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水袋型号(隔爆水袋规格)
隔爆水袋安装标准作业流程
品种材质:塑料涂覆布规格及型号:GD/20L、GD/30L、GD/40L,GD/60L,GD/80L技术要求:阻燃性能:严格执行MT157-1996标准要求表面电阻值:≤3×108Ω形成最佳水雾所需时间:50ms最佳水雾持续时间:>160ms最佳水雾柱长度:>5m最佳水雾柱扩散宽度:>3.5m最佳水雾柱扩散高度:3m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每个水袋上均应有字迹清晰的铭牌,“安全标志”和编号2产品包装外壁应有厂名,产品名称和规格数量以及出厂日期3包装箱或袋内应有:装箱清单、产品合格证、4运输和贮存:产品包装应符合铁路、公路运输的有关规定。存放产品的库房应通风良好。
隔爆水袋尺寸
距轨道1.8米距帮顶不小于100mm距迎头60-200米水袋的吊挂角度是60°正负5°
隔爆水袋属于什么类型的隐患
长80cm
隔爆水袋数量怎么计算
水棚是由架设于巷道顶部充满水的水槽或水袋组成。本设计采用水袋。水袋主要为塑料制品,对水袋作为盛水容器的材料,必须能经受水的长期浸泡,材质不腐烂和机械强度不下降,且具有阻燃和抗净电性能。水袋外形呈园弧有,其安置方式主要为悬挂式,并呈横向布置。水袋边缘与巷壁、支柱、顶板(梁)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m,水袋与顶板(梁)的距离不大于1.0m。
水袋结构:水袋必须符合MT157-87《煤矿用隔爆水槽、隔爆水袋通风技术条件》的规定,经国家质检部门检验合格。
本设计选用GBSD-60水袋棚作为主要隔爆水棚,选GBSD-40水袋棚作为辅助隔爆水棚,其型号规格分别为:长×宽×高=900×400×250mm、长×宽×高=600×400×250mm
2.水棚的计算与布置
1)水棚的计算
(1)主要水棚
本矿初期暂不设置主要水棚,但在后期开采K17煤层时应按照要求和标准设置主要隔爆棚。
A、总水量(G)
以运输石门为例:G=gs=400×7.13=2852L
B、单架水棚水量(Gn)
设计选用的水袋每个容积60L,每架2个水袋,则Gn=120L。
C、水棚架数(n)
n=G/gn=2852/120=23.77(架),取整为24架。
D、水棚区长度
L=(n-1)×C+0.4=(24-1)×1.5+0.4=34.9m。
满足辅助水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要求。水棚间距一般为1.2~3.0m,该矿设计取1.5m。
(2)辅助水棚
A、总水量(G)
以回风顺槽为例:G=gs=200×8.1=1620L
B、单架水棚水量(Gn)
设计选用的水袋每个容积40L,每架2个水袋,则Gn=80L。
C、水棚架数(n)
n=G/gn=1620/80=20.25(架),取整为21架。
D、水棚区长度
L=(n-1)×C+0.4=(21-1)×1.5+0.4=30.4m。
满足辅助水棚区长度不小于20m要求。水棚间距一般为1.2~3.0m,该矿设计取1.5m。
2)水棚的布置
(1)布置地点选择原则
主要隔爆水棚布置地点:暂不布置主要隔爆水棚。
辅助隔爆水棚设置地点:考虑在首采面119011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设置辅助隔爆水棚;在119021运输、回风顺槽掘进头设置辅助隔爆水棚;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
(2)水棚布置方式
分集中式和分散式。设计均采用集中式布置。位置要求如下:
①水棚设置前后20m断面一致的巷道直线段;
②距掘进头、回采面上、下口、装载点距离为60~160m,但≯200m;
③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距离50~70m;
④与风门、调节风门距离>25m;
(3)设计水棚布置地点及数量
本次安全设施设计水棚具体设置地点详见下表3-3-1。
表3-3-1隔爆水棚布置表
类别设置地点组数备注
辅助隔
爆水棚119011运输顺槽6GBSD-40水袋,每架2袋,架间距1.5m
119011回风顺槽6
119021运输顺槽掘进头前期安设1组,随掘进增加
119021回风顺槽掘进头前期安设1组,随掘进增加
该矿利用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在水棚附近管路上安装闸阀、接胶管向水棚供水。隔爆水棚布置详见图3-3-1。
图3-3-1辅助隔爆水棚布置图
三、水棚的管理
1、生产期间,本矿的通风系统图上须根据生产情况的变动,表明水棚准确位置,注明棚区长度,水棚装置形式、总水量。
2、水棚区布置有上水管接头,备有上水软管。损坏的水棚必须及时更换,随时补充水棚内的水。
3、水棚与工作面距离超过规定时,要及时移动,移动水棚时必须按规定进行,先将一半水棚移到指定位置安装好,盛满水后,再移动另一半水棚到新指定的地点安装好并盛满水。
4、水面有沉积的煤尘及时清除。
5、矿井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瓦斯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井下使用的水棚必须是通过专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允许使用的,未经检验的水袋严禁使用。
7、在安装水袋棚时,棚子与棚子之间应用铅丝拉紧,以免水袋棚之间晃动,并应调整水袋架与金属支架连接构件使袋面保持水平。
