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铜管管径型号(铜管管径型号对照表)

2024-04-12 14:04:26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铜管直径规格表
  2. 铜管管径型号规格
  3. 铜管管径型号规格表
  4. 铜管管径规格
  5. 铜管管径尺寸重量对照表
  6. 铜管规格型号和单位
  7. 铜管管径型号表

铜管直径规格表

铜管是氟系统内外机联接的关键,也是内外机冷媒传输的“血管”,如果选择的型号规格不合适,会影响冷媒的传输和蒸发。甚至设备出现故障,怎么选择合适呢?有标准吗?

当然有了,下面就是参考标准!设计和安装人员都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铜管选择

1)依据《格力中央空调设计选型手册》选择合适型号规格的铜管,材质为脱磷无缝拉制紫铜管TP2M(TP2Y),满足国标GB/T17791-2007《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的要求,常用型号规格如下:抗强度不小于240kgf/mm²;

2)规格要求见下表: 

备注:

① 管道内外表面应无针孔、裂纹、起皮、起泡、夹杂、铜粉、积炭层、绿锈、脏污和严重氧化膜,并不允许存在明显的划伤、凹坑和斑点等缺陷;

② 铜管内部清洁干燥后,管口必须要用管帽、塞子或胶带封堵严密。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部分品牌可以满足需要,比如:海亮、中佳、飞轮、宏泰。

还有一些品牌管道的壁厚,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的。在安装时一定要注意。

铜管管径选型:根据铜管所接机组容量选择

特殊情况的铜管管径选型

1、如果室内机距离其最近的分歧管长度大于10m时,内机液管尺寸小于等于Φ6.35的应加大一号管径。

2、室外机距离室内机第一分歧管的主管最大距离≥90m时,需要调整气管和液管管径。具体可见下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你!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也许他/她正在查找这些资料。

来源:松本先生

中国空调制冷网(www.chinahvacr.com)创建于1998年,专注暖通、空调、制冷信息传播与服务。

铜管管径型号规格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转换1英寸=25.4毫米=8分所以1分=8/25.4=3.175毫米一般说的直径是公称直径,也就是一个系列的尺寸,允许有误差。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铜管管径型号规格表

铜管规格型号有:1、室内机尺寸:850×290×185mm。850×265×210mm。850×290×185mm。790×265×200mm。790×265×210mm。2、内螺纹铜管,外经Φ9.52mm、底壁厚0.27mm、齿高0.16mm、齿数70、螺旋角18度、供应形式(LWC),牌号C1100T,铜管供应状态OL,执行标准JISH3300。钢管的规格大小是用公称直径来标定的。所谓的公称直径就是一个名义直径。并不一定是指内径、外径或中径,而是指与其配合的管头或法兰的名义直径。换句话说,只有公称直径一致的相关部件才能相配合。对于钢管来说其公称直径与,只与其外径相联系,或成函数关系。但对于标准钢管来说,一般其公称直径一般接近其内径。选购管材的注意事项:1、保证它的卫生性能良好,要是卫生得不到保障就会危害人体,通常情况下塑料管道内壁光滑,而且不会结垢,也没有重金属污染。2、要注意管材的使用时长,要是使用寿命不长,那么以后维修的费用和更换的费用就会很多,这样会增加经济压力,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开支。3、它要保证它的柔韧性良好,要是柔韧性差,那么受力时就会出现破裂的问题,这样就得马上维修或更新,而韧性优秀的话则可以减少漏水的概率。

铜管管径规格

制冷空调行业自学平台,海量资料,海量视频,海量课程,注册会员免费下载资料,网址:www.zhilengbj.cn

点击图片进入课程学习:《小型制冷装置制冷仿真入门到精通》

制冷百家资料库下载汇总:(直接点击,可以跳转链接)1.【今日有特惠】家用空调、热泵、除湿机小型制冷系统如何做设计?2.【会员免费】小型翅片式换热器设计软件和课程全套下载;3.【经典下载】制冷从业者10大必备软件+50个设计选型软件包!4.【会员免费】Excel制冷仿真入门到精通全套课程5.【年底特惠】10000G制冷行业资料下载,会员免费~6.【VIP资料更新】Coolpack制冷仿真软件与中文课程资料包

一、管径计算的三种方法:

很多同行在做制冷系统的设计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计算铜管的管径,比如排气管、吸气管、液管等铜管的管径;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解下制冷工程师是如何来计算出铜管管径的。

方法一:Excel做制冷仿真直接计算法

这节课的重点,我们来利用Excel来计算制冷系统的管径,包含排气管径、液管管径和吸气管径;

我们先来从专业书籍上查询得到以下参数:

从书籍上我们可以查到各管径的推荐流速;我们只要根据这个流速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管径了。

举个栗子:如果已知一个使用R22制冷剂的系统的制冷量是20kW,冷凝温度50摄氏度,蒸发温度3摄氏度,过冷度2k,如下图所示: 

在流程图上面根据所给定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各点的焓值各自是多少,用系统的制冷量除以这两点焓值的差值,就可以得到系统的质量流量;下图为我们专用软件的计算结果;

最终得到的质量流量单位是Kg/h,当我们计算吸气管路管径的时候,我们需要根

据过热度计算出冷媒密度,密度单位为Kg/m3,制冷剂的质量流量除以密度就可以得到1点位置的容积流量,单位为m3/s:

最后,用这个容积流速除以不同管径下的截面积,就可以得到不同管径下的冷媒流速:

方法二:软件Coolpack仿真方法

打开Coolpack软件,选择制冷系统类型,我们选择单级压缩制冷系统;

点击以下按钮,输入我们的设计参数:

以R404A制冷系统,蒸发温度Te=5℃,Tc=45℃为例子,参数输入如下:

