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语录文案 > 正文

老子的经典名言(100句)

2023-02-17 18:28:19 来源:阿帮个性网 点击:

一、老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战国·老聃《老子·三十一章》

4、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6、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祸患和福报是同时存在的,福报中往往潜藏着祸患,祸患中也隐藏着福报。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0、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轻易许诺别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

11、解悟:有时候看起来是祸,后边等着的却是福;有时候看起来是福,等在后面的却是祸。所以,无论逆境顺境,都要坦然接受,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一切随缘就好。

12、驱魔人,电锯惊魂,德州电锯杀人狂,致命弯道,禁闭岛,致命ID,小岛惊魂。(若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记得点击下方“有用”哦!谢谢就不用点击啦!)

1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4、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是纯任自己而然、自然而然。既“道”是物质性的、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是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的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

15、此句治理大国,要像烹小鱼儿。如何治理一个大国?这也是一个讨论了成千上万的古老话题,只要国家存在一天,如何治国就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责任贡献出自己的思想和智慧。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行:路程。 始:开端,起始。 足: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哪怕一千里那么远的行程,也是从脚下开始起步的。比喻无论多么大的事情,都得从头实施,循序渐进来完成。

2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老子的经典名言

1、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2、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委曲就会能够保全自己,弯曲就能够伸直,低洼的地方就会变得充满,破旧的东西反而会生出新的东西,少反而会变得多,多反而会生出迷惑。

3、一:《阴风阵阵》(1977)《精神病患者》(1960)《德州电锯杀人狂》(1974)《活死人之夜》(1968)《万圣节前夜》(1978)《闪灵》(1980)《怪谈》(1965)《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22)《尸变》(1983)《驱魔人》(1977)

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上善之人像水那样。水的善是使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低处,所以水近似于道。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10、语出《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粗的大树木,是生长于细小的嫩芽。九层高的楼台,也是源于一堆泥土。要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也要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11、老子的十大经典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治大国,若烹小鲜。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3、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1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6、解悟:不执着自我,所以才看得清楚明白;不自以为是,反而更彰显了自己;不自我炫耀,反而能够成就自己;因为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8、无:没有,不存在;未曾发生或出现过的事物。 有:存在,发生过或是出现过的事物。 无中生有: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无中来。后被人们用以形容那些本来没有,却凭空编造出来的事物。

19、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0、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三、老子十句经典名言

1、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露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3、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4、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5、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

6、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上的最大贡献。

8、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二十二章》

9、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0、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犬吠之声,互相听得见,而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11、老子首次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的思想体系核心。“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形容表述的,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3、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4、知道别人的叫做机智,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战胜自己的才是刚强。有成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说一个成功者不关要善于了解别人,更要善于了解自己。

15、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治大国,若烹小鲜。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7、知:知道,明白。 足:满足。 常:经常。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才会时常感到快乐。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2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四、老子的十大名言名句

1、出自《道德经·第九章》。咎:灾祸。遂:成功。金玉财宝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守藏得住;富贵了就骄横,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功成身退,才是顺应天道。这些话指出事物发展达到顶点、极端后,就会转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适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5、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解悟:再大的狂风,也刮不了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恶人恶行虽然一时可以得逞,但终归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9、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3、(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是这个吗?

1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5、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

16、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语出《老子·三十六章》。想要去得到他,一定要先暂时的去给与它。

1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五、老子里的经典名句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0、出自《道德经·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11、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总是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却不与万物相争而以平静自持,甚至甘心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地方。这句话以水的品性来赞扬利他、无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争无忧”、“甘于平淡”的精神。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18、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当人民不怕威胁的时候,那么对统治者的大的威胁就要来了。

19、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20、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期间充满了主观的看法与独断的判断,因此也引起无数的言辩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