8、矿井每年应制定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矿井应每周至少检查1次煤尘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水棚的布置原则
1.该矿井考虑采用集中式布置方式,集中式水袋棚位于一短段巷道里,两排水袋架之间的净间距1.2~3.0m。
该矿主要、辅助隔爆水棚采用1.5m的间距,满足要求。
2.水棚安设在直线巷道内,安设区前后至少20m长的范围内巷道断面形状尺寸应保持一致。水棚禁止安设在巷道掉顶的地方。
3.与采掘工作面、装载点等爆源的距离:水槽棚与工作面、装载点的距离为60~200m,而该矿水袋棚距掘进面、回采工作面上、下口,装载点的距离为60~160m,但不大于200m。
4.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之间的距离应为50~75m。距风门和调节风门的距离必须﹥25m。
5.在回采工作面巷道和煤层掘进巷道,两相邻集中式水棚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250m。
6.水棚排间距为1.2~3.0m,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辅助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20m。
该矿辅助棚区长度为30.4m,均满足要求。
7.棚列的水棚之间的间隙与水棚同支架或巷道壁之间的间隙之和≯1.5m,特殊情况下≯1.8m,两个水槽之间的间隙≯1.2m。
8.水棚边缘与巷壁、支架、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00mm,水槽底部至顶板(或顶梁)的垂直距离≯1.6m,水槽底部至巷道轨面的垂直距离≮1.8m。
9.水袋在井下巷道的安装方式采用吊挂式,并呈横向布置。
10.水袋边缘与巷壁、支架、顶板(梁)之间的垂直距离≮100mm,水袋距顶板(梁)的垂直距离≯1.0m。
11.同一排(列)中水袋之间的最小间隙≮100mm,也≯1.2m。
五、水棚给水系统
本矿井利用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在水棚附近管路上安装闸阀、接胶管向水棚供水。隔爆棚的设置见煤矿井下综合管网系统图。
六、其它要求
1、水袋内水中混入5%的粉尘后,应立即换水。
2、要水棚水袋内水量应保证60L,辅助水棚应保证40L,不足时及时补充。
七、隔爆岩粉棚
水的比热较高,比岩粉高5倍,因而吸热量大,隔爆效果更好,水在接触高温火焰时形成的水蒸气,更利于扑灭火焰;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水飞洒的时间比岩粉更短;水的供给较岩粉更为方便,可长期使用不必更换,而岩粉必须经过加工和定期更换,本设计设置了隔爆水棚,因此不采用隔爆岩粉棚。
隔爆水袋安装位置
MT157-1996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
隔爆水袋排距
隔爆水棚安设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隔爆水棚的设置、安装、使用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晋煤集团所属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 1020—2006煤矿井下粉尘防治技术规范
MT/157—1996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
煤矿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隔爆水槽
阻止可燃气体、煤尘爆炸传播的盛水的倒梯形脆性槽体容器。
3.2
隔爆水袋
阻止可燃气体、煤尘爆炸传播的盛水的柔性塑料袋状容器。
4 隔爆水棚使用技术规范
4.1 设置条件
4.1.1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巷掘进工作面应安设隔(抑)爆设施。
4.1.2 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应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相邻的煤层、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煤层掘进巷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煤仓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地点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应用水棚或岩粉棚隔开。
4.2 隔爆水棚的分类
4.2.1 水棚分为水槽式和水袋式,水袋式宜作为辅助隔爆水棚。
4.2.2 水棚分为主要隔爆棚和辅助隔爆棚,均按集中式布置。
4.3 技术要求
4.3.1 隔爆水槽(袋)的选取应符合《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MT157—1996)的规定。
4.3.2 隔爆水槽(袋)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1要求,实际容水量不得小于公称容水量。
表1 隔爆水槽、水袋的规格尺寸
名称
型号
项目
公称容积
L
长 度
