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5最好的型号(酷睿i5最好的型号是什么)
酷睿i5性价比最高的cpu
i5处理器排行榜如下:
Intel酷睿i5-6500、Intel酷睿i5-6400、Intel酷睿i5-6600K、Intel酷睿i54590、Intel酷睿i5-6500T、intelCorei54460?、Intel酷睿i58400、Intel酷睿i5-6600T、intelCorei54690K,其中性能比较好的推荐Intel酷睿i58400。
i58400比i57500提升很大,主频虽然只有8Ghz,但是可以睿频到0Ghz,性能直逼7代的i7处理器。并且拥有更低的功耗,更低的价格,更多的性能,这样看起来i58400是一个很具有性价比的处理器。
在最新的鲁大师跑分中,新一代的i5竟然达到了8万多分,直接追赶i7处理器。如果急需要电脑,那么ryzen1600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内存兼容差了一点,但是在这个内存昂贵奢侈的年代,一条满足,两条就算豪华了。
酷睿i5哪代好
Corei5-12600K。根据查询Intel官网信息得知,IntelCorei5-11600K1,这款CPU是英特尔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采用了14纳米工艺,具有6个核心和12个线程,主频高达3.9GHz,最大睿频可达4.9GHz,支持PCIe5.0总线,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是i5最好的一款。
酷睿i5最好的型号是什么
4430是四代i5里面最弱的,你肯定也不会超频,所以建议用4570,比较大众化。至于H81的主板,能用,但是功能阉割过多,如果你纯粹的电脑小白,那就不用还了。如果还想干点别的那就换成B85的板子,技嘉的或者微星的B85-G41,玩游戏少的话,小板也行。至于显卡,630这个显卡还不如你处理器自带的核心显卡呢,纯粹是浪费钱。对于你的需求。真的很纠结,如果不玩游戏,就不要显卡了,用CPU的核心显卡就足够了。至于你的偶尔玩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为这个偶尔花钱了,500以内的显卡没意义,跟你的核心显卡一个档次。而要差不多游戏效果还要能发挥你CPU的性能,1000块钱以上的显卡我认为都是必要的。所以,如果你只是办公,看电影,上网,玩些小游戏就不要显卡了。如果想玩大游戏,即便你一年只玩一个小时,700块钱的以上的显卡是必须的。如果你想整套配置均衡。那么显卡至少上个900快的650TI。
酷睿i5哪一代性价比超高
i5系列分类(1)、笔记本i5处理器1、标准电压处理器i5-540M∶2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2.53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06GHz、缓存3MB、工艺32纳米。i5-520M∶2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2.53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2.93GHz、缓存3MB、工艺32纳米。i5-430M∶2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2.26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2.53GHz、缓存3MB、工艺32纳米。2、超低电压处理器i5-520UM∶2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1.06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1.86GHZ、缓存3MB、工艺32纳米。(2)、台式机i5处理器i5-750S∶4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2.40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20GHZ、缓存8MB、工艺45纳米。i5-750∶4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2.40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20GHZ、缓存8MB、工艺45纳米。i5-670∶2个内核/4条返袜搜线程、主频3.46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73GHZ、缓存4MB、工艺32纳米。i5-661∶2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3.33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60GHZ、缓存4MB、工艺32纳米。i5-660∶2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3.33GHz,好誉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漏历术后高达3.60GHZ、缓存4MB、工艺32纳米。i5-650∶2个内核/4条线程、主频3.20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46GHZ、缓存4MB、工艺32纳米。
酷睿i5最好的型号是哪个
预算多少?
