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规格型号(卡扣规格型号对照表)
卡扣的规格
钢丝绳卡头又叫钢丝绳夹、钢丝绳卡扣等名称。规格有:3、5、6、8、10、12、15、18、20、22、25、28、32、36、40,常用的规格是6、8、10、12、15。
钢丝绳的绳卡主要用于钢丝绳的临时连接和钢丝绳穿绕滑车组时后手绳的固定,以及扒杆上缆风绳绳头的固定等。它是起重吊装作业中用的较广的钢丝绳夹具。
钢丝绳绳卡应配套使用,绳直径在10mm以下时,绳卡应不小于3个,10-20mm时应不小于4个。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左右,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U型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
卡扣规格型号图片
9.2×3.6mm。通过查看雪佛兰赛车辆具体配件说明,雪佛兰赛欧雨刷器连动杆卡扣规格是9.2×3.6mm。连动杆卡扣作用是固定雨刷橡胶条,雪佛兰赛欧汽车雨刷是一体式无骨雨刷,没有护套导流板,所以需要卡子把胶条和雨刷钢片卡到一起。
卡扣的型号
卡扣式止血带简称止血带,间接作用于创面,捆绑到病人某个部位,对其施加一定压力,以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用品。
I型
II型
产品特点:
1、型号齐全;
2、环氧乙烷灭菌,使用安全方便,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规格型号:
型号
规格
宽度
(mm)
长度
(mm)
Ⅰ型
25mm*300mm
25
300
25mm*400mm
25
400
25mm*450mm
25
450
Ⅱ型
25mm*370mm
25
370
适用科室:
检验科、体检中心
包装规格:
Ⅰ型:2000条/箱;Ⅱ型:1000条/箱
2018年检测线销售支持人员名单
姓名
省份划分
滑 杰
15936539323
陕西、西北五省
曹紫阳
18790678920
四川、重庆、湖北
王原波
15737326279
云南、贵州
翟广刚
15516508661
河南、山东、安徽
陈三军
18695912657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上海
杨 晓
13839069982
湖南、海南、广东、广西
刘普彪
18838719977
东北三省、内蒙古
张健健
18503565496
天津、北京、河北、山西
卡扣种类及用途
你可能搞电子塑胶结构设计经验还很少,先看看这贴吧.【推荐】本版精华论讨与题目链接!http://bbs.icax.org/viewthread.php?tid=18892&extra=page%3D1&page=#pid=
卡扣型号标准参考表
卡簧国家标准规格是逢5毫米进位,小于20毫米的逢1毫米进位即可。可按照外卡簧量内径,减1-1.5毫米就是卡簧的规格或轴的直径,内卡簧量外径,加1-1.5毫米就是卡簧的规格或孔的直径的方法计算。常用卡簧标准如下:孔用弹性挡圈A标准:GB/T893-186。轴用弹性挡圈标准:GB/T894-2017。重型孔用弹性挡圈标准:JB/ZQ4341-97。重型轴用弹性挡圈标准:JB/ZQ4342-97。扩展资料:卡簧属于一种小型器材部件,规格一般都是非常小。卡簧的形状一般都是圆形,但是在一端却有着缺口。将卡簧套在需要固定的器材上,再用螺丝将缺口锁住,就能够使器材保持稳定,这就是卡簧的作用。在数控车床上,常用主轴卡簧作为夹持零件的夹具,由于主轴卡簧的结构及精度较好,在制造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卡簧缺少轴向定位装置,只能依靠卡簧端面与特定刀具进行定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簧
卡扣重量
钻头型号及尺寸规格是M3尺寸3.4,M4尺寸4.5,M5尺寸5.5,M6尺寸6.6,M8尺寸9。
1、钻头是钻子或钻挖机器所采用的切割工具,是拥以切割出圆形的孔洞,原理是使钻头切边旋转、切削工件、再由钻槽进行排除钻屑。一种钻头的基本结构是包括一个刀杆,刀杆有一个尖端,尖端有两个位于一个主平面上的切削刀片,在共同第二平面上取向的短的中心切削刀刃形成一个点状中心切削刀刃用于进入工件中的。
2、不同颜色的钻头的区别,全磨制高速钢钻头是白色的,轧制钻头也可以通过精磨外圆变成白色,除材料本身外,对磨制过程中质量控制也相当严格,刀具表面不会出现烧伤。黑色是经过氮化处理过的钻头,是将刀具成品放置于氨水和水蒸气的混合体中,高温形成的钻头。
3、选择钻头可以通过孔的精度来选择,孔的精度由孔径尺寸、位置精度、同轴度、圆度、表面粗糙度、孔口毛刺组成的,钻削加工时影响有钻头的装夹精度及切削条件不同,钻头尺寸及形状不同,工件形状不同,其中扩孔是由加工中钻头的摆动引起的。