mm
宽 度
mm
高 度
mm
尺寸偏差
mm
吊环间距
(如果有)mm
水槽
GCS40
40
上平面570
下平面510
上平面390
下平面350
210
±10
/
GCP40
上平面610
下平面563
上平面386
下平面340
/
GCS60
60
上平面700
下平面650
上平面410
下平面380
240
/
GCS80
80
上平面760
下平面690
上平面470
下平面410
260
/
水袋
GD30
30
450
400
250
±10
≤250
GD40
40
600
400
250
GD60
60
900
400
250
GD80
80
800
500
300
4.4 设置地点要求
4.4.1 下列巷道应设置主要隔爆棚:
a) 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大巷;
b) 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
c) 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4.4.2 下列巷道应设置辅助隔爆棚:
a) 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
d) 采区内的煤和半煤巷掘进巷道;
e) 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层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
4.5 水棚用水量
集中式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主要隔爆棚的水量不应少于400L/m2,辅助隔爆水棚的水量不应少于200L/m2。
4.6 水棚在巷道设置位置
a) 水棚应设置在直线巷道内;
f) 水棚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的距离应保持50m~75m,与风门的距离大于25m;
g) 在应设隔爆棚的掘进巷道开口时,应在距巷口60m~200m的进、回风风流中各设一组;
h) 有煤尘爆炸性的矿井,在应设辅助隔爆棚的巷道内,第一排集中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应保持60m~200m,并设多组水棚,每组距离不大于200m;
i)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双巷或多巷掘进工作面距每条巷道巷口60m~200m各设置一组、距每条巷道迎头60m~200m各设置一组,单巷掘进(绕掘或拐弯掘进)工作面距巷口60m~200m设置一组、距巷道迎头60m~200m设置一组。
4.7 水棚排间距与水棚棚区长度:
集中式水棚排间距为1.2m~3.0m;集中式主要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集中式辅助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得小于20m。
4.8 水棚的安装方式
4.8.1 水槽棚的安装方式,既可采用吊挂式或上托式,也可采用混合式。
4.8.2 水袋棚的安装方式采用吊挂式。
4.8.3 水槽(袋)的布置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断面S<10m2时,nB/l×100≥35%;
b)断面S<12m2时,nB/l×100≥60%;
c)断面S>12m2时,nB/l×100≥65%;
式中:
n——排棚上的水槽(袋)个数;
B——水槽(袋)迎风断面宽度,cm;
l——水棚所在水平巷道宽度,m。
4.8.4 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与水槽(袋)同支架或巷道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大于1.5m,特殊情况下不超过1.8m,两个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m。
4.8.5 水槽(袋)边与巷道、支架、顶板、构物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1m,水槽(袋)底部到顶梁(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1.6m;若大于1.6m,应在该水槽(袋)上方增设一个水槽(袋)。
4.8.6 水棚应保持同一高度,距轨道面的高度不小于1.8m;需要挑顶时,水棚区内的巷道断面应与其前后各20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
4.8.7 当巷道内布置有风筒时,风筒宜吊挂在水槽(袋)棚的上方或下方,确因条件限制,需与水槽(袋)棚吊挂在同一水平面时,水槽(袋)边与风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4.8.8 当水袋采用易脱钩的布置方式时,挂钩与挂架成一体,挂架要固定牢靠不摆动,挂钩位置要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钩尖与钩尖相对),挂钩为直径4mm~8mm的圆钢,挂钩角度为60°±5°,弯钩长度为25mm。
4.8.9 隔爆水槽(袋)前不应有支柱或其他设施阻挡,水槽(袋)应横向安装(即长边垂直于巷道轴线)。
4.9 水棚的管理
4.9.1 矿井防尘系统图上,应标明隔爆棚的准确位置,棚区长度、隔爆棚的安装形式及用水量。