酷睿i5哪款性价比高
2020年9月3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面向轻薄本的第十一代酷睿低功耗处理器,不同于十代酷睿时的情况,这次的十一代酷睿全部为10nm制程,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更好的区分产品型号了。
9款新品包含两种不同的TDP:7~15W以及12~28W,允许OEM厂商根据产品定位、产品类型、模具设计来选择处理器以及调节性能,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笔电的不同需求。
十一代酷睿全型号参数一览
目前主流的英特尔十一代酷睿轻薄本所搭载的处理器为TDP12~28W的i5-1135G7以及i7-1165G7处理器,还有少量搭载了旗舰级处理器i7-1185G7的产品。我们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横评基本都为i5-1135G7以及i7-1165G7的机型,只有一款i7-1185G7的机型,这里仅作为参考。
得益于全新的架构以及工艺,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除此之外,十一代酷睿中集成了Xe显卡,是Intel重回显卡市场的先行者,它的性能表现也是大家热切关注的焦点。
对于英特尔的每一代低功耗处理器来讲,i5和i7之间如何选择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此次我们通过几款主流产品窥视一下十一代酷睿i5以及i7的性能差距。
对于Xe核芯显卡,i5和i7所集成的XeGPU规格也不尽相同,他们的差别会有多大呢?在本文中,我们也会来考量一下。
此外,主流轻薄本中还新添了MX450这块全新的显卡,在显卡对比部分,我们也会加入到搭载了MX450的机型,比对它和i5/i7中Xe核显的性能。
本次的横评旨在为现阶段想购买英特尔十一代酷睿轻薄本的用户提供参考。在文章的最后,我也会简单点评下参与到本次横评的机型。
本次横评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为理论测试部分,第二大部分为实际场景测试
第一大部分中,我们将使用CINEBENCHR15/R20检验CPU的理论性能;使用3DMARK中的TimeSpy以及FireStrike检验GPU的理论性能。
第二大部分中,我们将进行游戏帧数的对比以及MediaEncoder的视频转码对比。
在游戏帧数的对比中,笔者选择到的游戏为DOTA2,原因如下:
虽然XeGPU的性能对于核芯显卡的性能来说可谓是暴涨,但在游戏层面上,也只能运行一些电竞网游,其中以LOL、DOTA2这类MOBA游戏为主,LOL对电脑配置的要求比较低,虽然不同配置下帧数不尽相同,但都不会出现影响游戏体验的情况,所以笔者挑选DOTA2这款游戏进行帧数对比。
为保证公平,测试的方法为:选定同一场游戏录像,在游戏中进行回放,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帧数记录,得出平均帧数。
MediaEncoder的转码测试中,选择同一条4K视频进行转码,比对转码所用时间。
注:在撰写这篇文章时,上述的机型一部分在我的手中,一部分没有在我手中,仅有测试数据。所以在第一部分理论测试中,所有机型都会参与进来,但在第二部分实际测试中,仅部分机型会参与到测试中。产品的价格仅供参考。
在CPU的理论测试中,我们使用到CINEBENCHR15以及CINEBENCHR20两款软件进行测试,这是目前较为直观、权威且适用面极广的CPU理论性能评估软件,CINEBENCH系列软件的测试原理为:仅使用CPU渲染复杂的3D场景,从而得出CPU的理论性能,进行对比。
我们一起来看看各机型的CINEBENCH得分情况。
和前几代产品一样,在CPU的纯理论性能测试中,i5与i7的多核成绩互有胜负,主要还是看产品的定位,例如上表中,惠普的两款战66,它们都是以“商务办公”为主要设计方向,性能释放自然不算好。值得注意的是,i7版本的战66在R15、R20中不及同型号的i5,多次测试依旧如此,原因在于,在运行CINEBENCH测试时,往往会调用所有核心一起工作,但i7版本的战66在测试时并没有满负载运行,导致成绩比较低,官方可能会在之后的BIOS中修复这个问题,这种情况也仅仅出现在CINEBENCH跑分软件中,并没有影响日常使用。
最亮眼的成绩莫过于VAIO侍14,这是一款同时配置了GTX1650Ti显卡、以性能为主要卖点的产品,它搭载的i5-1135G7在R15中多核得分959分,R20中得分2290分,基本算是体现了这块i5的全部性能。
单核性能方面,频率更高的i7-1185G7显然优势更大,在R15及R20中都独占鳌头。总体来说,十一代酷睿的CPU性能,无论单核心还是多核心,相对于上代提升都是非常明显的,在CINEBENCHR15中,单核200cb、多核900+cb的成绩已经与十代标压i5-10300H基本相当了。
