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关于苏轼写的古诗(100句)

2023-02-17 19:17:47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苏轼在苏州写的诗词

1、在韦应物担任苏州刺史的时候,有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也被父亲送到苏州生活。36年以后的公元825年,这个小孩也成为了苏州刺史,他就是大诗人白居易,他刚回来不久就写了一首《宿湖中》赞扬太湖美景: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盼君久,重游故地,寰宇瞩东方。

4、叹今朝,中华春诵铿锵。

5、而且很开心,你看它下面:

6、迎春至,风和日丽,颂盛世泱泱。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8、当年或未信,异类服精猛。

9、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苏东坡的原话并不是这么写的,比较长,只是后人把这句话浓缩成这样一句话,‍‍这种现象在文学史上或者是历史上还是蛮多的。比如说,大家讲,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八个字,‍‍但是《日知录》里面它是一段话,晚清的学者后来把这一段话浓缩为八个字,更‍‍利于它的传播,因为朗朗上口。

11、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12、斟清清淡淡,斜阳煮酒,白雪尘香。

13、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14、刘和州就是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这个刘禹锡曾经也担任过苏州刺史。

15、苏轼一生三次被贬,大致原因及经历如下:第一次被贬为元丰二年,苏轼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从湖州知州任上被押解进京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第二次被贬为元佑四年,已被调回京的苏轼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出知杭州。元佑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第三次被贬为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

16、此外,在普通教育里面,像平仄韵脚这样的内容是不会讲的,因为考试不考。但我在课堂上偶尔会稍微拓展一下,比如《沁园春·雪》,我会讲从格律方面、韵脚方面,哪一个位置平,哪一个位置仄,学生有时候还是蛮感兴趣的。

17、都城更几姓,到处有残碑。古隧埋蝌蚪,崩崖露伏龟。安排壮亭榭,收拾费金赀。岣嵝何须到,韩公浪自悲。

18、《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苏轼|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19、鉴赏: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0、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二、关于苏轼写的古诗

1、虎丘的冷香阁现在我们还能够看到,就在千人石的西边。

2、湛卢是湛卢剑,传说是随葬的剑。把湛卢剑和秋水……有非常复杂的多重的意思,秋水既可以是真实的水面,又可以是‍‍锋利的兵器所反映出的寒光、寒气,那种光芒。

3、龙东望,一腾千里,飞跃谱华章。

4、白公堤上客,风物雨中秋。巷转斜藏竹,桥多半隐舟。

5、这首诗就是《记梦》,我们先欣赏一下:记梦宋·苏轼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6、玉龙腾热血,赤旗寰宇,盛世华昌。

7、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8、六出为媒,五环牵手,京华健将争王。殊方异域,破雪壁冰墙。处处欢声雷动,心花绽、绮岁辉煌。从来梦,青春似火,硕果满屯仓。

9、他从眼前之景中感受到一种哲理,‍‍一种生活的哲理,人生的哲理,这个“悟”是非常重要。看到新月初上,渔樵‍‍还家,这个时候他内心有一种感动,有一种幡然的醒悟,这个时候他人生的感觉——归田。拙政园后来用的一个典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10、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11、长忆姑苏,闲倚山塘街畔饮,桥横竹掩水连空。弦管小楼中。

12、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辙)

13、碧落星河影动,龙飞地,星耀穹苍。

14、望赛场,怒涛卷雪飞扬。

15、在苏东坡离开黄州,调任杭州湖州时,多次来苏州探望闾邱公这位恩人,每次来苏州,也必去虎丘。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苏轼也被风景所迷,写过一首二十八行的虎丘诗。

16、‍‍在我们前面的节目当中已经讲到过,明末的时候,复社的雅集在虎丘山脚下;‍‍清代末年的时候,柳亚子为代表的南社的成员也在虎丘进行雅集。虎丘雅集一直是‍‍传统,没有断。‍‍沈老师刚才在节目开始之前就讲到,‍‍她最近收集到一些资料,讲到民国时期的一些文人在虎丘的‍‍冷香阁雅集的一些盛况。

17、崖壁上有很多的苔藓,因为这里面湿气比较大,有很多苔藓或者低等级的植物,‍‍这种低等级生物,诗人觉得这些苔藓的东西就应该是受到了剑气的一种幻化,感觉好像是铁花附在崖壁上,‍‍诗人的浪漫的想象。

18、入门无平田,石路穿细岭。

1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出自先秦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0、闵凡军:每周我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给同学们做线下培训,讲解有关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如格律诗及词曲的平仄、韵脚、对仗等基本要求,古典诗词的意象特点即审美追求等。

三、苏东坡关于苏州的诗

1、晴空飞絮,璀璨耀星光。

2、竺道生最早在南京、在金陵讲佛法,他讲的佛法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大般若学。‍‍当时的僧团是排斥竺道生的,后来竺道生只好离开了金陵,‍‍来到吴地,来到苏州来讲。一开始来苏州讲佛法大般若学,大家也不相信,‍‍但后来慢慢地大家逐渐信奉了生公。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生公对佛家学说的传播还是非常地坚‍‍持和执着的。

3、《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苏轼|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