卡扣规格型号及吨位
扣件的规格型号:KZФ48A、KUФ48A、KDФ48A。具体如下:1、KZФ48A:主要用于连接相互垂直的脚手架钢管。2、KUФ48A:这种扣卡也叫回转扣,它可以连接任意交叉的钢管。3、KDФ48A:是一个对接的扣件,用于相互对接的钢管。扣件在连接钢管时,开口处应该大于五毫米。扣件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新型扣件、钢管脚手架扣件、铸钢扣件、T型建筑扣件、混凝土枕扣件、木枕扣件、钢轨扣件、福斯罗扣件、玛钢扣件、脚手架扣件、铁路扣件、钢板冲压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直角扣件等等。正确使用扣件有利于延长扣件的寿命,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如下:1、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制定比较严格周密的施工方案,如果方案制定得不好,在施工时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事件。2、经常对扣件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如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以防出现施工故障和事故。3、搭设扣件式模板支架使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钢管、扣件的质量和外观是否符合标准,有关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样检测,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4、关于扣件的承载量,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要承载一定的重量,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相连时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保证扣件的合理承载重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扣件
卡扣型号怎么分辨
U型卡的标准有:m6、m8、m10、m12、m14、m16、m18、m20、m22、m24、m28、m30、m32、m36、m38U型卡规格:4分 6分 1寸 1.2寸 1.5寸 2寸 2.5寸 3寸 3.5寸 4寸 5寸 6寸 7寸 8寸 9寸 10寸
卡扣厚度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从满足最初的运输功能,扩展到现在具有非常多的安全性、舒适性功能。随着功能的增加,作为汽车关键部件的汽车连接器从以前一辆车使用几十个发展到如今一辆车用几百个连接器,一百多个品种。
其种类可以从电气设备功能、安装位置、卡扣结构、外形规格型号、规格型号、输出功率六个等级进行分类。 详细情况如下:
按电器设备功能分:电子器件模块(行车电脑)、大灯插座、温度传感器、中间电气设备箱、中央空调汽车线束、音箱游戏娱乐
常见汽车行车电脑连接器
常见汽车大灯插座
按安装位置分:汽车制动系统、车载仪表板、汽车发动机系统软件、安全管理系统
按卡扣结构:线对线、线对板、板对板、柔性线路板FPC、集成电路芯片(IC针型)
按规格型号分:矩形框、环环
按规格型号分:环形连接器(普通、同轴)、矩形框连接器(密封、非密封)
按输出功率:低频和高频(以3MHz为界)
对于其他类型的汽车连接器,可以根据其主要用途、独特的结构、安装方式、独特的特性等分为其他类别,但一般只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某个特点和主要用途,基本的分类还是可以的不超过上述分区标准。
从以前的6.3规格发展到现在的0.64规格。而这一百多种连接器分布在驾驶室、车身、车门、发动机舱、变速器等地方,因为不同地方连接器的使用温度、振动等级的不同,对连接器的防护等级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的使用环境对连接器的性能要求也不相同。
汽车连接器使用状况分析
1)国外某品牌汽车,连接器规格占比如图1所示。
该车型共有连接器205套,其中0.64规格连接器开发90套,占总开发数量的43.9%;1.2规格开发25套,占总开发数量的12.2%;1.5规格的开发30套,占比14.63%;2.8规格开发20套,占比9.76%等。这些规格的连接器分别来自不同的品牌,分别为TE、THB、Molex、JAE、YAZAKI、APTIV、Bosch、SUM等。
