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皮尺的型号(皮尺的型号规格)

2024-04-10 14:25:1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皮尺长度规格
  2. 皮尺的长度
  3. 皮尺的种类
  4. 皮尺的规格

皮尺长度规格

皮尺有两面,皮尺上数字大的一面,从0刻度开始到数字1是一寸,到数字10就是一尺。皮尺上数字小的一面,两个数字之间的一个小格是一厘米,最小的短线格,一小格是一毫米。通常整条皮尺是四尺半的长度,也就是四十五寸。皮尺怎么看尺寸小数字的一面是一百厘米的时候,对应大数字的一面是三尺(三十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米等于三尺。测量时皮尺零刻度应该对准测量起始点,施以适当拉力使皮尺绷直,直接读取测量终止点所对应的尺上刻度。卷尺形式的皮尺是不会失效的。卷尺里的发条很长,它的完全放松到完全缩紧区间很大,卷尺的全部行程包括其中,两头都留有余量,所以卷尺不会失效。

皮尺的长度

M代表月份,A代表岁数。分别代表3个月、6个月、1岁、2岁、3岁、4岁、6岁。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头部占总身高的20%,体高占总身高的80%,为儿童选择服装时,通常以体高为标准。

宝宝衣服尺寸参加公式:

孩子的头=20%身高体高=80%身高短裤长=30%体高

衬衫长=50%体高长裤长=75%体高茄克衫长=49%体高

西装长=53%体高长大衣长=70%体高连衣裙长=78%体高

扩展资料

身体各部位尺寸测量方法:

1、身高:赤脚两腿并拢站直,背靠墙站立,从头顶部到地面的高度即为身高;

2、领围:用皮尺颈部喉结以下2厘米处围绕一周,皮尺与颈部之间保留约可以放入两个手指的空间为适宜,量出的尺寸即衬衣领围的尺寸;

3、胸围:手臂自然放松的下垂,在胸前腋下处水平围绕胸部最丰满处测量一周,松紧程度以皮尺能轻松转动为适宜,量出的尺寸即为胸围的尺寸(注意:测量皮尺必须与地面保持平行);

4、肩宽:将皮尺环绕于胸部包含手臂部分,取最高点,与地面保持水平。如果这一尺寸大于或等于胸围的18厘米(约7英寸),可选择比原定尺寸大一号尺寸,以免肩部过小产生不舒适感;

5、臂长:将手叉在腰部,肘部保持90度弯曲,用皮尺从颈部后中心量到肘部,再从肘部量到手腕处,两次测量的尺寸之和即为臂长尺寸;

6、腰围:双脚并拢站直,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皮尺围绕腰最细的部位(髋骨上、肋骨下最窄的部位),水平测量一周,让皮尺和身体之间有一个手指的位置,量出的尺寸即为腰围尺寸;

7、臀围:双脚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围绕臀部最丰满处水平测量一周,松紧程度以皮尺能轻松转动为适宜,量出的尺寸即为臀围尺寸;

8、裤长:双脚并拢站直,从腰部最细的地方到地面的高度即为裤长。

皮尺的种类

XL码。175代表型号,也代表身高175cm-180cm的用户穿着,后面的92-96指的是胸围,也就是表示说胸围在92-96之间的用户都适合穿。选购衣服尺码技巧:1、胸围:皮尺在胸部最丰满位置水平环绕一周。2、腰围:腰部最细位置水平环绕一周。3、臀围:在臀部最丰满位置水平环绕一周。4、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测量所需长度,一般视款式特点而定。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款式需要增减长度。6、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根据尺寸选衣服大小合身的衣服是按照身体的净尺寸加上放量得出的,不同的衣服放量有所不同。扩展资料:服装搭配注意事项:1、由浅入深,穿衣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和谐,第二层是美感,第三层是个性。2、颈部较短的用户尽量使颈边显现清晰,宜穿V字领或低领的衣服,避免穿高领,高襟,蝴蝶结、头巾忌系于中心点。3、颈部较长的用户颈部应加以润饰,宜穿着套头装,若显露前胸会显得骨感,颈部可佩带饰物,如项链。4、耸肩的用户穿着应避免水平线,而强调垂直线的视觉效果,以便取得整体的均衡,宜穿一字领,交叉肩的衣服,能缓和耸起的肩线,纵的条纹能显示它的长度。避免穿厚垫肩、肩上有饰物的上衣,避免穿横纹强调水平线。5、无论在色彩还是细节上,相近元素的使用虽然安全却不免平淡,适当运用对立元素,巧妙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美妙效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尺码

皮尺的规格

裁缝用的皮尺的两面分别有两个不同的计量单位:

1.一面以厘米为单位,最小刻度是毫米。

2.一面以寸为单位,十寸为一尺。

皮尺又叫软尺,是用漆布等做的卷尺,软布材质,主要用于建筑工地测量。

10寸等于1尺,1寸约合3.33厘米,1米=30寸。

如果是一尺的尺,那么厘米那边是33,如果是50厘米尺,那么对面是15寸。

老式的裁剪书上都是以“寸”为单位。现在市面上的衣服都是用厘米,习惯性的说3尺3寸,那么实际就有1.10米,以一种服装的标准号为例:175/96就是175厘米的身高,96厘米的胸围。

扩展资料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古时候的“尺”和今天的“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皮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