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雷达型号(军用雷达型号查询)
军用雷达范围
这两款雷达在用途方面有些差别,SLC-2型属于地面炮位侦校雷达,SLC-2E是它的改进型号,属于多功能定位雷达。
图注:我国出口的SLC-2型炮位侦校雷达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炮位侦校雷达。所谓炮位侦校雷达就是利用雷达技术,追踪敌方火炮发射的炮弹后,依据敌军火炮弹道推测出其发射阵地的位置,为己方的火力反击提供敌军目标的精确定点坐标资料,并测定己方火炮的弹着点坐标以校正火炮射击。
在地面炮位侦校雷达研制方面,我国最初没有自主研制的相关产品,我军装备的炮位雷达都依赖进口。近些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努力攻关,研制出了S 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它不仅大量准备我军,在国际市场上也销售了很多,而且在外军中经过了实战的考验,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款世界级的明星产品。
图注:国产SLC-2E型多功能定位雷达
在SLC-2雷达研制成功之后,我国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SLC-2E远程多功能武器定位雷达,既能反炮兵定位,还能执行防空任务,成为了一种空地通杀的新型雷达。SLC-2E型多功能定位雷达采用新型两维相扫和一维机扫、全固态全相参和全数字相控阵体制,利用天线阵上数千个发射/接收单元的移相器改变扫描波束相位,迅速变化扫描波束的方向来探测、捕捉和跟踪目标。雷达工作时首先迅速沿水平方向发射正负45度扇面的X轴扫描波束带,当敌军炮弹进入水平扫描扇面时,相控阵天线又立即发射一束垂直方向的Y轴跟踪波束,跟踪炮弹的飞行轨迹,短时间连续测定弹道,随后计算机便通过高速运算,立刻反推出抛物线弹道的起始点坐标,即敌军火炮阵地的位置。
由于SLC-2E雷达采用先进的高瞬时带宽设计,可对目标进行快速分类,对以弹道飞行的炮弹、远程火箭弹和弹道导弹,就立即定位其发射平台,对以非弹道飞行的飞机或无人机,就立即监视其来袭方位、速度和角速度。该雷达的大仰角电扫范围保证了全弹道跟踪能力,能够探测以高弹道飞行的火箭或导弹,同时还能够有效探测高空的无人机和战斗机等各类空中目标,属于世界首创。
军用雷达型号规格
ZSD-89A装甲运雷达侦察车ZSL-l0炮兵侦察车AN/TPQ-37炮瞄雷达车
军用雷达型号有哪些
|型号|应用|
|:-:|:-:|:-:|:-:|:-:|:-:|
|AN/SPY-4AESA雷达|DDG-1000/福特号|
|AN/SPY-3AESA雷达|DDG-1000/福特号|
|AN/SPY-1DPESA雷达|阿利伯克级/提康德罗加级|
|AN/SPG-62火控雷达|阿利伯克级/爱宕级|
|AN/SPS-673平面搜索雷达|阿利伯克级|
|AN/SPQ-9BX波段对空/对海追踪雷达|阿利伯克级|
|H/LJG-346AESA神盾雷达|辽宁号/052D|
|H/LJQ-364对海/低空搜索雷达|辽宁号/052D|
|H/LJP-349型火控雷达|052D|
|H/LJP-344A型相控阵火控雷达|052D|
|MR-800顶板三坐标雷达|彼得大帝号/库兹涅佐夫号|
|天空哨兵PESA雷达|库兹涅佐夫号|
|“桑普森”(SAMPSON)AESA雷达|45型|
|“阿帕”(APAR)AESA雷达|萨克森级/七省级|
|SMART-L三坐标雷达|萨克森级/七省级|
|荷兰MRR-3D三坐标雷达|西北风两栖攻击舰|
|欧洲TRS-3D三坐标雷达|自由级|
|瑞典长颈鹿三坐标雷达|独立级/维斯比级|
|“埃姆帕”(EMPAR)AESA雷达|地平线级|
|“武仙座”(Herakles)PESA雷达|FREMM级护卫舰|
|三菱FCS-3AESA雷达|秋月级/日向级/出云级|
附:关于各个波长特性
|S|15-8|中距离警戒雷达和跟踪雷达|
|C|8-4|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的折衷波长|
|X|4-3|短距离的火控雷达|
|可见光|400~800nm|-|
|型号|应用|
|:-:|:-:|:-:|:-:|:-:|:-:|
|AN/APG-77AESA雷达|F-22|
|AN/APG-81AESA雷达|F-35|
|J/APG-1AESA雷达|J-2|
|J/APQ-181AESA雷达|B-2|
|N036AESA雷达|T-50|
|雪豹-EPESA雷达|Su-35|
|RBE2PESA雷达|阵风|
|Captor-EAESA雷达|台风|
|PS-05AAESA雷达|JAS-39|
|JL-10脉冲多普勒雷达/1473|J-10|
|KLJ-7雷达|枭龙|
|Zhuk-AE雷达|苏-30MKI|
|EL/M-2052|光辉LCA|
|EL/M-2032|Jaguar-M/S|
军用雷达类型
目前我军各炮兵部队都己普遍列装炮兵侦察校射雷达,如牵引式的,英国[辛伯林]炮兵定位雷达的中国版,国产型号称为371型炮位侦察校射雷达,自行式的国产的BL-904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这种地面炮位侦校雷达,它是一种采用相控阵雷达技术的火炮定位雷达,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生产,主要用于侦察战场上的迫击炮、榴弹炮、火箭炮和加榴炮,反应时间5秒;并可对己方的火炮射击进行校射。它工作在C波段,由两辆6×6卡车装载(其中一部装载天线/接收发射单元,另一部装载操作舱),展开时间不到10分钟。其仰角覆盖范围为12°~-5°;方位角覆盖范围为/-90°;目标距离定位精度为35米至其目标作用距离的3.5%。定位距离;对82毫米迫击炮为15公里,对122毫米榴弹炮25千米或火箭为18公里,对155毫米加榴炮为18公里;能同时对付8个目标.
