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型号大全 > 正文

砂纸轮型号(砂纸轮片)

2024-04-10 13:46:58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文章目录导航:
  1. 用砂纸做砂轮
  2. 砂轮和砂纸
  3. 砂纸片与砂轮片区别
  4. 砂纸 型号
  5. 砂纸轮片

用砂纸做砂轮

我是一个崖柏爱好者,从新手小白一步步走过来,今天我把自己制作崖柏摆件打磨抛光方法过程步骤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原崖柏毛料)

崖柏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常年历经风霜雨雪成就了它或飘逸或盘旋的奇特造型,它是大自然的恩赐。崖柏醇厚芬芳的气味让我迷醉,它那如发丝的年轮纹和饱满富足的油性同样让人惊叹。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步骤:

第一步:崖柏毛料泡水,一般泡上两三个小时以上。

(崖柏毛料泡水)

这时候就可以准备工具了,清单如下(本人崖柏打磨工具清单):

(崖柏打磨工具)

看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杜邦丝5个(80目、120目、240目、400目、600目)、剑麻轮1个、马毛轮1个、棉布轮1个、钩刀1把、钢丝轮1个、大小钢刷各1把、各型号砂纸轮1套、电转1台、各种处理凹缝的初磨抛光的小轮若干、吊磨或带软轴的台磨1台。这些在大的家具材料市场和淘宝都有卖。下面会说明各种工具的用途,朋友们各自取舍。

第二步:用钩刀去腐层,直接上图基本就不用多解释了。

(勾刀去腐皮)

注意:要顺着纹理钩,力度不要太大,以免破坏纹理。

这里说明一下,其实钩刀、钢丝刷、钢丝轮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去除腐层。钩刀能处理一些凹缝,转弯的角落,钢丝轮更适合处理一些大件的毛料,这样比较快,刷子同理是处理一些钢丝轮去不到的地方。

处理一遍过后用水冲或洗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泡水看看,虎皮纹显现)

(清理第二遍)

第三步:初磨,也是粗磨,进一步把表皮处理干净。

这里我用到的是砂纸轮,为什么不适用杜邦丝?后面会说到。

(砂纸轮打磨,忘记拍图了,找了个其他的)

因为我没拍完前面那块料的每个步骤图片,为了形象的说明,找了其它的代替,道理是一样的。依次是120目,240目,400目,600目。这时候那些难处理到的凹缝处,各种小轮就派上用场了。

(小砂布轮)

刚刚忘记准备这种纱布条了,这个同样也很重要。处理不大的摆件和把件之类的崖柏时需要用到。目数也是依次进行,直到600目。600以上我就用手工处理了,小东西更适合手工处理。这样既能把握力度,更能做到精益求精。

上面说到为什么我没用杜邦丝打磨之前那块摆件,这里关系到崖柏皮质的纹理,有些适合用杜邦,有些适合用砂纸,一般来说用砂纸是为了保留虎皮纹。用杜邦丝是为了保持崖柏原有的凹凸纹理。(关于杜邦丝的打磨步骤,看我下一篇文章,敬请期待!)

第四步:抛光

(剑麻轮抛光)

依次为剑麻轮,马毛轮,棉布轮。这块料子油性好,一抛油就出来了,这时候你能闻到一股股香味。小东西依然可以用砂纸继续打磨抛光,1000,1500,2000,3000目,有朋友会高抛到7000目。这是动用了真情啊,哈哈!我都还没试过呢!

(虎皮显现)

到这里,一件崖柏毛料的打磨过程基本就完成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蜂蜡上底座等。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个人爱好打磨方法,不同的人可能在处理上有差异,还望大家多多评论发言,相互交流。

回复“888”进柏友群

关注我们

导航栏免费领取《崖柏学习避坑手册》

砂轮和砂纸

差不多半年前,我刚开始玩玩各种滑板的时候,按照自己当时的经验写了篇滑板选购入门:新手向:滑板选购入门

这篇文章作为萌新确定自己要玩什么板,以及选择自己的初始滑板应该是够了。不过确实很多深入的东西没讲( 其实是那会儿的我也还没研究的那么透:D )