图1国外某车型连接器规格占比清单
2)国内某合资品牌汽车,连接器厂商占比如图2所示。
图2国内某车型连接器规格占比清单
该车型共有连接器265套,其中0.64规格连接器开发93套,占总开发数量的35.09%;1.2规格开发12套,占总开发数量的4.53%;1.5规格的开发41套占比15.47%;1.8规格开发23套,占比8.68%;2.2规格开发33套,占比12.45%;2.8规格开发16套,占比6.04%等。
汽车连接器使用标准分析
当前连接器标准非常多,从较早的国际标准ISO8092、SAE标准USCAR-2,到目前中国最新修订的行业标准QC/T-1067-2017(替代QC/T-417)。同时很多的汽车企业也定义了属于自己企业的连接器标准,如大众公司的VW75174、通用的GMW-3191、上汽集团的SMTC3862001、吉利汽车的Q/JLYJ7110195C等。因为标准非常多,同时不同标准之间有很多相似点,又包含一定的差异,为此本文重点从目前国际、国内通用性最广的3个标准USCAR-2-6、QC/T-1067-2017、GMW3191-2012来进行分析。
2.2连接器标准对连接器使用环境的定义
对于一款连接器,在研发之初都会在其规格书中定义出该连接器的使用环境温度、载流能力、防护等级、抗振等级等规格参数,连接器选型工程师需要了解到不同的使用环境对连接器的不同要求,这一点在目前的使用标准中也有很详细的定义。QC/T-1067的标准定义见表1~表3,GMW-3191的标准定义见表4~表6,USCAR-2的标准定义见表7~表9。
表1QC/T-1067温度等级
表2QC/T-1067振动等级
注:弹性部位指车身上通过悬挂系统支撑的部位。弹性部位不包括轮胎、轮毂、制动盘(鼓)等部位。
表3QC/T-1067密封等级
表4GMW-3191TemperatureClass
表5GMW-3191VibrationClass
表6GMW-3191SealingClass
表7USCAR-2TemperatureClassification
表8USCAR-2VibrationClassification
表9USCAR-2SealingClassification
从以上标准的定义中,清晰了解到目前对连接器防护等级根据不同的使用位置三大标准的定义是一致的,分别定义了S1不密封区域、S2密封区域、S3高压水喷射区域。
在温度等级的定义中我们发现,三大标准根据连接器使用位置的不同,把使用温度划分为了5个等级;同时QC/T-1067与USCAR-2都明确提出不推荐选用温度等级为-40~85℃的温度等级,但是该温度等级在GMW-3191中推荐在驾驶室位置安装的连接器作为实验用环境温度使用。
在振动等级的定义中,通过对比标准的详细振动频率、功率谱密度(PSD),得知在QC/T-1067与USCAR-2,其定义的振动等级V3V4V5分别与GMW-3191中的等级2/4/3对应并等同。
同时在GMW-3191中定义了变速器连接器振动等级及适用参数,这在USCAR-2、QC/T-1067中没有定义,但是在USCAR-2、QC/T-1067中定义了安装在与发动机相连但不与剧烈振动部件相连的连接器振动等级及适用参数,这个在GMW3191中没有定义,见表10、表11。
表10QC/T-1067、USCAR-2、GMW-3191振动等级相同信息汇总
关于振动实验,我们主要验证的是连接器系统在模拟实际车载振动条件下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因为在振动或者振动冲击情况下,会引起端子接触面的镀层磨损、正压力衰减、支撑塑料材料的机械性能失效等,所以需要在振动实验中连续监控接触电阻并保证线路中接触电阻超过7Ω(或者1Ω)的时间不能超过1微秒。
通过以上不同标准对连接器使用环境的定义与分析,我们了解到在对某个功能进行连接器选型时,首先要了解到该功能的使用位置,根据使用位置判断出需要适配的连接器耐受的温度等级、振动等级、防护等级,并进行最佳选型。
2.3连接器标准对连接器机械性能的定义
目前在USCAR-2定义了连接器机械性能18项、QC/T-1067定义了连接器机械性能20项、GMW-3191定义了连接器机械性能21项,分别如表12、表13、表14所示。
通过3个标准的机械性能对比,我们了解到目前连接器标准中机械性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端子本身的抗弯强度;端子与端子之间的插拔力;端子与连接器之间的插入力、保持力、止推力、极化实验;连接器与连接器之间的插入力、分离力、解锁力、极化实验;连接器端子二次锁(TPA)装配力、保持力;连接器二次锁止结构(CPA)装配力、保持力;连接器助力结构机械强度;连接器固定结构机械强度;密封圈的保持力;板端插针保持力。
表11QC/T-1067、USCAR-2、GMW-3191振动等级不同信息汇总
注:NA表示在对应标准中无定义。
表12QC/T-1067标准20项机械性能实验项目
