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锹型号(消防锹型号)

2024-03-31 14:56:02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消防锹型号
  2. 中方锹木锹柄规格型号
  3. 越南战争期间,一名北越士兵的十大必备物品
  4. 逆天神器——中国军用工兵铲
  5. 江河公司“深挖一锹”开展某型号专项质量整顿
  6. 灭火器型号解读

消防锹型号

通常用的铁锹的一般尺寸是一米三左右。  铁锹,一种农具,用于挖土、铲土或平地的工具,长柄多有木制,头是铁的,还可军用。  有平头和尖头两种:  1.一种扁平长方形半圆尖头的适于用脚踩入地中翻土的构形工具。  2.由宽铲斗或中间略凹的铲身装上平柄组成的手用工具,用手挖或抛掷物料(如土、煤、谷物)。

中方锹木锹柄规格型号

规格型号如下:

1、直径:木锹柄的直径在30-40毫米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直径。

2、长度:木锹柄的长度在15-30厘米之间,具体长度取决于个人喜好和使用需求。

3、材质:木锹柄的材质为硬木或杂木,如橡木、胡桃木、枫木等。选择时需要考虑材质的耐用性和美观性。

越南战争期间,一名北越士兵的十大必备物品

在越南战争中,虽然北越军队的武器装备比不上美军,但他们士气高涨,勇敢无畏,当时在越军中,也有十件物品是每个北越士兵的必备。

在二战之后,越南掀起了反殖民运动,当时的越南军队,缴获了不少法军装备的“木髓盔”,这种头盔专为东南亚丛林热带环境设计,大大的帽檐,可以在前端增加隔网,能有效的抵挡蚊虫,在雨天情况下也很实用,越南独立后,根据本国士兵的标准,对缴获的“木髓盔”进行改良,最终设计出了越南如今的Pith头盔,也被越南人称为“凉盔”。

在越南战争期间,Pith头盔被北越军队大量装备,无论是炮兵、步兵、侦察兵还是游击队都有,也成为每个北越士兵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虽然现在越南人民军已经有了西方化的凯夫拉军用头盔,但如今越南绝大部分的部队,仍旧在装备Pith头盔。

在越南战场上,每个北越士兵的身后都会背着一个行军背囊,但在当时所用的背囊并非是统一的,一小部分是苏制款式,而绝大部分都是缴获美军的,由于背囊外形很独特,主体的三个面,还各带有一个小口袋,因此北越军士兵还将这种背囊称为“蟾蜍”式背包。

虽然外形不好看,这种背囊特别实用,整个主体使用结实的帆布制成,为了使其能适应丛林环境,所以整体都是绿色,背囊不仅空间大,还能防潮湿,侧面三个额外的口袋,也能装更多的物品,比如饭盒、水壶、枪械保养工具或者个人的医疗物品等。

重中之重的,还得是士兵手中的武器,在越南战争期间,大部分北越士兵使用的武器均为我国援助给他们的56式自动步枪,或者苏联援助的AK-47自动步枪,其中56式是AK-47的仿制型,两者外形和结构基本相同。

不过两者可以在刺刀和准星上来区分,56式带有一个折叠式三棱刺刀,AK-47则是可拆装式剑形刺刀,56式为圆孔式准星,而AK-47则是半圆豁口式准星,两者都采用7.62x39毫米中间威力弹*,使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所以对于部分零件和弹*也是通用的,这也为北越军的后勤减轻了压力。

AK-47和56式虽然没有美军M16的精准度,也相比M16粗糙了许多,但正是这种“粗糙”,能更好的适应越南战场潮湿的环境,可靠性也要更强,甚至在战场上,美国大兵也愿意去捡AK-47使用,在如今的越南人民军中,大部分的常规部队和二线部队,仍在混装AK系列和56式系列步枪。

在战场上,对于使用AK或者56式自动步枪的北越士兵,每个人也都会配备一个专属的步枪弹匣袋,一般使用的多数都是我国56式弹匣袋。

弹匣袋的主体使用帆布制成,上面总共带有七个舱,中间的三个专门用来放置30发弧形步枪弹匣,周围小的能用来放置如枪油、抹布、零件、或者手雷等装备,弹匣袋上还带有一个背带和两个固定带,可以方便的挂在士兵的腹部,如今这种弹匣袋,仍旧被越南人民军沿用。

