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贴型号(帕尔贴型号和规格)
帕尔贴系数
1.制冷片(TEC1-12703) TEC1-127033.315.4≥6731.54040 帕尔贴半导体致冷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半导体致冷片(即温差电致冷组件) 一、特性:依据...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2.制冷片(TEC1-12704) TEC1-12704415.4≥6738.14040 帕尔贴半导体致冷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半导体致冷片(即温差电致冷组件) 一、特性:依据珀尔...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3.散热片 散热片 材质:铝制(实物为银白色) 尺寸:40*40*9MM 用途:制冷片热面散热处理。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4.制冷片(TES1-12703) 电流:3安 电压:15.4伏 产冷量:28.6瓦 温差:65 规格:30*30*3.5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5.制冷片(TES1-12702) 电流:2安 电压:15.4伏 产冷量:19瓦 温差:65 尺寸:30*30*4.4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6.制冷片(TEC1-12705T125) 电流2安 电压15.4伏 产冷量19瓦 温差65 尺寸:30*30*4.4 TEC1-12705 5 12...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7.硅脂硅胶 输入:Z型:4~8VDC,8mA~24mA P型:4~8VDC(移相脉冲);TP(最小脉宽)>500�0�8s 输出:负载电压--24~240VAC;40~4...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8.电子制冷片 TEC1-1270331240×40×5>6525(22大卡/h)25.0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9.半导体制冷片 TEC1--12708T125 >65 8 15.4 68 50*50*3.7 30 90 北京永豪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10.制冷片(TEC1-12705)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闭合回路,当回路中存在直流电流时,两个接头之间将产生温差。这就是珀尔帖效应(PeltierEffect)。 也许大家还记得前面曾经介绍过的塞贝克...最后修改日期:2010-03-23
帕尔贴贴片
在大多数科研相机的材料中,经常会标注出制冷、暗电流等信息(如图1)。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解析这些参数以及其背后的原理:
图1.滨松高端sCMOS相机Flash4.0V3彩页上的参数
1.什么是暗电流(Darkcurrent)?其单位electrons/pixel/s如何理解?
无论是CCD相机、sCMOS相机还是InGaAs相机,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1入射的光子在各个像素中转化为电子;
2、这些电子接着通过floatingdiffusionamplifier(FDA)转化为电压;
3、电压会被再次放大,并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变成数字信号。落到各个像素上的光子被如此转化为数字信号,并最终在电脑上排列显示成图像。
在这个过程中,像素材料本身的热运动也有几率产生电子,这些电子和上述第(1)步中光子转化成的电子会同样被相机读出,而且无法区分彼此。单个像素(pixel)在单位时间(s)内由于热运动产生的电子(electron)就是暗电流,单位为electrons/pixel/second(有时简写为e/p/s)。
图2.相机的基本原理及暗电流的来源
2.暗电流是如何影响成像质量的?如何在使用中进行校正?
暗电流对于成像质量的影响,根据相机类型以及使用参数的不同,可能会体现于3个方面:
1、暗电流所带来的背景;
2、hotpixel;
3、暗电流的散粒噪声。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三种影响的根源都是暗电流随曝光时间而在像素中的电子积累;所以,曝光时间较短,或者通过给相机制冷削弱暗电流都能够从根本上减轻或者解决问题。
1、暗电流所带来的背景
同一相机芯片上,每个像素的暗电流并不相同——有的低,有的高,有少量还特别高(也称为hotpixel)。当曝光时间较长的时候,不同像素间暗电流的差异随时间积累而放大(如图3),就有可能淹没真实的光信号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如图3B,E)。