我国目前最新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S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也开始在炮兵部队中试用,这种S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采用了我国最新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国产军用越野卡车做底盘,在车体的后部,安装了一个可90度拆起的雷达天线.这种长方型可掀起相控阵雷达,是其最重要的外部特征.该雷达的性能已全面超越,美军使用的AN/TPQ-37反炮兵定位雷达,探测距离达50公里以上.另外我军炮兵部队还装备有光,电红外系统以及声测等新型侦察装备.美国“火力发现者”系列武器定位雷达包括TPQ-36和TPQ-37雷达,是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武器定性雷达,由泰利斯-雷声公司30多年前研制。原本计划从明年开始退役,但由于其后继产品“不死鸟”战场传感器系统项目被推迟,因此“火力发现者”雷达还必须继续升级和改型。
在美国陆军中服役的近距离AN/TPQ-36“火力发现者”雷达对火炮和火箭炮的有效测程分别为约15和24公里。空运全套系统需要2架C-130或4架CH-47运输机,不过,如果将信号处理器放到拖曳天线上并将可拆卸操作组件的装配架放入发电卡车中,可以变成双车配置,使之对运力的需求减半。此外,泰利斯-雷声公司还在研制一种单车装载的系统配置,将TPQ-36雷达连同其整体式发动机一起装入一辆“悍马”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中。
测程更远的TPQ-37雷达作为TPQ-36雷达的补充,主要用手探测射程在30公里以上的增程火炮和多管火箭炮系统。不过,泰利斯-雷声公司现在提供给***国防军的TPQ-37雷达安装了经过改进的迫击炮定位软件,提高了它在近距离上的探测能力。改进后的雷达称为“达曼”雷达系统,过去2年来***国防军一直使用它对付巴勒斯坦的“卡萨姆”122毫米和240毫米无控火箭炮以及黎巴嫩真主d游击队手中的火箭炮。
目前泰利斯-雷声公司还在继续努力降低雷达的准备时间和虚警率。在去年的“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美军炮兵报告称第3步兵师的师属炮兵单位使用“火力发现者”(2部TPQ-36近距离雷达和1部TPQ-37远距离雷达)21天完成1800多次探测,平均每个反炮火任务从探测到发射用时6分37秒。但并不是每次探测都正确,轻武器火力、直升机旋翼桨叶甚至车辆的运动有时候也足以产生反射回波造成虚警。目前操作人员使用矢量计算方法,根据目标的距离和方向以及已知的敌军或友军配置来确认每一探测目标。
美国TPQ-47多功能雷达 该雷达也称为“不死鸟”战场传感器系统,计划装备美国陆军“目标部队”,代替前面提到的“火力发现者”雷达,能够执行空中交通管制、防空和武器定位等多项任务。
生产型TPQ-47雷达不包括发电机舱或指挥方舱的重量预计是TPQ-37雷达(重量为6.33吨)的一半。TPQ-47的S波段主动阵列天线雷达具有大于90°的搜索扇区,对迫击炮的有效测程达30公里,对火炮为60公里,对火箭炮为100公里,对战术弹道导弹为300公里,而其最小测程为4公里。总处理能力至少为每分钟50个目标,其目标数据直接传递给“先进野战火炮战术数据系统”以确保能够快速反击。
军用雷达型号大全
AN/SPS-48型雷达是美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大量装备的三坐标远程对空搜索雷达,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空中目标的三坐标数据以及给武器控制系统提供目标指示。AN/SPS-48型雷达由美国国际电报公司吉尔菲兰公司研制,从1966年起装备部队,共发展了A、B、C、D、E等五种型号。
上世纪80年代未,根据美国“新威胁升级(NTU)计划”要求,重新设计了AN/SPS-48型雷达,提高了发射机功率,天线旁瓣更低,同时还加入了自适应数字处理器,使雷达可探测、跟踪在恶劣环境下从飞机上发射的反舰导弹。美国海军1987年将新型AN/SPS-48E雷达首装于比德尔号(CG-34)导弹巡洋舰上,其后,陆续定购了45部该型雷达。1991年,美国海军又对AN/SPS-48型雷达进行了改进,在所有该系列雷达中加上了带有数字式动目标指示器(DMT)的低仰角域变化装置和多普勒处理器,使雷达可探测和跟踪低空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经过这番改进,AN/SPS-48型雷达还可为SM-2“标准”导弹武器系统服务,为其搜索导弹位置数据并中程制导,同时提供海麻雀和Rollingairframe导弹的跟踪数据。
1995~1996年,美国海军改进了AN/SPS-48E型雷达,加入了协同拦截能力(CEC)接口,使一艘舰上的 AN/SPS-48型雷达获取的数据作为火控数据时战区所有舰船共享,CEC接口亦可将AN/SPS-48型雷达和美国海军舰艇自卫系统(SSDS)连接起来。1996年初,国际电报公司吉尔菲兰公司研制出了AN/SPS-48E雷达的改进型,可探测并跟踪战略洲际导弹。
军用雷达视频介绍
一、军用雷达:作战系统的首要视觉传感器