工兵锹也是战场上北越士兵的一件重要物品,越军士兵一般都是利用茂密的丛林环境,以游击的方式和美军作战,所以这就会经常转移阵地,这时工兵锹就能派上用场,能用来修建临时的伏击阵地,在移动的时候还能用来砍伐挡住去路的障碍等,在必要时,工兵锹也能当做近战武器使用,而且这东西的伤害程度比刺刀还要强,但当时北越士兵使用的工兵锹型号不一,有的是苏联货,有的是自制,也有的是缴获美军的,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工兵锹,都是北越士兵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由于越南战场大多数都是茂密的丛林环境,这对于北越军来说就是一大优势,刚好可以利用这些来偷袭或者伏击美军,尤其是在夜间,当美军修整的时候,北越军就会组建临时的特工小组,渗透到美军驻扎的地方进行侦察、破坏等,这时每个北越士兵都会携带一把小型折叠刀,一般用来割断电线、破坏设备,或者暗杀哨兵等,在平常作战时,每个北越士兵也会携带这种小型折叠刀。

指北针也是每个北越士兵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但并非每个士兵都能拥有,对于所用的型号、品牌等也都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接收援助而来的,也有的是缴获而来的,甚至还有非军用型号,指北针能帮助士兵确认所在方向,不易迷路,也能增强作战效率。

北越军在与美军作战时,也缴获过不少煤油打火机,这相比之前携带的火柴要好很多,不仅不怕潮湿,也便于携带,之后所缴获来的打火机,也成了北越士兵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这在夜间扎营、野炊或者衔接暗号等,都有很大用处,而对于一些有吸烟习惯的北越士兵来说,缴获的打火机更是一件重要物品,这相比火柴更可靠。

黄烧膏*也是当时战场上,每位北越士兵最重要的一件个人物品,因为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作战,难免会出现感冒、流鼻涕等症状,越南士兵所携带的黄烧膏*,刚好就是对应这些症状的中*,为了防止在作战时将*物浸湿,所以军队装备的均使用小铁盒装,盒盖上还带有“越南人民军”的字母标识,由于黄烧膏*十分特殊,也让当年的美国大兵十分好奇。

轮胎拖鞋是当年战场上每一位北越士兵的标配,所谓“轮胎拖鞋”,就是使用废旧轮胎制成的拖鞋,虽然十分简陋,但这种鞋子却很受越军士兵的喜爱,穿在脚上不仅轻便,自身也很透气,虽然在战场上越军也缴获过不少美军的作战靴,但绝大部分的士兵,还是喜欢穿这种简单而又轻便的轮胎拖鞋。

那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如文中存在哪些错误或者不足,还有望大家多多指点改进,想要了解更多,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更新。

逆天神器——中国军用工兵铲

最近在咱们“中国的南海”是非常的热闹,各路的“牛鬼蛇神”、“跳梁小丑”都冒出来要秀秀存在感,那也就别怪咱三大舰队展示展示我们的“神兵利器”了。不过今天咱先不谈海空军的先进装备,先来聊聊我们解放军最强悍的陆军士兵手中的“神器”——工兵锹!

工兵锹,又称工兵铲。它既能用于构筑城砦沟壕,又可以安营掘灶,还能肉搏砍人!是军人作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伙伴和帮手。最早的工兵铲其实就是民用的铁锹,而真正的军用锹则出现在职业化军队形成以后,它们是专门生产的,比普通民用锹更加轻便、结实,但型制和民用锹没有太大差别。

“盛名”之下的德国军锹

提起军锹,就不能不说德国军锹。德国军锹在我国颇负盛名,连那个不懂军事的小说家天下霸唱都在作品中描写“,说它是掘坟盗墓兼防身格斗的利器。掘土是锹的“本行”,在狭窄的盗洞和墓穴内,短小的工兵锹使用起来会比其他工具更加得心应手。

德国工兵锹的格斗用途在另一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重点描写过。该书以大量篇幅描写了一战中残酷的堑壕战,在泥泞中对峙的双方,为争夺前沿阵地的控制权,不断进行惨烈的肉搏,德军的工兵锹正是在这种短兵相接的厮杀中确立了威名。小说中借老兵之口阐述了工兵锹的作用:“……不要用你的刺刀,那样会卡在敌人的肋骨里,当你拔出来时你也已经死了,你应该用你的锹对着他的脖根那么来一下,他的脑袋就搬家了……”

德国军锹采用方头锹体,前端两侧有很小的弧形过渡,锹体是锻造的,很厚重,,锹体前端和两侧均开有刃口,刚出厂时刃口被打磨成波浪形(印刷厂的裁纸铡刀就是这样的刃口非常锋利)再加上锻造的锹体厚重平直,比较适于劈砍,是一件绝好的近身武器。

使用者握住锹柄,运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就能抡动其进行砍杀,其杀伤效果类似于长柄砍刀。特别是在堑壕战最常见的战斗场合,即战壕和工事内,装上刺刀的步枪因狭窄空间的限制,动作幅度有限,难以与单手就能够灵活挥动的军锹相抗衡。小说中把“德国工兵锹”描绘成了一种肉搏利器,。的确,这种不占编的武器在肉搏中有不俗表现,以致德国、苏联等许多国家都将使用军锹格斗的技巧写进了教材,并且在部队中进行相关训练。