当时我把双翘、长板和陆冲都买了,这半年下来,逐渐变成了主修陆冲、辅修长板,双翘就完全不碰了。所以,今天展开讲讲陆冲。

目录:

1原理:陆冲的构成

1.1支架(桥)

1.1.1弹簧桥

1.1.2 PU桥

1.1.3其他

1.2板面

1.3轮子

2 品牌推荐

2.1入门及刷街:Slide、Yow、CarverCX4、66、Backwave、Obfive

2.2进阶:Yow,SmoothStar,Carver CX4,66

2.3特殊进阶选择:CarverC5和 Swelltech

3安全提示与保养提示

1陆冲的构成(想直接看选购指南的可以看第二部分)

一块陆冲,由板面、支架和轮子组成。

其中,支架对最终的效果影响最大,基本上陆冲的大类也都是按支架来分类的。

1.1支架(桥)

陆冲的支架,类似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是整个陆冲的动力系统。不同的支架对我们的滑行体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市面上的陆冲支架,主要是弹簧桥支架和PU桥支架两种。

1.1.1 弹簧桥支架

弹簧桥支架,在前桥使用了弹簧,来提供陆冲左右摆动时的动力和回弹性。根据弹簧调整的松紧,回弹力也会不同。

一般来说,采用弹簧桥的陆冲板,上脚比较灵活,如果没有板类运动基础的人,甚至一开始上板都会觉得有点困难,这对新手可能是一个缺点。

但是在新手一开始还没有掌握发力技巧的时候,弹簧桥可以让新手更快地把板子扭动起来。更快的感受陆冲的乐趣,这点有利有弊吧。不利的一面是这样可能会让新手无法掌握正确优美的发力方式,不利于以后进阶。

但相应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做动作的时候更加的丝滑,在板上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失重感,可能会觉得更爽一些。

另外,弹簧桥的结果比较复杂,故障率和可靠性没有后面要说的PU桥好。

采用弹簧桥的主要大品牌有:SmoothStar、yow、Carver(C7支架)、Slide、Swelltech。

1.1.2 PU桥支架

顾名思义,PU桥就是用PU来获得压缩和回弹的动力。

相比于弹簧桥,PU桥结构简单得多,可靠性更好,保养维护也更方便一些。

PU桥一般上脚的特点就是稳,不太会像弹簧桥那么有快掉下来的感觉。(当然比双翘和长板还是要灵活的多)

对于新手来说,缺点是比较难踩的动,特别是体重轻的小孩和女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力方式(肩膀 > 腰 > 腿,全身力量传导),而只靠腿部甚至脚踝的力量,是无法驱动PU桥的板子的。

那么对于进阶期的高手,PU桥没有弹簧桥灵活,是不是就没有弹簧桥好呢?

也不是。对于进阶高手,PU桥和弹簧桥是两种滑行风格,弹簧桥是如冲浪般流畅丝滑,而PU桥就是暴力直接。这是因为,由于弹簧的存在,导致人体的力量传递给板子的时候,会有卸力的感觉,导致从发力到板子响应存在延迟和损耗。如果是比平地加速,PU桥可以领先弹簧桥很多身位。

常见的PU桥陆冲品牌有:Carver(CX4支架,C5支架),ObFive,国产66,Backwave。

实际上Carver是陆冲的创始品牌,几乎所有的PU桥都是仿着Carver的结构来的。

1.1.3其他特殊的桥

水桥,在前桥用了特殊结构,用多个PU达到了弹簧桥的灵活性。创始品牌Waterboane。国内也有仿制的,比如66的高端系列搭载了双系统,一套PU桥和一套水桥,方便大家替换使用。

铰链桥,主要就是Curfboard,比较特殊,我也不太了解,就不提了。

按照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些桥的排序大概是这样的,这张图我们在后面的品牌选购部分再展开讲:

1.2板面

板面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板长、板型、脚窝、材质、图案。

1.2.1板长

板长和轴距,主要影响我们在板上的站位。一般来说,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选择。轴距越短的板子,转弯半径越小,做动作就越灵活;轴距越长,后腿越好发力,滑行更加省力和稳定。

这方面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建议,大家按品牌建议选择即可。比如Carver的:

1.2.2板型

板型主要是板的宽度,以及板头板尾的翘起程度。

板子越宽,根据杠杆原理,我们踩板发力就越省力。

板头、板尾有翘起,有利于我们在做动作的时候锁定我们的脚。不过如果翘起幅度过大,特别是板尾,那么我们踩在上面会不舒服。一般来说,选择板头为平的或微翘、板尾微翘即可。

另外,板尾的造型有很多,比如平尾、圆尾、燕尾、钻石尾等,这些对滑行性能没有影响,选自己喜欢的就行。不过个人觉得平尾和圆尾可能更利于我们踩板尾发力,但燕尾比较好看。

1.2.3脚窝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板面的两边和中间并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而是存在一个落差,就好像一个拉宽的凹槽一样。这个凹下去的地方就叫脚窝。

脚窝的作用是在于把我们的脚更好地锁定在板面上。脚窝越深,锁定效果越好,越有利于我们做大幅度的动作;脚窝越浅,站在板上的舒适度越高,越有利于我们发力和滑行。

一般低于8mm的脚窝叫浅脚窝,8~12mm的为中等脚窝,12mm以上的叫深脚窝。

对于新手来说,需要慎重选择深脚窝。一方面,从新手期到中后期,我们的动作还不足以挑战脚窝的极限;另一方面,由于深脚窝对脚的锁定作用,导致我们上板后无法轻松地调整我们的脚位,这对于还没养成正确站位需要经常调整脚位的新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长期下来可能会养成不好的脚位站姿及发力方式。

对大部分人来说,中等脚窝就足够了,初期到大后期都可以使用。

而如果我们买陆冲只是为了代步、刷街,那么浅脚窝是更舒适的选择。

1.2.4材质

板面需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一般板面都会采用7层加拿大枫木,更高端一些的还会加入玻纤、碳纤或其他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上面我们列出来的品牌,板面材质上问题都不大。

1.2.5图案

图案对滑行性能没有影响,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就行。

不过有一点,就是板面的清洁打理问题。

板面上一般会贴砂纸。砂纸分三种:黑色砂纸、彩色砂纸和透明砂纸。

很多很好看的板面,就是在板面上印刷很漂亮的图案,然后贴上透明砂纸。透明砂纸在我们滑行一段时间后,免不了会被踩脏,而且很难彻底地清理干净。比如像下面这样:

而且透明砂纸如果将来要更换,撕下砂纸的时候万一损坏了底下的漆面,这时再贴上新的透明砂纸就没有原来那么好了。

而黑色砂纸相对好清理一些,不过也是会被踩脏的,黑色砂纸脏了以后是灰色的,像这样:

彩色砂纸的好打理程度介于透明和黑色中间。

清理的话,可以用刷子刷掉表面灰尘,对顽固的灰尘再用滑板橡皮擦。

另外还有一种板面是不贴砂纸的,而是直接把沙子喷涂在板上。

比如迪卡侬799的那块陆冲,还有我手里的一块。这种板子的好处是好清理,不好的地方是:第一手感比较粗糙,没有砂纸细腻;第二是喷涂的沙子会随着我们的使用逐渐脱落;第三是由于没有了一层砂纸,一旦板子发生摩擦,都是直接损害板子的漆面。

不过大家对于板面的打理也不用太在意。板子买来就是用来各种造的,太新和干净的板子,说明我们练的还不够多。

1.3 轮子

陆冲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是轮子和轴承了。

先说轴承,陆冲对于轴承的要求并不高。它不像长距离长板或速降长板那样,需要长时间保持高速,而是反复转弯的低速运动,所以只要是合格的轴承都可以使用。

真正影响我们滑行体验的是轮子。

轮子的主要参数有:直径、宽度和触地面积、硬度、磨砂还是光面等。

轮子的直径,影响的是我们的通过性。比如路上的沟沟坎坎和小石子,直径大的轮子就能直接过去,而直径小的轮子可能会被卡住导致人站立不稳。

轮子的宽度、触地面积,影响的是轮子和地面接触面积的多少,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滑起来越稳定,但当我们要做动作的时候,越大的摩擦力就越不利于出招。这跟汽车的甩尾是一样的。