在GPU的理论测试中,我们使用3DMARK进行测试,其中FireStrike测试代表DX11性能,TimeSpy测试代表DX12性能。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个机型的得分情况。
FireStrike
TimeSpy
在FireStrike的测试中,英特尔的Xe和MX450有来有回,拥有96EU的i7-1165G7甚至小超MX450。但在TimeSpy的测试中,Xe的表现就全面处于下风了,哪怕目前最强的XeMax独显也不及MX450。
在测试VAIO侍14时,我们发现,它上面的Xe核显在TimeSpy的成绩甚至不及商务办公属性的惠普战66,原因可能就出现在内存上,这也印证了,Xe核显对内存的通道/频率真的是非常敏感的,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再好的性能调教也拯救不了的那种。
Xe的性能对于以往的核芯显卡,不管是之前的UHD、锐炬还是AMD的RadeonGraphics,都有很大的优势,在理论性能上与MX450不相上下,但是大家还是要注意,如果想充分发挥Xe的性能,最好选购或升级到DDR43200MHz/LPDDR44266MHz的双通道内存。
本次测试时DOTA2版本为7.28永雾林渊,画质如下图所示,所有机型均在游戏中回放同一场录像,记录帧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机型的结果。
虽然Xe在理论性能中与MX450打的不分上下,但是在实际游戏方面Xe是完全不如MX450的。在DOTA2中,哪怕是高规格96EU的Xe也要比i5+MX450低上15帧~30帧,Xe在游戏中的表现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毕竟Xe是全新的产品,本身的驱动还不成熟,游戏也并没有针对它进行优化,如此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相信待经过更新、优化后的Xe会在游戏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帧数。
视频转码的测试使用到的软件为MediaEncoder,原视频文件的分辨率为4K、帧率24帧、位深10bit、码率35Mbps,大小为12.7G,将其转化为HEVC(H.265)1080P,码率16Mbps。比对各机型所用时间,用时越短越好。搭载了独立显卡的机型将开启CUDA加速,核显机型将使用用OPENCL加速。
相比于上代核显,Xe核显不仅仅在架构、执行单元、频率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其中的媒体引擎赋予了它强大的专业性能,使其支持AV1硬件解码,12bit端到端高速视频管线,在运行专业软件时能够获得媲美独立显卡的运算能力,这也是英特尔在设计Xe图形架构时的初衷以及重点的宣传方向。
在我们的MediaEncoder实际测试中也能够印证这点,我们可以看到,华硕灵耀X纵横,一台并不是性能取向的产品,其中的i7-1165G7在双通道16GBLPDDR44266MHz内存的加持下,可以与i5-1135G7+1650Ti相媲美,这是很惊人的成绩了。
这里不得不提下微星尊爵P14这款机型,22分半!让我一度以为我选错了视频文件或转化格式,不过在我反复测试、确认下,确实就是这个令人无比意外的成绩,甚至出现过19分钟左右的成绩,就一个字,快!首先从配置角度来说,i7-1185G7是十一代酷睿中的旗舰型号,32GB内存也是所有机型中宽裕的,但这些配置的优势也就仅限于“小打小闹”,提升不可能这么大。
尊爵P14的产品类型为“设计本”,主要在软件层面上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在系统内置的CreatorCenter中可以调整至创作者模式,系统会专门为专业软件进行优化,硬件调用更加积极。在我们所有的测试中,几乎所有机型在测试转码时,都不能很好的调用硬件以全力加速转码,而尊爵P14在转码时几乎占用了全部的CPU以及GPU,这便是它能够有如此表现的原因。但凡事有利有弊,这当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硬件全速运转时,P14的机身表面温度是比较高的,包括掌托位置,但如果这么想的话也说得过去:这本来就是一款“设计本”,在大部分情况下,文创工作者们在导出视频时应该不会同时去做其他工作了吧。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测试,或许并不全面,但总能够管中窥豹式的了解到一些东西,我们回到i5和i7的选购问题上来。
8代、10代酷睿,甚至再之前的产品,i5与i7的差距仅限于CPU的频率,GPU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当时,i5被看作是更加具有性价比的选择,也是大部分人优先考虑的。而到了十一代情况便有所不同了。
