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嘲中的经典句子(100句)
一、鲁迅讽刺的经典语句
1、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鲁迅,本名周树人,鲁迅这一生有许多的笔名,不过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所用的笔名,鲁迅一名也因为《狂人日记》正式面向大众,但想要读懂鲁迅的文章并不容易,毕竟鲁迅生活的年代跟我们不同。
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这句话里流露出作者对人类悲欢离合仿佛大彻大悟的感受,其实又是对社会现实悲惨无奈的凄凉心境,更是对人间疾苦司空见惯的麻木,这些种种复杂的情感,背后是人伦悲剧无法更改的冰冷现实。
5、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这一切的不幸。
6、无奈这一切却从未改变过,可怜的先生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
8、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9、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10、什么样的语录读完让人读完觉得很讽刺呢?想必是很刺眼的,发人深省的?纵观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大多数都带有着一种怀疑、一种批判性质的,更是讽刺。
11、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12、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13、《阿Q正传》中阿Q形象,坚决批判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毫不留情地讽刺了当时国人的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劣根性。
14、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
15、所谓看客,重点自然在于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里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看。这可能就是最爱看热闹的中国人最突出的形象。
16、——《两地书》虽然不想样,可是还要有人看,站着看的也有,跟着看的也有,绅士淑女们一齐掩住的眼睛,然而从手指缝隙里偷瞥几眼的也有,总之要看看别人的赤条条,却小心着自己的整齐的衣服。《萧伯纳在上海序》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鲁迅了,鲁迅的文章在中小学当中非常多,不管是《故乡》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的“犀利”语句也是让人印象深刻,而鲁迅时常说的一些话也成了后世的经典名句。
17、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18、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
19、鲁迅是说,无论一个人的时候还是身在团队当中,都不能够丢失自己的人格,敢于成为一个引领者,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成为了附庸,只有拥有野兽一般的强,才能展露头角,若是没有自己的思想,跟随大流,那只是跟杂草一样,风吹两边倒。
20、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二、鲁迅自嘲中的经典句子
1、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3、有些人毕生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另一些人与生就俱来的东西。而当人生将走到尽头时,也许必生追求的人得到了所渴望的,而与生俱来的人却失去了他们仅有的。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5、这看上去怎么都像是在骂自己,但人都离不开团队,一个人的实力再大,没有团队也将“一无所成”,不过先生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并不只有说要脱离团队,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6、而鲁迅《狂人日记》中就有一段语录,可堪《狂人日记》中经典,亦是鲁迅最讽刺一段语录,仅64字,却很刺耳,一针见血,无人能敌!这句话如下!
7、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
8、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9、开头就说没有年代的历史,而这段语录读完,无疑感觉是鲁迅在讽刺历史。因为他们活着,所处的世界、乃至社会、不久将来也会成为历史。而如今我们来看,就是在看历史。
1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14、在《故乡》中,鲁迅猛烈抨击封建主义黑暗制度、官僚、兵、匪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15、①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
16、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碰壁之后》
17、在鲁迅哪个年代的那时“吃人”的人吃人,也避免不了被人吃!要知道连狗,它也未必逃得了被吃与吃的命运,这个“狗”好比哪个时代的“汉奸”最好不过了,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18、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19、哈哈,当然不是了.“红色经典”是一种昂扬斗志的书写,是一种激进的左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鲁迅的文章不算,而且很不同.
20、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出自鲁迅的《鲁迅杂文精选》。
三、鲁迅的讽刺语录
1、在全文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通过闰土求神拜佛的思想来反思自己的革命行径时留下的一句话。彼时的中国大地,封建残余势力依然非常顽固,新文化运动开展缓慢,社会上缺乏志同道合之士,鲁迅先生在残酷的现实中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万千民众共赴大道,新中国才算真的诞生。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鲁迅先生骂了很多人,用郭沫若的话来说:鲁迅除了自己,谁都骂。
4、鲁迅这是慢慢的将感情由远带近,特别是两棵树都是枣树,人难免会失望,不过失望不要紧,团结在一起,自强不息,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像枣树一样带着刺将自己保护起来。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许多意味。
5、从来如此,便对么?——出自鲁迅的《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其实从那时起,创新就一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能总是被古代的思想所禁锢,要勇敢地去做创新的事情。
6、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7、这是鲁迅在青年会上的讲话,也是鲁迅对中国新青年的一句告诫。
8、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9、鲁迅这是慢慢地将感情由远带近,特别是两棵树都是枣树,人难免会失望,不过失望不要紧,团结在一起,自强不息,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像枣树一样带着刺将自己保护起来。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许多意味。
10、这是鲁迅在1927年的文学作品《无声的中国,其中的一段。至于鲁迅所想表达的思想内涵,请诸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己揣摩吧!