除去以上,在GMW-3191中还有要求端子的压接性能,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测试,直接影响整个端子的接触电阻(压接电阻包含在接触电阻中)。虽然在USCAR-2、QC/T-1067中没有要求,但是这一项测试在USCAR-21中有非常详细的要求,所以有经验的工程师在选择连接器端子时会一并收集相应的压接报告。
表13USCAR-2标准18项机械性能实验项目
表14GMW-3191标准21项机械性能实验项目
在目前的标准中,定义的连接器电性能主要是端子之间的微电流接触电阻、电压降性能;连接器本身的绝缘电阻、绝缘介电强度,这些性能主要在后期的连接器环境性能中配合着组合实验一并验证。同时对于端子本身性能优缺点,标准中还分别定义有最大载流能力与1008h电流循环性能,该性能将作为端子耐久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分别要求如下。
2.4.1连接器端子接触电阻与电压降在标准中的定义(表15、表16)
通过标准对比,我们发现在三大标准中对电压降的要求,无论哪种规格的连接器端子都要求插头、插座之间通过有效接触后,电压降不超过50mV;但是对于接触电阻,QC/T-1067与USCAR-2基本保持一致,其与GMW-3191除去定义接触电阻数值差异外主要有如下3种区别值得注意。
表15QC/T-1067、USCAR-2接触电阻、电压降定义
表16GMW-3191对接触电阻、电压降定义
注:在任何情况下,连接器总电阻不能超过20mΩ。
1)对于不在标准中定义的端子规格,接触电阻的选取方式不同,QC/T-1067、USCAR-2中明确定义采用差值法选取数值,而按照GMW-3191的要求,需要按照符合等级的最大规格要求选取。例如对于目前常用的2.3规格镀锡端子,按照QC/T-1067标准的要求,接触电阻应该选取最大不超过7mΩ,但是按照GMW-3191的标准要求,就应该最大不超过5mΩ。
2)对于采用不同镀层的端子,在USCAR-2、QC/T-1067中都有不同的接触电阻定义,但是GMW-3191是无区别统一定义。例如0.64规格的端子,按照镀锡、镀金/银在前2个标准中分别定义的接触电阻最大值为20mΩ与10mΩ,在GMW-3191的标准中统一定义为15mΩ。
3)特别对于0.50规格端子接触电阻,USCAR-2、QC/T-1067定义接触电阻不能超过25mΩ。在GMW-3191中定义按照产品规格书要求定义(perCTS(ComponentTechnical Specification)),同时又在标准中指出,任何情况下总的接触电阻都不能超过20mΩ。
关于不同标准对接触电阻的不同要求,一定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验收标准进行前期设计与后期连接器选型。
2.4.2连接器绝缘电阻与绝缘介电强度在标准中的定义
绝缘电阻是为了保证在连接器里面相邻的2个端子之间有一定的电绝缘性,绝缘介电强度是为了验证连接器本身的电气绝缘性能。在这2个性能上,3个标准的要求一致(USCAR-2无绝缘介电强度要求):①绝缘电阻:在500V电压,相邻端子之间绝缘电阻≥100MΩ;②绝缘介电强度:在交流1000V、直流1600V电压下,持续1min相邻端子之间以及端子与连接器塑料外壳之间不能有介质断裂或击穿现象,电流泄露≤1mA。
2.4.3连接器最大载流能力与1008h电流循环
最大载流能力测试,是为了验证单对端子在一定温度下,在不超过最大温升与最大接触电阻的前提下,所能承载的最大电流。
1008h电流循环是端子的加速老化试验,通过1008次最大电流加热与零电流冷却循环,验证插头端子与插座端子接触面、端子尾部与导线压接处经过热胀冷缩循环、氧化、应力松弛等环境作用下后整体的温升、接触电阻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对于这2项验证实验,国标QC/T-1067与USCAR-2基本保持一致,GMW-3191的要求与该2个标准有一定的差异。
1)国标QC/T-1067与USCAR-2在定义最大载流能力时,明确提出在通电流过程中,当电流使端子对达到接触电阻最大值或者温升达到55℃时,记录此处电流,并乘以90%就是此端子的最大载流,但是在GMW-3191中明确指出需要绘制相关端子对的降额曲线,如图3所示。
图3降额曲线
同时,所测最大电流需要乘以80%作为降额曲线中的电流参考值,在降额曲线中的边界条件分别为导线最大对应条件下的最大承载电流(Currentloadcapacityofcableused)与端子使用的极限温度(TemperatureLimitofTerminal)。
2)1008h电流循环实验中,三大标准都提出实验过程中端子接触电阻不能超过规定值,但是QC/T-1067、USCAR-2同时提出循环过程中,端子温升不能超过55℃,GMW-3191中则指出,电流循环过程中测量温度(环境温度+温升)不能超过端子与导线使用极限温度。