虽然核心规格上都是一样的,但是i5以及i7的核显性能拉开了一些差距,当然,如果您是纯文字办公用户,出于性价比的考虑肯定还是i5更好,但如果有一些娱乐需求的话,在同款产品的条件下,显然,拥有96EU的i7-1165G7绝对是首选,同理,这也适用于有专业软件需求的用户们,i7-1165G7也是要优于i5-1135G7的。
此外,在购买核显版机器的时候要认准双通道DDR4-3200MHz/LPDDR4-4266MHz的内存,这样才可以发挥出Xe的实力。目前大部分主流产品基本也都拥有这样的配置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购买轻薄本要综合自己的使用需求,如果商务办公,那么购买战66、灵耀X、ThinkPad这类的笔电会有更好的体验,而如果有较高的娱乐需求,那么选购小新这类主打性能的产品则更好,如果有设计类需求,那么就去选购诸如微星P14的轻薄设计本。
惠普战66
其实把惠普的战66加入到这次以性能为主要测试目的的横评就不是太公平,这是一款主要面向商务办公的产品,坚固耐用、良好的打字体验,丰富的接口是它的主要特点,如果您需要一台主流价位的商务本,那么战66会是不错的选择。
惠普星14
惠普星14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拥有多种外壳颜色可供选择的机型,外观个性的同时拥有还不错的性能表现,各项指标也都中规中矩,完全满足日常使用及娱乐需求。
联想小新Pro14
不用过多介绍的机型,各项素质俱佳,野兽模式下性能释放给力,目前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机型。
YOGA13S
性价比极佳,极致轻薄,屏幕素质、整机质感出色,是一款面面俱到的商务本。
ThinkBook152021
虽然ThinkBook隶属于ThinkPad这个高端商务品牌,但是ThinkBook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款全能本,本身轻量化的设计加上不错的性能表现,还有15.6英寸的大屏幕,兼顾了娱乐+办公,适合初入职场的白领使用。
VAIO侍14
目前很稀有的,搭载了低功耗处理器+高性能独立显卡的产品,出自日系品牌VAIO,质感自不用多说,性能释放也是同配置下最强的。
华硕灵耀X纵横
3:2的屏幕+3.3K分辨率+极佳的屏幕素质,全金属材质,精致的做工,高端的外观设计,华硕灵耀X纵横是一款适用于高端商务场景下的办公设备,虽然接口较少,但也保留了一个USBType-A接口,易用性大大提高了。
Acer非凡S5
在1KG的重量下,性能释放出奇的不错,全金属材质机身,以少见的墨绿色为主要配色,价格也处于主流价位,是一台各方面都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机型。
Acer非凡S3X
目前市面上仅有的搭载XeMax独立显卡的机型,带有4GB的独立显存,虽然产品还不算成熟,所幸非凡S3X的价格很低,想要尝鲜的朋友们可以入手一台。
微星尊爵P14
本次测试中表现最亮眼的机型,旗舰级别的硬件配置、出色的性能释放和有针对性的软件优化,尤其是在专业软件方面,P14的性能可谓是非常强大,并且机身设计也很轻薄,触摸板的面积应该是WIN阵营笔电中最大的,顺滑细腻。如果您是文创工作者,那么在平常的差旅中带上这么一台笔电,足够了。
酷睿i5什么配置
在目前第10代的酷睿处理器中,有不少型号相信大家能让大家产生第8代和第9代产品的即视感,例如6核12线程的第10代酷睿i5在各种意义上就是第8代酷睿i7,在加上第8/第9/第10代酷睿处理器的核心架构都基本一致,因此从各种意义上说,第10代酷睿处理器更像是在整合第8和第9代产品后衍生出来的LGA1200平台起始产品。
相关阅读:
《酷睿i9-10900K天梯榜首发评测:最强游戏处理器之新王上位》《酷睿i7-10700K处理器天梯榜评测朋友你的9900K掉价了》
之前我们已经看过了酷睿i9-10900K与酷睿i7-10700K处理器评测,相信大家对这两款产品的性能表现已经心中有数。不过这两款产品终归是高端产品,面向的大都是发烧级玩家,而对于主流级玩家来说,酷睿i5级别的处理器显然要更亲民一些,而且第10代的酷睿i5处理器还全线配置了超线程技术,规格提升非常明显,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显然更具吸引力。目前已经有多款第十代酷睿i5处理器进入市场,酷睿i5-10500就是首发产品之一。
酷睿i5-10500处理器拥有6核12线程,基础频率3.1GHz,全核睿频4.2GHz,不支持TurboBoostMAX3.0与ThermalVelocityBoost功能,L3缓存为12MB,TDP65W,整合UHD630核显,最高内存规格为DDR4-2666。就基本规格而言,与其最接近的前辈产品是酷睿i7-8700,后者在默频设定以及睿频设定上都要比酷睿i5-10500高0.1GHz,其余参数则基本一致。
