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小儿喉罩型号选择(小儿喉罩型号选择公式)

2024-04-14 19:47:33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小儿喉罩使用
  2. 小儿喉罩型号选择公式
  3. 喉罩的型号
  4. 小儿喉罩的选择与体重
  5. 喉罩型号选择标准
  6. 新生儿喉罩型号
  7. 小儿喉罩型号的选择标准
  8. 小儿喉罩型号的选择

小儿喉罩使用

由于小儿配合度低,全麻仍是小儿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随着小儿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鞘突高位结扎,以及包皮环切术等日间手术的开展,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1.使用方便、操作迅速、维持呼吸道通畅更容易;

2.操作无需喉镜、与气管插管相比,放置喉罩的难度小、成功率高;

3.对不需肌松的手术患儿,喉罩可取代面罩通气;

4.建立人工呼吸道后既可自主呼吸,也可控制呼吸;

5.气管插管困难时,可作为紧急气道工具维持呼吸道通畅;

6.能避免对声门和气管内粘膜的损伤;

7.患儿在浅麻醉状态下也能耐受喉罩,而且比气管内插管所需的麻醉*量少;

8.全麻诱导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较气管内插管与拔管稳定;

9.术后恢复期咳嗽减少、咽喉痛发生率也降低。

不论喉罩还是气管插管全麻,麻醉前小儿必须禁饮食。因为麻醉后贲门括约肌松弛,食物有可能反流入口内,一旦误吸入气道可能会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甚至窒息死亡。

6h

>8h

新生儿(

  

喉罩置入

喉罩的成功置入需要合适的麻醉深度,在喉罩背面涂上润滑剂,如果正向不好置入,需要稍微旋转,从舌头侧方进入。也可采用反向法,气囊开口朝向咽后壁,沿硬腭轴线将喉罩置入,插入口腔后反转至正确朝向,直达咽喉下部位。连接麻醉机,观察胸廓运动或者听是否有嗤嗤漏气声确认位置是否正确,而后妥当固定。

麻醉期间可保持自主呼吸或控制呼吸,观察通气量是否足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尤为重要;如果为控制呼吸模式,需要密切观察通气、胃胀气及气道阻力情况,如果气道压力过高或者潮气量达不到,需要及时调整位置。

手术结束时,喉罩可在保护性反射恢复后或深麻醉下拔除,拔除后需用面罩给氧直至患儿能维持满意的自主呼吸。

清醒拔管:患儿意识完全恢复后再拔管。

深麻醉下拔管:通气量足够,患儿意识尚未恢复即拔管,事实上,深麻醉下拔管应该是患儿咽喉部反射尚未恢复时进行。

小于1岁的婴儿最好是等完全清醒再拔管;而大于1岁的小儿,则适合深麻醉下拔管。

气道高反应的患儿建议完全清醒后拔管,所有小儿拔管前都要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

喉痉挛是小儿全身麻醉时最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喉上神经受到外界刺激有关,患儿常伴有呼吸困难、喉鸣音、口唇发绀等,严重时甚至引发窒息、死亡。

对于轻度的喉痉挛仅需将*部压迫去除后即可缓解;

中度喉痉挛需要给予患儿面罩加压给氧;

而重度喉痉挛患儿需要加深麻醉,面罩加压给氧甚至重新气管插管,加深麻醉可用丙泊酚,给与小剂量的丙泊酚0.3-0.8mg/kg,大部分患者可以缓解,或者增加吸入麻醉*浓度,严重时需要给与肌松*,行气管内插管。

小儿喉罩型号选择公式

喉罩上不是都有公斤体重适用范围嘛2号应该可以吧还有1.5号2.5号都得准备着

喉罩的型号

B

小儿喉罩的选择与体重

1、选择口罩的前提是宝宝多大可以戴口罩。因为小宝宝的自身发育不全,所以肺部发育力量比**要弱很多,戴口罩会增加空气阻力,使呼吸变得困难甚至引发窒息,而小宝宝又不会用语言表达,所以容易引发危险。2、因此,2岁以下的宝宝不宜戴口罩。3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可以考虑为其选择口罩。在选择口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口罩的材质和滤材是对皮肤无害的。3、同时口罩外观不能有破损或变形等其他缺陷,系带可以调。最好选择头戴式口罩,戴口罩时上面的两条带子系在头部,下面的两条带子系在脖子后。在佩戴前,一定要看好说明书。