4.9.2 隔爆棚的安装地点应设置说明牌(见附录A),标明安装地点名称、巷道断面、棚区参数、使用水槽(袋)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用水量、管理责任人。
4.9.3 棚区应设有三通阀门和供水软管,随时补充水槽(袋)中的水量,保持水槽(袋)规定水量。
4.9.4 应至少每周检查一次隔爆水棚的安装位置、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要保持水槽(袋)的完好,损坏的水槽(袋)应及时更换。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隔爆设施说明牌
隔爆水袋规格
1102采区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1102采区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已安装完毕,已具备回采条件。为确保初采的顺利,特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一般规定1、必须熟悉液压支架放煤控制系统性能、构造及原理,掌握本规程,能够按完好标准维护保养支架放煤控制系统,懂得放煤方式、方法和“工作面作业规程”,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2、在液压系统截止阀、隔离阀关闭状态下,严禁放煤操作。3、放煤支架应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不准操作。综采放顶煤工放煤前应首先认真检查各操作系统、管路情况,各操作阀必须灵活可靠,管路齐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操作。4、放煤前,应清理好后部输送机前浮煤、矸石及杂物,保证操作人员能看清后部放煤情况。5、放顶煤支架无自动喷雾装置时,放煤口打开前需先手工打开喷雾装置。放煤时必须开启放煤喷雾装置。放煤过程中,必须使用、维护好放煤口喷雾装置。6、放煤前检查顶板(煤)、煤壁情况。放煤时,要与其他工种配合好,上下3组支架后严禁有人进入或工作。7、放煤支架所用的阀组、立柱、千斤顶,一般不准在井下拆检,可整体更换。更换前尽可能将缸体缩到最短,接头处要及时装上防尘帽。8、通过支架后方的管线必须吊挂排列整齐,不得有砸、压、挤、埋和扭折现象,否则不准进行放煤操作。9、备用的各种液压胶管、阀组、液压缸、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堵塞,更换时用乳化液清洗干净。10、更换胶管和阀组液压件时,只准在“无压”状态不进行,而且不准将高压出口朝向任何人。11、严禁拆除和调整支架上的安全阀。12、大块煤(矸)卡住放煤口时,严禁爆破处理。二、顶板、端头支护管理1、工作面要采直,支架与煤壁垂直,不正的支架及时调整,保证支架呈直线式切顶。2、正式生产前必须确保液压系统完好。乳化液泵站及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零部件必须齐全、完好,立柱、千斤顶和阀组应联结牢固、密封良好、动作灵敏可靠。3、支架安全阀整定合理,保证支架工作阻力。4、严格控制采高,采高不低于2.0米,以防来压时顶板下沉量大,影响拉架式机组运行。5、落煤后及时移架,避免长时间空顶。6、片帮严重时,要超前移架、超前维护。7、移架时,相邻支架不得同时降架拉架,必须按顺序进行。8、适当加密超前支护,加强两巷的支护强度,支柱迎山要找好,与柱要给足液,保证有足够的初撑力,失效支护及时修复。9、矿压观测要做预报工作指导施工。10、上、下两出口要保持畅通,不得堆积物料,清净浮货,出口高度在1.8米以上。11、初采、初放期间,跟班矿长、段长、现场指挥,确保初采、初放工作顺利进行。三、准备、检查与处理1、准备⑴工具:扳手、钳子、螺丝刀、套管、小锤、手把等。⑵备品配件:u形销、高低压密封圈、高低压胶管、常用接头、弯管等。2、、检查⑴支架架间、架后有无掉矸、漏顶的危险。⑵支架后方放煤空间有无杂物、大块煤矸及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浮煤碎矸,架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顶梁、掩护梁与尾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插板是否能够正常伸缩,是否有大块煤矸堵塞放煤口,后方顶煤是否充分破碎等。⑶结构件:顶梁、掩护梁、尾梁、插板、侧护板、千斤顶、连接等,是否开焊、断裂、变形,有无边、连接脱落,螺钉是否有松动、压卡、扭歪等现象。⑷液压件:高低压胶管有无损伤、挤压、扭曲、拉紧、破皮断裂,阀组有无滴漏液,操作手把是否齐全、灵活可靠,是否置于间停止位置,管接头有无断裂,u形销是否合格。⑸拉移后刮板输送机千斤顶与支架、后部输送机的连接是否牢固。⑹照明灯、信号闭锁、洒水喷雾装置等是不齐全,灵活可靠。⑺液压支架有无严重漏液、串液、卸载自降现象,有无千斤顶伸缩受阻使插板不动作现象,有无尾梁自降造成后部运输不安全问题。3、处理⑴当架后顶板、架间及放煤机构存在问题时,应及时汇报并采取适当措施处理。⑵更换、处理液压系统中损坏的胶管、插牢u形销。⑶清理支架后方及两侧的障碍物,将管、线、通讯设施吊挂、绑扎整齐;人员到架后方工作时,停止后部刮板输送机。⑷处理上述存在问题,不得带“病”放煤操作。四、加强通风管理。