雷达按天线波束扫描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扫描雷达、机电扫描雷达、频扫雷达和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雷达在现代战争下担负着目标的精确、实时、全天候侦察监视;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探测与跟踪;各种隐身目标的探测与识别;战斗杀伤效果判别和目标识别等任务,还担任导弹制导和武器火控等任务,是作战系统的首要视觉传感器。
二、全球军用雷达发展趋势:技术多元、市场稳定、行业集中
雷达技术仍处于其发展历程的中级阶段后半期。整个中级阶段,将以基于相位控制和利用的相控阵、合成孔径、脉冲多普勒等三种主流体制的诞生、发展、演变和完善,以及网络化、智能化雷达的萌芽为标志。
多基、宽频、多体制将是雷达技术发展的三个趋势。就载体而言,雷达的应用已不*限于地基、机载、舰载,并越来越多应用于无人机、卫星上;就波段而言,随着新波段的开辟(如毫米波雷达),雷达工作波长不断扩展;在体制上,传统的机械扫描方式多普勒脉冲雷达(PD)逐渐被淘汰,电扫描模式相控阵雷达(PAR)和合成孔径体制雷达(SAR)将成为主流,雷达系统最终将走向多功能一体化、数字化、分布式和网络化。短期内雷达的重点发展方向将围绕天线技术、成像技术和波段扩展展开,即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和毫米波雷达。
全球军用雷达市场稳步增长,产品结构发生改变。2019年全球军事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84.4亿美元,比2012年的69亿美元增长22.3%,复合年增长率2.9%。欧美亚太仍是最主要的雷达市场,预计最大的军用雷达采购国家依次为美国、印度、中国、日本和韩国。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预测到2019年,AESA雷达产值将占到雷达总产值的68%,对空监视和对海搜索雷达仍是重点。
雷达产业竞争格*呈现寡头垄断,强强联合的*面。AESA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一个新系统替代多部老设备成为现实;另一方面高昂的价格,限制了旧系统的换装数量。世界雷达产业呈现多功能雷达的产量逐渐增加而订单总数逐渐减少的新形势。多重竞争因素加剧市场竞争又合作,呈现大公司占主导,公司间合作加强新形势,行业集中度很高,前五大厂商占据世界雷达市场的半壁江山。
三、我国军用雷达发展现状:多体制齐头并进,相控阵雷达引领新潮流
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雷达大国,也是雷达强国。每年例行举办的“系列国际雷达会议”,我国是与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并列的5个轮流主办国之一,在三坐标雷达、低空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数字阵列雷达、相控阵雷达和精密跟踪雷达等领域都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相控阵雷达已成为我国军事装备和军事电子工业发展的缩影和代名词,也成为关键技术突破影响整个战争态势的经典案例。目前我国AESA已成功跨越研制阶段,走向特定型号的生产阶段,规模生产效应使成本如预期开始下降。
四、投资主线:一条主线引领两大领域,海空军相控阵雷达空间广阔
我们认为,随着海军“近海防御、远海护卫”和空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的转变,国防政策逐步向海空军倾斜,海空军发展面临现代化建设重大机遇期。而雷达作为武器装备系统的核心,并伴随着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的日益成熟,将直接受益于海空军的的现代化进程。
军费支撑,国防政策向海空军倾斜。我国国防经费有望突破万亿大关,中国军费支出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周边军备竞赛大潮将促使军费支出持续高速增长。2015年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延续了国防经费支出向空军和海军倾斜的趋势。而雷达是海空军现代化建设及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设备及重要一环。
战略空军定位,三大领域机载雷达全面推进。雷达系统作为空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将直接受益于空军战略地位的提高。在战斗机火控雷达领域,未来20年J-10和J-11成为装备主力,J-20和J-31也会得到一定程度列装,我国面临庞大的飞机装备更新换代需求,而有源相控阵是现代机载火控雷达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短期内对歼-10歼11衍生机型雷达系统的改进,以及长期内机型的更新换代将带来对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庞大需求。在预警机载雷达领域,未来15年内大约可以生产30架左右中型预警机空警-500和10架左右的中型预警机空警-200;大型预警机空警-2000大概以每年1架的速度生产,大概生产15架;同时海军可能装备舰载固定翼预警机10架,装备30架预警直升机。在无人机载雷达领域,主要以合成孔径雷达为主,未来5年,国内军用无人机市场主要集中在战术与战略无人机采购市场,达到250架战略或战术无人机;未来20年我国无人战斗机需求在750~1000架之间,年均需求超过50架,带动雷达需求快速增长。
雷达助力远洋海军,直接受益第三次造舰高峰。舰载雷达主要应用于航母、护卫舰和驱逐舰。远洋海军的定位,海军现代化进程加速,有望持续受益政策红利,即将迎来第三次造舰高峰期。