11、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出自鲁迅的出自《纪念刘和珍君》,当时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明明是在我们的领土上,但许多人却不知道反抗,结果损失惨重。所以在困难面前,不要盲目地忍受,而是要勇敢地战斗。
12、北京世纪百家国际文化发展中心主办
13、鲁迅通过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愤怒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对妇女肉体上的迫害和精神上的摧残,同时也反映出了劳动人民的愚昧。
14、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鲁迅《藤野先生》
15、鲁迅先生的名言很多,但我至今不忘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哪时我在初中年级学过鲁迅先生名句,背的滚瓜烂熟,意思是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语出鲁迅《自嘲》)(原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7、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18、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9、鲁迅先生借助狂人昆仲的口,述说中国千百年来“吃人”的黑暗历史,也表达出自己对社会黑暗现实以及封建礼仪的不满。鲁迅先生的一生,正是“研究”民生社会的一生,他通过狂人昆仲告诉每一个人这样的道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一定要学会研究和思考,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20、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映。其实我很愿意相信男人,就像我真的很愿意相信世界和平会到来,虽然现在战争不断...
四、鲁迅先生讽刺的语句
1、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2、《故乡》中的闰土形象,少年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的特点,而我和其他同伴“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3、鲁迅通过对夏瑜的牺牲,抨击腐朽的封建制度,表达对革命志士仁人的同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痛心疾首。
4、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5、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6、经典的就是老套的,来点新鲜的吧,给你推荐几个:现实型:亲爱的,我那套房子缺个女主人,你愿意做它的主人吗?专业型:亲爱的,我想让你陪我去民政局照张双人照。浪漫幽默型:亲~,愿意上我这条“贼船”吗?
7、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8、凡事须得研究,才能明白。
9、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
10、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11、当代诗书画微报,期待您的关注!
12、鲁迅曾在《野草》中的《秋叶》中写了这么一句: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还有一颗也是枣树,乍一看,鲁迅简直是在写病句,不过细细想来,鲁迅身为一个大文豪,怎么会写病句
1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4、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杂感集》。
15、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有路。
16、“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鲁迅深刻的感觉到有的人,特别是旧文人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
1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8、浪费别人的时间,那就是在谋财害命。——出自鲁迅的名言,这句话告诉人们,很多人有这样一个坏习惯,就是当他们在很闲的时候,或者当他们不想奋斗的时候,他们还要拖着身边的人一起浪费时间。这将使别人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还会使别人因为不开心而损害身体健康。
19、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20、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五、鲁迅笔下讽刺性极强的句子
1、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2、“外卖”有毒,而许多人却喜欢食“毒”,家中厨房成摆设
3、反语是一种修辞格。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这种手法叫做反语。 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 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反语的用途主要有:
4、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5、“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这是“苦痛”经验的概括,也是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敏锐的洞察。
6、《药》这篇小说描述革命党人夏瑜为了理想、自由和信念而死,而他的死却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还要用馒头沾他的血治病。
7、而那些所谓的统治者和高位者,也就变成了仁义道德的进贡的对象。说的好听点,这就是吃了人的思想自由。而所谓的仁义道德,说到底也就是封建的礼教,而这些东西,却无疑又给了人们精神上的压迫,这也就是精神上的“吃人”罢了。
8、倾力打造中国当代诗书画“微”领域第一公众平台
9、而鲁迅这句话不仅仅是在讽刺他们那个时代,更是好像把几千年的历史都讽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想想最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著名莫过三国了。
10、当然这一切也都是文字表面上的,而现实中,那可是比任何荒诞剧都更加真实残酷,“吃人”的社会,那总是喜欢以仁义道德为面具,好像这样可以掩饰太平一样。而当他能够正视这些批评,并为此做出反应,也是进步。而不是采取绝对的毁灭性消除,因为正义从来是与公平相对的。
11、找错误还是得具备专业知识的,外汇知识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专家的指点的,不懂得等语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一些社会2010年之后,中国贫富悬殊有可能
12、意思是只有什么都不说才是最高的轻视。对于那些嘴脸丑恶的人,不用于他们辩驳,用沉默来羞辱他们,沉默比一切反驳都有用。
13、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4、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5、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16、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17、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够将空言打得粉碎
18、“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19、其实这句话还得结合时代背景来读,当时社会内忧外患,百姓们流离失所,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立的枣树,虽然都是枣树,但是却不能用“我们”来称呼,而且鲁迅将这一句话分成了四段来讲。
20、所以说鲁迅先生幸好是走了,不然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是够他烦恼纠结的,也是够他怀疑的。所以说鲁迅上面最讽刺一段语录,仅64字,却很刺耳,一针见血,无人能敌!让人也能偶尔感叹下我们当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