酷睿i5-10500处理器CPU-Z截图
在睿频设定方面,酷睿i5-10500的单核/双核睿频为4.5GHz,三核/四核睿频4.4GHz,五核是4.3GHz,六核睿频4.2GHz,PL1默认设定为65W,PL2默认设定为PL1的125%,也就是81.25W,至于默认是否解锁则看主板的设定。
酷睿i5-10500处理器采用的是普通纸盒包装,附带有“祖传”的英特尔原装散热器的,采用铝材质打造,风扇支持PWM调速,对于TDP为65W且不支持超频的酷睿i5-10500来说基本是足够的。此外酷睿i5-10500处理器采用的原生六核设计,并不是在十核芯片中屏蔽核心而来,因此其内部所用的导热材质应该是硅脂而不是钎焊。
酷睿i5-10500处理器采用普通纸盒包装
处理器标配“祖传”的英特尔原装散热器
酷睿i5-10500处理器正面
酷睿i5-10500处理器背面
酷睿i7-8700/i5-9400F/i5-10500/i9-10900K处理器的顶盖样式对比
通过对比酷睿i7-8700、酷睿i9-9400F以及酷睿i9-10900K处理器可以看到,酷睿i5-10500处理器的顶盖样式与酷睿i9-10900K有所不同,使用的是与前两者相同的款式。
酷睿i5-10500(左)与酷睿i9-10900K(有)背部设计对比
而从背部的设计布*来看,原生6核设计的酷睿i5-10500的电容布*与原生10核设计的酷睿i9-10900K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电容布*从中心向两端发展,而后者则是分组型布*,基本上我们可以从这里判断核心是原生6核还是原生10核设计。
酷睿i5-10500K是一款6核12线程的处理器,在第9代酷睿处理器中并没有在规格上直接对位的产品,不过第8代酷睿处理器中的酷睿i7-8700在规格上与酷睿i5-10500是最为接近的,因此我们拿这两款处理器来进行直接对比;而AMD方面与酷睿i5-10500处理器对位的处理器是锐龙53600X,同样是6核心12线程设计,但后者的市场价格要略低一些,实际上AMD方面目前并没有在1600元到1800元定价的CPU产品,比锐龙53600X高一级的是锐龙73700X,无论价格还是规格都要比酷睿i5-10500高出一截,不适合直接对比。
主板方面,LGA1200平台使用技嘉B460MAROUSPRO主板,LGA1151平台使用技嘉B360AORUSGAMING3WIFI,AM4平台使用技嘉B450MAORUSELITE,散热器均使用采融ARTISTS3,内存为芝奇皇家戟DDR4-36008GB*2CL16套装,显卡为技嘉RTX2070SUPERGAMINGOCWHITE8G,SSD是浦科特M8SE512GB*2,电源是先马金牌650W模组版。
测试时主板BIOS为默认设置,内存启用X.M.P功能,不过由于B460和B360主板在启用X.M.P功能后,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仍然无法高于处理器所支持的内存频率,因此两套英特尔平台的实际内存规格均为为DDR4-2666CL16,AMD平台则为DDR4-3600CL16。
对于第十代酷睿处理器来说,Z490主板固然是最理想的搭配,但Z490主板的定位始终的倾向于高端的,更适合用来搭配可以超频的K系列处理器。而不能超频的CPU产品,例如酷睿i5-10500则更适合使用主流级的B460主板,在我们测试中所使用的技嘉B460MAORUSPRO就是主流级B460主板的代表产品。
技嘉B460MAORUSPRO采用的是Micro-ATX板型,4+2相供电设计,其中4相为CPU核心供电,2相为核显供电,提供有4条DDR4DIMM内存插槽、2条PCI-Ex16插槽、1条PCI-Ex1插槽以及3个M.2插槽,其一为无线网卡专用插槽,另外两个分别为22110与2280规格,其中M.222110插槽带有散热片,可以为SSD提供辅助散热。
主板的背面没有放置IC元件
后置I/O接口方面,技嘉B460MAORUSPRO主板提供有2个USB2.0接口、3个USBType-A3.2接口、1个USBType-C3.2接口、1个千兆网络接口与1组HDAudio接口,核显输出接口则有1个DVI、1个HDMI与1个DP接口,对应老式键鼠还有一个PS/2型复合接口,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玩家的使用需求。
值得一说的是,主板的后置接口中有1个白色的USBType-A3.2接口,这个接口支持QFlash功能,可以在不安装CPU、内存、显卡的情况下,通过U盘一键刷新主板的BIOS,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
LGA1200接口,散热器孔距与LGA115x平台相同
插槽中装上了酷睿i5-10500处理器
主板采用4+2相供电设计,两组供电都具有散热片进行辅助散热