中国的军用铁锹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即使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军锹,也得主要依靠国外输入,因此铁锹至今在有些地方仍称为“洋锹”。国内最早引进的军锹是清末作为火炮的随附品一同进口的,包括日本、德国、等众多国家的产品。而士兵配发军锹,已经是新军成立后的事情了,主要是日式和德式,特别是日式军锹更为常见。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缴获了大量日式军锹,有的一直使用到解放以后。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军锹还有苏式锹和美式锹。苏式锹的外形与德国军锹有些相似,采用带钝尖的方头锹体,较为厚重、扁平,尖部及锹体两侧全部开有较宽的刃口,锹柄很短,而接套部分较长,接套中部和锹柄末端都有防滑突起。苏式军锹也配有锹套,不过材料是帆布,携行时将军锹通过锹套穿在腰带上,一般放置于使用者身体右后侧。

图为各种型号的苏联军锹

我军直到50年代才装备第一种制式的的工兵铲,品名:50式工兵锹;总长:56CM;锹头宽度:16CM(最宽处);锹头长度:20CM(到肩膀处);材质:锰钢;热处理方式:盐浴等温;总重:0.58KG。

这是我军第一款正式装备的军锹,仅仅装备了一次!它有着现有军锹中最优秀的强度和硬度!样子比起现在的土气低调!骨子里却流淌着真正的军品的血液!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军锹老货就比新货实在?我国在早期都是计划经济模式,工兵锹的厂家都是国有企业,按照上面给的需求指标生产,不求盈利只求达标,生产的时候根本不太计较成本,因为当时不是现在要市场化运作,所以做出的东西都是相当实在的!这也是很多军品或者老东西都看起来比现在的东西坚固耐用的原因!(按照1元钱的购买力的比例来算,50几年的时候一把铲子的成本可能会达到现在的人民币150多块钱,东西舍得出料舍得花钱自然东西不会差的。

解放军的工兵锹大部分是石家庄的6411厂生产。6411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直属企业,是全军工兵工具生产基地。生产的《骆驼牌》系列工兵工具历史悠久、工艺先进、质量可靠,多次荣获全军优质产品称号,作为工兵定型器材装备部队,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如今6411厂更名为冀川实业公司是一家国有的大型企业。

(以下型号仅指解放军6411工厂内部标称型号)

6411工厂生产的205工兵铲,从60年代装备至今也有称为65式工兵锹,是我军经典的个人装备,广泛用于工兵、步兵、炮兵,甚至当作军队伙房的切菜、炒菜铲,战时士兵人手一个,既是工具又是武器还能当作野外生存中煎蛋烙饼的铁铛。手柄的中间细两边粗的设计,可以使您使用起来非常顺手舒适。

205锹用料实在,硬度特别好,一锹砍断8号铁丝小菜一碟,砍角钢槽钢不崩口、不卷刃,木把特别结实,还做了一个手握用起来很顺手。锹的侧面用之前开刃成刀更加好用,用于野营,郊外垂钓,种花种草等户外活动,随车也是很好的工具,携带方便,使用方便!

传说中的工兵锹煎鸡蛋、排雷比武,硬度很牛。

我军沿用至今的铲子好样的!!205型木柄锹,型号:205;材料:锰钢;锹长:630mm;锹宽:165mm;锹厚:1.6mm;油漆:绿色;重量:近1公斤;产品尺寸:全长63CM;锹头宽18CM,长24CM,曾是标准配装工兵锹。

单兵挖掩体的示意图

一代军用工兵铲的诞生可以说是生存的需要,因为那是战士们发现普通的铁铲木柄太长,不易携带,又容易暴露目标,于是将木柄锯短。后来这种方法逐渐流传开,当时的后勤部又根据很多老兵的建议和实地观察很多已使用多年的铁铲,在现在铁铲上增加了一些小改动,首先是在木柄远离铁铲的最上端与铲面平行开了一个贯通的小孔,其次根据一些经常使用老铲的磨损情况,将木柄改为粗-细-粗流线形状,还在铲面两侧也分别加了小孔。四个小孔是为了使用绳子拴住铁铲在行军包上,在武装泅渡、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行军中不易掉落,流线型木柄更适合手握,也使用了传统军绿漆。

二代铲是什么时候开始换装的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目前已经有很多部队装备了,可以说是主流工兵锹。不过由于一代铲使用时间非常长,再加上我军的装备通常是库存充足,所以很多地方部队都还普遍使用一代锹。二代铲的诞生根据个人观察很大程度还是参考了苏军工兵铲。简单的说就是可以折叠一次,手柄根据力学原理改为类三角流线形。