喉罩型号选择标准

亲,你的情况是高温体力活,危害物是二氧化硫及粉尘颗粒物,需戴酸性气性异味及防颗粒物口罩,且要戴呼气阀的,及时排出口罩内的气体和热量。如3m8576口罩,或是戴面具,考虑你呼吸量大,应选用6200+2096防酸性气体的过滤棉。希望以上能帮到你

新生儿喉罩型号

喉罩上不是都有公斤体重适用范围嘛

2号应该可以吧还有1.5号2.5号都得准备着

小儿喉罩型号的选择标准

中国麻醉联盟

(1).麻醉手术中作为通气道应用(短、小手术)

(2).在非预料小儿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3).在纤支镜、MRI等操作、检查中的应用

(4).喉罩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

在罩的前表面避免用润滑剂

润滑剂不宜用量过多,会导致咳嗽或阻塞

喉罩插入后正确位置的判断

一般通过胸廓运动、胸部听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和是否存在漏气,临床判断喉罩的位置;

 1)LMA位置不当、通气罩折叠或旋转、通气

     罩充气过度、温度升高或N2O弥散使通气

     罩内容量增加及声门闭合。

  2)小儿舌体大,声门位置偏高偏前,会厌大

     且松软,常会遮盖咽部,造成呼吸道不

     畅,其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高于**近两

    倍。

   

 携手           前进

小儿喉罩型号的选择

前些天,有一位患者问我:为什么打“乙肝疫苗”要反复定期注射疫苗?她对此事情表示:感觉很麻烦。

我简单给她解释了一下:

预防接种:是在健康人群中还没有发生传染病之前,为了防止某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定期有计划地给健康人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理论:

发出进攻的警告。

发出无力的攻击。

激发强烈的防御。

回来仔细思考了一下,对于麻醉工作中其实也可以应用到“预防接种理论”,来预防某些困难或危急情况。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困难”,就如同“打疫苗”一样,可以增加个人及组织对“困难或危急事件”的免疫力及对抗能力。

我们过去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是为了预防未来工作中的风险,这才是智慧的。

广告

麻醉科医师900问

当当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困难气道”案例:

患者,女性,55kg,163cm,拟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腰腹部、双大腿吸脂术”。术前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气道评估:张口度两个横指(预估3cm);头颈部活动良好;喉结貌似较高;甲颏距离三横指(预估5cm);虽然无明显小下颏,但其做过“假体隆下颏”手术,舌头相对肥厚较大。Mallanpati试验:Ⅲ级。

Mallanpati试验:

1级可见咽峡、软腭和悬雍垂;

Ⅱ级仅见软腭、悬雍垂;

Ⅲ级只能看到软腭;

Ⅳ级只能看到硬腭的难度越大。

术前告知“困难插管”的情况,需要患者给予适当配合在清醒“表面麻醉”下的窥探声门的情况,如果插管失败,需要行椎管内麻醉的方式完成手术。

对此例困难气道,本人术前准备了:不同型号气管导管、喉罩、普通喉镜、可视喉镜、光棒。当然喉罩肯定不适合本次手术的体位改变情况,但也是应对困难气道的方法之一。

入室:血压100/60mmHg,窦性心律7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95%,于站位行术区消毒后平卧手术床上。

面罩高流量吸氧5分钟;

吸氧期间给与如下*物:

分别两次在口咽部、咽后壁及会厌及声门方向喷1%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

咪唑1毫克静推;

舒芬20微克分四次推注;

第一次尝试:

患者未入睡,嘱其大张口,置入可视喉镜准备窥探声门情况,刚置入口内时,患者尚能耐受刺激,但准备继续接近会厌谷方向或上提喉镜时,患者无法耐受,此次窥探失败,可视喉镜情况下,无法看到会厌谷及声门。

 第二次尝试: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紧急困难气道(即:面罩通气困难及插管困难的同时出现)。

继续高流量面罩吸氧、辅助通气……

第一次尝试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口腔分泌液增多,给与阿托品0.3毫克静推。

丙泊酚50毫克静推,测试一下是否存在舌后坠及面罩通气是否存在困难的情况?