主板采用单8pin进行CPU供电
2相核显供电的散热片
4相核心供电的散热片
作为一款主流级的Micro-ATX主板,技嘉B460MAORUSPRO主板在有限的空间里提供了相当可观的扩展能力,内存插槽是4条DDR4DIMM,其中A2与B2插槽(即左起第2根与第4根)属于“优先使用”插槽,24pin主供电接口下方则有4个SATA6Gbps接口与1个USB3.2前置扩展接口,旁边则见缝插针般配置了1个4pin的RGB灯控制接口与1个3针的ARGB灯控制接口,可通过技嘉的FusionRGB灯光同步功能组建RGB灯光系统。
主板提供的3条PCI-E插槽中,才有金属盔甲的PCI-Ex16插槽是直连CPU的,主要用于安装显卡,下方的PCI-Ex1与PCI-Ex16则是从PCH芯片扩展出来,其中最下方的PCI-Ex16插槽实际最高规格为PCI-Ex4;3条M.2插槽中,第一条支持22110规格的SSD,带有散热片进行辅助散热,第二条支持2280规格,同样主要用于SSD的扩展,第三条则是M.2无线网卡的专属接口。
第一个M.2插槽带有辅助散热片
主板的PCH芯片也就是B460芯片上覆盖有独立散热片,隔壁则是另外2个SATA6Gbps接口
半载声卡使用的是Realtek的ALC1200,带有专用的音频电容
主板的最下方也提供有1个4pin的RGB控制接口和1个3pin的ARGB控制接口,另外我们还能看到有2组USB2.0前置扩展接口与1组HDAudio前置扩展接口。从主板提供的扩展接口种类与数量来看,技嘉B460MAORUSPRO主板虽然是Micro-ATX板型,但是扩展潜力上并没有打折扣,仍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玩家的使用需求。
接下来我们看看主板的拆解,技嘉B460MAORUSPRO主板并没有配置设计很复杂的散热片,附加装甲也不是很多,因此无论是拆解还是还原都非常简单,拆开后其基本组成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主板上的PCH芯片,也就是B460主板芯片
技嘉B460MAORUSPRO主板采用的是4+2相供电设计,这点从供电组成上可以直接看出,4相的核心供电中,每相配置有3个MosFET,为“一上二下”设计;2相的核显供电则配置有2个MosFET,为“一上一下”设计。每相配置有1个封闭式电感,滤波电容则均为固态电容,这也是现在的基本配置了。
核心供电方面,上桥MosFET使用的是4010N,下桥MosFET使用的则是2个4006N,需要注意的是,4相核心供电中,有2相是需要搭配驱动IC的,另外2相则是PWM主控直接驱动。
核显供电的上下桥MosFET也分别是4010N和4006N,不过下桥MosFET的数量是1个,这里2相供电也算是1相带有驱动IC,另外1相直接由PWM主控驱动。
那么为什么4+2相供电中,有2+1相要配置驱动IC,另外2+1相不需要呢?答案是在其配置的PWM供电主控中,技嘉B460MAORUSPRO主板使用的是瑞萨的ISL95866控制器,原生支持4+3相供电控制,但其内部整合的驱动器只有2+1个,因此在驱动4+2相供电时,只有2+1相可以直接由PWM主控进行控制,另外2+1相就要追加驱动IC了。
后置I/O接口都有做EMI干扰屏蔽
主板上的22110规格M.2接口与2280规格M.2接口
千兆网卡是英特尔的I219V,是现在很常见的千兆网卡
来自ASMedia的USB3.2接口扩展芯片
最后我们来看一眼技嘉B460MAORUSPRO的板载RGB灯光,这款主板由于空间的限制,并没有做大面积的板载RGB灯光,仅仅是利用音频电路的分割线做了一个很低调的RGB灯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不具备搭建RGB灯光系统的潜力,实际上它还配置有2个4pin的RGB灯光控制接口与2个3pin的ARGB灯光控制接口,完全可以搭建很炫酷的灯光系统,只是主板本身比较低调而已。
现在我们来看看酷睿i5-10500处理器的基础性能,首先从PCMark10整机性能测试开始。
PCMark10的测试上,酷睿i5-10500的表现稍稍逊色于酷睿i7-8700,这点与两者的基本规格差距是相符的。但是与锐龙53600X相比,英特尔的两款产品显然都有所不及,这里不仅与三者在规格上拉不开明显差距有关,B460/B360主板无法提供更高的内存频率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Sandra2020的处理器计算测试可以测试出处理器的运算能力,酷睿i5-10500处理器无论是核心数、线程数还是频率都不占优优势,因此在这项测试中落后于另外两款参测产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相比于差距不大酷睿i7-8700处理器,其相比锐龙53600X的落后幅度还是要更大一些,只有在多媒体整数测试中,三款处理器的表现才比较一致。