第三代工兵铲Q3型、Q4型。大家看到二代铲的装备情况,大概就知道三代铲目前的情况了,三代铲改进为美式的三折锹,折叠两次,手柄仍为类三角流线形,有铲、镐、撬棍(刺),锯、刀的功能,在生产工艺上,一代铲使用上好钢材,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后两代铲工艺都没有太大变化,都采用上好淬火高碳钢,增加强度、抗磨损、抗腐蚀、耐高温(见过军事比赛有人在铁铲上炒菜吧)。

真正的军铲入手沉重,结实朴素,装配好后无论如何运动不会有声响,铲面军绿漆、连接杆黑漆,这两处仔细看并不是完全平整而是有非常细微的有规律的鱼鳞状,而手柄没有,这特征非常重要,仿制的军用铁铲根本做不到这点。

解放军现在最新的工兵锹,6411厂专门制造的车载型Q3工兵锹,全金属,重1.35公斤,做工十分扎实!

军锹在解放军手中甚至能当炊具,有人会说,你怎么能这样用锹呢,太不爱护了!会淬火失去硬度的。当然,从理论上是如此。但是我要说,你还是太把它当回事了,军锹不是铁皮,不会烤一次就坏掉的,即使是N次也不会有太明显的问题,当然锹不是专业的炊具,不能常用,那么偶尔应急用一次更不会有影响。

军锹我一直认为工兵锹是肉搏的神器!,方便握持劈砍有利,绝对比斧子好用!

锹的攻击方法简单易学,首先右手持锹斜劈敌颈面部,当敌向后躲闪时,双手握锹,上步,以锹尖戳击敌面部,基本一招制敌,狠得话一招毙命。

最后这个图小编认为是必须的:

来源:机械工程材料铁血网邪恶学博士

江河公司“深挖一锹”开展某型号专项质量整顿

近日,江河公司下发某专项质量整顿实施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和集团公司专项质量整顿要求,举一反三抓好闭环,查找薄弱环节整顿整改,保障后续任务取得成功。

公司通过开展专项质量整顿,聚焦型号产品质量,提高型号队伍思想认识,解决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后续任务成功和航天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厘清问题根源、强化质量管控、完善体系建设,逐步补齐技术水平及基础能力短板。

公司此次实施整顿整改,一是厘清队伍现状,提高思想认识和技能水平。理清从事型号的管理、技术、操作和检验人员,形成岗位花名册,签署质量承诺书;利用讲评会、专题会等时机,加强全线队伍质量形势宣贯和思想作风教育;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操作和检验人员分别学习《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要求》、《“九新”要素分析与评价规范》等院级标准,以及相应岗位的工艺文件、检验试验规程等。

二是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审核,补齐型号管理短板。开展一次型号产品内部质量审核,从体系、过程等方面查找不足并举一反三闭环落实;完善质量保证大纲。

三是深入开展“三再”工作,强化过程管控和复查确认。按照型号“再分析、再设计、再验证”的要求,完成“三再”工作;按照“三再”工作方法,对型号进行质量回溯和复查确认;进行质量复查确认及质量管控复查等。

四是深入质量问题举一反三,落实闭环管理。针对型号归零问题加强自查,查找产品实现过程的管控不足,完善工艺技术文件和检验要求,实施停控点,提高产品可靠性。

为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证专项质量整顿科学有序、深入扎实、全面细致组织实施,公司坚持问题导向,从严从细、实事求是,不做华而不实之功,坚决克服质量整顿过程中的厌战情绪;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深挖一锹”查找技术和管理不足,并围绕意识、技能、制度、文件等关键要素整改提升,保障各岗位“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

  文字:林朝春

  图片:汪 涛

  编辑:汪 涛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灭火器型号解读

  

一、灭火器型号的含义

  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

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我国灭火器的型号是按照《消防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编制的。它由类、组、特征代号及主要参数几部分组成。类、组、特征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一般编在型号首位,是灭火器本身的代号。通常用“M”表示。

灭火剂代号 编在型号第二位:P——泡沫灭火剂,酸碱灭火剂;F——干粉灭火剂;T——二氧化碳灭火剂;Y——1211灭火剂;SQ——清水灭火剂。

形式号 编在型号中的第三位,是各类灭火器结构特征的代号。目前我国灭火器的结构特征有手提式(包括手轮式)、推车式、鸭嘴式、舟车式、背负式五种,其中型号分别用S、T、Z、Z、B表示。

MFZ、MFZL型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灭火效率高、灭火迅速等特点。内装的干粉灭火剂具有电绝缘性能好、不易受潮变质、便于保管等优点,使用的驱动气体无毒、无味、喷射后对人体无伤害。

灭火器瓶头阀上装有压力表,具有显示内部压力的作用,便于检查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