这里面我们可能会听说轮子的轮型,是直角轮还是圆角轮,其实就是影响轮子的触地面积的多少。相同宽度的轮子,圆角轮触地面积小于直角轮。

轮子的硬度,对陆冲来说,一般是从75A到90A。数字越大,硬度越高。

越软的轮子,过滤震感越好,但与地面的摩擦力越大,越有利于刷街,越不利于做动作。

轮子表面是磨砂还是光面。

光面的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更高,更利于刷街,不利于动作。但是光面的轮子如果在光滑表面、或者粘上水,很可能会打滑。

而磨砂面的轮子,摩擦力会小一点,对地形的适应力更高些。

一般来说,65x45mm83A的直角光面轮是一个各方面比较平均的轮子。

在这个范围之上的轮子,更适合刷街;在这个范围之下的,更适合做动作。

由于大部分第一次买陆冲的人都是新手,还不会做太多动作,所以陆冲品牌标配的轮子大都是刷街轮。

比如Slide的标配轮子就是70x55mm78A的直角磨砂轮。

而SmoothStar是以容易做招闻名的。他们家大部分型号的陆冲,出厂标配的轮子就是62x48mm83A的。下图为SmoothStar的原厂轮型号。

然后说一下发光轮。

给陆冲换上发光轮,一方面会比较炫一些,另一方面在夜里滑起来也比较安全。不过发光轮的原理是:在轴心处有一圈磁芯,当轮子转动的时候会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流,供应给轮子内的LED灯发光。这也导致了发光轮滑起来会有一些阻滞感,这点体会过电动车动能回收感觉的人应该很好理解。这点阻滞感在刷街的时候其实也还好,但我个人感觉在做动作的时候会有一点点阻碍。

如果我们自己要组装陆冲,或者是给自己的陆冲换轮子,那要注意避免咬轮问题。

咬轮是指我们在大幅度压动板面的时候,板面与轮子接触的情况。出现咬轮现象,轻则在板子上留下咬痕,重则板子直接卡住,人就飞出去了。咬轮情况一般会出现在给陆冲更换了更大的轮子、或者大体重的人做激烈动作的时候。

所以为了避免咬轮的发生,要么我们选择原厂配置同样大小或者更小的轮子,要么就得给我们的支架增加增高垫片了。

2 品牌推荐

了解完基础知识,终于到了选购阶段了。继续上图:

2.1新手入门及日常刷街:

Slide、Yow、CarverCX4(以及国产仿CX4如66和Backwave)、Obfive

Slide(价格在1600元以上):

西班牙品牌在所有的弹簧桥中具备最高的稳定性,甚至跟调松的CX4差不多。而它同时又具备弹簧桥易于驱动的特点,非常新手友好。而且Slide的一体式弹簧桥基本不用怎么保养,比较省心。

Silde的不足在于它的弹簧桥限位比较小,导致它灵活性不高。到了后期可能会觉得浪感不足,不够浪,也不利于做进阶动作。

颜值方面,Slide我觉得还是挺好看的。

Yow(价格一般在2000~4000多,热门款经常断货和溢价,需要预定):

我感觉Yow是一个灵活度加强版的Slide。它跟Slide相比,一样有着比较大的弹簧回弹反馈,但限位比Slide宽松了很多,因此会比Slide更加顺滑、灵活。

正因为如此,所以Yow非常全能。既可以在新手期进行滑行刷街,也可以在后期玩动作、下碗池和泵道。

所以Yow成为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陆冲品牌不是没有道理的,号称Yow到病除。

不过Yow的弹簧是扭簧结构,所以如果是大体重的人、或者经常做激烈动作的人,这个弹簧会有较大的概率断掉,有资深玩家曾经一个月换一次弹簧。替换弹簧国产的大概30左右,原厂弹簧最贵的时候到过200一根。

Yow的款式分为普通款和性能款,其中性能款的板型脚窝更深、尾翘更高,更适合做动作。一般性能款也比普通款更贵一些。

在颜值方面,Yow每年都会出新款板面,选择非常丰富。在国内非常出名的是彭于晏同款的闪电。

讲完两个弹簧桥,我们来讲适合新手的几个PU桥。

Carver(价格一般在2200~4000多元,有便宜的子品牌Triton1600+):