SuperPi是一个完全比拼CPU频率的测试,是单线程的测试,也是Intel的传统优势项目,在这里酷睿i5-10500与酷睿i7-8700的表现比锐龙53600X都要好,不过由于酷睿i5-10500的频率要略低于酷睿i7-8700,因此在这里酷睿i5-10500的表现还是比同门逊色一点。
wPrime的算法和SuperPi不一样,这里锐龙53600X继续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酷睿i5-10500依然落于下风。
国际象棋测试中,酷睿i7-8700的单线程表现最好,多线程则是锐龙53600X领先,酷睿i5-10500依然被压制。
7-zip使用内置的Benchmark测试,酷睿i5-10500的表现稍稍逊色于酷睿i7-8700,但AMD锐龙53600X的表现非常强势,轻松压制了对手。
3DMark的物理测试,锐龙53600X处理器的表现仍然强势,仅在TimeSpyExtreme中负于酷睿i7-8700,至于酷睿i5-10500的表现则在我们的预料中,并没有展现出任何优势。
x264以及x265是两个老牌开源编码器,应用相当广泛,这次我们使用了新版本的Benchmark,它能更好的支持AVX2指令集。这里酷睿i5-10500与酷睿i7-8700差距不大,但都不是锐龙53600X的对手。
CoronaRenderers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级高真实感渲染器,可以用于3DSMax以及MaxonCinema4D等软件中使用,有很高的代表性,这里使用的是它的独立Benchmark,锐龙53600X表现强势,酷睿i5-10500和酷睿i7-8700都落于下风,后两者之间的差距不算明显。
POV-Ray是由PersistenceOFVisionDevelopment开发小组编写的一款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渲染软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处理器生成含有光线追踪效果的图像帧,软件内置了Benchmark程序。单线程方面,参测的三款处理器性能差不多,但是在多线程方面,锐龙53600X继续领跑,酷睿i5-10500与酷睿i7-8700依然不敌。
Blender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轻量级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雕刻,绑定,粒子,动力学,动画,交互,材质,渲染,音频处理,视频剪辑以及运动跟踪,后期合成等等的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我们使用的是2.82版本,现在只用测试工程来测试CPU的单线程性能,多线程测试使用官方的Benchmark工具,这个测试里三款参测处理器的性能表现都差不多,从数字上看锐龙53600X略胜一筹。
BlenderBenchmark软件运行的是bmw27和classroom两个项目,统计最后的渲染所需的总时间,在这里锐龙53600X相比酷睿i5-10500和酷睿i7-8700的优势要比较明显。
CINEBench使用MAXON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4D特效软件的引擎,该软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广泛用于3D内容创作,而CINEBench经常被用来测试对象在进行三维设计时的性能。从成绩来看,锐龙53600X仍然力压酷睿i5-10500,酷睿i7-8700也因为频率上的优势,表现上要比酷睿i5-10500略微领先一些。
游戏性能方面,酷睿i5-10500相比酷睿i7-8700确实要弱一些,因为前者存在频率上的劣势。而与锐龙53600X相比,酷睿i5-10500也确实要逊色不少,锐龙53600X在多个项目中均有明显优势,仅有的两个劣势项目中,酷睿i5-10500也没能和对方拉开足够的距离。
酷睿i5-10500处理器的温度测试,我们首先来看看其标配的原装散热器能否满足处理器的散热需求。
由于技嘉B460MAORUSPRO主板默认是打开了CPU的PowerLimit限制,因此CPU的满载功耗与发热都会得到较好的控制,即便是使用原装散热器,在AIDA64FPU拷机测试中,酷睿i5-10500处理器的温度也不过是71℃左右,此时处理器主频在4.0GHz至4.1GHz之间变动,核心电压则为1.044V,散热器风扇转速为3200RPM,有轻微的噪音。
而在使用采融ARTISTS3散热器以及室温为26℃的情况下,待机温度三者均在30℃左右,并没有什么问题;满载温度方面,锐龙53600X和酷睿i7-8700的温度表现最高,均超过了70℃,而酷睿i5-10500的温度表现则非常好,只有55℃,这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锐龙53600X和酷睿i7-8700所用的主板默认都是解锁TDP限制的,因此两颗处理器在拷机时都是最大程度地运行,而酷睿i5-10500处理器所用的主板默认是不解锁TDP限制的,因此其在满载时被限制在TDP65W之下,主频仅在4.1GHz左右,电压也比较低,只有1.044V,温度表现自然是比较好的。