4、《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苏轼|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5、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6、这首诗词是苏辙前往徐州,与哥哥一家过中秋时写的。团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东坡放浪形骸,因乌台诗案入狱,子由上书请求削去官职保哥哥一命。(《为兄轼下狱上书》),东坡入狱后,子由就把哥哥的家人接来身边照顾,东坡在狱里留下(《狱中寄子由二首》,后来经太后、王安石纷纷求情,得以出狱。

7、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8、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9、虎丘的建筑在历代发生过很多的变化,现在很多朋友都已经不知道,‍‍在清朝的时候,在虎丘寺建过皇帝的行宫的。行宫建好了以后,皇帝只来住过一次,但是这个建筑就一直保留下来,一直到1860年代,被毁掉。

10、同心愿,中华儿女,创锦绣辉煌。

11、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

12、宋朝晁补之有诗曰风起雷塘陵上尘,雨荒苔院两株春。

13、刘禹锡在苏州做过三年刺史,关于苏州的诗也不少:

14、未来向,相携共谱辉煌。

15、沈慧瑛/ShenHuiYing

1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7、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18、玉梯飞堕,琼缎绕苍冈。

19、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0、从苏东坡的《虎丘寺》里看,当时在虎丘禅寺当中‍‍应该有一个建筑生公堂。为了纪念这样的一个苏州‍‍虎丘山麓的佛教文化的早期传播,当时的虎丘寺的主持者,他可能要追溯佛教的源头,‍‍建生公堂或者生公讲堂,是很有可能的。

四、苏轼赞美苏州的诗句

1、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笥。(SS〗官箭十二把,吾能十一把箭耳。)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我。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我们写诗,能够做到对仗押韵,再稍微有点意境,已经是不错的成就。可是,苏轼却能够做到,对仗工整。而且正着读,反着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能够将诗文写到这程度,不得不说真是千古一绝!

4、译文:江南一带最美的地方是苏州,为王事奔走我却得以纵情遨游。半生中三江五湖都乘船走遍,十年里四次停泊在这百花洲。我跟岸边的杨柳都互相熟识了.眼前的云山执着地把我挽留。不要责怪这孤舟漂泊不定吧。我自己本来就是一只孤舟。

5、为了进一步解释自己的创作背景,苏轼还在这首诗之前,写了一个序言: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意用飞燕吐花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

6、古人将银杏又称为“鸭脚,宋初被进贡给朝廷,才改呼“银杏”。欧阳修有诗曰:“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7、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8、点击下图进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实时地图"

9、满庭芳·贺北京冬奥会开幕

10、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11、春天的夜晚因短暂而更加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12、满庭芳•北京冬奥颂高一(12)陈以恒

13、很多古代写苏州园林名胜的诗歌本身就是很好的导游词,‍‍是第一流的导游词,它不仅告诉你景点在哪里,而且告诉你这个景点它的意蕴。‍‍

14、“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般是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5、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16、读大学的时候,‍‍读大学的时候放寒假,‍‍跟我同学回苏州,到虎丘去玩,还是个冬天,穿着老棉袄‍‍。我可能比较喜欢剑池,‍‍我比较喜欢剑池这种感觉。

17、那时候,我边上课边整理资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修订,在2017年印出来,全文有30万字。我一天上两节课,把作业处理好之后,就坐在电脑前,把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整理出来,把零碎的东西体系化,旨在普及性和常识性。

18、以下是新京报记者和闵凡军的对话:

19、人生当逐梦,雪泥鸿爪,声誉周彰。

20、《临江仙·赠王友道》苏轼|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五、苏轼 写的诗

1、到了宋朝,著名的苏轼在杭州、湖州任职期间,也曾数次来苏州游历。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从杭州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苏州时,有人为他设宴饯行,东坡先生将歌妓视作自己沦落天涯时的知音,赋了一首词《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2、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3、输赢小,精神至上,展华夏雄强!

4、苏轼的这首词特意提到了“闾丘孝终”,老街把苏州的“二丘”介绍一下:苏轼来苏州游赏,两个地方是必去的,一是拜访闾丘孝终,会会老朋友,叙叙旧情;一是去游览虎丘,欣赏名胜古迹,畅舒胸怀。他说过:“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为二欠事。”苏轼与闾丘孝终交往甚密,友谊深厚。上面这首浣溪沙就是写给闾丘孝终的。

5、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

6、雪拜新春,冰迎玉蝶,飞花庭树苍茫。

7、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8、谁人料,病夫今日,狮醒逐朝阳。

9、当时是,寻梅访戴,烹雪煮茶香。

10、《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苏轼|行人肠断草凄迷

11、今天我们要和宋朝的一位大诗人,无数的文学爱好者、诗词爱好者非常喜欢的‍‍苏轼苏东坡相遇。

12、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13、《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北宋——苏轼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裛。弹在罗衣,图得见时说。

14、一切从新开始,在这个春天,所有的艰苦都化在暖暖的春风里!

15、春天到虎丘去看梅花,现在都是到冷香阁那边去看,喝茶,‍‍赏梅,是一个好地方。

16、泱泱华夏,见浩浩汤汤。

17、⑶翠袖:指穿翠绿衣裳的歌女。绛唇:红唇。樱珠:樱桃。这两句是说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风飘来如同柳絮般的雪花,当她举杯饮酒时双唇好似烂熟的红樱桃。

18、“给喜爱诗词创作的学生一个舞台”

19、▲闵凡军正在对学生进行诗词培训。受访者供图

20、看峥嵘百载,雄鸡一唱,书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