首先就是陆冲鼻祖Carver的PU桥经典款,CX4。

前面已经提到PU桥的特点,会导致新手可能不太容易踩动。但反过来说,使用CX4,则有利于新手从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发力姿势。

同时PU桥对力的传导非常直接,因此在平地加速的时候,提速性能远超弹簧桥,速度起来以后稳定度也比弹簧桥高的多,非常适合中长距离刷街。

66、Backwave等国产CX桥陆冲:

他们的基础特点和CarverCX4是一样的,可能在顺滑度上跟原版CX4会有一丝丝差别?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不太能察觉到。

考虑到Carver2000往上的售价vs国产品牌1000左右的售价,预算有限的人,或者只是想先试试的人,入国产板玩也挺合适的。

66的售价大概1000出头。最近他们也出了几款高端系列,1600+,颜值非常能打,其中2000元的款式还搭配了PU和水桥双系统。

66卖到了1600这个价位,其实就跟Carver的子品牌Triton重合了。

这两个比较,66的板面材质做工比Triton好,而Triton则有着CX4的原版支架。选哪个其实都可以。

Obfive:

号称是最灵活的PU桥。采用了比较柔软的PU,这样小体重的人也可以比较容易驱动。因此女生如果想玩PU桥,可以考虑Obfive。

2.2进阶选择

Yow,SmoothStar,Carver CX4,66

来到进阶部分。

进阶是指我们不满足于只是在板上滑行或转弯,开始准备尝试各种花式动作比如silde(横刹动作,不是上面提到的Slide品牌),或者准备下碗池去体验高低起伏的波浪感。

Yow:

首先是比较全能的yow。Yow的桥的灵活性,使它也具备很强的动作能力。即使是普通款yow也可以支持我们到中后期。

不过,yow普遍较浅的脚窝和尾翘,以及回弹力较强的弹簧,使它在超高端*会有一点点无力感。不过相信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触及到它的*限。

SmoothStar(一般卖2200+,3款冠军款经常断货):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SmoothStar,顺滑之星,滑起来真的非常顺滑。

SmoothStar的弹簧桥和Yow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Yow和Slide一样,当我们压动板面,随着板面的压缩,弹簧的回弹力也越来越强,到我们往反方向压板的时候,弹簧回弹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强的动力,这也是Yow和Slide适合刷街的原因;而SmoothStar,在我们压板的时候,几乎感受不到弹簧的回弹,如果我们不注意控制力度,很可能直接就把板压翻了。

由于没有弹簧回弹的阻力,所以SmoothStar做起动作来非常丝滑,因此SmoothStar和下面要讲的Swelltech是号称最接近冲浪感觉的陆地冲浪板。代价就是在刷街的时候,我们施加在板上的力被卸掉得更多,因此加速比较慢,刷街比较累。而且速度起来后也相对不稳定。

另外SmoothStar标配的62mm83A的轮子,是一个动作轮配置,刷街通过性较差。如果我们想用SmoothStar刷街,建议换成65mm或70mm的轮子。对于轻体重的人来说,可以不加垫片,否则给桥增加一个3mm垫片是必须的。

SmoothStar由于它的桥的特点,因此轴距都比同尺寸的板子短一些,更加灵活。桥、脚窝、板子重心、尾翘的设计,使得SmoothStar在动作上的上限会比Yow更高一些。

它们家最受欢迎的板子,是三块冠军签名款:左起分别为33寸的海洋之眼(中脚窝),34寸的77(深脚窝),32.5寸的生命之树(深脚窝)。

CarverCX4及66

又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PU桥没有弹簧那么丝滑,但是暴力加速给人带来的畅快感也非常的爽。