五、相关上市公司:关注电科系雷达总装类公司
雷达产业的上市公司包含雷达总装和雷达配套两大类。雷达总装上市公司主要是四创电子和国睿科技,将直接受益于我国国防信息化及海空军现代化建设,空间广阔。雷达配套上市公司有:航天发展、天银机电、常发股份等。
四创电子是中电科集团38所唯一上市平台。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是雷达及雷达配套、公共安全产品、电源产品和广电产品。公司聚焦雷达和安全电子领域,2014年业绩大幅增长。38所是中国预警机雷达的绝对权威,产品覆盖空警500、2000等,首任所长王小谟院士是中国预警机之父,前任所长吴曼青院士由于雷达领域突出贡献已升任集团d组成员,总工程师。38所13年收入约42亿元,约为公司的3.8倍,资产重组可期。
国睿科技是中电科集团14所唯一上市平台。公司立足于微波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目前形成通用雷达及相关系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微波组件、大功率脉冲电源四块核心业务。14所是我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创造了国内地面防空测控、机载、星载等雷达的众多第一。14所的收入和净利润约为公司的9倍和16倍,“小公司大集团”特征明显。公司作为整体上市平台方向性相对确定,平台价值凸显。2015年6月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5亿元,发行价格56.55元/股。
我们认为中电科集团下雷达板块存在整合预期,主要源于以下5点:(1)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提速。至2014年底,中电科资产证券化率仅有22.2%(净资产)、25.5%(营业收入)、50.3%(净利润),接近十大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平均水平25.4%,资产证券化率水平较低;(2)军工集团分版块资源整合符合专业化发展方向;(3)集团旗下科研院所47家,直属控股企业9家,而仅有7家上市公司,上市平台数目较少;(4)集团涉足雷达业务的主要是14所和38所,存在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问题;(5)国睿科技(14所)和四创电子(38所)雷达板块存在两种整合方案的可能性,即总装——配套模式和吸收合并方式。
【相关阅读】
---------------------------------------
雷达(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detectionand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起源
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一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
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
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
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空中预警机和JSTARS这样的具有战场敌我识别能力的综合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未来战场上的信息指挥中心。
组成
各种雷达的具体用途和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形式是一致的,包括: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处理部分以及显示器。还有电源设备、数据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辅助设备。
工作原理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别在于它们各自的频率和波长不同。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测量距离原理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雷达与目标的精确距离。
测量目标方位原理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通过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从而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测量速度原理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发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
种类
雷达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非常复杂。一般为军用雷达。通常可以按照雷达的用途分类,如预警雷达、搜索警戒雷达、引导指挥雷达、炮瞄雷达、测高雷达、战场监视雷达、机载雷达、无线电测高雷达、雷达引信、气象雷达、航行管制雷达、导航雷达以及防撞和敌我识别雷达等。