对于这2个检测项目,我们还应该了解到该实验得出的最大载流能力曲线,不能作为连接器在汽车上的实际使用数值,只能作为参考数据,同时可以作为同类型端子之间的性能对比数据。因为汽车在正常选择连接器以及定义pin角电流时需要考虑到如下影响因素:①在连接器中的单个端子的温升会受到周围排布的端子电流、温升影响,所以大电流端子尽量排布在连接器外围,对角排布最佳;②端子的载流能力与适配的线径有直接关系,若需要比较大的载流能力,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最大线径;③环境温度对端子的载流能力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同种端子运用在发动机舱与底盘,承载的最大载流会有很大的区别;④相同条件下,密封连接器中端子的温升要高于同系列端子在非密封连接器中的温升;⑤对于线对用电器端(LinetoDevice)形式连接器,端子的温升与用电器端的发热、散热情况相关,例如经常会在鼓风机的调速模快中增加散热片,这会增加端子的载流能力。
2.4.4连接器重载测试(HeavyDutyTest)
重载测试是为了检测连接器在高温环境下的载流能力,这个检测标准目前在国标QC/T-1067、USCAR-2中都没有定义,但是在GMW-3191中有详细定义。这个实验是需要端子与连接器装配后一起在经过5h高温通电与2h低温断电的循环实验(共5次)中,验证相应端子的温升与接触电阻,这个实验对于运用在高温环境(发动机、变速器)等是个不错的验证检测项目。
2.5连接器标准对连接器环境性能的定义
从目前的标准中,分析发现连接器的环境实验都是结合机械性能实验、电气性能实验来一起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比较重要的环境试验项目包括老化实验、湿度循环实验、温度冲击实验(温度快速变化实验)、盐雾实验,同时针对防水连接器还有耐化学试液、水密性、气密性、高压水喷射等实验检测项目,如下将以防水连接器的经典组合实验就各标准的要求差异进行分析。
2.5.1连接器热老化组合实验
高温老化测试,是为了验证连接器总成中端子的金属材质、连接器的塑料材质、密封圈的橡胶材质在经过1008h最大工作温度后,相应的变化对连接器密封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密封圈的压缩永久变形与端子的悬臂梁的塑性变形对连接器关键性能的影响。表17是热老化组合实验在不同标准中的实验顺序对比。
表17热老化(防水连接器)实验顺序
从表17中可以看到,3个标准都要求在高温前后验证绝缘电阻,通过绝缘电阻检测来反映连接器塑料材料在经过高温环境试验后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同时QC/T-1067、USCAR-2还要求在经过老化实验后对端子在连接器中的机械性能进行验证,也一并验证了连接器塑料材料在经过老化实验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另外,GMW-3191要求在老化实验前后对连接器的接触电阻进行检测,这可以验证在经过高温老化后插座端子上提供正压力的悬臂梁是否出现不可接受的应力松弛现象等。
对于防水连接器,老化实验更能验证其使用的密封圈材质、设计的单边过盈量、壁厚变形尺寸是否能符合防水性能要求,这对防水连接器是否能够满足汽车在使用寿命中不失效非常关键。另外在GMW-3191中还有专门针对变速器连接器的老化实验验证方法与温度设置,这在其他的2个标准中没有定义,这可以作为变速器连接器的一个验证方法。
2.5.2连接器耐化学组合实验
耐化学测试,是为了试验评估密封连接器总成在浸入车辆内和周围常见的各种液体中时的密封性能和材料兼容性是否满足要求,表18是耐化学性组合实验在不同标准中的实验顺序对比。
表18耐化学性组合实验在不同标准中的实验顺序
注:数字代表实验先后顺序。
从表18中我们发现USCAR-2对耐化学实验的前后组合实验主要验证产品外观,但是在QC/T-1067与GMW-3191中都要求在实验前后验证连接器的绝缘电阻与绝缘介电强度,另外QC/T-1067中还要求在实验后验证端子的插拔力,GMW-3191则要求在试验后验证连接器的气密性,这些验证都是为了保证连接器总成在经过化学试剂浸泡后材料不会对整个总成的机械性能、防水性能、电性能造成影响。
2.5.3连接器耐热冲击(温度快速变化)组合实验
耐热冲击测试:大家都知道,一般的车载连接器总成由多种材料组织,壳体由塑料材料PBT、PA66及增强材料制造而成;端子等导电部件一般选用黄铜、青铜、铜合金制造而成;密封圈选用硅橡胶制造而成。这些材料在经过温度的高低变化后因为热胀冷缩会有相应膨胀与收缩,在端子的接触表面会形成磨损与微动,通过温度快速变化实验模拟车载条件就是为了验证经过这种温度冲击试验后,产品的变化会不会导致连接器总成功能失效。详细的耐热冲击组合实验在不同标准中的实验顺序对比见表19。
表19耐热冲击组合实验在不同标准中的实验顺序
注:数字代表实验先后顺序。
总结
来源:汽车电器等
推荐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