进阶以后,我们可以非常用力的踩在CX4的板面上,仿佛把全身的力气都宣泄了出来,非常的解压。不像我们踩在弹簧桥上,如果用力过猛就要担心板子翻掉。

打个比方,用CX4就像降龙18掌,一力降十会;而使用Yow和SmoothStar则更像落英神剑掌一些,以技巧取胜。

同时,PU桥的稳定性,也可以让我们在碗池和泵道中更加有安全感。

2.3特殊进阶选择:CarverC5和 Swelltech

在我们的稳定-灵活分布图里,CarverC5和Swelltech分布在图的两端,这两个是两个极端。

CarverC5是一款矮PU桥,相比于CX4,更矮、更轻、更稳定。

跟C5搭配的板面,一般都是双翘结构。也就是说,C5的板子就是一款增加了灵活度的双翘板,它就是为街式动作而生的。

所以,C5只推荐给从双翘转到陆冲的人。

而Swelltech的前桥,则是一个唯一能够360度翻转的弹簧桥。

SmoothStar再灵活,终究是有限位的,当我们把板踩到底的时候,最多就是板子翻掉。而当我们把Swelltech踩到底的时候,它前桥直接翻转,原来向前滚动的轮子一下子变成向后滚动,人很容易飞出去。从这个角度来说,Swelltech比SmoothStar更加解决冲浪板。

不过这也导致了Swelltech非常难操控,很多滑了很久陆冲的人,一开始都很难在Swelltech上站稳。

所以,Swelltech只推荐给冲浪高手。

3安全及保养提示

3.1关于安全

五月份,有一次朋友聚会,我带着我的陆冲去的,其间跟朋友安利了下,朋友试滑了以后,回家就自己买了块板。

六月份,这位朋友就手腕骨折了,打了好多钢钉……

原因是他拿到板后,去碗池做Drop-in动作。

Drop-in是进入碗池的常见动作,就是把板尾卡住碗池边缘,板头悬空,然后身体重心前倾下压,瞬间滑入碗池,就好像掉下去一样,所以叫Drop-in。

这个动作是新手骨折最多的动作。因为人往下滑的时候,生理第一反应是往后缩的,但当我们在板上的时候,重心往后就会导致我们摔得更狠。

我这个朋友摔的时候没戴护腕,着地的时候用手撑了下地,就骨折了。

所以,玩陆冲,安全第一。要记住以下几点:

1 练习的时候戴护具

特别是做以前不会的动作的时候,或者去新场地的时候

2 学习正确的摔法

3 刷街提前勘察路线,并且经常观察周围,路口提前减速

另外,陆冲不正确的发力姿势,会损害膝盖。

所以,如果你玩了一会觉得膝盖不舒服,那除了运动过量外,就是发力错误了。可以录下自己的视频,跟网上大神的教学视频比照着看。

3.2 陆冲保养提示

跟滑板一样,很多人的陆冲也会嘎吱咯吱响,这是因为陆冲的摩擦件缺少润滑了。

对于PU桥,需要将桥拆开始,然后用润滑油、或者蜡烛、干肥皂去涂抹桥中各个接触面。而对于弹簧桥,还需要润滑弹簧和摆臂等。

这么多陆冲里,我觉得Slide是最不用维护的,而PU桥都需要经常润滑,而且滑一段时间PU老化以后还需要更换PU。

如果你准备长期玩陆冲,那这种拆解维护就是必备的技能。

网上有很多现成的教程,大家可以自行学习,不难,就是拧螺丝和涂润滑油,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事情。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对你选择陆地冲浪板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我有空的时候就会答复~

让我们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吧:D

砂纸片与砂轮片区别

抛光,使用的是专用的抛光轮,不是砂轮。焊完白钢(不锈钢),先用百叶轮(砂纸做的多层轮),打磨焊缝余高,然后抛光轮抛光打蜡处理。

砂纸 型号

P120#。将玻璃擦干净观察砂纸打磨范围,涂上抛光原液利用专用抛光轮抛光。如无抛光机可用手工抛光片抛光,注意此时移动速度不要过快,细细打磨,保证效果。抛光时,抛光轮的圆周速度应比磨光轮高,不同的金属材料应选择的抛光轮圆周速度也有不同如:生铁、铜、镍最佳圆周速度为30~35m/s;铜及铜合金、银最佳圆周速度为22~30m/s;铝及铝合金、锌、锡、铅最佳圆周速度为18~25m/s。扩展资料:砂纸的型号常用的有400#600#1000#1200#1500#2000#。任何时候砂纸不能直接在玻璃外表干磨。划痕抛光处一定要保证抛光液充足。使表面达到最后抛光要求:A、较深划痕:P120#玻璃砂纸初磨,再用P240#打磨平整,用P600#砂纸再抛磨一遍使表面达到最后抛光要求。B、轻微划痕:玻璃砂纸初磨,砂纸再抛磨一遍。虽然也能抛光去除,本操作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玻璃外表的各种划痕抛光注意事项:深度超越100微米深划痕。但经抛光后会影响玻璃的平安性能,特别是汽车前风挡玻璃外表超越100微米深划痕不适合进行抛光处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砂纸