综采放顶煤开采要合理选择通风方式,确保工作面有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工作面风量、风速、空气温度等符合规定,并保证风流稳定,减少漏风现象;回采工作面至少保持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通向进风巷道,另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加强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特别是上、下安全出口超前支护段的巷道维修工作,确保通风和行人畅通;工作面收尾撤出支架期间,要采用有效的支护措施,保持工作面全负压通风。五、瓦斯管理1、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2、制定瓦斯综合防治措施;3、强化工作面上隅角和架间瓦斯管理,4、严禁采用*部通风机吹排瓦斯。5、对工作面实行瓦斯抽放措施。6、打一条瓦斯释放通道。7、工作面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安设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以及瓦斯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信号传输等符合规定;工作面上隅角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六、煤尘措施1、该采区采用湿式打眼,降尘管路每隔50m设一个阀门,2、转载点喷雾,运输机各转载点均设一个喷头。3、上下两巷煤尘冲刷,对工作面回风巷和进风巷每班冲刷一次,防止煤尘积聚。4、工作面回风巷及入风巷各设置一组隔爆水袋,水袋设置在直线段巷内。水袋棚安装方式的原则是:当受爆炸冲击力时,水袋的水容易洒出。两个水槽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m,水袋边与支架、顶板之间距离不得小于0.1m.5、隔爆水袋安装质量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防尘规范》要求。6、每处防爆水袋不小于18袋,做到经常清刷,保证水量。7、第一组隔爆水袋距工作面60~8om,并随工作面推进而移动。七、做好防治水工作、⒈回采前对盘区内排水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排水系统正常排水。⒉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现顶板有滴、淋水现象,应及时汇报矿调度室。⒊如果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挂红挂汗、产生雾气、煤壁变潮、底板鼓起等)应及时汇报调度室,并停止作业;如情况紧急、应立即通知可能受水威胁的人,沿避灾路线图撤出。⒋打眼时,如遇煤岩松散、片邦、来压或顺钎杆淋水时,必须停止打眼,不许拔出钎杆,撤出人员到安全地点,并向调度室汇报。⒌保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⒍健全井下井上通讯系统,保证井上下通讯的不间断。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储煤库的下出口及各车场,候车室都需要有完好的联络电话,并有专职人员定期检修,保证通讯系统的可靠运行。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时,要经常检查采高,顶板冒落程度,同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六、加强对综采放顶煤开采的监管1、矿长跟班要负全职。2、安检员要责任心强。3、初采、初放期间,主要领导现场指挥,确保初采、初放工作顺利进行。七、严肃查处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违法违章行为1、施工一定按规程执行。2、不得违章作业。3、如违章作业一律严惩。
隔爆水袋水量
隔爆水袋是用于煤矿井下的安装容器。按安装技术要求组成的水袋棚能有效地隔绝瓦斯、煤尘爆炸的传播,减小灾害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制作水袋的材料具有阻燃、防静电等安全性能。品种材质:塑料涂覆布规格及型号:GD/20L、GD/30L、GD/40L,GD/60L,GD/80L技术要求:阻燃性能:严格执行MT157-1996标准要求表面电阻值:≤3×108Ω形成最佳水雾所需时间:时间:>160ms最佳水雾柱长度:>5m最佳水雾柱扩散宽度:>3.5m最佳水雾柱扩散高度:3m
- 小米2015211是什么型号(小米2015211是什么型号手机)
- bwed减速机型号(bwed减速机型号对照表)
- 激光水准仪型号(激光水准仪型号规格)
- 水管减压阀型号(水管减压阀型号规格表)
- 宝马525原装轮胎型号(宝马525原装轮胎型号是多少)
- 玻璃门夹型号(玻璃门门夹规格)
- 高铁车头型号(高铁车头型号介绍)
- hp351硒鼓型号(hp351打印机硒鼓型号)
- burkert电磁阀型号(burkert电磁阀型号怎么看)
- 柴油锤击桩机型号(柴油锤击桩机型号汇总)
- 车辆配置型号是什么(车辆配置型号是什么意思)
- amd开核cpu型号(amd开核cpu大全)
- kawai钢琴型号哪个最好(kawai钢琴什么型号好)
- 浦沅吊车型号(浦沅吊车参数)
- 平键规格型号(平键规格型号对照表)
- 商品型号怎么填(商品型号怎么填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