按照雷达信号形式分类,有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脉部压缩雷达和频率捷变雷达等。
按照角跟踪方式分类,有单脉冲雷达、圆锥扫描雷达和隐蔽圆锥扫描雷达等。
按照目标测量的参数分类,有测高雷达、二坐标雷达、三坐标雷达和敌我识对雷达、多站雷达等。
按照雷达采用的技术和信号处理的方式有相参积累和非相参积累、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边扫描边跟踪雷达。
按照天线扫描方式分类,分为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等。
按雷达频段分,可分为超视距雷达、微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等。
应用
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结构研究等)。
星载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已经成为当今遥感中十分重要的传感器。以地面为目标的雷达可以探测地面的精确形状。其空间分辨力可达几米到几十米,且与距离无关。雷达在洪水监测、海冰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
北京静之远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静之远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静之远”),取义“宁静致远”,成立于2013年,是由清华大学FMBA同学发起,以科技强军、资本报国为宗旨,专业从事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及军工产业领域投融资业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行业专业性的军工产业投融资机构。
静之远以其在军工领域和资本市场的丰富资源和行业经验为基础,为军工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及新业务提供市场判断和业务拓展增值服务,帮助被投企业快速成长,为投资人实现资本价值最大化。
========================================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防务产业研究”即可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
知道原作的一定注明来源;尽力核查后未发现原出处或非原创作品,均标明“采编自网络”。同时本微所发布内容仅用于沟通交流,均不构成任何建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军用雷达型号命名规则
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即我们常说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配备的雷达,美国的F22(其雷达型号是AN/APG-77)、F35(其雷达型号是AN/APG-81)都装这种雷达,包括很多三代战机也都开始逐步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了。别的国家大多数也在往这方面努力。要解释的话太复杂,建议你百度一下“AESA“呵呵,解释得很详细~
军用雷达型号查询
雷达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任务不同,可分为:主要有:①航行雷达。安装在飞机上,用于观测飞机前方气象情况、空中目标和地形地物,以保障飞机安全飞行。②航海雷达。安装在舰艇上,用于观测岛屿和海岸目标,以确定舰位,并根据所显示的航路情况,引导、监督舰艇航行。③地形跟随与地物回避雷达。安装在飞机上,用于保障飞机低空、超低空飞行安全。它和有关机载设备结合起来,可使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安全高度,自动避开地形障碍物。④着陆(舰)雷达。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用于引导飞机安全着陆或着舰。通常架设在机场或航空母舰甲板跑道中段的一侧。有些雷达上还装有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用于判定所发现目标的敌我属性。它由配属于各种雷达的询问机和安装在己方各种飞机、舰艇上的应答机(或询问应答机)组成,以密码问答方式完成对目标的识别。可探测空中云、雨的状态,测定云层的高度和厚度,测定不同大气层里的风向、风速和其他气象要素。它包括测雨雷达、测云雷达、测风雷达等。此外,按雷达架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面雷达、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导弹载雷达、航天雷达、气球载雷达等。按工作频段不同,可分为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按发射信号形式不同,可分为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脉冲压缩雷达等。按天线波束扫描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扫描雷达、机电扫描雷达、频扫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