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师说说课稿获奖说课稿(100句)

2023-02-14 16:01:51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师说说课稿十分钟

1、根据学生对美的体验以及老师的总结,列出本堂课的主板书,见第3页。

2、上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3、阅读中,一边慢慢品读,一边还要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用意,养成阅读中深思和探索的习惯。

4、下面我将说一下我教学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5、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主体,并将它们的象征意义与作者的情感倾向体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7、自此,同学们的头脑真像一台时光机,带我回到了童年时代。大家的十分钟队会主题真精彩!有的同学带来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玩具大世界,有的同学与我们分享了生活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小风波”,有的同学带我们领略了祖国秀丽的风景名胜,更有甚者让我们品尝到了“饕餮盛宴”——自制寿司……

8、在作业部分,我会给学生留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赞美自己喜爱的事物,以求让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9、3第八小节: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漪郁的年华。

10、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11、资格证试讲|《招贴设计》试讲稿!

12、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

13、为了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在写作时经常用外在景物来衬托,在课文第六节里,杨柳和雨雪画面备受人们赞赏,让学生思考,谈谈自己的理解。杨柳和雨雪分别衬托了战士离别时依依不舍和归来时百感交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寄托在这两幅画面中。指导学生这种寄情于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时我提问,如何理解征战在外强烈的思乡之情以及归途路上的伤悲痛苦?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让学生在看似矛盾的态度中更好的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真实的人物情感,更完整、准确的把握思想感情。

14、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之理,并对此作出评价

15、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16、秦东魁老师新书上架(点击)

17、总结艺术手法,分析艺术手法可以提醒从《卫风氓》来入手,如重章叠句,比兴手法,不仅表现感情递进,还突出主题。课文除了追述思归之情,五节还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学生朗读,对照注释再次理解五节。归纳通假字如“尔”“棘”,古今异义如“君子”,“小人”,这两节字词在意义理解上比较难,可以让学生翻译,加强理解和掌握。

18、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19、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

20、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二、师说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1、学生总结本文作者要阐述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和一般咏物抒情散文的异同。

2、11《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则25

3、问题设置的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及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要求学生学有所疑,有疑则求解,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激发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语文优秀教案大全(必修一)

5、教学设计: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6、评委点评:课件设计精美,教学内容难易结合,教学扎实,强调了语言点,活动设计合理,有拓展和延伸。

7、教法和学法教法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启发探究式教学

8、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本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分析重要语句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阅读方法。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欠准确完整,因此,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落到实处,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9、教学设计: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10、62《荆轲刺秦王》说课稿134

11、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12、感悟收获: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说课比赛,比较紧张,存在着很多不足。让我收获了很多,也给自己得到了一次宝贵的经验。希望以后多加努力,做得更好!

13、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14、说学法: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5、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16、课外拓展: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通感现象,注意积累。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17、说教材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18、65《小狗包弟》说课稿138

19、认识到面试与讲课的不同。

20、感悟收获:此次说课比赛,很多老师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落落大方的仪态、侃侃而谈的表述、对教法的灵活运用、加之精湛的说课技巧、精美的课件,我深深感受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

三、师说 说课稿

1、学以致用:发挥想象,仿写或扩写,写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写、扩写是高考考察的语文能力之一)

2、评委点评:南乡子•何海霞:课件且清晰,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设计较完整,甚妙。仪态自信勤练习。素养逐渐升,赛后反思要深入。未把建议都内化,深思。还望今后多留心。

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4、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5、教学设计: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6、评委点评:忆秦娥•欧柔:真可爱,葡萄维舞真唯美。真唯美,奇妙之旅,醉人不醒。说课设计层次明,舞蹈律动真轻快。真轻快,辛勤练舞,才能不败。

7、“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8、教学资源:部编本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9、特色修行,量化自信——“我的十分钟,听我的!”

10、美术说课|高频篇目《绣在衣服上的故事》音频示范+教案+说课稿!