不过我们也通过手动解锁TDP限制的方式来测试了酷睿i5-10500处理器的满载温度,解锁后处理器的满载频率可以一直维持在4.2GHz,电压也自动提升到了1.068V,但发热量并没有高出多少,满载温度也只是上升到58℃,可见酷睿i5-10500处理器本身在温度控制上就做得很不错。
在功耗测试方面,目前我们已经有专门的测试仪器用于测量显卡的准确功耗并记录相应的曲线,但是对于CPU的功耗,我们只能够通过平台功耗的高低来进行对比。而从这次第十代酷睿处理器的首发评测开始,我们将在CPU功耗测试中引入专用的设备,可以直接测量主板上CPU供电接口的供电功率,然后常规的平台功耗,以此来反应参测CPU的功耗高低。
此外必须说明的是,目前我们测量的是主板上CPU供电接口的输入功率,并非直接的CPU供电功率,因此从该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略高于CPU的实际供电功率,而且会更因为主板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但是这个测试数据仍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为电源实际上是对主板进行供电而非直接对CPU进行供电,因此对于电源的选择来说,直接测试CPU供电接口的供电功率更有实际意义。
待机时,酷睿i5-10500的CPU接口输入供电和酷睿i7-8700伯仲之间,整体平台功耗也相差不大,但AMD的锐龙53600X在待机频率偏高,因此功耗也整体偏高,不论CPU供电口输入功耗还是平台整体功耗都高一截。
使用AIDA64FPU测试拷机的话,酷睿i7-8700核心电压与频率都要比酷睿i5-10500高出不少,因此整体功耗表现也要比后者更高,酷睿i5-10500即便是解锁了TDP的限制,在功耗上也仍然低于酷睿i7-8700;锐龙53600X的满载功耗则要比酷睿i5-10500高出一些,但相比酷睿i7-8700要好不少,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酷睿i5-10500处理器相比酷睿i7-8700的最大优势其实是在温度和功耗控制上,这也是第10代酷睿处理器的普遍优势。
CPU迷你天梯榜 (完整CPU天梯榜)
酷睿i5-10500处理器在各种意义上算是酷睿i7-8700的接替者,虽然综合性能上后者还是要略高一点,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属于可以忽略的水平,而且酷睿i5-10500的温度和功耗都要更低一些,价格也更加便宜,市场售价为1699元,而酷睿i7-8700仍然要2000元以上的报价,在B360与B460主板差价不大的情况下,显然酷睿i5-10500处理器的性价比要更好一些。
只是与对位的AMD的锐龙53600X相比,酷睿i5-10500的性价比就有些不够看了,前者无论理论性能还是游戏性能都要领先于后者,而且目前的市场价格还要低一些,1400元左右即可入手,在搭配B450主板使用时,不仅可以超频,内存也可以满血运行,比起酷睿i5-10500处理器+B460主板的搭配可玩性更高,同样是面向主流级平台,现在的AMD阵营显然要更香一些。
扫码关注我们,浏览热门硬件评测
随时查看最新天梯榜
酷睿i5系列排行
优质:i5最好的cpu是Core i5-12600K这一款。
在参数上,英特尔Core i5-12600K拥有6+4的规格,也就是六个P核以及4个E核心,也就是10核16线程。P核最高睿频可以达到4.9GHz。拥有16个PCIe 5.0通道,支持DDR5 4800频率的内存。
- 联想最新笔记本型号(联想最新笔记本型号大全)
- 三星最新平板电脑型号(三星最新平板电脑型号大全)
- a4l用什么型号机油(a4l用什么型号机油最好)
- 假体胸最小到最大型号(假体胸最小到最大型号图片)
- 华为千兆光猫最新型号(华为千兆光猫型号大全)
- 华为最高配置手机是哪个型号(华为最高配置手机是哪个型号多少钱)
- ipad最新版是什么型号(ipad最新版是什么型号2023)
- hpv哪几种型号最可怕(hpv哪几种型号最可怕的)
- i5所有型号(联想笔记本i5所有型号)
- i3哪个型号最好(i3哪个型号最好看)
- i5四核型号(i5四核处理器型号)
- 南山射钉弹最大型号(南山射钉弹规格)
- 手机cpu最好的型号(手机cpu最好的型号及价格)
- 惠普最新型号(惠普最新型号打印机)
- i5型号排名(i5型号排名一览)
- 钢化膜型号表(钢化膜通用型号表最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