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词+数量词(100句)
一、拟声词加数量词的句子有哪些
1、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2、补语:“〈〉”用在补语前后
3、第十二条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4、解读意象,挖掘诗歌的主旨、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已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喻义详见考点三“体会诗歌的意境、意象”中的“知识速递”
5、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6、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7、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词后不能加“着”“了”“过”等时态助词和表示趋向的动词“来”“上”“下”等。
8、这类形容声音的词语非常多的。比如:
9、噌()的一声,划着了火柴.
10、(3)议论抒情句:运用……抒情方式(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志向、情趣或抱负)。
11、记得,唐郎士元《送别钱起》诗中有“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之句,“不可听”与“岂堪闻”,乃是犯了“合掌”毛病的败笔。
12、已推出“阅读技法”(点击可见)
13、他(静静地)坐在桌子旁>
14、叹词,是指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一类词,常用的有“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嗯”,等等。叹词具有独立性,它不跟其它词组合,也不充当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对联中的叹词一般可以不计平仄相对之要求。
15、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16、“偏”在前,“正”在后,两者间有时用助词“的”“地”连接。
17、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
18、辨析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19、如:“诚然”和“固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副词。例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学生。诚然,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20、知识点一:把握诗歌的内容
二、拟声词+数量词
1、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炒菜的象声词有:刷刷、铿铿、滋滋、哗拉拉、淅淅。刷刷[shuāshuā]解释:象声词。造句:风呼呼地刮,雨刷刷地下,但不消五分钟,风停雨歇,草原又返归于宁静。铿铿[kēngkēng]解释:形容声音洪亮。造句:她铿铿锵锵作响地敲著两个平底锅叫我们起床滋滋[zīzī]解释:象声词。造句:妈妈在煮菜,锅里的食物滋滋作响哗拉拉[huālālā]解释:亦作“哗啦啦”。亦作“哗喇喇”。象声词。造句:河水哗啦啦地流着,像一首欢快的小曲,为大自然伴奏。淅淅[xīxī]解释:象声词。物体擦动声。造句:细雨淅淅,秋风瑟瑟。他们撑着雨伞,攀沿一个弯曲的山间小道去拜望一位隐居在深山的朋友。
3、轻点,轻点,莫惊了天上人。
4、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5、车在哪儿?~在银建公务车停车场。
6、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直奔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逐层深入:指诗歌内容由浅人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吧的一声,树枝折断了。
8、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可视之为嵌入联句中的、与节奏声律无关的因素,不与前后相连的词语一起计节奏。
9、写得简明扼要;好得很;
10、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11、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12、拟声词:用语言摹拟声音的词。其语法特点是:①可单独成句;②有时可作句子成分
13、①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②赞扬乡民淳朴、好客,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③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14、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5、你再怎么哀求,也难以打动那些人的铁石心肠。
16、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17、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叫状语(一般是副词或形容词),因此又叫“状中短语”。如:很好看不细致已经完成精心培植独立思考大力支持可以参加慢慢地走
18、慢慢的走(“慢慢”限制“走”)
19、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20、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三、拟声词加动词的句子有哪些
1、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2、(2)咱们(北京)见。
3、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4、如果你说是,自己却没考好,那么就来看看第二个原因。
5、上面加点的词都是表示数目的,叫数词。在数词中,有的表示确数,如
6、第5题综合性学习中有这样一道题:
7、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
8、双宾语句:李老师教我们语文。
9、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10、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
11、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短语组成的句子。
12、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3、第四条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14、作为句子构成的基本单位——词,有其特殊的性质,即词性,它是词分类的依据。总体来说,词可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即意义上比较实在,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单独使用的词,虚词,则意义比较抽象,一般不能单独回答使用,它必须和实词合用,构成句子。
15、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16、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17、本题考查名句赏析。首先,看题干,根据题干提示确定从哪一角度赏析,本题题干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接着,根据“方法指导”中对修辞手法的讲解来解答,先明确颔联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结合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回答即可。
18、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19、跳得高(“高”补充修饰“跳”)
20、针对这道题的问题,学生在哪标重音符号的都有,即便是放宽了标准,在说明理由时学生因为不明白这道题的考查方向,所以答什么的都有,就是很少去结合自己曾经学过的课文《散步》的内容去答。
四、拟声词有多少个词语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应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复句。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选择、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它们分句之间常见的关联词语如下: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3、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4、称代式复指:一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短语,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5、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6、联语遣词俗语化,且历史典故化而用之。上联化自三国蜀后主刘禅“此间乐,不思蜀也”之句。下联化自唐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诗句,将服务令人满意、所处位置高峻等意思,非常委婉含蓄地以口语表达出来,高明之至。上联“来”动词、“吧”语气助词;下联“轻”形容词、“点”动态助词,互为相对。
7、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8、易混淆词类区别方法
9、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构成,宾语是动词的支配对象。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关心集体,顾全大局。
10、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11、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12、结构助词:的、得等,其中“的”表示两部分之间的修饰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
13、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的词。
14、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
15、你听见了没有?喂!(在句末)
16、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17、连词:和、同、跟;不但……而且
18、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19、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20、3个单句组成的一个复句,用“也”连接前两个分句,同第3个分句表示并列。
五、写5个拟声词加数量词的句子
1、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2、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是不可战胜的。
3、例如,湖南衡山南天门酒楼联:
4、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学习、起飞、审查、认识、考虑、觉得、思考等。表示一般动作的动词,前面不能加“很”字,如:“很跑×”、“很看×”,都是错误的。其它类型动词的前面大多数可以加“很”字。不过,绝大多数动词的前面都可以加“不”字,如“不看√”、“不跑√”、“不厌恶√”“不可能√”。
5、是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可表目的方式因果等。
6、哇哇wàwà乌鸦的叫声。
7、白描:指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勾勒出农人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
8、“梆梆梆”,传来敲打木头的声音。
9、(2)概括主旨:通过描绘……的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歌颂了……品质,批判了……观点。
10、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
11、(2)你喜欢阅读《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
1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烘托了“我”内心的纷乱与烦躁之情,同时也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13、从词语的搭配角度辨析
14、C.名词前不能加“不”。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15、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16、补语:用在动词、形容词这些作谓语词的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等,通常有数量短语、介宾结构,动词、形容词或其组成的短语充当。
17、记叙文阅读技法:理解内容,把握文意
18、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19、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20、轰隆hōnglōng爆炸声。
下一篇:没有了