图3.暗电流不均一性对图像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背景扣除对此影响的校正效果
(A-C)为示意图,代表5个像素;灰色为暗电流积累出的"信号",蓝色示入射光信号。(D-F)为一台InGaAs相机(滨松C12741-03)的实际图片,D为盖上相机盖子(即没有任何光信号的情况)时曝光1s的图片,示暗电流积累的效果。E为用这台相机接上镜头拍摄弱光样品的成像效果。F是在与E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背景扣除后所得到的成像效果。
为了消除这种背景的影响,可以采用背景扣除的方法。盖上相机的盖子,在全黑的情况下按照需要的曝光时间拍摄一张darkimage(图3D);然后在软件中设置,让其在拍摄样品的时候,自动减去背景输出背景扣除后的图片(如图3F)。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数使用环境中,图3所示的案例其实相当极端。主要是InGaAs红外相机由于材料本身的原因,暗电流经常高达105-106electrons/pixel/second——故而暗电流的不均一性影响会非常明显。
事实上,我们常用的可见光相机——无论是CCD,CMOS还是sCMOS——都是基于硅(Si)材料的;商业化的这类高端科研相机暗电流基本都会在1.0electrons/pixel/second甚至更低(参考图1中Flash4.0V3sCMOS相机的暗电流),所以以上效应并不明显(如图4)。
图4.硅材料芯片sCMOS相机
(此例中为Flash4.0LT+)的暗电流很低(此例中为0.6electrons/pixel/second),即使在长时间曝光(此例中为10s)下,暗电流随造成的背景也不高,背景扣除所能带来的图像质量提升不太明显。
背景扣除的方法对于图像质量的提升多多少少都是有用的,对于暗电流极高的InGaAs红外相机尤其如此(如图3)。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拍照时所用的曝光时间和拍摄"背景"(darkimage)的时间保持一致。所以实际使用中,尤其是需要频繁调整曝光时间的情况下,并不那么方便。
2、hotpixel
对于硅芯片相机,尤其是sCMOS相机,虽然其暗电流并不高,但是会有少量"hotpixel"——其暗电流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像素(如图5A)。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相机都已经默认加上了后续算法将这些hotpixel进行了处理。所以在默认设置下,用你手上已有的相机拍出来肯定看到的都是图5B这个样子。
但为了满足部分客户对于原始图像的需求,滨松在Flash4.0系列等高端sCMOS相机中专门加入了这种像素校正功能的开关(如图5),可以让用户自行选择校正与否;而在ORCA-Flash4.0V3、ORCA-Fusion等高端sCMOS相机中,还加入了包括关闭在内的4档校正,可以供用户自行选择合适的校正算法。
图5.像素校正功能对于"hotpixel"的处理效果
3、暗电流的散粒噪声
除了上述的背景问题以及"hotpixel"问题,暗电流本身还会带来散粒噪声。
如何理解这个"散粒噪声"呢?比如某个像素的暗电流极高,达到了100electrons/pixel/second,但实际的情况却有可能是第一个一秒钟,热运动产生了97个电子;第二个一秒钟产生了104个电子;第三个一秒钟产生了101个电子;等等等等。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散粒噪声的来源。
上一节中提到通过背景扣除或者像素校正,能够消除暗电流不均一性/"hotpixel"的影响,但是暗电流的散粒噪声是没法消除的(图6);而且暗电流越高,散粒噪声越大——所以想办法减小暗电流本身才是"王道"。
图6.暗电流的不均一性可以通过背景扣除进行消除校正
但是暗电流较大的像素,其散粒噪声也较大,这是通过背景扣除所无法消除的。
3.从根本上削弱暗电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制冷
由于暗电流来自热运动,所以温度越低,暗电流越小。为了降低暗电流,可以对相机芯片制冷。相机在工作的时候,芯片温度一般会到60-70℃。所以即使仅是"-10℃"(制冷至室温下10℃)或着"+10℃"(制冷至零上10℃),其实已经可以大幅降低暗电流——大致的规律是每下降5~10℃,暗电流减小一半。
图7.冷却对相机的影响
四张图片来自于四台相机,均采用10s的曝光时间,LUT设置成一样。这四台相机采用了同样的芯片,但制冷温度不同。从左至右依次为:(a)没有制冷(C11440-52U);(b)制冷温度为10℃(C11440-42U);(c)制冷温度为-10℃(C11440-22CU,风冷模式);(d)制冷温度为-20℃(C11440-22CU,水冷模式)
从图7中可以看到,在sCMOS相机中,制冷温度的具体高低影响不是那么明显,但有没有制冷对暗噪声的表现影响很大(图7A是没有制冷的相机,图7B,C,D都是有制冷的)。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在工作中会发热,一旦没有制冷,相机的芯片工作温度远高于室温(比如60-70℃),在长时间曝光中(如图7中的10s曝光时间),其暗电流自然就会高到不可忽视。
4.相机的制冷原理是什么?风冷(Aircooling)和水冷(Watercooling)各有什么优劣?