如果存在面罩通气困难,果断停止继续给与后续*物或者即刻尝试插管一次。

显然,此案例中患者面罩通气良好,在患者意识及呼吸消失后,即刻行可视喉镜进行窥视声门,但依然无法看到声门边缘及会厌谷,喉镜暴露分级:Ⅳ级。窥探动作持续大概有1~2分钟,期间血压心率略有上升。

喉镜暴露分级:

该分级描述了在喉镜暴露下,所能见到的喉部结构并将其分为四级:

I级能完全显露声门;

Ⅱ级能看到杓状软骨(声门入口的后壁和后半部分的声门);

Ⅲ级仅能看到会厌;

Ⅳ级看不到会厌。

第三次尝试:

继续高流量面罩吸氧、正压通气……

请问:

如果换位思考,第三次尝试又失败了!您该怎么办呢?

后续的事情就省略了吧。

拔管时机:患者完全清醒。

由于能力及设备有限,此案例处理的有些方法及用*,虽然存在不足或有分歧的地方,但我还是想给广大基层的麻醉医生提几点建议:

1.患者往往很少死于“插管失败”而且“通气失败”;时刻警惕“急性困难气道”的情况出现。

麻醉医师的“噩梦”......“紧急困难气道”

2.遇到“困难气道”时,提前做出必要的评估及准备很重要!不打无准备之仗。

3.无论何时,寻求任何可能的帮助。

4.禁忌反复多次尝试气管插管的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失出血及周围水肿,使得本已经困难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化。

5.某一种插管的方法,无论是谁,同一原理的插管方式,最好只做一次尝试,一旦失败后,尽可能的换成不同原理的插管方式。

6.对于“困难气道”多一份工具,就多一分成功的希望。没有合适的工具,估计谁也“玩不转”。

7.有些细节真的很重要:比如,表面麻醉其实可以做的更细致些更耐心些,或许表麻的效果会更好些;再比如,提前给予阿托品使得口咽部干燥些,可能表麻的效果会更好些...

8.适当了解与学习一下“经鼻盲探插管”,也是解决困难气道的方法之一。

9.做好“急性困难气道”的处理对策,比如:应急的环甲膜穿刺针或者其他设备以及快速气管切开必要的准备。(但要保证能与呼吸回路的有效连接)个人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环甲膜穿刺针(第一图),理论上可以做到穿刺后即刻通气的效果(没有实践过,仅供参考),当然仅适合短时间内使用,为建立更有效更稳定的气道争取时间。(第二图)网上看到的国外一次性快速环甲膜切开装置。

10.在你给麻醉*物之前,你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可以有余地的沟通与协商。如果现有条件不能满足保障“医疗安全”的话,别纠结与勉强!待到患者平稳后,送回病房;待有了人力及设备支援的情况下,再择期手术也未尝不可。

......

就犹如下面这本书,不知道大家可否读过?

多数时候,决定成败的因素往往并不是“技术性技能”。

广告

麻醉医生非技术性技能

当当

总结:

患者通过“医疗”的手段来满足其自身的“求美”欲望; 

手术医生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美学”效果的愿景;

麻醉医生通过“管理”与“技能”达到医疗安全的目的。

…… 

我们只有运用反醒思维,才能不只是停留在上面表述的内容中,再多的“方法和工具”与“危机意识”相比较,个人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只有时刻提醒自己:即使是你认为很平常的一个手术麻醉,都可能出现很意外的情况;所以,我们要用心对待每一例手术的麻醉。

医疗的本质是:安全。 

当然,在“医疗安全”的问题上,每个人的态度与认知或者表现出来的,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上述案例,对我来说是:幸运的。

对于“幸运”,我找到几句话分享给大家:

幸运的背后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但自己松懈下来,幸运也就溜走了。——罗兰

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

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

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

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