APG-77多功能有源固态相控阵火控雷达,最大探测距离200公里,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能拦截巡航导弹。装备了“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能随时接收目标信息。机载武器有1门20毫米M61A2“火神”式航炮(携弹480发),机内主武器舱可携带2枚AIM—120A“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和2颗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或携带6枚AIM—120C“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机内侧武器舱可携带2枚AIM-9M“响尾蛇”短距空空导弹,机翼上还保留了4个外挂点,必要时可挂载8枚AIM—120A“先进中距空空导弹”F35美国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多用途战术攻击战斗机,将取美军现役的所有战斗机,与F-22战斗机一起,构成美国新一代战斗机的高、底搭配。
部队最先进雷达
军官退役仪式现场
为了祖国安宁,他矢志守卫边疆
为了打破瓶颈,他潜心技术革新
为了实战需求,他考核敢唱黑脸
【新闻多一点】
作者:潘加胜闫跃帅
摄影:刘盟筱 陈法朗聂嘉权
编辑:蒋涛
责编:梁菊
军用雷达型号
越南新型雷达“东方”E/RV-02
越南根据上世纪越战的经验与教训,认为其未来最可能面临的威胁形势是空中打击,但是越南地域狭长,海上门户洞开,防御纵深短浅,因此其非常重视发展远程警戒能力,为此长期保有大量的远程警戒雷达系统。
越南在上世纪70~80年代重建国家防御体系时,在继承越战中大量苏制雷达的基础上,又专门补充引进了部分当时较为先进的苏式P系列远程警戒雷达,其中仅P-18型雷达就50余部,P-12雷达20余部,这些雷达探测距离远,部署简单。
例如,P-12为VHF波段机动式脉冲两坐标防空预警雷达,雷达采用高增益八木天线阵,整个系统包括两辆车,一辆电源车,另一辆装载天线和雷达。P-18雷达是P-12的升级型,基本部署在前沿地带,对空监视范围覆盖整个南沙海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雷达逐步落后,有些已经超过使用年限,设备妥善率较低,为此越南开始与捷克等国家合作对这些P系列雷达进行升级改进,但是随着周边国家隐身飞机的发展,以P系列雷达为主的远程空中警戒系统已难堪重负。
为应对未来威胁,越南在2005年一次性外购引进7台“东方”E雷达,次年即在越南防空部队中服役。经过多年使用和评估,雷达部队对该型号反映良好,为此越南开始仿制“东方”E雷达,以全面更新现有P系列远程预警雷达。
越南在获得“东方”E雷达的技术转让后,研制了越南版“东方”E雷达——RV-01。后来越南在其基础上又进行改进,生产出最新的“东方”E雷达改型,称为RV-02。RV-02雷达于2014年定型,但直到2016年只造出3部。
通过验收后,该型雷达进入量产阶段。外界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越南中远程警戒体系将形成以“东方”E和RV-02雷达为核心的*面。
“东方”E/RV-02雷达对较大型目标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400千米,这对海上方向国土纵深短浅的越南而言已经可以发挥战略预警作用,可封堵南海周边国家部署的各种第三代战斗机的渗透,甚至对海上方向突入的F-22等隐身飞机也具有一定的预警能力。
可见,“东方”E/RV-02雷达是一种适合越南周边现状的早期预警系统。
“东方”E/RV-02雷达虽然在远距离上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能力有限,但是采用3部以上体系部署的“东方”E/RV-02雷达不但可以很快查证隐身飞机等目标,而且可以保证探测数据的较高精度,为越南部署的S-300引导雷达提供早期预警,协同完成对空中高速或隐身目标的探测。
随着越南“东方”E/RV-02雷达在陆地方向部署的完成和南海岛礁上部署的P-18等雷达的淘汰,未来“东方”E/RV-02雷达很可能加速部署到越占岛礁上,以弥补越南在海上方向的防空盲区。
部队雷达型号大全
TFN手持式穿墙雷达CW111,体积小、重量轻,单兵手持、快速判断目标有无及距离
★主要特点
便携性好:紧凑小型、轻质便携
穿透性强:可有效穿透建筑墙体等障碍物
实时性高:动、静目标实时跟踪显示
人机交互友好:操控简便,界面简洁直观;
军工级设计保障:按照GJB150A-2009相关要求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