芯片的制冷一般通过帕尔贴(Peltier)半导体制冷器件实现。在通电的情况下,帕尔贴的冷端(靠着相机芯片)会持续吸热并将热量转移到热端,维持冷热端的温差。帕尔贴可以多级联用,获得更强劲的制冷效果。在一些相机资料说明中,会提到"一级制冷"、"二级制冷"甚至到"四级制冷",指的就是用了多少级帕尔贴。
而为了让帕尔贴能够持续高效工作,需要将其热端的热量带走——如果用散热片+风扇的组合,就称之为风冷(aircooling,如图8左);如果用循环水,就称之为水冷(watercooling,如图8右)。
风冷是大多数相机的默认制冷方式,使用方便,但是可能会造成轻微的振动。水冷的制冷效率更高,也不会产生振动,但需要额外的冷却液(如水)循环系统。
如图7所示,在sCMOS相机中,只要有制冷,暗电流都不会高;所以风冷水冷的选择更多的是考虑风扇所带来的振动。在一些对振动极端敏感的实验中,可以考虑水冷。
图8.相机风冷(左)与水冷(右)的结构示意图
密封是为了在芯片被制冷后,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在芯片表面影响成像。
当前的许多高端科研相机,如滨松ORCA-Flash4.0和ORCA-Fusion,都同时均有风冷和水冷模式,可以让客户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随意选择。
图9.滨松ORCA-Flash4.0V3外观图
示风冷和水冷相关结构的外观。左图中箭头所指的横着的多片金属结构就是散热片。
以上内容来源于滨松郑一哲,微视®图像作为滨松代理商,欢迎大家来购买产品。
微视®图像今后将继续秉承“一流产品超一流服务”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机器视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为促进我国机器视觉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为客户带来更加前沿的机器视觉产品。
关于微视Ⓡ图像:
微视Ⓡ图像专业从事视频图像采集/处理卡、模块、系统、软件、各种规格型号相机(接口:USB2.0/3.0,GigE/10-GigE,CameraLink等,分辨率及速度:标清/高清/超大分辨率/高速/超高速等,级别:工业级/科学级/民用级/医疗级/军品级/宇航级等)等自主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承接系统定制开发,并代理国外众多品牌产品型号,具有丰富的产品及系统方案选型经验,欢迎来电垂询:010-86399339。官网地址:www.microview.com.cn
帕尔贴原理
公司简介
安东帕集团创建于1922年,总部位于奥地利格拉兹。历经百年,安东帕在密度和浓度的测量,溶解二氧化碳的测定,以及在流变学和黏度测量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安东帕公司作为密度、浓度、二氧化碳和流变测量的技术引领者,始终为全球工业和科研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仪器。同时,依托仪器领域的百年经验,我们为食品饮料、石油石化、制*、高校科研、质检、商检、*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领域提供量身定制的检测解决方案,涵盖密度计、微波消解仪、微波合成仪、旋光仪、折光仪、黏度计、流变仪、馏程分析仪、闪点测试仪、X-射线结构分析、固体表面电位分析仪、表面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在线分析检测仪表、颗粒特性分析、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固体材料直接表征等。
新品亮相
DMA系列密度计
● 最快20秒即可实现4位精度的超快速测量
● 最高6位数的准确度可从容应对挑战性的密度测量
● 内置200+物性转换表,一键测量即可得到精确浓度值
● 360°测量关怀,全方位提升数字式密度测量体验
MCREvolution系列流变仪
● MCR流变仪是全球使用多的流变学测量仪器,高级流变仪市场领导者
● 全球安装10,000多台
● 超过25年积淀的EC马达技术,精确流变测量保证
● 15种不同型号的流变仪,并提供200多种不同的附件组合使用,真正涵盖从液体到固体,粉体的全面应用
Cora5001拉曼光谱仪
● 参考谱图库:几秒钟内即可识别物质
● 体积小,易于运输
● 10英寸触摸屏可提供直观的用户指南
● “双波长拉曼”:两个波长以满足样品的多样性
● 高集成灵敏元件坚固耐用
康塔Ultrapyc系列真密度仪
● TruPyc技术,数据更精准
● TruLock密封技术,重复性更高
● PowderProtect模式,无惧细粉污染
● Peltier温控系统,温度更稳定
● 超大触屏,图形用户界面
Multiwave5000高性能微波消解/萃取系统
● 集微波消解、萃取、合成、氧燃烧、干燥、赶酸等为一体
● 多种转子可选,高达64位的样品处理量