砂纸轮片

粗的为:16目,24,36,40,50,60常用的为:80,100,120,150,180,220,280,320,400,500,600精细打磨细的为:800,100,1200,1500,2000,2500目前国内很少有3000的砂纸!通常以”粒度”来表示!砂纸是一种附着有研磨颗粒的纸,用于平整物品的表面,或去除物品表面的附着物(如旧油漆),有时也用于增加摩擦力。砂纸根据不同的粗糙程度而分成不同的号码,以配合不同用途。海绵砂纸适合打磨圆滑部分,各种材料均可。海绵砂纸砂磨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被加工表面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等必常似粒练官然连特点,因此在家具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家具产品的最终表面质量与砂磨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海绵砂纸是砂磨工艺的主要工具。干磨砂纸干磨砂纸以合成树脂为粘结剂将碳化硅磨料粘接在乳胶之上,并涂以抗静电的涂层制成高档产品,具有防堵塞、防静电、柔软性好,耐磨度高等优点。多种细度可供选择,适于打磨金属表面,腻子和涂层。干磨砂纸一般选用特制牛皮纸和乳胶纸,选用天然和合成树脂作粘结剂,经过先进的高静电植砂工艺制造而成,此产品磨削效率高,不易粘屑等特点,适用于干磨。广泛应用于家具、装修等行业,特别是粗磨。水磨砂纸质感比较细,水磨砂纸适合打磨一些纹理较细腻的东西,而且适合后加工;水磨砂纸它的砂粒之间的间隙较小,磨出的碎末也较小,和水一起使用时碎末就会随水流出,所以要和水一起使用,如果拿水砂纸干磨的话碎末就会留在砂粒的间隙中,使砂纸表面变光从而达不到它本有的效果,而干砂纸就没那么麻烦,它的沙粒之间的间隙较大磨出来的碎末也较大它在磨的过程中由于间隙大的原因碎末会掉下来,所以它不需要和水一起使用。1、购买最适合你的项目的磨具。砂纸有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都适用于特殊类型的砂光。你的选择是:石榴石。2、把你的砂纸分成三种不同的等级。砂纸有三种等级:粗、中、细。砂纸的等级是用砂纸来测量的。砂纸的粗砂度越高,砂纸表面的光滑度就越高。3、使用开放涂层耐久性或封闭涂层的力量。封闭的砂纸完全覆盖在谷物上,这意味着它是更坚固的磨料。4、使用砂块更好和更快的结果。打磨块是你把砂纸围起来的一个块。5、从最低的砂纸开始除去明显的缺陷。这将是你购买的粗糙的砂纸。6、把砂纸放在你要沙子的表面上。用砂纸将砂纸压到砂纸或打磨块上。7、把砂纸穿过表面。如果你在打磨木头,一定要用砂纸打磨,而不是用砂纸打磨。木材的纹理是通过它的线条和图案。8、将砂纸来回移动成直线运动。继续用砂纸向砂纸施压,除非你需要休息,否则不要提起砂纸。逐渐穿过你正在打磨的整个表面。你应该开始看到堆积的灰尘。别忘了给边缘加砂。当你到达表面的边缘时,你在打磨,停下来花点时间打磨边缘和角落。9、吸尘完毕后再把灰尘吸尘。不要担心,如果你仍然看到划痕或缺陷的表面,你砂光。你将他们顺利与您的精细等级的砂纸后。10、移到你的中等等级的砂纸上。11、用最好的砂纸打磨。你的表面应光滑,无划痕和钟声。从粗砂纸开始,如果你仍然看到划痕或者你不满意平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