点击分析,进入管道计算界面:

计算结果如下;根据实际的铜管规格选择;

方法三:软件Solkane查询方法;

软件打开,如下界面:

以R404A制冷系统,蒸发温度Te=5℃,Tc=45℃为例子,参数输入如下:

计算结果如下:

好了,通过以上的三个办法,相信您可以很快的选择出制冷系统各管路合适的管径了。

二、铜管壁厚的计算:

关于铜管壁厚的计算,很多同行人士却没有仔细去研究下如何选择,今天我们给大家简单分享下如何计算铜管的壁厚。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最小厚度的计算公式,具体公式如下:

t=[(P×OD)/(2σa+0.8P)]+α(㎜)

t:铜管最小的壁厚(㎜);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MPa);

OD:标准外径(㎜);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N/㎜2);(*σa=33(N/ ㎜2);)

α:腐蚀厚度(㎜)*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为了进一步掌握这个方法,我们举几个例子给大家参考学习下: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

案例一、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

壁厚t=[(P×OD)/(2σa+0.8P)]+α(㎜)

=(3.45×19.05)/(2×33+0.8×3.45)+0

=0.9558mm

取整,t=1.0mm。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19.05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0.92mm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3.45MPa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0.4,+0.08)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3.0MPa,以3.0MPa为设计压力,φ19.05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

壁厚t=[(P×OD)/(2σa+0.8P)]+α(㎜)

=(3.0×19.05)/(2×33+0.8×3.0)+0

=0.8355mm

取整t=0.9mm,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0.06,+0.08)mm内,如果t取1.0mm,就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不必考虑壁厚偏差了。

案例二、R410A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410A制冷系统高压侧最高压力设计为4.15MPa,则其壁厚计算为:

壁厚t=[(P×OD)/(2σa+0.8P)]+α(㎜)

=(4.15×19.05)/(2×33+0.8×4.15)+0

=1.14mm

进行取整t=1.2mm,此壁厚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V级偏差也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该管组不需要折弯,选择壁厚为1.2mm的O形管,相比选择壁厚为1.0mm的H/2型管,成本增加了20%,这样设计是不合算的。而根据附表2可以知道采用H/2(TP2Y)铜管,壁厚为1.0mm时,其耐压可达到6.684MPa,完成符合设计压力的要求,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壁厚为1.0mm的H/2(TP2Y)铜管。

也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2(TP2Y)铜管承受4.15Mpa的压力时,需要的壁厚是t=0.584mm。所以选择壁厚为1.0mm的H/2(TP2Y)铜管是完全符合4.15Mpa的设计压力要求的,只可惜H/2(TP2Y)型铜管都不能折弯。

通过此例,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一些空调厂家关于R410A多联机的技术资料里面,为何在配管选择表中会有“φ19.05的铜管若为盘管时壁厚应选择1.1mm(直管壁厚选择1.0mm)”了。

实际应用中,在T1工况下,R410A变频系统全年运行时的高压压力绝大部分时间在3.65Mpa以下。

以3.65Mpa为计算依据,则其壁厚t=1.0mm,但只能允许正偏差,这时应该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壁厚偏差要求。

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因素,设计时最好还是以极限压力作为计算依据。

一般冷媒配管用铜管的选择参数及允许值:

附表1:O以及OL材料(TP2M型,工程上也称盘管)

附表2:1/2H或者H材(TP2Y型,工程上也称直管)

为了方便大家,制冷百家网(www.zhilengbj.cn)的小编们,特地编写了一个excel计算制冷剂充注量的小程序,程序里面包含铜管壁厚计算的功能,方便大家计算铜管的壁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登录我们网站,开通会员后下载吧。

点击图片下载《excel做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的资料包:

好了。关于这个软件的介绍,我们就展示到这里,需要的同行,可以登录制冷百家网(www.zhilengbj.cn)直接搜索本软件的下载:

点击图片下载《excel做制冷系统计算和仿真》的资料包:

铜管管径尺寸重量对照表

我来给你介绍铜管规格型号:铜管规格型号众多,常见的包括Φ5×0.8、Φ8×1、Φ10×1、Φ12×1.2、Φ16×1.5等。其中,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如Φ16×1.5表示外径为16mm,壁厚为1.5mm的铜管。其他的也是一样的含义。

铜管规格型号和单位

跟PVC管不一样,生产工艺决定PVC管只能制造小尺寸,钢管可以制造大尺寸,尺寸按英制标准生产直径可以从1/8---到几米都有

铜管管径型号表

铜管规格型号有:1、室内机尺寸:850×290×185mm。850×265×210mm。850×290×185mm。790×265×200mm。790×265×210mm。2、内螺纹铜管,外经Φ9.52mm、底壁厚0.27mm、齿高0.16mm、齿数70、螺旋角18度、供应形式(LWC),牌号C1100T,铜管供应状态OL,执行标准JISH3300。钢管的规格大小是用公称直径来标定的。所谓的公称直径就是一个名义直径。并不一定是指内径、外径或中径,而是指与其配合的管头或法兰的名义直径。换句话说,只有公称直径一致的相关部件才能相配合。对于钢管来说其公称直径与,只与其外径相联系,或成函数关系。但对于标准钢管来说,一般其公称直径一般接近其内径。选购管材的注意事项:1、保证它的卫生性能良好,要是卫生得不到保障就会危害人体,通常情况下塑料管道内壁光滑,而且不会结垢,也没有重金属污染。2、要注意管材的使用时长,要是使用寿命不长,那么以后维修的费用和更换的费用就会很多,这样会增加经济压力,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开支。3、它要保证它的柔韧性良好,要是柔韧性差,那么受力时就会出现破裂的问题,这样就得马上维修或更新,而韧性优秀的话则可以减少漏水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