11、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12、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13、作者:秦东魁整理/制作:洛溪审核:苏新刚

14、69《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147

15、小结: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16、2019年11月21日,上海市第七轮郊区小学优秀班主任的研修之旅来到了第三站——普陀区华阴小学,其首创的“十分钟队会”被誉为少先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创举。

17、线索是:以对“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18、疏通文句,通读全文。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积累: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

19、评委点评:渔家傲•乔棽:目秀眉清牙齿皓,披肩长发身上跳,小巧银钏耳边闹。姿容俏。最惹人爱微微笑。说课研究要努力,认真对待才是真,竭尽全力为自己。有思考。努力奋斗为紧要。

20、美术试讲|高频篇目《中原名瓷》音频示范+教案+试讲稿!

四、师说说课视频

1、教学设计:部编本必修上册第八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2、到这里,学生对这三节已经基本把握,现在可让学生再次整理归纳作者情感的复杂和矛盾,要提醒注意作者对统治者不体恤士卒的不满

3、美术试讲|高频篇目《人民艺术家齐白石》音频示范+教案+试讲稿!

4、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单元的诗歌可以说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汉魏晋五言诗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良好的基础。

5、学法指导方法:先重申翻译要求:

6、通过对这些初稿、修改稿和定稿的对比阅读,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了文章通过修改趋于更严谨、更准确、更完整、更精练的过程。

7、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8、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9、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10、〈〈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1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12、资格证试讲|《美国总统山试讲稿》试讲稿!

13、理论依据: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有视、听、味、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想象,这种美的想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再造想象,即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一句话,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间,才能深刻品味到这种美。

14、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15、王宇莎:小学语文《狐假虎威》

16、目的:学习诗歌采用活动课的形式,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17、美术试讲|高频篇目《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音频示范+教案+试讲稿!

18、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19、王子涵:初中地理《世界语言和宗教》

20、接下来就是无聊的等待,每个十分钟,考场人员会带一个考生到四楼备课室去备课,备课时间40分钟,备完马上就说课。说课之后到一楼候分,签字确认之后直接离场。这样也是防止作弊,下了楼的考生就不能再上楼了,在五楼的候测的考生没叫号也不允许下楼,防止考题泄露。

五、《师说》说课稿10分钟

1、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鞠躬擦黑板)

2、美术说课|高频篇目《用画笔触摸细节》音频示范+教案+说课稿!

3、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4、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5、感悟收获:第一次参加说课,语气、语速、语调没有波澜,平铺直叙,缺乏语言美,需要我不断提高。

6、资格证试讲|《线条艺术》试讲稿!

7、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8、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9、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

10、感悟收获:当你觉得你行走艰难的时候,别担心,那就是你在进步的时候。是的,虽然准备阶段会累,但是又多了一段新的体验。

11、分数一个一个拿下来,念到测试号的老师上前看自己的分数,并签字确认,只能自己的分数,不允许看别人的分数。签字确认后,带上自己的东西,离开考场。终于,我的分数拿下来了,老师念到我的测试号的时候,不禁重复了一遍,并惊讶地念出声来:33分。从老师惊讶的表情来看,应该是个比较好的分数。我上前签字确认之后,离开考场。

12、接下来,让学生继续找寻作者除了用薇菜的生长还用了什么来表现戍边的漫长?明确:用年月的更替,从“莫”到“阳”。让学生自行分析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对战争,对家乡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体现。这是一首戍边战士在归来途中追忆戍边生活的诗,战士用追忆的口吻来回想过去,在追忆中流露出强烈的情感。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都找得到,学生找寻的过程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情感变化线索。明确:对战争,作者坚决抗战,保家卫国,体现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内心又极度思念家乡,要提醒学生注意作者强烈的痛苦,除了倍感久戍无期,同时不要忽视与家人音信隔绝,生死未卜的痛苦。

13、布置作业:本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与气质,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试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写一种景物,力求写出该景物的精、气、神。字数不限。

14、在我的耐心指导下,我班的第一场十分钟队会开始啦!

15、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16、兴趣品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科学性质的阅读,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在安静中蕴发思考的力量。

17、美术试讲|高频篇目《以形写神》音频示范+教案+试讲稿!

18、资格证试讲|《拉坯工艺》试讲稿!

19、赏析语言美,品味画面美(25分)

20、需要一起品味鉴赏的句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