● 最高300℃、80bar的消解条件
● 最高等级的安全防护能力
SVM3001低温冰黏密浊多功能测定仪
● 多参数一体(运动黏度、动力黏度、密度、黏度指数、冰点、浊点)
● 操作便捷,帕尔贴高效控温(-60℃-100℃)
● 高效测量,仅需进样后点击开始,即可一次性得到黏度、密度、冰/浊点等参数
热烈欢迎大家参会观展,2021年9月,让我们相约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
帕尔贴的工作原理
一、TEC1-12706的制冷片外型尺寸:40*40*3.4mm。
二、制冷片也叫热电半导体制冷组件,帕尔贴等。因为制冷片分为两面,一面吸热,一面散热,只是起到导热作用,本身不会产生冷,所以又叫致冷片,或者说应该是叫制冷片。
三、半导体制冷片作为特种冷源,在技术应用上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
1、 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
2、 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两种功能,既能制冷,又能加热,制冷效率一般不高,但制热效率很高,永远大于1。因此使用一个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
3、 半导体制冷片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实现遥控、程控、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4、 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
5、 半导体制冷片的反向使用就是温差发电,半导体制冷片一般适用于中低温区发电。
6、 半导体制冷片的单个制冷元件对的功率很小,但组合成电堆,用同类型的电堆串、并联的方法组合成制冷系统的话,功率就可以做的很大,因此制冷功率可以做到几毫瓦到上万瓦的范围。
7、 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差范围,从正温90℃到负温度130℃都可以实现。
帕尔贴好坏判断
有。帕尔贴有电阻,在使用时会产生的,此贴是指两个不同导体接通后,通上直流电,在接头处产生吸热或放热现象,这种热量即为帕尔贴热,大小与电流成正比,这种效应是可逆的。
帕尔贴 型号
优质7103制冷片好,参数输出功率24瓦
7103制冷片也叫热电半导体制冷组件,帕尔贴等,是指一种分为两面,一面吸热,一面散热,起到导热的贴片,本身不会产生冷。其导带中的空穴密度超过了价带中的电子密度。P型材料通过增加受主(acceptor)杂质来形成,例如在硅上掺杂硼。
帕尔贴的功率是多少
展开全部手帕纸常用规格:180mm*180mm、205mm*205、210*210等.......
帕尔贴型号和规格
型号:TEC1-12706
最大温差:67度
电流:6A
最大电压:15.4V
外型尺寸:40*40*3.4mm
帕尔贴应用
帕尔贴工作原理帕尔帖原理是在1834年由J.A.C帕尔帖首先发现的。即利用当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组成的电路且通有直流电时,在接头处除焦耳热以外还会释放出某种其它的热量,而另一个接头处则吸收热量,且帕尔帖效应所引起的这种现象是可逆的,改变电流方向时,放热和吸热的接头也随之改变,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与电流强度I[A]成正比,且与两种导体的性质及热端的温度有关,即:Qab=Iπab。帕尔帖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构成闭合回路的材料的性质和接点温度。帕尔帖效应的物理原理为: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运动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热量。反之,就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因此绝对帕尔帖系数有金属材料的帕尔帖效应比较微弱,而半导体材料则要强得多,因而得到实际应用的温差电制冷器件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半导体电子制冷又称热电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它是利用"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帕尔贴使用方法
你好!热电制冷片首先必须在额定电流下工作,千万不要过流。还有就是保证良好的散热条件,这两个条件满足的话,寿命很长很长。如有疑问,请追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